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1


正德七年(1512年),是山西代州人李福達人生的關鍵轉折。


這一年,作為西北一帶彌勒教領軍人物,他的人生事業達到了巔峰,他手下已經有數千部眾,在陝西一帶起事,聲勢浩大,佔領了鄜卷、洛川等州縣,後來甚至西北最重要的軍事要塞號稱中華第一關的潼關也被李福達的農民起義軍攻佔了。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站在潼關城塞上的李福達本可以展望更好的未來,發出幾聲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壯語,那北京朱重八可以坐的位置,他李福達也可以坐得。


但李福達在潼關城樓上卻產生的是另一種想法。

夠本了,他李家祖祖輩輩都是彌勒教徒,乾的都是造反的賣買,但李福達今天所站的位置,註定是他家族事業的最高頂峰。


他望著西邊的墨雲,清楚的明白,這不是一個陳勝吳廣黃巢朱重八的時代。


於是,一個後來導致明帝國官場超級大地震的計劃在他的腦海中誕生了。


他把起義部隊交給了自己的弟子邵進祿和叔叔李鋮,對他們說自己要回山西老家召舊部,發展壯大勢力。


邵進祿和李鋮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臨走時,李福達帶走起義軍繳得的大量財富,作為下一步的革命經費。


邵進祿和李鋮沒有看到李福達帶著隊伍回來的那天,李福達走沒多久,在明廷的重兵圍剿下,起義很快被鎮壓,邵李二人戰死。


而李福達,卻神秘的消失。如一縷青煙散於空中,無影無蹤。


2


山西徐溝縣有一位鄉紳叫張賓,在徐溝縣以樂善好施著稱,人緣名聲都很好,但張賓平生卻有一恨,三十年前家中獨子張寅幼年被人販所拐,多年打探毫無音信。眼看人過半百,家中雖有閑財余米,但卻無人送終,獨有張賓和八十老父張鋮,孤苦無依。

有一天,卻有一三十多歲後生來到張府,熱淚盈眶對著張賓磕頭喊爹,說他就是當年被拐走的幼童張寅。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張賓父子喜出望外,心中雖有疑惑但很快打消,此生年齡相貌都和當年失散的兒子都很吻合,重要的是如果是假冒,定為錢財,但此生出手豪闊,據說是養父母為山西五台縣巨富,根本就不像貪圖張家家產而來。

張賓很快認下了這個兒子,並讓張寅重新入了張氏家譜宗室,隨後張寅的三子一女也接了過來,一口一個爺爺太爺爺讓張賓父子心裡別提有多舒暢,張家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張鋮張賓父子後來相繼過世,張寅病榻前養老送終、端葯喂粥到極為孝順,給兩位老人辭世前帶去最後一絲溫暖。徐溝縣的人們都感嘆張賓前半生積德,最終上蒼見憐,把兒子還了回來。


張氏父子死後,張家家財自然也歸了張寅,沒有人有任何異議。


如果不出意外,張寅在徐溝縣當一個闊地主,逍遙下半世,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張氏父子死後,張寅又做了一個決定。


他在徐溝呆膩了,要去北京城玩玩。


此時,他的名字叫張寅。


3


進了北京城,張寅很快就混出了名堂,一來他手裡有銀子有錢能使磨推鬼,二來多年來他潛心修「道」,練就了不少道家的高超絕技,是名練丹好手,連黃白朮(就是把破銅爛鐵變金子)這樣的高超炫技魔術也熟練掌握,所以他很快他搭上了武定候郭英這條線。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這郭勛當時是嘉靖年初最有權勢的政壇風雲人物,郭勛是明帝國開國名將郭英之後,隨後郭氏三代與皇室聯姻,本就是勛臣國戚,而郭勛又在嘉靖上台後做了最大一筆政治投資,成為為數不多的中堅議禮派,即支持給新皇帝他爸他媽加尊號的代表人物。一舉成為嘉靖皇帝身邊的紅人。


張寅不僅很快搭上了郭英,還成功的把女兒嫁給了郭勛,成了武定候郭勛的岳父。


手頭有錢,上頭有人,想不做官都難。


於是在郭勛的幫助下,張寅花了大筆銀子,被委任有為山西太原衛指揮使(相當於今天的太原軍區司令員),成為了明廷三品武將,執掌數千部屬。


張寅風風光光去太原衛上任去了。但到了太原衛沒幾天,一天家丁通報說是有故人來訪,張寅開始還以為是徐溝縣的熟人,就讓家人領了進來。


那人賊眉鼠眼滿臉堆笑,開口七個字就讓張寅如掉冰窯。


福達兄,別來無恙。


4


那人叫薛良,是李福達山西代州從小相熟的一個老鄉,在太原街頭碰見了新上任的太原衛指揮使張寅,一眼便認出了這就是他的老鄉李福達,據薛良供述,他隨後上門認老鄉,心中指望拿做了李福達的把柄,能敲李福達也就是張寅一大筆銀子。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誰知這李福達比他還黑,明裡好吃好喝招待,暗裡卻指使家丁要謀害薛良,薛良在張府好東西吃多了拉肚子半夜起身聽見了李福達家丁泄露的計劃,奪命狂奔出張府,卻正巧在街頭撞了太原知府的駕,就道出了這一驚天大案。


對方是比自己官階還高一級,還是太原軍事一把手,但這位太原知府一點沒客氣,第二天清早就率人抄了張府,把張寅捉拿歸案,對此案深入的開展了調查,效率很高效,很快找到了李福達以前的故人,均指證太原衛指揮使張寅就是十多年前威鎮山陝一帶的彌勒教眾首領李福達,連張寅本人最初也承認自己就是李福達。案子迅速的辦成了鐵案。這件事成了太原人人皆知的八卦,皆感嘆李福達瞞天過海的本領實在太高。


雖然後來史料口口咬定當初這是板上釘釘的鐵案,但細想下來其實疑點重重,一是張寅非一般平民當時已是朝廷三品大員,僅憑一個流氓無賴一面之辭,太原知府迅速的做出此動作根本不合常理,到極像事先有預謀的下套,二來證人供述中李福達身上的特徵硃砂痣、龍虎形紋身等體貌特徵結果身上張寅都沒有,第三張寅不僅有在徐溝縣有戶籍,而且在山西五台養父母張子真也有名冊。同時調查人員在崞縣又發現了李福達的墳墓。同時後來的調查也證明了當初太原知府找的證人和張寅都有過節。


此案說來其實也是疑點重重。


案子轉到了山西按察使徐文華手中,而此時張寅突然翻供(據說是郭勛給他遞了消息,必須翻供),稱是太原知府當初屈打成招,拒不承認自己是李福達,但徐文華不予採信,維持太原知府、都院(相當於今天的紀委)的認定,並將案子送到布政使李璋和巡按御史張英手頭,李、張二人準備按徐的認定結束定案,上報朝廷。


但就在案子要報上去的時候,山西地方出現重大人事變動,徐文華調進了中央做了大理寺少卿,接他任的山西按察使李鈺卻並不想獨自承擔這個燙手山芋,提出和與山西巡撫畢昭重審此案。


畢昭的審查結果卻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張寅就是李福達,薛良系誣告,判張寅無罪釋放,薛良流放邊鏡。


但很奇怪的是山西巡撫大人的判決書卻沒有得到執行,張寅就這樣一直被關了近一年,畢昭退休後,新的山西巡按御史馬祿和山西巡撫江潮又重新對此案提起審查,重審的結果又翻推了畢昭的認定。


不僅如此,馬祿還拋出了重磅消息,武定候郭勛為了撈老丈人,親自給其書函,要其徇私舞弊放過李福達,並將此信置於公堂。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案子再次成了鐵案,送往朝廷,並且朝廷言官紛紛就郭勛撈人一事對其進行彈劾,嘉靖皇帝批示李福達及子處斬,妻女配功臣為奴,財產沒收,並面斥郭勛令其反省。


如果你認為這件案子看起來可以蓋棺定屍了,那麼你錯了。


更大的暴風雨還在後面。


5


眾所周知,嘉靖皇帝朱厚熜這個皇帝是白撿來當的。大明帝國這家原本是他堂哥朱厚照當家,結果朱厚照(明武宗)是位頑主,天天皇帝太監酒家女,三十來歲就玩廢了身體撒手西歸沒兒子。江山便宜了在湖北當王孫的朱厚熜。


但這個皇帝也不是白撿的,從還沒跨進北京城,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朝臣告訴他,要當皇帝,先得改認死了好多年的明孝宗朱佑樘當爹,而他爹興王朱佑杬從今往後他只能叫叔叔。


但朱厚熜說不,他說我是來當皇帝的,不是來給別人家當兒子的,我爹還得是我爹,我媽還得是我媽,而且皇帝他爹他媽是啥待遇他爹他媽就得是啥待遇,因為我是來當皇帝的不是來給死人當兒子的。


這場嘉靖年間最大的政治鬧劇持續了整整三年,現在的讀者或許會認為,不就一個稱號的問題,至於嗎?


但對於雙方來說,這是底線問題,特別對於嘉靖皇帝朱厚熜來說,這意味著到底是站著把皇帝這個職務當了,還是跪著把皇帝這個職務當了的問題。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他朱厚熜雖然是鄉下人進城,但他不能讓京里那幫老頭給欺負了。規矩不是總由老炮兒們來規定,現在是他朱厚熜的江山,規定得由他訂。


最初他孤立無援,但很快有了盟友,張璁、桂萼兩位文人火中取粟跳出來為他擔當了文化打手、道德顧問。


這二人背叛文官集團一度千夫所指,一度差點被護禮派文人們在朝堂上公開圍毆打死(明代文人特愛干這死),這時候任左軍都督掌團營的郭勛出面,保障了二人人身安全,成為了議禮三人組。


這場大鬧劇最後的結果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勝出,向世人宣布他是來北京當皇帝的不是給死人當兒子的,他爹仍然是他爹他媽仍然是他媽,皇帝他爹他媽啥待遇他爹他媽啥待遇。


而護禮派領袖當初扶立朱厚熜的老炮兒楊廷和灰溜溜的退仕回家。其他眾人打屁股的打屁股,丟烏紗的丟烏紗,一敗塗地。


大禮儀風波剛平息,張寅案又擺在了嘉靖皇帝案頭,他皺皺眉頭,厚厚的案卷里的其實案情他並不關心,他敏感的神經看到,卷宗里有一把刀子。


那把刀子對準的是剛助他成功站著把皇帝當了的功臣郭勛。


而想撕的是他嘉靖皇帝剛樹立起來的威風和面子。


所以,不管張寅是不是李福達,張寅都不能是李福達。


6


很快郭勛的授意下,張寅的兒子張大義到刑部鳴冤,狀紙轉到都察院,都察院摞之高閣,反到是參劾郭勛的本子在朝堂如潮水般湧來。三司拒不重審此案,嘉靖皇帝下詔,由錦衣衛鎮撫司提審此案。


文官們又出來反對,由皇家衛隊審案,明顯干預司法有違祖制,嘉靖皇帝說,你們不讓我的皇家隊衛干涉此案,那好,三法司會審吧。


三法司會審,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個司法機構聯合會審辦案,這是全國性的大案要案疑案才享受的待遇。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三法司會審的結論很快出來,確認李福達與張寅是同一人。嘉靖看到結案報告搖頭,說還是沒審清楚,三法司會審解決不了問題,那就九卿圓審。


九卿圓審就是在三法司的基礎上,加上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一把手聚集一堂 ,召開帝國部長級別的案審會。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九卿會審,結論和三法司會審的結果沒有區別。


看到結果嘉靖皇帝暴跳如雷,表示要親審此案。


首輔楊一清急忙勸阻,嘉靖才作罷,讓九卿再次會審。


第二次會審,結果仍然沒有什麼變化,但主持此次九卿會審的刑部尚書顏頤壽覺得如此還是拿同樣的結案報告上去,老闆朱厚熜估計能當場把他廷斃嘍,於處罰意見上減輕了對李福達的判罰,碟刑改為斬決,並取消了連坐。


這樣的結果仍然讓朱厚熜拍案幾罵娘,他大罵九卿官員官官相護朋比為奸,下令把所有辦理此案的官員,太原知府、山西巡按御史馬祿、現山西巡撫江潮、包括當初判張寅無罪的已退休山西巡撫畢昭全部進京,配合調查。


山雨欲來風滿樓,可能所有的官員都知道了皇帝其實想要的是什麼結果,第三次九卿會審,刑部尚書顏頤壽拿出了一個和稀泥的結果,而且顏尚書提出的觀點竟然和幾百年後的法制思維驚人一致:


既然經過十多次的審迅,都不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李福達就是張寅張寅就是李福達,那麼從疑罪從無的精神,應該判決李福達無罪。


這明顯是給雙方下台階的一個最好辦法。


這樣的結果,依然遇到了朱厚熜的否決,九卿會審,帝國最優秀的九大部長坐在一起最終沒能把一起普通的刑事案審出個所以然來,要你們丫吃乾飯的,不行,給我再審,得審出個結果嘍。


好吧,要結果,那就按有結果的審,九卿第四次會審,結果和原來一樣,李福達就是張寅。


嘉靖大怒,革了刑部尚書顏頤壽職,但讓他戴罪重審。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再次會審,結果沒有任何改變。刑部尚書顏頤壽被逼得要發瘋,幾次提出辭呈,嘉靖皇帝不批,這事不了結,誰也別想逃脫干係。


九卿再審,依然不變的結局,故事陷入死結。皇帝絕望了,他拋開三法司、九卿,讓他身邊的錦衣衛進行了一次重審。結果竟然和九卿多次會審的結果一樣。嘉靖皇帝氣得差點吐血。


嘉靖皇帝發了狠,隨即他發動了空前的大清洗,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所有的正副長官全部獲罪免職入獄,原山西巡撫馬祿入獄,其它涉案官員諭旨待罪。


因為一起案件導致司法系統三大部門一把手全部下課,在這中國封建法制史上是唯一的一宗。


嘉靖皇帝讓張璁執掌都察院、桂萼任刑部尚書,另一位議禮派方獻夫任大理寺卿,議禮派全面執掌了三法司。


嘉靖皇帝讓有了新當家的三法司再次會審此案。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張寅是張寅,李福達是李福達,不是一個人,之前的判斷是錯案,原因還是三法司相關人員串通一氣企圖冤枉郭勛,案件不過是大禮議鬧劇的延續。


張寅無罪釋放,薛良處死,相關涉罪官員無論罪輕罪重,先到錦衣衛領廷杖一百,再移交相關機構法辦,三法司約有五十餘名重臣獲罪遭罰,被廷杖及獄中至死十餘人。一直到嘉靖十一年,這些官員才被開始赦免召回起用。


隨後,嘉靖皇帝還將此案詔渝及獄辭彙編成書兩卷《欽明大獄錄》,成為明帝國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司法解釋,以防止他的繼任者們翻案。


張寅官復原職,得以終善。到是後來郭勛自持功高驕橫無禮,最終惹怒了朱厚熜,在嘉靖二十年的時候獲罪下獄,死於獄中。


7


李福達到底是不是張寅,這已經是歷史註定無法揭開的迷案了。


後來嘉靖四十五年的時候,四川有大盜蔡伯貫被官府輯拿歸案,他說自己是李福達的孫子李同的徒弟,後來這位李同也被緝拿歸案捉拿並砍了頭。



從巨匪變高官,事敗後為何皇帝寧罷百官也要為他翻案



李同是李福達的孫子,但李同是不是張寅的孫子呢?沒有再多進一步的考證


後來清人張廷玉編輯的《明史》以此認定李福達就是張寅,但是並沒有過多的史料證據,夜狼認為也是不嚴謹的。


而且後來萬曆朝的兩大執宰高拱和張居正雖然斗得死去活來,但在李福達案上卻持統一意見,皇帝是對的,是大臣們集體犯暈乎,此案不能翻。這個迷底,再沒有人去揭開。


歷史,呈現給我們的都只是政治的真實,義理的真理,而不是事實的真實。


本文屬特約作者 夜狼嘯西風/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長眼量 的精彩文章:

兩個游牧民族的興衰,何其相似,歷史總是重演
失去了才知美麗——十大曾屬於中國的湖泊
同一時代兩大帝國,印度人說孔雀帝國更強,你信嗎?
中國歷代對付北方游牧民族,最好的辦法不是修長城

TAG:風長眼量 |

您可能感興趣

高官含冤入獄,獄卒對他百般羞辱,後來複職後說:我不屑殺掉你
他是名將之後,高官厚祿使得他吃不了苦,叛變後彭德懷親自槍斃他
一個小兵被抓,謊稱自己是朝廷高官,回去後他果然就當了朝廷高官
此高官一日無女人就難受,乾隆皇帝知道後,不但不罰還想出一高招解決
同為退役冠軍,為何他做高官他擁百億,有人卻窮困潦倒
他是一名高官,叛變後,周恩來說了一句
歷史上最痛恨腐敗的鐵血皇帝,一場貪污案,就處決了幾萬名高官
印軍高官竟將對峙責任歸咎於中方?顛倒黑白改變不了入侵事突!
小時候是勵志哥,後位居高官,卻因貪腐落馬,知道他是誰嗎?
中國這個朝代竟沒有高官因為腐敗而被砍頭,造成外族侵掠欺辱不斷
俄高官再對美髮嚴厲警告,再在背後搞事情,小心吃不了兜著走!
一個高官臨陣脫逃論罪當死,為何百姓卻含淚為他求情?
他是唐代高官,殺妻吃妾,卻被世人膜拜
高官含冤入狱,狱卒对他百般羞辱,后来复职后说:我不屑杀掉你
開國大將威望高,結果被冤下獄,後拒絕邀請出任高官
古代高官被抄家後,妻女怎麼沒處理,第二種方式讓人生不如死
薩達姆政府高官都逃亡了,只有他一人堅守陣地,履行職責到最後
印度仍有高官叫囂已做好戰爭準備?美媒打臉:將再度被打敗!
古代官員為升官發財醜態百出:舔高官靴子,當高官馬鐙,還出了一個嘗糞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