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作者:李彥

歷史書籍或者劇集中常常出現這麼一句:閹黨誤國,出演宦官的角色多是白臉無須、一臉奸詐,這些宦官也常是媚上欺下、心狠手辣之輩。《新龍門客棧》裡面的東廠督公曹少欽,以及《笑傲江湖》中的東廠廠公,都是這樣一類貨色,這源於歷史上自漢末十常侍,而到明末宦官留下的極其惡劣的名聲。


但是,宦官這一特殊的人群,是歷史發展中出現的特殊的產物,真正歷史上的宦官也並非臉譜式千篇一律的白臉奸角。唐玄宗時輔助朝政的高力士被稱為「千古賢宦第一人」,明成祖時期的三寶太監鄭和以一殘軀而名揚萬國,而一位身負罵名數百年,常引起極大爭論的,便是「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


魏忠賢少時沒有什麼才幹,混跡街頭,常與他人賭博輸錢,人近中年後自行閹割,改名參加宮內宦官選拔,於萬曆中期被選入宮中。明廷宦官選拔極其嚴格,自明宣宗起征學士為宦官講學後,識文斷字已經成為宦官的基本技能,而魏忠賢卻少時貧寒根本不識字,可知他剛入宮時是多麼困窘的境地。


內廷之中心計爭鬥往往十分激烈,不是狡黠聰警之人,根本沒法生存,更遑論步入高位。魏忠賢卻很有遠見,聰敏機靈,極其善於結交貴人。先巴結到太監孫暹,進入掌管內廷布匹物資的甲字型檔,後又得到魏朝的賞識,得以結交司禮秉筆太監王安。「形質豐偉,言辭佞利」,長得不錯又很會講話,頗有遠見地,牢牢吸引住當時還是皇長孫朱由校乳母的客氏,兩人結為對食,關係越來越親密。自此,魏忠賢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為日後飛黃騰達打下堅實的基礎。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隨後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大肆封賞其東宮舊人,魏忠賢得此而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併兼提督寶和三店。魏忠賢不識字但能博聞強記,又擅於揣測皇上心意,因此很得朱由校的信任,處心積略在宮內營結其他太監,後又設計除掉了王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自明神宗多年怠政起,朝廷形成各方勢力相互攻訐,肆意排擠,是為黨爭。而以顧憲成為首組織起的東林朋黨「以危言激論相尚」,並且打著清談廉政的名號,吸引了大量的士人依附,成為了明末一個相當具有爭議的隱形組織。


而這些東林志士常常不顧場合和現實情況,對朝政做出激烈的諷刺,甚至攻擊內廷之事,可見其熊膽極大。天啟二年,初夏下起冰雹,東林黨人周宗建上書說冰雹下的不合時宜,將此誣賴為魏忠賢的讒言和邪惡造成的,隨後還有一批黨徒附和。這些毫無說服力的理由,朱由校當然不會輕信,這些清談之士暴露出極其幼稚的政治觀,也讓朱由檢毫不猶豫的更加排斥不重用他們。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魏忠賢因此意識到外廷的重要,逐漸在私下培植個人勢力,憑藉朱由檢的寵信和權威,在一些官職上安排植入自己的親信之人,打壓與其對抗的官員。此時的魏忠賢,還不敢太過於囂張,更多的只是和一些低位的言官過招。


在打壓王文直之時,撤換違背其意的執掌鎮撫司劉喬,引起東林黨眾的全面反擊,御史李應升就內廷操練士兵的事進諫,給事中霍守典因魏忠賢乞求祠堂匾額而進諫,御史劉廷佐以魏忠賢濫加蔭封進諫,全部都被魏忠賢矯旨捉拿,此舉引起擁戴熹宗即位有功的副都御史楊漣的極大憤怒,上書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宗罪。


魏忠賢慌不擇路,向時任禮部尚書的東林元老韓爌哭訴請求調解,韓爌不答應後,只能向朱由校求救,在客氏和王體乾的維護下才得以倖免。由此可見,魏忠賢並非一手遮天,敢擅權處置的不過是一些低級別的言官,而當真正引起高官的反感,魏忠賢的處境也是相當危險。

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到,官員上達天聽之路並未堵塞,朱由校雖在內廷擺弄木匠之活,卻實時掌控著外廷的動向,稍有風吹草動都能立即獲知,朱由校任由魏忠賢在外廷攻擊官員,其一是樂得清閑,其二也是想藉此壓制外廷黨爭。


此事過後,滿朝文武都看出朱由校對其信任有加,不可輕易撼動魏忠賢在其心中地位。魏忠賢則異常惱怒,隨後更加肆意營黨結私,展開對東林黨的全面反攻。朱由校也樂於利用魏忠賢打壓東林黨眾,平衡朝中勢力。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從天啟二年直至天啟七年,魏忠賢將東林黨眾幾乎全部排擠出朝廷,肆意安插自己的親近之人。對朝臣和百姓都採取高壓的措施,四處流民起兵但都很快被平滅,遼東戰事相久持平,與荷蘭兩次在澎湖交戰都取得勝利,不得不說魏忠賢且具有一定的軍國政治手腕。


但是明末朝綱崩塌,黨爭紛擾,東林黨眾所提倡的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也不過是面子工程,在廟堂之高尚且無人真正關心民間疾苦,處江湖之遠反而清談廉政愛民,處處阻礙朝政。無論是哪一方勢力,都未能真正想辦法解決,明末最為關鍵的百姓生存問題,無非都是維持勢力均衡,太平即可。


魏忠賢獲得朱由校全心信任之後,更加囂張跋扈,肆意封賞親近之人。滿朝文武巴結認作乾爹,出行帶刀錦衣衛開路,士大夫行五拜三叩頭禮,口呼九千九百歲爺爺。更為過分的是,魏忠賢竟然派其侄子魏良卿代天子供祭南北郊社,祭祀太廟,朱由校竟昏聵而至如此!天下之人都覺得皇權已經旁落,而當任何權臣影響到皇帝的權威並引起大眾的猜疑時,那麼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天啟七年八月,明熹宗駕崩,信王朱由檢即位,是為明思宗,時年十六歲。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就表露出對魏忠賢等的厭惡,剛一即位,楊所修等官員攻擊閹黨「五虎」之首崔呈秀,來試探皇帝心思,朝堂之上也都議論紛紛。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朱由檢雖然尚未發作,可滿堂文武心知肚明,於是由一貢生彈劾魏忠賢十宗罪:一併帝,二蔑後,三弄兵,四無二祖列宗,五剋削藩封,六無聖,七濫爵,八掩邊攻,九朘民,十通關節。仔細研讀這十條罪證,我們會感覺到魏忠賢並沒有後世史者描述的窮凶極惡、罪大惡極。


朱由檢最不能忍的其實就是第一、二條,這點也是朱由檢誅殺魏忠賢的主要原因。魏忠賢「九千歲」的勢頭意味著皇權的旁落,而初登極位者最關心的事情便是集中權力,樹立權威。第三條純屬牽強附會,魏忠賢勸明熹宗在宮中操練會武功的宦官,是為保護熹宗,畢竟那時黨爭嚴重,形勢頗為惡劣。倘若魏忠賢有心起事,在崇禎開始準備動他時,就不會束手就擒,更不可能畏罪自殺。


第五、七、九、十條,試問明末,除了少數極其清廉、像海瑞那般偏執狂的官員,誰沒有做過?就連袁崇煥也替魏忠賢上書替其建立生祠。魏忠賢被彈劾之後,不足三月,朱由檢將其發配至鳳陽守陵,後來又下令捉拿魏忠賢時,他畏罪自殺。


魏忠賢等閹宦之害不可不大,只是這一切,都是在「木匠皇帝」的授權和指示下才發生的,而對於這樣一個無道昏君,《明史》還記述其「帝性機巧」,魏忠賢就是在權勢最耀之時,也未能真正掌控朝廷,不然朱由檢何以一繼位,就有楊所修等人可用。魏忠賢數百年的罵名,絕大多數是替明熹宗背了鍋而已。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朱由檢誅盡魏忠賢一眾黨羽,通過這樣的雷霆手段向朝堂百官展示了皇權所在,也展現這個少年天子不同常人的城府和意志,為其後來主政十七年打下了穩定的基礎。朱由檢繼位後,立即重用天啟年間被打壓下去的東林黨,而此時的他們,卻不再是天啟初年真正正直廉潔的官員。


明熹宗在病危之時諭示「魏忠賢、王體乾忠貞可計議大事」,這些話就是說給其弟朱由檢聽的。熹宗讓崇禎好好用魏,這個用是利用,利用他平衡內外朝勢力,熹宗認為他的弟弟有堯舜之能,再加上魏忠賢的用處就可以使國家走的更好。崇禎一開始不信,後來才意識到平衡的打破,卻又沒能找到更到的御下之術,只能信賴更多的宦官,可這些宦官既沒有魏的膽識能耐,在朱由檢手下也不可能得到那麼大的權力,所以根本成不了氣候。


由此可見,宦官之禍非在於宦官本身,而在於君臣之間。明朝多年積攢下來的弊端矛盾在崇禎朝全面爆發,大明已經完全承擔不起任何的折騰了。


魏忠賢害政,壞不在魏忠賢這個人,而在於政治結構的失衡,任何一個有野心的官員,掌握巨大的權力後都會害政。熹宗在位時,魏忠賢的行為都得到了皇帝的默許,被官員彈劾時他也非常害怕,朱由檢登基之初,要其死,他同樣也沒有反抗。說明皇權是仍然牢牢掌握在皇上手中,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魏對皇上的忠誠,對於皇權的維護。魏不能因此說能力顯著,功高蓋世,只能說是一張雙刃劍,皇帝能用好,可以平衡內外廷,若用不好,也難保魏最後利慾攻心,作出對國家更不利的事情。


東林黨空談誤國,這個空談就是總想一些不切合實際的事情,和遠大崇高的聖人思想,而真正到實際問題上來,全部都變了樣。真正的政治問題需要一定特殊手段,而這些特殊手段的施壓者只有魏忠賢等願意去做,這最後卻成了為其組織的罪名。



崇禎除掉魏忠賢,為何後來後悔?



東林黨爭之禍更嚴重的是在於結黨營私,排擠不是自己陣營的官員。當這樣的一批人多聚集在一起,雖然口頭上是為國為公,實際問題上卻是個人利益為大。常言讀史論今,現代社會上也會有很多這樣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肆意攻擊別人,卻常常自詡為了集體利益,以一點瑕疵而掩飾別人所有的優點,危害極其之大。


崇禎在京師攻破危難之時,敲鐘百官不應,城門都被封鎖,四處求援官員卻緊閉大門不納,此時崇禎內心肯定十分崩潰且憤怒不已。後來於煤山自縊前寫在滿朝文武皆可殺之類的遺言,不知他那時是否真的像某些謠言所傳,覺得「忠賢若在,事不至此」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這款古代超級武器,為何沒能挽救北宋王朝?
看趙雲在蜀漢的真正地位,可惜他當初沒投曹操
隋煬帝楊廣:我真的沒有弒父奪位!
敢欺負朕的屬國?明朝老大哥該出手時就出手!
清人尊稱「萬人敵」,他一掃明末武將貪生怕死形象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臨死前,崇禎不後悔殺袁崇煥卻後悔殺魏忠賢
17歲的崇禎殺掉魏忠賢,可曾後悔?
魏忠賢對明朝影響頗深,崇禎上台後,他為什麼最後會自殺呢?
明朝崇禎皇帝為什麼後悔殺魏忠賢 假如不殺還能翻盤嗎?
魏忠賢殺錯了嗎?崇禎為何在自盡前下密旨厚葬其遺骸?
崇禎皇帝殺掉魏忠賢到底是對是錯?臨終前他的遺言揭曉答案
崇禎皇帝是否後悔誅殺魏忠賢?他臨終前的四字告訴你答案!
崇禎為什麼一定要殺袁崇煥?錯殺了他崇禎後悔嗎?
魏忠賢權傾天下,怎麼輕易被十幾歲的崇禎皇帝給除掉了?
崇禎上吊自殺前,為何讓人重新厚葬魏忠賢?
崇禎若是不殺魏忠賢 ,大明會延續下去嗎?
魏忠賢禍國殃民,為何他死後天下大亂,崇禎殺了他卻要厚葬他
李自成曾想與明朝和議,崇禎為何拒絕呢?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明朝為何那麼快滅亡?皆因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否則一切未可知
崇禎皇帝為何要凌遲處死明朝功臣袁崇煥呢?
崇禎死後,明朝就滅亡了嗎?
崇禎是如何將九千歲魏忠賢扳倒,害的他只能上吊自殺?
袁崇煥死後,他成了明朝最後的希望,卻兩次背叛崇禎,明朝滅亡!
假如不殺魏忠賢,崇禎皇帝還能翻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