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記得在寺院時,一次有居士看到執事的師父用香板打另一位師父,便認為師父不慈悲,怎麼可以打人?這種現象是不好的,因為居士不知出家人的戒律以及寺院的規矩,不能隨便評論出家人。相傳虛雲老和尚在南華寺時,有一僧人可能是做事不如法,後山護法的龍王看不慣,就打了那位僧人一巴掌。虛雲老和尚知道後呵斥了龍王一頓,並且不允許他管僧眾的事情。可見僧眾的事情自有僧團處理,其他人不要隨便干涉。

佛滅度後,法賴僧傳,因為佛規定末法時期,說法主,行來主,坐禪主,講法主都是由僧來擔當。就佛在世時候,授戒也是由僧來傳的。包括釋迦牟尼的父親受五戒的時候,佛不是親自給授的,是由僧給授的。三衣一缽的僧相就是十方三世諸佛的清凈解脫幢相,可以度無量有情。所以說佛法得靠僧團來住世弘揚。


因為不是所有的比丘都是聖人,一定會有過失。但比丘有過失,必須依照佛制的戒律,作僧羯磨,不是在家居士隨便評論干涉的。即使是破戒比丘,其初發心出家的功德仍然超勝百千萬億的在家人(經上說:破禁比丘雖無戒,初心出家功德勝,百千萬億白衣人,功德縱多不及彼)。猶如金制的容器雖然破漏,但卻遠勝完好的木製容器一樣。一大德說:「雖說破戒如人屍,然具剩餘之功德,如牛王死留苦膽,獐子屍體具麝香。」


佛也金口親宣,他的出家弟子縱然毀禁破戒也仍然超勝一切世間外道。《贊僧功德經》云:「縱使慾火熾燒心,玷污屍羅清凈戒,不久速能自懺除,還入如來聖眾位。如人暫迷失其道,有目還能尋本路,比丘雖犯世尊禁,雖然暫犯還能滅。如人平地蹶腳時,有足還能而速起,比丘雖暫缺屍羅,雖犯不久還能補。」經中還說出家縱然墮地獄也如拍球入水,剛下即起,而在家人卻如石沉水,極難升起。


所以正如《贊僧功德經》上所說:「是故殷勤勸諸人,勿毀如來僧寶眾,今生習惡因緣故,當來業成亦毀佛,緣茲身口意業支,永斷世間人天種,當墮三塗惡道中,億劫沉淪無休息。」又云:「常能防護己業過,不談如來僧寶眾。」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為什麼世尊不允許在家人議論出家人


網路文摘


佛在諸經中盛讚出家功德:

《阿難出家空經》云:【若發願出家,向寂靜處跨一步之功德,已勝過諸三千界眾生,於數劫中布施妻子兒女之福德。】


《賢愚經》云:【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


《贊僧功德經》云:【出家弟子能堪任,繼嗣如來末代法;萬德無量凡俗人,不能須臾弘聖教。】


出家人是弘法位,只有出家人能夠荷擔如來家業,弘揚佛法;在家人是護持位,只能是輔助僧團弘法,而不能起到弘揚佛法主力軍的作用。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云:


「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發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是名勝義僧。」


在家人證到了初果阿羅漢,稱為勝義僧,雖現在家相,但是也能入僧數。但是即使是這樣證果的在家人也不允許為別人做授戒等一切法事活動,因此如果僧團不存在了,所有一切法事活動也就都不存在了,佛法也就真正進入了末法時代。所以說【萬德無量凡俗人,不能須臾弘聖教。】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


佛陀告訴天藏大梵天說:【複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苾芻(比丘),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八部眾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


如是苾芻雖非法器,而剃鬚發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聖賢;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佛)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尚不許轉輪聖王及余國王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後略)。


如是破戒惡行苾芻,一切白衣(信眾—居士)皆應守護,恭敬供養;我(佛)終不許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


這裡世尊開示即使是 「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的出家人,因為他現了僧相,也可以度無量有情,因為這個三衣一缽的僧相就是十方三世諸佛的清凈解脫幢相,在家人是不能示現的,因此【(佛)終不許諸在家者,....或復呵罵】。所以呵責辱罵破戒乃至無戒比丘都是佛所不允許的,因為僧相就是凡夫自性的外在顯現,破壞僧相就是破壞自性,就是破壞佛法,是佛所決不允許的。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因此,《佛說謗佛經》中說:【若謗法師即是謗佛,若以嗔心看法師者,惡業過彼挖一切眾生眼罪聚。】。因為只有出家人能夠續佛慧命,所以毀謗出家人就是毀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你說我不謗但是你毀也不行,你不願意聽這個法師講法沒關係,你可以不聽,但是他還可以去度別的人,如果你把這個法師的形象毀了,那很多人可能因此就不信佛了,就斷了無數人的善根,因此《分別善惡報應經》上說:【於師及比丘,暫時起噁心,命終墮地獄。】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於我法中。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我終不聽剎帝利等毀辱謫罰。若有毀辱謫罰【一切出家之人】。所獲罪報如前廣說。又依我法舍俗出家。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即為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慈悲護念。威儀形相所服袈裟。亦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慈悲守護。


是故輕毀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是輕毀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


有人說我「依法不依人」,我就是要破斥邪師邪見,這裡世尊就明確開示,世尊不允許在家人毀辱謫罰【一切出家之人】,不管他有沒有過錯,輕毀出家人即是輕毀十方三世諸佛,所以出家人說法中如果有公認的、不合乎佛法的地方(而不是凡夫對佛經的胡亂解釋),確實會誤了很多人的法身慧命,我們可以謹慎的提出來,但是不應該針對某個人,更不能針對他作為出家人的身份,因為你說對了,也是毀謗法師,因為你破壞了僧作為說法主的形象;你說錯了,那就更是墮落地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千萬劫地獄身了。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第七卷


【于歸我諸出家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多行忿恨呵罵毀辱譏刺輕誚種種誹謗隱善揚惡。廣說乃至起輕慢心種種觸惱。如是諸人非聖法器。自實愚痴懷聰明慢。從此命終墮三惡趣。受無量種增上猛利難忍苦毒。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難復人身。如前廣說。】


這裡世尊開示凡是對出家人「呵罵、毀辱、譏刺、輕誚、種種誹謗、隱善揚惡,廣說乃至起輕慢心種種觸惱。」 這些人 「非聖法器。自實愚痴懷聰明慢。(這種人我們應該看過很多,自以為讀了幾部經書,眼裡根本沒有三寶的存在,凡是符合他們想法的,能為他們所用的經書就斷章取義,凡是與他們意願相違背的就障蔽隱沒、不令流布,說到底這些人根本認為佛也沒有他們知見圓滿。)」 因此世尊授記這些毀謗僧寶的人命終必墮三途。然後世尊接著說。


【如是眾生寧處無間大地獄中受諸重苦。不受如是鄙惡人身憍慢貢高隨順惡友造作如是惡不善業流轉生死難可濟度常處生死受諸苦惱。】


為什麼世尊會這麼說呢?有什麼苦比無間地獄還苦呢?因為毀謗僧寶就是破壞自性,就是一闡提,永斷善根。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大集經》


【「佛言,大梵,我今為汝且略說之。若有人於萬億佛所出其身血,於意云何,是人得罪寧為多不?大梵王言,若人但出一佛身血,得無間罪,尚多無量不可算數,墮於阿鼻大地獄中。何況具出萬億諸佛身血者也。終無有能廣說彼人罪業果報,唯除如來。」


「佛言,大梵,若有【惱亂】罵辱打縛,為我剃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犯者。得罪多彼。】


這裡世尊開示不管比丘有錯誤也好,犯戒也好,即使是【惱亂】該比丘,也罪過於出萬億佛所出其身血。為什麼會這樣呢?後文世尊接著開示


【何以故?如是為我出家剃髮著袈裟片離不受戒或受毀犯,是人猶能為諸天人示涅盤道,是人便已於三寶中心得敬信,勝於一切九十五道,其人必速能入涅盤,勝於一切在家俗人,唯除在家得忍辱者,是故天人應當供養。】


這裡世尊開示無戒出家人也能為一切人「示涅盤道」,也「勝於一切外道,勝於一切在家俗人」。


戒經——《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六


【為大護佛法故,若向白衣(在家信眾)說比丘罪惡,則前人(信眾)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塔壞像(此極重罪),不向未受具戒人說比丘過惡;若說過罪,則破法身」。】


這裡世尊明確開示 「毀滅佛塔(佛寺)破壞佛像,其罪雖是極為深重,但尚不及說比丘(僧眾)過惡的無間重罪。所以「戒經」云:「寧可毀塔壞寺,不說他比丘粗惡罪。」「若說過罪,則破法身」,這個法身就是一切眾生的自性佛,破壞僧相,就是破壞自性。古人也說:「寧動千江月,不動道人心。」


《謗佛經》


【佛陀告訴不畏行菩薩說:「爾時彼長者子,說彼比丘毀破凈戒,彼(長者子)惡業報,九十千年墮大地獄;於五百世,雖生人中,受黃門身,生夷人中,生邪見家;於六百世,生盲無舌。」】


《大乘寶要義論》卷四


【如《地藏經》云:佛言:地藏!(中略)彼等愚痴旃陀羅人,不怖不觀後世果報,於我法中出家人所,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以種種緣伺求過失。謂以【惡言克責】(中略),彼諸人等於三世一切佛世尊所生極過失,當墮阿鼻大地獄中,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常所遠離。】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贊僧功德經》


【若於僧中起邪見,當來定墮三惡道】


【毀塔之人自墮落,經無量劫受諸苦;好說眾僧短長者,自墮亦引無量眾。】


【若一惡言毀沙門,當墮泥犁受極苦;從地獄出得人身,即招聾盲暗啞報。】


【寧以吞大熱鐵丸,寧使口中出猛焰;不應戲論以一言,毀罵出家清凈眾。】


【世間多有愚劣人,談說僧尼諸過惡;因茲墮落惡道中,永劫沉淪沒苦海。】


【破禁比丘雖無戒,初心出家功德勝,百千萬億白衣(在家人)人,功德縱多不及彼。】


摘自《緇門崇行錄》


作者:蓮池大師


世有言:人不宜見僧過,見僧過得罪。然孔子聖人也,幸人知過。季路賢者也,喜過得聞。何僧之畏人知而不欲聞也?蓋不見僧過,為白衣言耳,非為僧言也,僧賴有此,罔行而無忌,則此語者,白衣之良劑,而僧之砒酖矣,悲夫!


世俗諺語:人不宜見到出家人的過錯,看到或說出會有罪。但是孔夫子是聖人,他還慶幸別人知道他的過錯,指責他。子路是個賢人,也喜歡聽到別人講他的過失,為何出家人怕人知道自己的過錯,而不想聽呢?須知不要光看出家人過錯的一面,這是對在家人說的啊,不是對出家人說的。


出家人卻仗恃著這句話胡作非為而毫無忌憚。那麼這句話就成了在家人的良藥,出家人的毒藥了,真可悲啊!


建寺功德殊勝行

白衣不要評論或干涉僧眾事 點擊播放 GIF/1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女山雲海寺 的精彩文章:

TAG:仙女山雲海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為不能評論,所以就不評論了攤手
不要在別人朋友圈瞎評論
評論:就算是驚悚片也要先把故事講好
情侶必做的事,沒有做過都不好意思評論
內涵神評論:事實證明洗衣粉會導致脫髮
男女相處最忌諱的話題 不要評論彼此的床上功夫
有一個不會拍照的男友是什麼體驗,評論簡直要笑噴
網評不可信 評論也跟風
孫允珠——我的穿衣審美,從來就不需要別人來評論
把演「第三者」的吳越罵到關評論,誰更不要臉
感知:不要輕易評論他人
不小心蛇毒弄到眼睛裡怎麼辦?原來尿液可以解決 評論要笑死我了
一龍拒絕評論太極拳師被打事件,發文疑似暗諷徐曉冬
這是一條穆黑不敢評論的信息
我們不評論,我們是評論的搬運工;不好好賣水賣什麼雞湯呀
陳赫微博辯解誰說我不穿自己家衣服?不料網友卻紛紛跑題,評論區簡直辣眼睛!
用自己的認知去評論一件事
如何才能不被外界的評論所干擾
為什麼他從不評論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