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華夏民族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團滅

歷史上的華夏民族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團滅

挺受不了一群形而上學的頭條號寫手靜止、孤立、片面的看待問題,而根本就不懂得辯證的,運動的,聯繫的,全面的看待問題。


中國歷史上多次遇到天災人禍,改朝換代的戰亂,如東漢末年、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隋末、唐末、南宋末年、明末。因為戰爭、屠殺、饑荒、瘟疫等等大量人口滅失。


以東漢末為例,我們了解到公元157年東漢全國普查的人口達五千六百多萬,而經過黃巾軍叛亂以及東漢末的軍閥混戰等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人口損失大半。


歷史上的華夏民族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團滅



到了景耀六年(263年)蜀漢滅亡時的人口,離黃巾之亂(184年)過去約80年,官渡之戰(200年)約60年,赤壁之戰(208年)約50多年,經過了一定休養,根據王隱在《蜀記》中記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就是說大約108萬人口。


(魏)景元四年(263年),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減去同年蜀的數據,則魏有戶約66萬,人口大約430萬。

而吳國的人口根據《三國志·吳志·孫皓傳》注引《晉陽秋》記載吳國滅亡時(280年)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也就是說大約250萬。


按照這個演算法,三國末年全國人口大約為790萬,算800萬。和東漢末157年的5600萬人口,只剩14.3%,大約1/7。而剛剛經過大規模戰亂的三國初年應該更少,十不存一。


但是這些就是非常的機械性思維,是一種靜止、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學的方法看待歷史資料。而假如運用辯證的,運動的,聯繫的方法如何分析呢?


我們知道,東漢末,因為戰亂,很多百姓流離失所,或散落林間,或聚眾起義,如曹操「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就是說僅僅青州一帶到處流竄的黃巾軍就有三十萬,連家屬就有百萬人口。此外還有黑山賊張燕也在河東地區聚眾數十萬,黃巾軍餘孽廖化也曾經佔山為王,這些賊寇、流民都不受官府的戶籍統計。而這樣的人口全國可能有幾百萬。


此外當時還一些地方豪強為了少向成都、建業或者洛陽的朝廷繳稅,則多半刻意隱瞞自己控制的人口。他們一邊拚命的招收流亡的百姓,擴實自己的實力,一邊卻又向朝廷拚命隱瞞。可能也有幾百萬。


歷史上的華夏民族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團滅



同樣的,蒙古滅宋,清滅明等等,很多危言聳聽的人口滅失八九成,大部分被韃子屠殺光的,同樣也是第一,靜止、孤立、片面的把戰爭造成的饑荒、瘟疫等等造成的人口死亡強行攤派到戰爭以及屠殺上去,第二,靜止、孤立、片面的把戶籍人口的損失,都歸納為死亡,而把死亡都歸納為戰爭和屠殺。而不考慮只是因為戰爭造成逃亡以及豪強的藏匿人口等造成的戶籍人口的缺失。


雖然,蒙古滅宋,清滅明確實有過相當多數的血腥屠殺。



歷史上的華夏民族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團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廣場 的精彩文章:

元朝真的是被朱元璋推翻的嗎?還原真實的元末明初
韓國人從歷史書開始教你如何從小扭曲歷史
一代帝王墓葬,被各個朝代挖掘卻被他曝屍羞辱

TAG:文化廣場 |

您可能感興趣

大秦打下了華夏民族的疆土,而大漢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風骨
三個與華夏民族一樣古老的民族,被滅族幾百年後,變成另一民族
與華夏民族一樣古老的民族,被滅族幾百年後,變成另一民族
華夏歷史上罕見的一夫一妻民族!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末了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華夏王朝,共傳十二世
三個與華夏一樣古老民族,滅族百年後,變成另一民族
歷史上的今天:華夏民族再度崛起的熱血一戰
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華夏民族的形成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六次遠征塞北,每一次都是華夏雄風的展示
一強大民族被華夏所滅,後多次建國多次被滅,消失了
禍害華夏的罪魁:滿清殖民者與漢奸集團近三百年的聯合
東北三大古老部族,其中一個為華夏大一統做出了突出貢獻
歷史上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十大外族,尤其最後兩個差點中斷華夏文明
華夏文明史上的十部巨著
游牧民族的一項戰術 卻是滋擾華夏二千餘年的夢魘!
歷史上的今天:一位高產大詩人去世,臨終遺詩痛徹華夏民族
生辱華夏人,死辱華夏魂,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八大國賊
鮮為人知的秘密:華夏集團所經歷的滅族之禍
歷史上華夏險些被滅族的危難時刻 七成人口慘遭異族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