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你的人格面具,弄丟了真實的你

你的人格面具,弄丟了真實的你


情感醫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幫你提高戀愛和婚姻情商。

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24小時貼身陪護。請添加微信號 xingzhizaixian9 進行付費預約。幫你疏導情緒,專業、高效、分步驟的解決情感問題,重建婚戀關係。




作者:周梵

來源:周梵(ID:xfhzf520)






很多人聽到「做真正的自己時」會非常迷惑,什麼是真正的自己,現在的我難道不是真正的自己嗎?如果現在的自己不是,那什麼時候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我有過真正的自己嗎?




給大家講個小女孩圓圓的故事:




我們小區有個小朋友叫圓圓,她跟我的小女兒差不多大,她們常常一起在小區里玩。有一次我帶了些從外地帶回來的小點心,我特地多帶了些,方便在寶寶聚會時跟其他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我從盒子里拿出點心分給幾個小朋友,在給圓圓的時候,她看我,又看看我手裡的食物,怯怯的搖了搖頭,我把手繼續往前伸出去一點兒,說「沒事的,很好吃的,拿著吃吧。」




圓圓直接跑到她奶奶身後,鑽進奶奶腿後面,探出半個頭,抬頭看了看她奶奶,又看著我手中的食物,還是搖了搖頭。



我不死心說,「沒關係的,奶奶不會說你的,拿去吃吧。」圓圓乾脆低下頭整個人都藏在奶奶腿後,徹底不出來了。




這時圓圓奶奶對我說:「我們家圓圓很乖的,沒有我的同意,她從來不會隨便要別人東西的。」說的時候帶著滿臉的得意和自豪。



我看著還不到三歲的圓圓,她一直都盯著我手裡的食物,幾乎沒有離開過,眼神里除了渴望,還有一絲恐懼。




我非常清楚,圓圓的奶奶並不知道她對自己最愛的孫女做了什麼,對她的人格甚至未來的生命軌跡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兩歲多的圓圓有一個非常真實的渴望——品嘗美味的食物。




然而她的養育者相信:




「小孩子拿別人的食物會顯得沒家教。」




「小孩子拿別人的食物有可能有潛在危險,不能養成這個壞習慣。」




「我們家的小孩對別人家的食物表現的很感興趣,會顯得我們家很窮酸。」




等等之類的限制性信念系統。




圓圓那天的反應即使沒有學習過心理學的人也能推測出來,在此之前奶奶必定是無數次地阻止了圓圓接受別人的食物,甚至還可能因此批評否定過圓圓。




現在這個小小的孩子已經把這種聲音內化成為自己的一種人格了,哪怕奶奶不在場,都無法直接表達自己真實的需要了。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圓圓的成長環境沒有本質性的改變,她自己也沒有系統的自我成長,那麼當她成年之後,她就會一直帶著這種討好甚至有些怯懦的人格去生活。




讓我們來一起想像一個情景:




圓圓已經成人並結婚了,這一天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她和老公約好了早點回家吃頓燭光晚餐慶祝一下,結果飯都快做好了,她的先生打電話回來了,說:「老婆,對不起啊,剛準備下班時,我們公司的大老闆過來了,我上司非常希望我晚上一起陪一下,我問下你的意思,你要實在不希望我去,我就不去了。」




猜猜看圓圓會說什麼?




她的討好型人格會給出第一反應說「那行吧,你去吧。」




老公如釋重負,放心的去陪老闆吃飯了。




圓圓放下電話,看著空空的屋子,和一桌子菜,感到深深的失落和孤獨,心中突然泛起了強烈的懊惱。




剛才幹嘛要同意他去,明明是不希望他去的,想要他在家裡陪自己的。她開始責怪自己,幹嘛非要裝懂事裝乖,怎麼那麼沒用,真實的想法怎麼就是說不出口。




然後又會遷怒自己的老公,他怎麼這麼笨呢,還要問我同不同意,他應該直接拒絕老闆回家的呀,說明在他心中,工作比我我重要多了,他根本就不懂我,不愛我……




圓圓很有可能就一直在頭腦這麼演繹著,時而生自己的氣,時而生老公的氣,糾結在這裡面,能量越來越低,整個晚上都過的很不開心。




甚至她先生回來之後,她可能還會丟臉色給他,愛答不理的,而這個粗神經的男人可能也是一臉蒙圈,「我不是問過你的嗎?你不是都同意了嗎?你到底在氣什麼呀?你們女人真的是不可理喻……」




此處省略各種版本爭吵2萬字……




各位有沒有覺得這是多麼親切而熟悉的場景啊。




雖然這個場景是我演繹的,但這種內心動蕩的過程其實幾乎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出現,區別只是你是放任它自行運作,還是對它有覺知有掌控。




圓圓們有個乖巧,甜美,討好的人格面具,這個面具下面是隱忍的憤怒和無力感帶來的焦慮,這個人格是她所認同並且熟悉的,並且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他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這並不是她本來的樣子,但這個人格已經伴隨圓圓們很多很多年。




他們早已經忘記了那個最初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有時候我會提醒人們去和自己的心連接,去做那些真正你喜歡讓你有熱情的事情。




可是很多人會回答我,我不知道怎麼連接我的心,我也不知道我現在到底喜歡什麼。




也許這才是最糟糕的部分,我們把自己弄丟的太久了,當我們想把它找回來時,卻發現我們已經忘記它的模樣了。




而在中國,有千千萬萬像圓圓這樣的孩子和已經長大成人的圓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就深深地活在了別人的眼光中,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




而最糟糕的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偌大一個國度,十多億人民,大家的對生活的期待或標準竟然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你不僅在很小的時候會被你的養育者的催眠,植入他們的信念系統和價值觀,在你成長過程中,整個社會文化,你所生活的圈子,階層文化都在不斷給你催眠,洗腦,讓你毫無意識地成為現在你以為的「自己」。




李雪有一篇文章叫《跟央視孝道廣告學變態人格分析》,就針針見血地把社會文化對個人的道德綁架做了令人拍案叫絕的精闢分析。




我很多年沒看過電視節目了,看到這篇文章之後特地在網上翻出那則廣告從頭至尾地看了下,廣告的名稱叫《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影片里,一臉勞模樣的媽媽對兒子從小到大講的都是:「等你考上大學我就享福了……等你畢業工作我就享福了……等你結婚生子我就享福了」。




這種文化傳遞的生活原則就是:




你做父母了,那就意味著你不需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了,你只要把所有的注都押在孩子身上就可以了,把自己的夢想和生活放棄的越多,越不在意自己,越不為自己的感受和幸福負責,就說明你越偉大!你有多偉大,你就擁有多少資格可以要求別人來滿足你的期待。




而對所有的孩子說,你有個越偉大的母親,那麼你就有多少原罪,你要好好贖罪,做自己什麼的,啥都也別想了,乖乖的把你媽的人生背起來,她不開心不幸福都是你造成的,讓她順心如意心情好就是你的責任!




看完後,我的媽呀,這則廣告在增加孩子對父母的愧疚感,鼓勵父母的操控欲,宣揚變態人格真是做到極致了。










從小到大聽到這些父母長輩熟悉親切的話語,再配合社會文化的強勢媒體宣傳,基本上就是洗(洗腦)你沒商量。




我們生活中那些催眠我們的資訊無處不在:




◇賣鑽石的廣告會告訴你,只有你的愛人買一顆鑽石送給你,你的愛情才叫恆久遠;




◇賣冰淇淋的告訴你,如果他不給你買這種貴得要死的冰淇淋,就說明他不夠愛你;




◇賣奶粉的告訴,這個世界充滿病菌和危險,你的寶寶也很脆弱容易生病,但只要喝了這款特別的奶粉,寶寶就會健康有抵抗力了;




◇賣汽車的告訴你,只有你擁有了這款車,你才是成功愛護家人的好男人;




◇狗血電視劇告訴你,真愛就要各種虐心,各種誤會,各種難以啟齒,各種折磨,順順噹噹的就不是真愛……




我記得有一次在一個飯局上,跟旁邊一個初次見面的漂亮女孩攀談起來。




那天七夕節,就聊起這個話題,她很滿足地說,今天上午我收到了我男朋友送我的花,巧克力和大紅包,這個情人節我感覺我是一個——成功的女人了。




她最後對這事兒的總結讓我很詫異,從什麼時候愛情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為了成功了?




本來,




成功是一種姿態,給別人看的。


幸福是一種感受,屬於自己的。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幸福也變成給別人看的了。




弄丟自己的人都有一個共性的特質,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太不確定自己是誰,所以才要從需要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得價值感和存在感。




所以內心完整富足的人是為自己而活。比如像老徐徐靜蕾,可以躲在家裡一年多,只是自己做些手作的包包小玩意兒。別的女星走戛納,上頭條,登上財富排行榜之類對她造成不了任何壓力或誘惑,她也不管別人的如何評價她,或者觀眾還記不記得她,她只做她享受的,讓自己開心的事兒。永遠按照自己的節奏去體驗自己想體驗的生活。




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暴雨紛飛,狂風四座,自己永遠自帶光環保護罩,內心總是平和喜悅的,這就是真正活出自己的人。也許這些人看起來沒有任何攻擊性,而且相處起來也沒有壓力非常舒服,但這才是擁有真正強大內心的表現。




而有意思的是,對於這樣的人,往往成功這件事最後不知怎麼就莫名其妙的的得到了。




而通常這樣的成功並不是消耗生命的其他領域為代價的,不會為了成功沒了健康,丟了感情,或和孩子關係疏離。




當你活成別人期待的自己時,所有的都是交換和消耗,你做事情都是為了別人而做,為了得到你想從別人身上得到的東西。




你也沒有力量拒絕去做那些自己不想做卻是別人期待你做的事。




因為那些人身上有你想要的東西。




物質層面的,名、利,權……




情感層面的,被重視,被理解,被關心,被尊重,被愛……




如果沒有覺知和成長,就會在這條被操控和操控別人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在這條路上走了很多年,相信我,你永遠不可能在這條路上得到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當成為自己時,所有的都是在輕易地顯化和創造,你做任何事都是為自己而做,沒有期待沒有附加條件,在做那件事本身時就滿足了。




是活在當下,而且專註而喜悅的。




所以,你並不需要成為某個更好的別人,而是認真地找回原來的自己。所有的力量都藏在那裡!




潘幸知


攜手  百位情感諮詢師


為你的婚姻和成長保駕護航


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



夫妻溝通出軌冷暴力修復


性和諧離婚適應自我成長




預 約 付 費 咨 詢


請 聯 系 微 信 號


xingzhizaixian9



幸知情感導師安潔「溝通課程」再度來襲,中秋特惠 168 /人


聯繫微信號:xingzhizaixian9 報名參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弱女多悍夫,男人需調教
抱歉喔,這依然是個看臉的時代
江疏影:誰說自卑的女子沒未來

TAG:潘幸知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格面具——其實你我活出的都是「虛偽」的自己
撕下你偽善的面具,還原真實的自我
摘下面具,做最真實的你
這樣的人皮面具,你敢戴嗎?
為什麼你還不能撕掉自己臉上的面具
做人,我不戴面具!
你的性格戴上了什麼面具?
戴久了你就真的成了面具,臉都回不來了
做人,我從不戴面具!
面具戴久了,就假面裝得逼真,真會變成裝扮的那個人
卸下面具,你還是你嗎?
你戴上了什麼面具就是什麼性格!准到嚇人!
人性漫畫:當人人都帶著虛假的面具,你也會這樣選擇嗎?
撕掉面具,不做「假人」
摘了面具你什麼也不是
糗圖榜: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面具是你的保護色
搞笑段子: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面具是你的保護色
別人是做面具,他簡直就是在畫皮.能把人嚇尿再嚇屎
境遇和成敗就好像面具一樣,那都不是真正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