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記住張謇:他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養活了數百萬人,他壯志未酬

記住張謇:他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養活了數百萬人,他壯志未酬

他是晚清狀元,他是近代中國實業救國的領軍人物,他一生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他創辦的農墾公司墾荒1700多萬畝解決了數百萬人的生計問題。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農業股份制企業,第一所私立師範學校,第一個商會組織,第一家漁業公司,第一所博物館,第一所交通警察專業學校,第一個民營股份制企業集團,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醫學院,第一個水利高等院校,第一所培養盲啞師資的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獨立設置的聾盲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等。


他以一己之力讓南通城成為亂世中國里沒有乞丐沒有流浪漢的「天堂」。即使到現在,大多數南通人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生涯還都是在他創辦的學校里度過的;大多數南通人家都至少有一個親戚在他創辦的工廠里工作過;大多數南通人都在濠河岸邊他規劃的公園裡散過步。


他就是張謇[jiǎn]。

張謇1853年出生於今天的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一個普通農家。他的前半生較為平淡。16歲中秀才,18歲、21歲、23歲、24歲、27歲參加5次鄉試考舉人不中,直到1885年33歲時才終於考中了舉人。之後又四次參加會試考進士不中,直到1894年41歲時才先中進士後成為狀元。


張謇的傳奇人生是從考中狀元後開始的。


創辦大生紗廠


考中狀元後不久,張謇父親去世,按清朝規矩,他回鄉守制三年。1895年,在幫兩江總督張之洞草擬一份名為《條陳立國自強疏》的奏摺中,他首次提出了「富國強民之本在於工」。之後,張之洞便授意他籌辦一個紗廠。

籌辦紗廠花了張謇過44個月,近四年中最大的困難在於籌錢。辦廠在當時是個新鮮事,張謇本人又無從商經驗和足夠的人脈關係,要勸說有錢人投資入股的難度可想而知。本來計劃的是100兩銀子入1股,但後來缺錢的時候連半股也吸納進來了。籌辦過程中張謇本人在南京的書院教書為生,未從紗廠資金中領一份工錢。最艱難的時候,在上海籌款,路費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仰天長嘆之後,只能靠賣字湊錢回南京。那段時間他常在日記中感嘆「通廠籌款,垂成而敗」、「通廠籌款迄不諧」等。


1899年5月23日,大生紗廠正式開工生產。當時廠里流動資金匱乏到收棉花原料的錢都不夠,只能「盡花紡紗,賣紗收花,更續自轉」,收一批棉花趕快紡紗拿去賣,賣了錢再去收下一批棉花,隨時有撐不下去關門停業的危機。

記住張謇:他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養活了數百萬人,他壯志未酬



沒有想到,大生紗廠開機第一年就贏利了,從此以後,大生幾乎年年贏利。根據1901年的《海關十年報告》中說,在蘇州、杭州、寧波、南通的紗廠中,收益最好的是南通的大生。

1904年6月,張謇又在崇明的久隆鎮買下165畝地籌款80萬兩銀子創辦新廠,後來稱為大生二廠,通海老廠稱為大生一廠。從1907年到1921年的15年里大生二廠盈餘的純利就在500萬兩以上(一廠在開車後的23年里純利超過1161萬兩)。


之後張謇還創辦了大生三廠和大生八廠,但是這兩個廠一直效益不佳。


通海墾牧公司


大生紗廠是張謇創辦的最賺錢的企業。通海墾牧公司,則可能是他創辦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企業。


張謇常去上海辦事,他發現上海拉洋車、推小車的苦力,多數是是老家海門或崇明人(當時崇明屬於江蘇省)。他們之所以要外出謀生是因為家鄉人多地少,無田可種。所以,他想到范公堤外的海灘,南北綿延600里,可墾的荒田就有上千萬畝。張謇的設想是,在沿海五縣開墾棉田100萬~200萬畝,可供50萬~100萬人的生活。「這種事業,我如不做,恐怕沒有第二個人肯負此責任也。」

張謇四次考察荒灘,組織測繪,於1901年以招股集資方式在中國歷史上成立了第一個股份制農業公司:通海墾牧公司。中國農業歷來是一家一戶小農管理,而張謇則首創農業公司化管理。公司所在地建有辦公室、宿舍、食堂、倉庫、曬場、崗亭、炮樓,指揮中心、物資集散中心、水陸交通中心、經濟核算中心。

記住張謇:他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養活了數百萬人,他壯志未酬



(通海墾牧公司圍墾的土地至今仍在造福後人)

經過10年苦心經營,到1911年,通海墾牧公司已經圍墾土地12萬畝,其中9萬畝墾熟成棉區,從此開始盈利。


繼通海公司之後,張謇又創辦了大有晉、大豫、大賚、泰源、通遂、裕華、大豐、泰和、大綱、華成、新通等50個擁有萬畝以上土地的大公司,以及一批中小公司共98個。


據國立中央大學胡煥庸等1934年測算,張謇創辦的這些公司已墾沿海土地達到1700多萬畝。而同為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三省墾荒總面積也只有幾十萬畝。


據統計,1926年平均江蘇種棉面積829萬畝,佔全國28%,為全國第一。而江蘇省內,張謇創建的這些墾區棉田佔了50%。


張謇重視引進培育優良棉種,1925年全國平均畝產棉花不到25斤。而張謇的骨幹墾牧公司平均單產25公斤,高了整整一倍。


直到今天,南通、鹽城地區始終為全國優質棉重點生產基地。


據1930統計,僅鹽城縣境內鹽墾區人口20餘萬人,其中本地人10%左右,其餘都是海門,崇明等地的移民。大豐市6個鹽墾公司有12.8萬人,當地人15%,其餘均為長江邊的移民。所有這些墾牧公司加起來,為數百萬人提供了收入來源。


在這些墾區內,住宅、道路、橋樑等都是墾牧公司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每隔5公里建一個「中鎮」,每隔幾十公里建「大鎮」,大豐縣城、射陽縣城都是這樣統一規劃建起來的「大鎮」。大中型集鎮建有公司、學校、警察隊、救火會、收花行等公共設施,成為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這些墾區,不論當時投資收益如何,從社會效益來說,是利在千秋的。比如今天的江蘇鹽城大豐縣,其實就是當年的大豐公司發展而成,而射陽縣則是原大綱、華成、合德三公司發展而成。在張謇之前,這些地方原本只是一片茫茫的鹽鹼地。胡適曾為此盛讚張謇「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


興辦教育


張謇的侄孫張光武認為,張謇畢生視民族實業、教育和慈善為己任,三者之間,他最為注重的是教育。


張謇一生辦了近400所各類學校。張謇辦學,以小學、師範為重中之重,他曾言:「教育為實業之母,師範為教育之母」,「家可毀,師範不可毀」。


1903 年4 月,張謇創建通州師範專科學校,為中國第一所民辦師範學校。辦學經費三分之二來自大生紗廠的分紅,三分之一是張謇和他哥哥張詧(chá)等人的捐款。後來,張謇又在1907年創辦了通州女子師範學校,1919年創辦了母里師範,這幾所師範學校造就和培養了大批教育人才。


在各個沿海墾牧公司內,張謇以農墾收入辦學校,以興教辦學促農墾。墾區規定每隔一二里辦一所初小,在此基礎上每公司辦一至二所高小,讓墾區農民子女都有書讀。如通海墾牧公司辦了10所小學,一律不收費。


作為一個實業家,為了企業發展創辦專業學校培養專業人才一直為張謇所重視。創辦大生紗廠以後,急需技術人才,張謇就在大生紗廠裡面創設了一個紡織染傳習所,傳習所的課程設置參照了美國的費城紡織專門學校的課程來設置。紡織染傳習所後來更名為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因為培養了很多紡織工程師而被譽為我國紡織工程師的搖籃。


張謇當年在江西創辦了江西瓷業公司,也是跟大生紗廠類似的原因,缺少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所以他就在瓷業公司的內部設置了一個傳習所,這就是後來的聞名天下的景德鎮陶瓷學院,中國唯一一所以陶瓷為特色的本科高等學校。


1919年,張謇就在南通開設了「交通警察養成所」,這是中國第一所交通警察學校,也是這一年,南通有了全國最早的交警,比上海、廣州、北京等地交警早出現了10多年。


此外,今天國內水利電力最好的專門學校河海大學,前身是張謇1915年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今天的上海海洋大學前身是張謇1912年創辦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今天的大連海事大學是張謇1909年創辦的吳淞商船專科學校與其他幾所大學合并而成,今天的揚州大學前身是張謇創辦的通州師範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及其他幾所學校合并而成,今天的南通大學前身是張謇創辦的南通醫學專門學校、紡織專門學校等合并而成。

記住張謇:他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養活了數百萬人,他壯志未酬



據不完全統計,張謇一生創辦了370所小學,中學及師範學校20多所,職業學校20多所,大學多所。


散財辦慈善


張謇曾言:「有錢人的焰勢實在難受,所以我非有錢不可。但那般有了錢的人是一毛不拔做守財奴,我可抱定有了錢非用掉不可」


1906 年,張謇、張詧(chá)兄弟開始創辦慈善機構。這一年建成了育嬰堂,以收養棄嬰和赤貧家庭孩子為主,兩年後收養嬰兒多達1500 人。


從1912 年起,張氏弟兄先後創辦了慈善醫院、貧民工廠、濟良所、棲流所、殘廢院和戒毒所等。


1913 年,張詧(chá)發起,與張謇在南通城南創辦南通醫院(今附屬醫院)和兩所分院,一在唐閘,一在金沙。赤貧的窮人看病可以免收醫藥費。


同年,張詧(chá)與張謇於南通城外闢地160 畝,建成義園(就是今天的公墓),歸葬者無論貧富,一視同仁。


1903 年,張謇赴日考察,專門考察了日本的盲啞學校,回國後致信江蘇按察使,建議官方開設盲啞學校而未果。1915 年,張謇創辦狼山盲啞學校,這是為中國人自己建立的第一座盲啞學校。


1913年張謇以他在60歲壽辰時所得親戚朋友的賀禮饋贈,在南通城南白衣庵附近,建造了南通第一所養老院,以收容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1920 年,張謇的三哥張詧(chá)用七十壽辰所得親友饋贈,在家鄉常樂鎮三廠鎮創辦南通第二養老院。至1922 年,張謇七十壽辰,再度創辦南通第三養老院。張謇、張詧弟兄創辦的這三所養老院,前後收養孤寡老人500 餘人。


談及自己和三哥創辦養老院初衷,張謇曾自述心跡:「夫養老,慈善事也,迷信者謂積陰功,沽名者謂博虛譽,鄙人卻無此意,不過自己安樂,便想人家困苦,雖個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濟,然救得一人,總覺心安一點。」


因為張謇兄弟的努力,在近100年前的亂世中國,南通成為全國1700多個縣中,率先初步建立幼有所撫、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殘有所助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地方。


張謇與南通

記住張謇:他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養活了數百萬人,他壯志未酬



從創辦大生紗廠開始,張謇就和南通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南通這個小城成就了他一生最輝煌的事業,他讓南通成了近代亂世中國的「天堂」。


當時,英國人控制的海關每十年要寫一個總結報告,涉及中國經濟、社會變化的很多方面, 1912~1921年,正是張謇的黃金十年,海關十年報告有專章講「通州」(即南通):


「現在上海附屬口岸的通州,早在1899年就開始了建設……除了街道比較狹窄外,一切都像上海的公共租界。市內有各種商店,西式樓房到處可見。張謇是使通州發展成為一座中國模範城市的主要人物。」


「通州是一個不靠外國人幫助,全靠中國人自力更生建設的城市,這是耐人尋味的典型。所有願對中國人民和他們的將來作公正、準確估計的外國人,理應到那裡去參觀遊覽一下。」


1918年以後,各地來南通參觀的人不斷。慕名而來的中外人士發現,南通街頭沒有乞丐、醉鬼、流浪者。張謇的企業、各項事業幾乎吸收了所有的勞動力,剩下的老弱病殘幼也被送進了他辦的慈善公益機關,包括南通育嬰堂、養老院、殘廢院、濟良所、留所、貧民工場,以及狼山盲啞學校等。到張謇晚年,南通及其周邊的公路已有500里,這在當時領先於全國。


1920年上海英文報《密勒氏評論報》主筆J.B.鮑威爾,訪問南通後,將南通稱為「中國大地上的天堂」。


大生紗廠所在地南通唐家閘,本是個荒涼的小地方。自張謇在此辦廠20多年後,1918年,當一個叫做上冢司的日本人來到唐閘時,看到的已是一個繁華的工業城鎮:沿河的一條街,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異常熱鬧,河邊停泊著的數百艘民船裝卸著貨物。所見這般光景,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活動著的,又是現代化的。……即使說這些都是通過張謇表現出來的,也是無妨的。


據說,當年曾有國外發行的世界地圖,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沒有標出,卻在南通方位赫然印著「唐家閘」三個字。一個彈丸小鎮進入世界地圖,在當時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近百年前的中國制度缺失,前途茫茫無著,張謇卻在南通建成了相當完備的經濟、文化、交通水利、醫療和慈善體系,並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社會井然有序,風氣也清明淳樸。許多社會學者被吸引,前往南通考察,1922年,中國科學社在南通舉行年會,參會的梁啟超把南通稱之為「中國最進步的城市」。日本人內山完造稱南通是一個「理想的文化城市」,當代城市建設的權威吳良鏞院士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把南通稱為「近代中國第一城」。


記住張謇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張謇曾經是民間要求清政府實行憲政的立憲派領袖,曾經在孫中山、袁世凱擔任總統期間出任民國政府的部長。在他70歲的時候,段祺瑞的首席幕僚徐樹錚還曾聯合一些軍閥希望他出山擔任總統被他拒絕。


但是,他主要的身份一直都是實業家、教育局和慈善家。他一直在實踐的都是實業救國。


1922年,在北京、上海報紙舉辦的投票選舉「最景仰之人物」活動中,70歲的張謇得票數最高。


生命的最後幾年,因為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大生紗廠陷入困境,又因為一場罕見的暴風雨,將張謇引以為豪的沿海堤防及諸多水利設施毀壞。創造了巨大財富的張謇,並沒有給自己留下什麼儲蓄,危機來臨後,為了解決眾多教育、公益和慈善事業的經費問題,年逾古稀的張謇,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還幾次登報賣字籌款。直到去世前一個月,74歲高齡的他還和工程師們一起在長江沿岸察看長江保坍工程進展。


1926年8月24日,張謇病逝,享年74歲。出殯之日,南通萬人空巷,近乎全城民眾都趕來為張謇送行。


在去世四十年之後,張謇墓被鬧文化革命的紅衛兵們粗暴砸開,紅小將們失望地發現,這個曾經的大土豪陪葬品竟只有:一頂禮帽、一副眼鏡、一把摺扇,還有一對鉛制的小盒子,分別裝著一粒乳牙,一束胎髮。


胡適先生評價張謇:「張季直(張謇)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他獨力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30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終於因為他開闢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於偉大,他不能不抱著許多未完的志願而死。」


張謇毫無疑義是個偉大的英雄。但怎麼能說他失敗呢?他創辦的工廠、學校、農墾公司、慈善事業等,在他去世多年後,仍在造福後人。一個人為社會創造了那麼多價值,影響了幾代人,失敗兩個字放在他身上是絕對不合適的。


中國太大,問題太多,未能活著看到中國走向強大,張謇可謂壯志未籌,但這和他個人的成敗是無關的。張謇是偉大的,正因為有張謇這樣的英雄,中國才一直有希望。


知道張謇的人似乎不那麼多了。這實在是不合適。這麼一個偉人,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


曉明雜談,歡迎關注,歡迎擴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明說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中國那些招致喪權辱國的戰爭
希拉里為什麼能創造歷史
ISIS恐怖組織大起底
從曾國藩到袁世凱:救命稻草曾國藩

TAG:曉明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8個字、6句話,衛生部專家60年沒生過病!記住了人人100歲
這位155cm活到105歲的法國平民設計師,比劉詩詩的300萬婚紗更值得你記住!
養生記住1~10,你就成功了99%!
記住了,就是這個顏色的1角錢,暴漲了60000倍!
每100個中國成人中有11人有腎病,一定要記住這5個忠告!
記住這張人民幣,連號可賣20多萬元!
3歲2個月,她記住了320個英語單詞
長壽秘訣:2穴位、3特徵、4道菜,記住了,人人100歲!
25歲-35歲,記住這5條,你的人生會有該有的精彩!
2017,記住這7個字!
人到30歲,這10個習慣必須記住,能健康長壽!
女人記住千萬別再留這些髮型了,會老10歲的!
老人要高壽,70 79歲這10年至關重要!這10年每天記住「十個一」!
520,記住這30條忠告,你會開心很多
記住這4點,糖尿病人也能活到100歲!
老人要高壽,70~79歲這10年至關重要!這10年每天記住「十個一」!
2016年度哪些華人影響了世界?必須記住這11個大獎
記住10句話,就等於吃了10顆「長壽丸」,活上100歲都不難!
養生記住五個十,活過100歲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