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謹慎,亦不論是對外人,或是對家人。

如何與最親近的人相處,這或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靜下心仔細思考的問題,而在古人看來,與至親交往,理應記住《禮記·表記》中的這三點: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



不失足於人,慎重舉止

「不失足於人」的意思是,在人前應該注意自己的舉止儀態,一抬手一投足要有分寸。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無論是在家庭中亦或是在摯友前,每個人的思想狀態都是最放鬆的,也就是在最為自然狀態下顯露的行為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行。


為人父母者,在生活中應起到的是榜樣作用,孩子在成長中會潛移默化學習父母或長輩的言談舉止,正是在生活中的細微行為給予下一代的是不可估計的影響,這往往比有聲教育來得重要來得深遠。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


不失色於人,控制情緒


「不失色於人」指的是,喜怒克制於心,不常外露於顏。


家庭中,特別是關係親密的家人之間,是一個相對安全包容的環境,因此也就養成了對待至親時存在著放肆性。有些時候,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壓力,沒有辦法發泄出來,只好到家中進行宣洩,所以總是喜形於色,將自己的情緒與臉色不加節制地丟給了家人與知己,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應該能理解,必須去包容,卻往往忽略了情緒承受者的心情。


孔子說孝敬親長最難的是做到「色難」,「色難」難在何處?難在雖有一顆恭敬的心,卻難有一個謙和的態度。如今的我們,雖無法做到事事和顏悅色的恭敬之態,但在對待至親與知己時,懂得控制情緒,不失色於人,才是真正的為人雅量。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處看修養


不失口於人,先思後語


「不失口於人」,講的是說話談吐應考慮聽者的感受,懂得換位思考,先思後言。


在古人看來,人生有四件事是一去不回的:出口之言、發出之箭、過去之時、忽略之機。而其中,出口之言是居於首位的。

當人處於壓力下,往往忘記了怎麼好好說話。也就造成了,在情緒的宣洩過程中對親近的人使用嘲諷、歪曲、誇大、貶低、晦暗等等的語言。最後我們的壓力得到一定的釋放,卻對聽話者帶來了煩惱與不適。如果對方再對傷害進行反擊,家庭的衝突就會愈演愈烈。良好的對話氛圍就毀在了一時的口不擇言上。


人與人的關係,越是親近,越容易肆無忌憚,越容易發脾氣,容易任性與衝動,也就在不經意間造成了互相的傷害,然而,可悲的是,有時我們總是想著去花大力氣,大心思去處理紛繁複雜的各類人際關係,卻往往忽略了去如何與最親近的人相處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傳統跪坐與養生
氣功養生重在調身、調息、調心
為何銅鏡的驅邪能力最強
心情不好,按按「開心穴」
中醫告訴您:秋天少吃辣多吃酸

TAG:道行天下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大處吸睛,小處養眼!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把妹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不懂這九大處事規則,能力再強也沒用
臨帖結字與章法:大處著眼,小處收拾
星座漫畫:巨蟹座的那些癖好,大處不計較小處精打細算
恆大處罰鄭智,這種自宮式處罰在考驗足協
中醫學家郭子光臨床經驗分享,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了不起!
揭秘單身女子不可不看的十大處事原則
書香門第名門之後,書法自然清新,大處見氣魄,小處見精神
哲理故事:狼處事的十大處世哲理,為何人類追尋狼的精神
工作壓力大處理不當,危及生命
七十六,老子《道德經》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腳踝扭傷怎麼處理 四大處理方法須知
因開大處方,44名醫生被調查處理!
家居養花:家庭花卉布局技巧,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狼的十大處世哲學
金庸歷史武俠十大處女竟無人敢娶,誰才是第一「老處女」
曾國藩: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