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馬克!5分鐘教會你拍出好照片的20個黃金法則
一直為不會拍出理想的照片而苦惱?別人的朋友圈永遠被人各種點贊,而你發個照片卻總是慘遭拉黑?
別擔心,這裡有拍出好照片的20個「黃金法則」。只要5分鐘,你拍出的照片也可以充滿「文藝范兒」!
1. 三分法
這是最基礎的構圖方法之一,也稱「井字構圖法」。將整個鏡頭用2條橫線和2條豎線分割,然後把你想強調的要素放在線條的交叉點上,或是讓它們沿線分布,就可以啦~
許多相機甚至自帶三分鏡頭的功能,讓你可以更省力的構圖,不必費盡心思去想像那幾條線各在哪裡。可以查看自己的相機手冊來看看哦。
這張圖中,天空、建築群和廣場就很好的被等分成了上、中、下三個層次,而教堂的尖頂則基本沿著畫面右側的豎線分布。
2. 中線對稱
有些時候,中心對稱在一些鏡頭中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原本就對稱的建築,或是一些正方形圖像中,例如上圖。
但是,很多時候,對稱點不一定在鏡頭的正中心。
例如這張照片。上下對稱依然在中線上,也就是水陸的分界線。而從左右的範疇來講,重心則混合了三分法的規則,放在了右邊豎線的位置。
3. 前景與深度
雖然照片是二維的。但是可以讓景物在相片中體現出不同的層次,從而突出畫面的透視效果,使二維平面具有縱深的立體感,避免「平淡」。
在這張瀑布圖中,前邊的石頭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前景。
這張圖也是
4. 鏡中鏡
鏡中鏡是另一種增加層次感的好辦法。多找找窗戶、拱門或者其他一些懸掛物來組成這種特殊的構圖
小提示:「鏡框」不一定必須要整圈的哦,比如這樣也可以
5. 引導線
顧名思義,「引導線」很大的作用就是引導觀者的視線。可以巧用路面、牆面或者其他元素來構成引導線。
比如下邊這張圖,就用地上的路面構成了引導線,讓人的視線從左到右實現了一個轉化。
6. 對角線與三角形
攝影書里常講,對角線和三角形「會給畫面提供一種動態的張力」。
恩,聽起來有點裝是吧。那我們換個角度理解。
如果不是三角或者對角,而是橫平豎直的構圖,就會給人一種穩定感。然而,對角線和三角形則打破了這種穩定感,這就是所謂的「動態張力」。
比如下面這張圖,就用數個三角形,造成了很強烈的視覺壓力。
7. 圖案與紋理
人天然就會尋找有特定模式的圖案,當圖案多次重複時,就會給人一種內在和諧的暗示。
比如上圖中,地面的圓形花紋就與建築的圓拱和圓頂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吸引力。
這張圖則體現了紋理的重要性。牆面與地面上斑駁的小坑帶來了一種厚重的歲月感。另外,這張圖也應用了之前的「鏡中鏡」法則,你發現了沒?
8. 奇數原則
奇數原則是說,當一張相片中的主體數量為奇數時,畫面通常會更加引人注意。
比如上圖中,就有3個姑娘,3個拱門,讓整張圖像非常鮮活、動感。
如果畫面中的主題數量為偶數,人的關注點就會分散,不知道注意力應該集中在那裡。
不過也不永遠是這樣。比如下圖的兩人對話
觀者的視角會在兩人之間跳動,然而這正像是兩人對話的過程,你一言我一語。
9. 充滿畫面
充滿畫面有時候會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讓人的注意力不受任何干擾,完全的聚焦在主體上。而且由於拍攝距離通常比較近,也容易觀察到一些從遠處拍攝不容易注意的細節。
比如這張圖,足夠貼近狼頭,並使其充滿畫面,使得整張圖片變得更有戲劇性。雖然是同一隻狼,但是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10. 「留白」
和充滿畫面一樣,有時適當的「留白」也可以很吸引人。這樣會造成一種簡約的畫風,而且也可以幫助注意力集中在主體上。
比如上圖中,神像按照三分法放在了右側,同時畫面大量的留白,給神像以「呼吸的空間」。
11. 簡約主義
簡約主義的格言是「少即是多」。這種風格一般意味著虛化或是簡單的背景,以此來突出主體的地位。
在上圖中,圖片的焦點放在了水滴上。水滴本身的美感構成了整張圖的亮點,其他的背景基本都被虛化了。拍這種照片時,一個好的微距鏡頭會是你的好幫手。
這張圖雖然沒有虛化背景,但是同樣運用了簡約主義、三分法和引導線的法則。
12. 孤立主體
和簡約主義的原理類似,利用一個較淺的景深將主體孤立出來,是強化主體地位的好方法。
拍攝肖像照時這種方法會非常好用。比如上圖,光圈調大後,這隻小貓身後的背景就被虛化了,人們的視線會集中在貓上,而不是它身後的那些樹葉。
13. 改變角度
許多人拍照時都習慣和視線平齊。其實很多時候,仰拍或是俯拍是個更好的選擇,視角的變化會給照片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俯拍城市的夜景是個常見的選擇,同理,水流有時也很適合低角度俯拍。這樣水流或者車流的動感就會躍然紙上。
14. 尋找特殊的顏色搭配
這張圖是時尚設計師、圖像處理師和裝修設計師的常用圖,叫做色相環。在色相環中每一個顏色對面(180度對角)的顏色,稱為互補色,也是對比最強的色組。
在同一張圖上出現互補色,經常會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比如下邊兩張圖,就分別採用了黃/藍與紅/藍的對比。
15. 方向感
如果你拍攝的物體有一定的運動,注意要在運動的方向上多留一點空間。
比如上圖中的船在向右運動。右邊的空間就要比左邊大,這樣人們的腦海中就會想像這艘船運動的樣子。如果船放在了畫面的右側,就會給人一種「出框」的感覺,想像一下那樣構圖會多麼令人不舒服。
不僅僅物體,人臉的朝向也是一樣。人臉的方嚮應該盡量朝向畫面內部,而不是畫面外部。否則會讓人覺得這張照片沒有照全。
16. 從左向右
在方向感的進一步細化中有一條法則叫做「從左到右」,即照片中的運動方嚮應該盡量是由左向右的。這樣符合人們從左到右的閱讀習慣,會令人更舒服。
不過有些語言是從右到左閱讀的,所以...是否要嚴格遵循這個法則,也是見仁見智啦~
17. 元素對稱
還記得第一條法則「三分法」么?按照三分法的構圖思路,有一種構圖是主體應該沿著一條豎線排放。
但是這樣的話,有時畫面就會失衡,導致另一側的元素過於空虛。這時你就需要藉助一個稍小或是稍遠的物體,把它放置在畫面的另一側,從而讓畫面重新平衡。
下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裝飾用的燈柱沿著三分法右側的豎線擺放,而左側遠處的塔樓則被用來平衡整個畫面,這就是元素對稱法則。
18. 毗鄰法
毗鄰法是指將兩個或多個對比強烈或是互為補充的元素毗鄰放在一起構圖。
比如上圖中,畫面下方是雜亂的書籍,而緊鄰著的畫面上部卻是宏偉的巴黎聖母院。二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然而它們放在一起卻奇異地合拍:兩個元素,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呈現了巴黎整座城市的真實寫照,對立而又統一。
19. 黃金三角
所謂的黃金三角,即像上圖一樣,用4個直角三角形分割整個畫面,這樣也會讓畫面充滿所謂的「動態張力」。
在腦海中構思的時候,可以想像一條斜線橫穿整個鏡頭,隨後與之垂直的兩條線從剩餘的兩角伸出,最終分割整個畫面。
這張圖的「黃金三角」搭建的就更加巧妙,兩個雕像的頭搭成了主要的斜線,左側的斜線與主斜線的交叉點正好處在埃菲爾鐵塔的半腰,而右側的斜線則恰好分開了兩座雕像。
20. 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
恩...上句話可以忽略不計。
其實,黃金分割只是聽上去很難,實際操作起來並沒有那麼複雜。
具體做法就是......多照相。
確實,許多時候,與其如牢記怎麼在腦海里劃線、構圖、配比,還不如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畢竟,所謂的構圖法,都是人類美感的量化與總結。
而你那顆愛美的心,就是最好的指引~
所以,拿著你的相機,舉起你的手機,去拍照吧~





TAG:國際在線趣新聞 |
※看圖:這 50 張照片,都能代表這個總算過去了的 2016 年
※12張老照片直擊1908年的日本:你能看到些什麼?
※90後少女教你手機也能出好照片!
※如何給不愛拍照的女票拍出100分的照片
※破紙箱中翻出的13張80年代難忘老照片
※32張照片,見過1張算你牛!
※35張照片,見過1張算你牛!
※220萬張照片挑出55個瞬間,白宮首席攝影師記錄奧巴馬8年總統生涯贊那度分享
※從2300萬張照片里選出的51張,帶你開眼看世界!
※1960年老照片:這是俄羅斯的特產,最上等的都要論克買
※奧巴馬當了8年總統,我猜這100張照片你都沒看過
※妹妹曬出姐姐曾經胖到70公斤的照片,結果20歲後這誰啊
※10000 張照片合成一張,拍出了昆蟲界的大片!
※教你一個拍出好照片的方法
※這個香港菲佣,只用一張照片就擊敗了全世界60000+攝影師,上了《紐約時報》,獲得馬格南金獎
※23萬張照片中選出的照片
※14張超有故事照片,230萬照片中選出來的
※美媒評出2017年奧斯卡最佳照片,看了只有三個字:OMG!
※32張照片,見過1張算你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