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批正式被中國政府僱傭的西方僱傭軍
公元 1626 年(天啟六年)「(正月 )二十四、五兩日 ,虜眾五六萬人 ,力攻寧遠 ,城中用紅夷大炮 ,奮勇焚擊 ,前後傷虜數千 ,內有頭目數人 ,酋子一人 」。這是記錄在《明熹宗實錄 》上的一段話。從中可知,後金八旗軍明軍擊敗,實際上這也是後金髮動侵明戰爭以來第一次被痛擊一頓,彭簪古為此受到嘉獎,而威名遠揚的紅夷炮,更是有了一個大名鼎鼎名字--「神威將軍大炮」。
紅夷大炮。網路圖
說到紅夷炮,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徐光啟。
徐光啟是明朝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他畢生致力於數學、天文、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奮著述,尤精曉農學,譯有《幾何原本》《泰西水法》《農政全書》等著書。
此時適逢明末,明政府內憂外患,自1619年後,與後金進行了幾次大戰,儘管明軍擁有佛郎機、鳥銃等火器,但粗製濫造、技術不嫻熟、戰術落後,因此屢戰屢敗,明軍士氣低落。
明光宗即位後,徐光啟上奏向澳門葡人購炮禦敵,他說「今時務獨有火器為第一義」「可以克敵制勝者 ,獨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1620年(泰昌元年),徐光啟委託李之藻派門人張燾、孫學詩到澳門向西商購買四尊紅夷炮,費用都是徐光啟私人支付。但這四門炮買來運到江西廣信後就不了了之了,可能是徐光啟實在出不起北運的費用了.。
翌年3月,遼東戰局惡化,後金軍陸續攻下遼陽、瀋陽。徐光啟又竭力主張要多造西洋大炮,請朝廷下詔取回滯留廣信的四門大炮,並聘請擅長鑄炮的傳教士畢方濟、陽瑪諾為鑄炮師,從澳門及閩廣招募技師工匠來京設廠鑄炮。
至天啟二年正月,大明喪失山海關外遼河以西的大片土地,這使得徐光啟更加迫切地要改良了大炮的鑄造技術。
翌年四月,明政府又從澳門新購置了二十二門大炮 ,還招募了幫助造炮練兵的二十三名葡籍炮手和一名翻譯。
明政府先後從澳門引進三十門大炮 ,明軍實極大增強。而這二十三名葡籍炮手成為史上第一批正式被中國政府僱傭的歐洲軍事技術員。
此後,徐光啟學生孫元化擔任登萊巡撫後,還請洋人任教官,苦心訓練,使明軍有了一支受西式訓練、擁有尖端武器的王牌軍。
點擊播放 GIF/8K
(歡迎關注「新史記」微信號:xsj274)





TAG:新史記 |
※美國首次擊落敘利亞政府軍戰機 雙方各執一詞
※敘利亞政府軍收復首都東北部一重要區域
※亞洲鯉魚入侵 美國政府全球懸賞求良方
※中國軍方代表:美國政府不要修建一個排斥中國的「城堡」
※邊區政府也曾使用國民政府的《六法全書》
※這位中國人為移民美國,把美國政府告上了法庭
※此偽政府經濟亞洲第一世界第四,日本投降後,雄厚家底被蘇聯拉走
※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遠東第一別墅
※敘利亞政府軍給反政府武裝和背後美國沉重打擊 美國戰略計劃落空
※美國陸軍部長難產,特朗普政府第二位被提名人宣布退出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第一屆內閣成員
※抗戰後民國政府接收日軍艦,實力暴漲成亞洲第一海軍
※被清朝政府封禁的這本書,使日本成為東亞第一強國
※中國政府再次向黎巴嫩提供一批援助
※軍史六大虛假傳言:國民黨政府在西藏有過「駐軍」?
※一武裝團伙悉數向政府軍繳槍
※一架敘政府軍直升機在敘利亞東部被IS擊落
※印度海軍向政府申請建造第二艘國產航母
※外媒:這一西方政府無動於衷的「革命」,正重塑中國的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