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這麼猖獗,是因為我們太傻嗎?
圖 | 王鐵蛋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和小撒一樣用電話調戲了騙子的壹讀君丨小魚大醬
夥同樓上一起調戲騙子的壹讀君丨Cupisnow
風捲殘雲:壹讀君,最近看到很多電信詐騙的新聞。我收到的詐騙簡訊一眼就能認出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上當?新聞里老說打擊電信詐騙,為什麼騙子還這麼多?
壹讀君:電信詐騙近年來確實很猖獗。騙子這麼多,真的是因為我們太傻嗎?壹讀君今天就聊一聊,和小強一樣打不死的電信詐騙。
敢說一個億是小目標的,除了王健林,還有騙子
國民老公公因為一個億的小目標刷屏。其實,和萬達上一財年的凈利潤162億比起來,160萬電信詐騙從業人員是真的悶聲發大財。
10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長。發案量從2011年的10萬起增加到了2015年的59.9萬起,成為很多地區發案量最高的刑事犯罪,涉案金額也從2014年的107億元增長到了2015年的222億元。
很慚愧,一個微小的目標
普通話都說不好的騙子,為什麼敢詐騙
如果不被抓,電信詐騙就是樁一本萬利的買賣。在實現一夜暴富的征途上,騙子只需要湊齊電腦、手機、簡訊群發器、號碼群撥器和口口相傳的詐騙指南,就能夠吃好喝好。
除了實施成本低,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戰術讓破案難度大大增加,這也是遍地有電信騙子的原因。
事實上,電信詐騙的破案率非常低。今年上半年發生了28.7萬起電信詐騙,而從去年6月到現在,破獲的電信詐騙案只有5萬多起。
相對於高額的案發量,與之相對應的辦案警力卻是杯水車薪。即便是所有的刑警都參與處理電信詐騙案件,也未必能夠抓得完。
再者,電信詐騙團伙基本是異地詐騙甚至跨國詐騙,空間距離給辦案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和成本。雖然警察不遺餘力地打擊電信詐騙,但是出趟差的錢可能就高過了被騙金額。
67名電信詐騙嫌犯從肯亞被包機押解回國
新華網
蒼蠅鑽了有縫的蛋
哪些縫?壹讀君挨個點名。
點擊播放 GIF/473K
點名了
個人信息泄露是電信詐騙案的第一條縫。
根據《2016中國網民權益調查報告》,近八成的網民個人信息被泄露,37%的網民因此遭受財產損失。在央視記者的調查中,有人表示可以提供江蘇省10萬名高三考生的信息,一條只要三分錢。快遞員、銀行職員、教育培訓機構甚至交警協勤人員泄露和倒賣個人信息的新聞屢見不鮮,一包辣條的錢就能買上百條個人信息。
另外,犯罪分子利用網站的漏洞竊取用戶信息,也是信息泄露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徐玉玉被騙案中,大量考生的信息就是通過網站被竊取的。
《2016中國網民權益調查報告》
銀行卡、電話卡和身份證的管理也有縫。
在一樁典型的電信詐騙案里,騙子先是通過簡訊或者電話引誘受害者匯款,再用多張銀行卡把贓款化整為零,快速分批取走,這讓追查起來非常麻煩。
為了方便管理和遏制犯罪,除了實行銀行卡實名驗證,工信部還從2010年開始推行電話實名制。可是,在遏制電信詐騙上,實名製為什麼沒有起到理論上的效果呢?
一方面,目前銀行等機構並不能實現100%鑒別身份證的真假。除了銀行的管理漏洞,比某寶更萬能的黑市還能買到成套的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和手持身份證的照片,親們甚至能指定持證人露不露手臂。
另一方面,即使完全實現實名制,騙子也有空子可以鑽。
先說電話實名制。目前,全國電話實名率已經超過了90%。但是,在實名制普及率高達96.24%的廣東地區,呼出詐騙電話位居全國前列。徐玉玉案中的兩個詐騙電話,都經過了實名制認證。
詐騙電話歸屬地分布情況
《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
據了解,90%以上的電信詐騙案使用了改號軟體,清華教授被騙1760萬的案件就是其中一例。即使電話已經全部實名制,只要有改號軟體,騙子依然可以為非作歹。
進一步講,如果實名制的信息管理不善,泄露出去的信息會造成更大的威脅。
調侃實名制的段子
銀行卡和身份證有哪些問題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防止騙子大量利用銀行卡作案,有人提出銀行應該限制開卡數量。實際上,騙子手上的銀行卡多是購買來的實名銀行卡,或者是通過購買真實身份證辦理的。雖然限制開卡提高了騙子得到銀行卡的難度,但是只要存在買賣銀行卡和身份證的黑色產業鏈,騙子照樣作案。
《羊城晚報》記者與網上賣家的「交易」對話
法律上有沒有縫可以鑽呢?
目前,電信詐騙在刑法中不能獨立成罪,用詐騙罪的罪名審理電信詐騙存在很多問題。處罰方面,剛剛通過的《無線電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把利用偽基站進行電信詐騙的罰款上限提高了100倍。
在立法方面,我國很重視保護個人信息。雖然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但是涉及個人信息保護和打擊電信詐騙的相關法規,目前已經出台了上百部。去年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把泄露公民信息入刑。
習大大說,法規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面對猖獗的電信詐騙,習大大的話需要重複三遍。
因為套路深,我們不能太天真
在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上,我們做得都不夠。
《2016中國網民權益調查報告》顯示,我們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常見個人信息的警惕性比較高,但是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信息卻警惕性不足,這些信息恰恰容易被騙子利用。
《2016中國網民權益調查報告》
中國互聯網協會
人人都容易被騙。
其實,年輕、學識和經濟狀況對詐騙並沒有明顯的免疫效果。電信詐騙雖然在向精準詐騙方向發展,但是由於考慮到成本,最主要的形式還是廣撒網。大範圍實施的騙術,註定只能讓小部分符合條件的人上當。如果騙子有針對性地一對一行騙,我們很難說自己不會成為受害者。
之所以少部分人被騙,本質上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的第一個表現,是騙子利用我們的「不知道」。
比如,在冒充公檢法等電信詐騙案中,受害者往往不了解公檢法機關正規的辦事流程,不知道正規機關不會要求當事人進行匯款等操作。從不妄自尊大的壹讀君也承認自己知道的有限,不敢保證永遠不會上當。
信息不對稱的第二個表現,是我們對電信詐騙的認識往往跟不上騙術的變化。
我們曾經熟悉的那些詐騙形式,早就out了。但凡有點夢想的騙子,都已經不使用「你嘀鵝子在我叟喪」、「恭喜你獲得了《奔跑吧兄弟》一等獎」這些和「神馬都是浮雲」一樣過氣的說辭了。
截圖來自《暴走大事件》第四季
據《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今年8月份的詐騙電話中,金融理財詐騙佔43.2%。《2015反信息詐騙大數據報告》和 2016年第二季度《反電信網路詐騙大數據季度報告》也表示,曾經流行的虛假中獎的套路,所佔的比例已經非常低。目前,金融理財詐騙和身份冒充詐騙成了最主流的騙術。
《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
360互聯網安全中心
《2015反信息詐騙大數據報告》
天下無賊反信息詐騙聯盟
信息不對稱的第三個表現,是不同地區對電信詐騙的識別能力不同。
《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 》指出,用戶識別電信詐騙的能力由東南到西北逐漸降低,西部用戶比東部用戶更容易上當,北方用戶比南方用戶更容易上當,而北京和上海的用戶識別能力最強。
《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
360互聯網安全中心
地圖炮不要急著高興。不得不說,電信騙子也是做過用戶調查的。之所以呈現這樣的分布,是因為經濟發達的地區更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標,誰有錢就騙誰唄。比如,人均接到騷擾電話的次數,北京就比全國高出2.27倍。魯迅先生說了,走多了,也就有了路。壹讀君說,被騙得多了,也就自然熟悉了套路。
《報告》指出,台灣人民識別電信詐騙電話的能力最差。可是,台灣人民是有錢的啊。其實,台灣早年是電信詐騙的重災區,經過多年的宣傳、立法、打擊,電信詐騙在台灣基本沒有了市場。不過,這也導致了後來台灣詐騙人員把行騙目標對準大陸人民。近年來很少被騙的台灣人民,識別能力自然就差。
但這麼多人血和淚的經驗,卻讓我們有了更謹慎的理由。我們總是相信人心是善的,制度是良好的,然而,在真正理想的狀態達到之前,我們還需要做得多一些。
參考文獻:
1.《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360互聯網安全中心
2.《中國網民權益保護報告2016》,中國互聯網協會
3.《2014騷擾電話年度報告》,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搜狗號碼通
4. 2016年第二季度《反電信網路詐騙大數據季度報告》,騰訊「守護者計劃」
5.《2015反信息詐騙大數據報告》,天下無賊反信息詐騙聯盟
6.《公安部聯手各國執法部門嚴打跨國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人民公安報
7.《電信詐騙犯罪的規律特點及治理對策問題研究》,李維強,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8.《大量個人信息在售賣,你的秘密只值3分錢!》,央視財經
9.《徐玉玉案討論落入了什麼誤區?》,朱巍,新京報
10.《網售真實銀行卡身份證送禮洗錢都可行?》,羊城晚報
11.《1-7月電信詐騙案35.5萬件,損失114.2億》,新華網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TAG:壹讀 |
※如何識別陌生來電是不是電信詐騙,反詐專家這樣說
※他搞電信詐騙,原因竟然是「不想台獨」!
※如果您被電信詐騙了,第一時間應該這麼做
※騙子也要過年,教你怎樣遠離電信詐騙
※震驚!英國的電信詐騙也是層出不窮,伎倆讓人不寒而慄
※共享單車詐騙來了,這是電信詐騙新騙局
※電信詐騙猖獗說明中國傻子多?
※隱私泄露被電信詐騙?蛋蛋姐教你反套路,騙子哭著掛了電話 | 神回復
※電信人:別說了!這句話太特么扎心了
※是信息提前泄露還是新型電信詐騙?
※為什麼移動躺著都可以賺錢?還是聯通和電信不爭氣啊!
※女生偷偷給你的這些放電信號,你捕捉到了嗎?
※「業務能力一流」的電信詐騙,用什麼套路騙走你的錢
※警方緊急通知!史上最強大電信詐騙術來了,下一個可能就是你!
※網速太慢?可不都是電信網通的錯,是它出了問題!
※收到「航班取消」簡訊?這次不是電信詐騙
※高陽人注意了!電信詐騙又出新招,你準備好了嗎?
※網上買槍,我遇到了電信詐騙
※這部國產電影會讓徐玉玉電信詐騙的悲劇不再重演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