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泰國最牛的華裔君主,如今泰國王室還冒稱是他的後代

泰國最牛的華裔君主,如今泰國王室還冒稱是他的後代

在很多國人眼中,中國人是保守的民族,尤其明清兩朝,國家閉關鎖國,固步自封,長期與外界缺少聯繫。


當然,在國家層面上,明清時期,中國都奉行閉關自守的原則,一切用度樂於自給自足,缺少對外面世界的開拓。


然而這僅僅是國家層面。

實際上,民間的中國人,尤其是漢族人,一直以來都沒有停止過對外界的探索。即使清朝時期,極端嚴厲的海禁政策下,中國人的足跡仍然遍布東南亞。日本、越南、菲律賓的各國港口,仍然擠滿了大批中國商人。


翻開東南亞各國的歷史,可以看到,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大量華人、華裔帶給這些國家巨大的影響,其中不乏在其國建功立業,裂土封疆,成為一代君王。


本文就講一個關於一位華裔君主的創業故事,他在中國歷史上或許默默無聞,但在泰國歷史上卻是婦孺皆知的英雄帝王。


他就是泰國吞武里王朝的達信大帝,其有一個華人名字——鄭信。(《清史稿》則稱其為「鄭昭」。)


泰國最牛的華裔君主,如今泰國王室還冒稱是他的後代



華裔的國王


鄭信之父鄭鏞本是廣東人,在清朝雍正年間渡海到暹羅(泰國的古稱)做生意,按現在說法,屬於留洋人士。此時暹羅正值大城王朝。(泰國各個朝代均以首都命名,此時國家首都位於「大城」。)


鄭鏞在暹羅很快致富,並擔任當時大城王朝的稅務官,可謂當上了外國公務員。他娶了一個暹羅女子為妻,1734年生下鄭信。

鄭信年幼時,鄭鏞便去世。本來失去父親、作為二代移民的鄭信並沒有機會接觸到上層權力,然而或是命運使然,鄭信陰差陽錯之下成為大城王朝一位高官的義子。


受到義父的幫助,鄭信7歲時,開始接受各種精英教育,13歲時成為宮廷侍衛。他慢慢地他受到國王的賞識,一步步成為大城王朝的武將。


1764年,暹羅的死敵緬甸(時為貢榜王朝)軍隊進攻大城王朝,並連戰連勝。次年,緬甸軍隊開始攻打暹羅的首都大城,鄭信作為將領受命參與首都大城的防衛。


暹羅與緬甸軍隊激戰了一年多,然而大城還是在1767年被攻破,暹羅王斃命,大城王朝滅亡。


鄭信在此期間連吃敗仗,但越挫越勇。他帶領500名部下,突出重圍,然後組織軍隊繼續抵抗緬軍。

緬軍洗劫大城之後,卻開始將兵力運往北方。這也是因為緬甸曾在1762年入侵中國雲南,激怒了乾隆,引發了清朝的猛烈報復,結果緬甸剛剛收拾了暹羅,就不得不收攏兵力北上應付清朝,而留在暹羅的軍隊就比較薄弱。



泰國最牛的華裔君主,如今泰國王室還冒稱是他的後代



這就給了暹羅人機會。以至於後來緬甸雖然頂住了清兵的報復,但卻被暹羅人的反擊打得夠嗆。

而鄭信漸漸成為暹羅人的新領袖,他組織了一支5000人的軍隊,佔領了吞武里,並趁機擊敗了留在暹羅的緬甸主力,收復了大城。


1769年,鄭信定都吞武里,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吞武里離海比較近,這樣便於開展貿易。立國不久,鄭信在摯友通鑾(又稱「昭披耶卻克里」)的幫助下,擊敗了割據暹羅四方的其他勢力,統一了暹羅全國。


通鑾也有部分華人血統,與鄭信一起長大。用北京話說,這兩人可以說是發小的關係,非常親密。鄭信後來起兵抵抗緬甸、武力統一暹羅的過程中,通鑾一直都是鄭信最重要的夥伴和最能幹的將領。


鄭信治國頗有仁德,受到臣民愛戴,被稱為達信大帝。暹羅也因此復振,重新成為中南半島上的強國,構建了如今泰國版圖的雛形。


鄭信在位期間,擊退了緬甸再次入侵,出兵征服了蘭納、萬象、琅勃拉邦、占巴塞諸國。鄭信與安南(越南古稱)阮主政權角力,爭奪真臘(柬埔寨的古稱)的控制權,迫使阮主政權吐出侵佔的真臘領土,在真臘建立親暹羅的政權,並間接釀成安南南方的西山朝起義,引發安南巨變。


鄭信積極與中國、英國與荷蘭展開貿易活動,並努力與清朝建立藩屬關係。因為是華人後裔,且與清朝共同抗擊緬甸,使得鄭信漸漸被清朝乾隆皇帝所接納。


身敗,名不裂


身為外族血統,對於鄭信的統治非常不利。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統治合法性,鄭信成為一名狂熱的宗教分子。


1779年時,處在暹羅與安南之間的真臘又出狀況了,


安南軍閥阮福映趁真臘內亂之際,派兵推翻了親暹羅的國王,另立親安南的政權。


鄭信非常憤怒,於1782年初,趁阮福映政權內訌,派遣大將兼摯友通鑾與素拉·辛哈那二兄弟攻打真臘。


通鑾大軍殺向真臘,與支持真臘的阮福映軍隊作戰。


此時,鄭信統治暹羅多年,開始變得猜忌多疑(有記載說是因其患精神疾病使然),他篤信自己是一尊未來的佛,對待部下多疑而苛刻。一方面派通鑾兩兄弟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卻又將兩人的家小監禁起來。通鑾兩兄弟得知後,便在前線與阮軍和解,雙方不打了。


恰巧此時暹羅吞武里王朝內部發生兵變,近衛軍發動政變迫使鄭信退位並將其囚禁。通鑾·卻克里獲得消息後立即殺死同在真臘的鄭信之子,然後率軍回國平亂,並在軍隊的擁立下成為了新的暹羅國王,亦稱為「拉瑪一世」。吞武里王朝只一世便滅亡。曼谷王朝建立,並延續至今。


拉瑪一世登基第二天下令處死鄭信,一代華裔雄主就此喪命,年僅四十八歲。



泰國最牛的華裔君主,如今泰國王室還冒稱是他的後代



前面說過,暹羅因為鄭信的原因成為了清朝事實上的屬國。


拉瑪一世後來也向清朝入貢,便假稱自己為鄭信之子鄭華(拉瑪一世只比鄭信小三歲)。清朝也不知真假,遂封其為暹羅國王。


這裡順帶說一句,拉瑪一世死後,其子拉瑪二世繼位,自稱鄭佛,仍向清朝假稱為鄭氏後人。接下來的拉瑪三世和拉瑪四世(均為拉瑪二世的兒子)分別向清朝自稱鄭福、鄭明。再後面幾位國王也均以鄭姓為漢姓。現任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第九位國王,也就是拉瑪九世,自1946年至今(2016年6月)在位七十年,有一說其漢名叫「鄭固」,但尚未經過確認。


曼谷王朝眾多國王中,拉瑪四世曾僱傭過一位名叫「安娜」的英國女教師教育他的兒子(未來的拉瑪五世),安娜日後寫了一本自傳《安娜與暹羅王》,講了她與拉瑪四世的羅曼史,在好萊塢成為多部電影、歌劇、動畫片的故事原型。1999年,同樣是由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安娜與國王》中,周潤發還飾演了拉瑪四世。



泰國最牛的華裔君主,如今泰國王室還冒稱是他的後代



今日的泰國對鄭信非常尊崇,尊稱他為達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他也被泰國人認為是泰國歷史上的「五大帝」之一。鄭信,雖然身敗,名卻未裂。


全文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作者互動。有意外驚喜!


一篇文章幫你讀懂聖經中的西方世界歷史


奧巴馬越南演講時引用反華古詩,當知該詩背後的越南侵華戰爭


印度歷史上殘害女性的陋習!相比起來,強姦都不算什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野史 的精彩文章:

金兀朮義子16歲從軍 被稱「雙槍將」,以一人怒壓岳飛八大鎚將
李自成沒死,曾秘密回到過陝北,米脂、橫山曾有傳說
此皇陵是中國歷史上 遭雷劈的最多的一個,是何原因
他比秦皇小3歲,聰明才智天下第一,輔佐嬴政13年
天降妖相,結果那年的「高考狀元」全部橫死了?

TAG:知野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曾經是中國最紅的泰國男星,而今卻成了歐陽娜娜的乾爹
一個中國人成了泰國開國皇帝,如今泰國王室,都說自己是他的後人
這位華人是如何統一泰國成千古一帝?如今泰國國王都姓中國姓氏!
「甜歌皇后」鄧麗君生前最愛的小鎮在泰國,而且不是曼谷!
一個廣東人,使如今的泰國王室都姓鄭,第一任泰王流著中國人的血
華人海外稱帝第一人:當上泰國國王,卻留下讓後世膽寒的詛咒
泰國一美女總理,自稱是姜子牙的後代,曾多次回國祭祖!
乾隆皇帝同期,一中國人在東南亞建了國,泰國人至今稱他民族英雄
朝鮮、泰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國王為何不敢稱皇帝?
來看看泰國網紅界的奇葩,號稱泰國的鳳姐,絕對讓你辣眼睛
為什麼泰國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呢?他們是中國人後代嗎?
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
這支國軍被蔣介石遺留在泰國,曾打趴泰國軍隊,希望恢復中國國籍
實拍:泰國的首富,華裔商人謝國民的發家史
為什麼泰國不富裕,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韓國前總統和泰國前總理祖先都為中國古代的此人,並得到親口證實
泰國絕色總理自稱姜子牙的後人,竟親自到中國祭祖,稱讚中國人!
中國男子娶了靚麗的泰國妻,全村人都羨慕不已
普吉島:泰國最大的島,也是泰國最小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