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清朝的「國菜」,美國人被它忽悠,卻對它難割捨
說到中國的國菜,很多人第一個想到應該是外國都很喜歡吃的北京烤鴨。事實上,我們對於國菜沒用統一的說法,多數人不認同有國菜的存在,不過在清朝時期卻曾有過「國菜」,只不過這是美國華人自創一種特色菜了,這菜便是雜碎。
說起來這道國菜和清朝還是有這一定的關係的,清朝的雜碎是各種蔬菜與肉的集體纏綿,相當於大雜燴,如豬肉、牛肉、雞肉、蘑菇、青椒、豌豆、竹筍等,與亂燉形式差不多,就是亂炒。
當時大量中國勞工遠渡美國去淘金,自然也帶來了中國當時的料理。一開始美國人不接受中國的料理,覺得不簡單,到了後來也漸漸習慣了。1885年,《美華時報》創始人王清福曾發表文章,稱紐約且林士果廣場與佩爾街之間的勿街街區內的中餐館最受紐約人的歡迎。這些紐約人都是正統的美國白人,他們偶爾會帶著家人或三五朋友來此小聚。美國人吃的最多的就是雜碎,雜七雜八,不講章法,反倒最受美國人歡迎。當時,美國人吃中餐基本都有一種嘗鮮、獵奇的心理。至此,中餐算是得到了美國人的正式認可。
那這雜碎啥時候就成了國菜了呢?雜碎在美國最早的英文名是「Chow Chop Suey」,後來慢慢變成「Chop Suey」。
原來,在1896年,李鴻章訪問美國。招待李鴻章的不僅有中餐,有西餐,竟然還有雜碎。因為在美國人看來,招待中國如此高官,不上中國的國菜肯定是不行的。誰知,李鴻章根本不吃這個雜碎。但美國人不相信,加上美國媒體的大量渲染,雜碎再次大熱。
一時間,吃中國雜碎成為一種流行。為了趕潮流,很多餐館的牌匾上都加了「Chop Suey」字樣。
1904年,一個叫萊姆森的舊金山廚師說,是自己發明創造了偉大的雜碎。他說,雜碎和豬肉配大豆一樣,根本不是中國菜。自己在很多年前就做過此菜,只因一個美國人偷走了菜譜,才讓雜碎大行其道。這個廚師要求,美國應禁止其他餐館售賣雜碎以保護自己的專利。報道一出,人們只是當個笑話看,根本不耽誤大家吃雜碎。
誰知,僅過了一年。雜碎騙局的風波驟起。1905年,《波士頓環球報》刊登了一幅照片。照片中有六個西裝革履的中國留學生,他們來自江南與廣東。記者採訪了這些學生。學生否認中國有雜碎這道菜肴。於是,報紙大標題中寫道:在中國從未聽說過雜碎。
美國人吃了多年的中國國菜,竟然在中國根本沒有。頓時,雜碎騙人的說法不脛而走,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是中國飲食文化對美國飲食文化的嘲諷。不過,美國人素質還不錯,仍有很多人喜歡吃雜碎。與其說美國人包容,還不如說他們饞。與其說他們饞,倒不如說他們喜歡中國文化。





TAG:說談演義 |
※他曾是美國的心腹大患,死後還在打美國耳光
※他讓美國陸軍遭受史上最大的失敗,可美國人竟然還不知道他是誰!
※他當過美軍,是美國最重要的人,卻成了中國導彈之父
※他是美國最看好的國軍將領,卻被老蔣幽禁33年含冤而去
※別看中美現在經常互撕,當年美國對中國可「好」了
※美國遇蟬襲,居然對其不屑一顧,看天朝人民如何烹飪
※美國背後有一國家,始終是戳在美國心中的一根刺,敢怒絕對不敢打
※美國背後有一國家,始終它的肉中刺,敢怒絕對不敢打
※我就想殺白人!今天美國這場慘案的背後,是美國警方與平民,白人與黑人之間最深的矛盾
※俄國人將這塊土地賣給美國,如今後悔不已
※我在美國約會了一個美國白人,可是他的父母不同意我們在一起?
※開幕式最火的隊伍,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他們只有10個人,連國旗都沒有,他們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為親人而戰
※當年它的出現讓美國驚慌不已 中國極力隱藏的它 如今在哪裡?
※這些國家,在歷史上都曾被美國滅掉
※來到美國後覺得之前對美國的印象哪些方面是絕對誇張了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湖,美國人卻愣說它是海
※歷史上,這些國家的消失,都與美國有關
※此人有一半中國血統,因太厲害,被美國全球通緝,他卻宣稱要建國
※難以置信!這個美國人去朝鮮當兵,還被升為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