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天宮二號發射:中國按自己節奏邁向成功
9月16日報道,中國15日成功發射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電視台對此進行直播表明北京對其航天員駐留太空計劃充滿信心。在點火10分鐘後,它就進入了海拔380公里高的軌道,並且成功地展開其太陽帆板。在開始自動執行任務後,它將在10月中旬與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前來的兩名中國航天員會合。他們的任務將是在軌道實驗室停留30天,這比之前2011年和2013年在天宮一號上停留天數多出一倍。
報道稱,繼天宮一號之後,天宮二號本該從2013年起很快就被發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航天計劃專家伊莎貝爾·蘇爾布-韋爾熱解釋說,「繼在軌道上運行良好的天宮一號成功後,中國人看來已經決定讓天宮二號有更大抱負,並主要利用一些值得關注的科學實驗對它進行多方面的改進。這些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這可解釋兩次發射間隔五年」。
與上一次通過中國兩個太空艙首次在軌道上對接主要是展示技術不同,天宮二號要在天體物理、航天醫學、生物學等方面展開科學實驗。
報道稱,除了軌道科學,計劃中值得關注的主要技術發展將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2017年的訪問,它將為天宮二號補充燃料和消耗品。中國正雄心勃勃地計劃在2020年前後在軌道上保留一個總重量為60噸且規模如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那樣的真正的永久性空間站。
伊莎貝爾·蘇爾布-韋爾熱分析說,「中國人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取得進步,他們合情合理地獲取技術能力,且不與其他任何國家競爭。由於載人飛行在他們的太空計劃中並不是絕對的重點,所以他們並不著急」。



TAG:說軍情 |
※外媒評長征七號成功發射:讓中國更敢於進入太空
※《你好,中國》第三季音像書在俄首發
※外媒:中國批評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採用雙重標準
※外媒:中國「神龍」空天轟炸機宣示著中國擁有航天母艦的能力
※俄媒關注中國發射實踐十六號衛星:或有秘密使命
※韓媒:中國首播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引熱議
※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成全球最快,取代「天河二號」
※中國航天迎來新一輪發射高峰
※中國第四代艦載機即將出世:美媒抱怨甩不開中國追趕
※解讀國產渦扇中推的發展:在發動機領域,中國從未放棄努力
※中國第四個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文昌?
※中國三代超音速偵察機:安裝美國單反相機,先後兩次叛逃台灣
※中國三代超音速偵察機:美國單反相機,兩次叛逃台灣
※天之驕子忽必烈:一生中兩次跨海攻打日本的中國皇帝
※中國將發射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
※《獨立日:捲土重來》在中國舉行首映禮:拖拉機都開上月球了
※中國這一逆天航天技術讓俄望塵莫及:被封鎖後多次向北京求購未果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英媒:三大原因讓中國赴日遊客吃「閉門羹」
※國家天文台重大技術突破,中國衛星更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