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造房子,

就是造一個小世界。


……


- 精緻生活 · 建築狂人 -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房子即世界


如果建築學是對人生存空間的一種虛構,


那這種虛構就是和山石枯木一起虛構的。


而造房子,就是造一個小世界。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說這段話的人就是王澍,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如今的他常常帶著謙和的笑容,語調低緩,一身黑衣,十分低調,但誰又知道當年的王澍究竟是多麼的叛逆。


那是上世紀80年代末,


王澍還在東南大學讀書。

大一時,他作為建築系的學生代表,


去聽了校長的發言會議。


當時的校長是錢鍾書的堂弟錢鍾韓。


他在發言時說:

「你們不要迷信你們的老師;


你們的老師可能前一天根本沒備課,


你要認真準備的話,


用三個問題一定會問到他台上下不來的。」


錢校長認為,好學生就應具備這樣的心態,


而不是那種聽話、只拿高分的學生。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也許是受了這樣的指點,


使得王澍到後來越來越大膽。


連中科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


都這樣評價王澍,


「這個人有才華,但是呢,


有點個性,是個不守規矩的人。」


不守規矩只是一種委婉說法,


其實王澍這樣的應該就是狂傲。


連他自己也說:「任何人都有叛逆期,


而我的叛逆期比較長。」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在大學時,他學的雖是建築,


但涉獵廣泛,無書不看。


半夜十二點,回到宿舍。


你會遇到抱著《黑格爾》坐在樓梯口的人,


也會在半夜三點醒過來的時候,


發現那個看書的人還沒回去。


因為看的書多了,


他總覺得「老師講的和我看的一對比,


八個字:膚淺、幼稚、保守、陳舊。」


大二時他就公開向老師宣布:


「沒人可以教我了。」


然後便獨自進入了自學狀態。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大三時,他又公然向老師嗆聲,


提出為什麼要畫商業效果圖的問題。


他認為那些基本上都是,


騙人的、純商業的,


是博取甲方的喜好。


當時老師聽了很憤怒,


後來事情鬧大了,


他就帶領一幫同學跟教授談判。


談判的結果是,


學院建築系成立70年來,


第一次開禁,學生的作業,


從此可以選擇自由表達。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在東南大學建築所讀研期間,


他也是學校頂尖的風雲人物。


他狂得更加可以,寫了一篇文章,


從梁思成一直評到他的導師,


把所有中國近現代建築史上的大師,


一個個挨著評了一遍。


還放言:「中國只有一個半建築師,


我算一個,我導師算半個。」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直到畢業那會兒都不收斂,他寫了篇論文叫《死屋手記》,影射整個學校的建築系和整個中國的建築學狀況。論文答辯時,他把題目《死屋手記》貼滿了牆,「不要貼啊,貼了論文通不過。」導師齊康勸他,但王澍仍舊不聽。


這場答辯評委爭論激烈,有的被氣得發抖,用一位老師的話說,就是,「這學生也太狂了」。結果答辯雖然全票通過,但論文傳到審查委員會手裡,他們面子掛不住了,沒給王澍頒發學位。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沒拿到學位的王澍乾脆選擇了離開體制。1988年到2000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高潮時期,屆時中國正在大興土木,對建築師來說,他們的好日子到了。但出於王澍自身的文人氣質,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種畸形的繁榮。


他評價中國的奢華建築,是「驢糞蛋表面光」總而言之,他批判過整個中國建築界。


於是他選擇隱退。在杭州隱居了六年,他說:「我不想做東西出來禍害這個世界。」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這也許就是改變他一生軌跡的話,從建築系畢業,他並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投入建築設計工作,而是泡在工地上和工匠們一起從事最基礎的手工勞動,閑暇時就讀書練字,背著背包到處溜達,抑或坐在西湖邊一整天什麼都不幹。


後來,王澍回顧這段時期解釋說:「人生一世是很短暫的。我年輕時會站在街邊看,指著街頭行走的人,說這些人已經全部死了。可能很多人覺得我非常極端,算是一種孤獨英雄主義吧,但我覺得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有這種狀態,對存在、對真理、對人性要有一種追求,這樣才會有力量支持你在年輕時走過人生很重要對一段旅程,也是自我實現和錘鍊的旅程。」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在這12年里,


王澍沒建一座房子。


但王澍也沒閑著,


他說:「只有摸到最低的那張底牌,


我才有做東西的底氣。」


他仍然堅持學習,經常行走鄉間,


挽起袖子做著工匠活,


他說:「我要弄明白每一塊瓦是怎麼做出來的,


每一根釘子是怎麼釘進去的。」


那個時期,


中國建築師腦子裡只有快和錢,


但王澍一直在思索:


到底該走什麼樣的路?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在這些年裡,王澍還結了婚。


他和陸文宇的結合,


是一種完美互補,


「她是我的導師,遇到她之前,


很多人說我是出家當和尚的命。」


陸文宇就像是王澍的影子,


同為建築師的她和王澍一起,


站到了中國建築一線,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認識妻子後,


我文人的孤傲被抹平了大半。」


妻子的影響使他對體制沒那麼反抗,


連一位老師見到他都說:


「你這個人變化很大,你一點也不酷啦!」


王澍問:「我原來怎麼樣?」


老師回答:「原來啊,你在東南的時候,


每次當你從走廊走過來,


我們都感覺不是一個人走過來,


而是一把刀走過來,


那把刀帶著寒風的,


大家都會不自覺地避開。」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2000年,他通過學習,


拿到了同濟大學博士學位。


然後選擇了到杭州中國美院任教。


一天美院院長許江找到王澍,


「想請你設計新校區,


但是預算很低。」


王澍回答,低預算和達到國際標準,


都沒問題,但有一個條件,


我要求絕對自由。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得到了自由的王澍,轉身就來到各個拆遷現場,收集了700多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然後讓它們在新校區的屋頂和牆面上恰到好處的得以新生。這種回收利用,不但造價低廉,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種中國風格。


然而象山校區一出生就飽受質疑。建築師圈評價:這是杭州最難看的建築。但老師和學生卻這麼說:「談不上感動,但我就是願意久呆。」「這是我見過的最無作息表壓力的校園。」「就喜歡在這裡小酌咖啡、秉燭神遊。」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2006年,他又將這種變相的復原,


用到了寧波博物館的設計上,


從建築新區拆掉的30個村莊里,


回收了40多種600多萬塊廢磚舊瓦,


然後作為建造博物館的基礎材料。


負責人對王澍咆哮:


「這是城市新中心,


用這麼髒的材料建博物館,什麼意思?」


王澍據理力爭,負責人摔門而去。


隨後又是多次爭吵,


但王澍都堅持了下來。


「新材料建成的房子是沒有回憶的,


但我的這個房子是有回憶的,


它代表著真正的人類生活的歷史。」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開館之後,


原定每天3000的流量,


卻連續三個月過萬。


好些遊客,指著牆上的老磚說,


這特別像我家原來院子牆上的。


王澍感動於這樣的言語,


他一直追求的就是一種,


樸素、簡單、純真的,


不斷在追問自己來源和根源的生活與藝術。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2009年,杭州市政府找到王澍,請他主持改造歷史上著名的南宋御街——中山路。在市政府開會時,有官員問他:「這條街就是一堆破爛,王老師準備怎麼改?」王澍聽了這話頓時感到生氣,對著市委書記說:「過去20年杭州市中心的建設,才是整個一堆大破爛。恰恰是這條街看上去破,但還保持著一個美好城市的影子。」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接著王澍提出了自己的3個條件:


時間至少要3年,


之前還要給他半年的時間調研;


原住居民不能遷走,


要保持沿街生活場景的真實性;


絕不做拆真古董、建假古董的「保護性拆除」。


會議結束後他去上廁所,


幾個官員也跟著他進去,


說:「王老師,


從來沒有人敢這樣對市委書記說話,


你是第一個。」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最終,王澍的「另類的堅持」勝利了。


杭州中山路24米寬的街面被縮窄到12米,


沒有動遷一戶居民,


原地改造所有老舊建築,


同樣再現了南宋御街的繁華勝景。


如今的南宋御街已成為杭州著名景點。


重建後的它,


保留了宋元、明清和民國建築,


中西方的建築在這裡渾然一體。


對於杭州來說,遇到王澍,


是這座城市的幸運。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對於自己的原則,王澍從不妥協,


他將自己視為城市的清理者。


他說,「這件事證明,


雖然中國城市大的結構現在已經非常糟糕了,


但是局部的改善還是可能實現的。


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


就是一塊一塊地收拾,


一點點改變中國城市的現狀。」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王澍這個非主流設計師,終於以他的「另類」開始綻放光芒。2011年,他榮獲法國建築學院金獎。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獲得國際建築學界大獎。2012年,他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獲得建築學界「諾貝爾獎」。


普利茲克獎評委會主席這樣評價王澍,「他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並演化成紮根於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築。」這也是除他選擇建材的環保理念外,《時代》雜誌最讚許他的理由:「中國建築的未來沒有拋棄它的過去。」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獲獎前,


對於王澍的建築國內的質疑聲最多,


獲獎之後人們的懷疑少了一半,


王澍似乎也一下子火了,


各種邀約像雪片一樣紛至沓來。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但王澍都不會馬上答應,


他的工作室有一個規矩,


一年只接兩個項目,


其中一個還必須是鄉村項目。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之後大家開始盯著王澍,


看他又會做出什麼大手筆。


但沒想到他卻一頭扎進了浙江農村。


談起原因他說:


「城市大拆大建,


使建築文化的傳承沒希望了,


僅剩的一點種子在鄉村,


我希望它還能發芽。」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浙江一些古村落里,有一批具有很高建築水平的江南民居,但城市建造風氣已經進入鄉村,農民都嚮往高樓洋房,這些民居難逃被拆的命運。老房子就是活著的歷史,歷史都沒了,還有什麼根基?」所以,王澍想把這些民居保存下來。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王澍記得那是2012年,他在富陽的村子裡轉悠時,遇到了洞橋鎮大溪村的村支書王榮華。那時,王榮華正指揮著一輛鏟車,拆除村裡的一幢老屋。王澍激動地跑過去,大聲喊停,陸文宇則一路跟著小跑,攔下了王榮華手中正在揮動的小旗子。


「要是不拆掉,老房子留著做什麼用?」王榮華的一句反問倒是激發了王澍的信心,他拍了拍王榮華的肩膀:「你等等,我來想辦法!」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恰巧,


富陽市政府想請王澍,


設計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


從不輕易接項目的王澍一口答應下來,


條件只有一個:


要在洞橋鎮文村、大溪村一帶,


做鄉村民居的整體規劃。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2013年,離富陽城區約50公里的文村,也是洞橋鎮的西南偏僻山村。當王澍選定這裡率先進行省級「美麗宜居村莊」試點項目時,大家都不理解:「為什麼選文村?浙江範圍內,比文村基礎條件好的村莊多得是!」


王澍自有理由。在此之前,他已經到過文村多次,這個處于山區和平原過渡地帶的小村,有40多幢來自明代、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民居,它們沿溪而建,採用當地常見的杭灰石建造,每塊石磚保留著不同的紋理,看似信手拈來,卻又嚴絲合縫地契合在一起,這讓王澍感到震撼。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農居房改造是建築界最大的難題,


除卻技術上的難度,更難的是溝通。


起草設計圖的時候,


他就遇到了很多分歧,


挨家挨戶詢問的過程中,


王澍感覺到,


村民們對他有些抵觸。


這樣的抵觸讓他有些發愁,


因為一個屋檐,都可能招來村民反對。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從不低頭的王澍,


為了保存下古民居,終於低下了頭,


又逐一向村民們徵求意見。


有的希望廚房大點兒,


有的要停車庫,


有的要加上柴灶和農具室。


「只要他們有新的要求,我就馬上改。」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王澍一邊傾聽意見,


一邊又遵循修舊如舊原則,


說服村民使用杭灰石、黃黏土和楠竹,


最後他設計了8種房型,


隨村民自由挑選,


村民們一看,覺得好看又實用,


終於高高興興地接受了。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在王澍策動下,


14幢「新民居」在文村誕生了。


令王澍萬萬沒想到的是,


文村很快就火得一塌糊塗。


元代黃公望有幅名畫叫《富春山居圖》,


這幅畫畫出了富春江兩岸的詩意生活。


而王澍打造的文村新居,


則被喻為是「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一批批城裡人不辭千里來到這裡,


就為享受一下這個「富春山居新民宿」。


而更令王澍開心的是,


文村人也開始重新考慮古村的未來。


不但將水泥路還原成了青石板,


還恢復了古民居的水利樞紐。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文村對王澍來說,只是一個開始。


「我打算花10年時間,


根據各地不同建築風格,


打造七八個風格迥異的民居樣本。


就像文村這樣,既有浙江味道,


也有中國建築的特點,


還有推廣價值,能傳下去。」


王澍說著眼裡一片晶亮。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從他的眼中,


我們能看到兩樣東西:


一份毫不將就的藝術,


一份為理想低到塵埃里的甘心。


王澍也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


「我不是在造一個房子,


而是在建一個世界。」


圖:網路


文:沫情舒 責任編輯:蔓延


西風東韻原創編撰,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END-

這個「建築狂人」,堅持用破磚爛瓦做建築,卻美的像個神話



西風東韻主編私人微信


轉載須知


個人轉發至朋友圈無需獲得授權。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中國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生活美學傳播機構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新鮮資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風東韻 的精彩文章:

箱匣如此精美,「買櫝還珠」也願意!
穩坐寂寞,靜看繁華
秋分至,夜漸長
一塊舊磚頭,美了一面牆
沐一路煙火,尋生活暖意

TAG:西風東韻 |

您可能感興趣

这个「建筑狂人」,坚持用破砖烂瓦做建筑,却美的像个神话
抱著娃都在學做咖啡,這個咖啡「狂人」,把一周的喜樂裝進了一個小小的紙袋裡
建築「狂人」讓千年古鎮再次崛起,啥風把他吹來了?
這種很小眾的滑鼠墊只有遊戲狂人才有種玩
《天龍八部》最完美組合,一個是傻子,一個是瘋子,一個是狂人!
工作狂人的幾個星座,有了工作什麼都可以不要
非洲一狂人異想天開,競向中國購買原子彈,毛主席只說了四個字!
妄想統一天下的狂人最大的敵人,就是它!
塗鴉狂人,自家牆壁每個角落都有圖案,甚至衣著服飾都不放過
論腦洞大開,我只服這些廣告狂人,廢多少腦細胞才想出這些創意?
動漫界總有這麼幾個虐妹狂人,讓人又恨又愛
古代有個很讓人恨的狂人,可是人家的辦法就是超好用
伊萬卡也是一個曬娃狂人
你玩LOL幾年有多少個滿級號?就算你再強,也比不過這個狂人
歪談:希特勒就是拿破崙的轉世投胎,兩位戰爭狂人有諸多驚人巧合
俄羅斯狂人挑戰「把乾冰放到可樂裡」看會有什麼結果,他的下場告訴了我們千萬別這樣做啊!
吳京還真是個狂人……
兩個想統一歐洲的狂人都功虧一簣,且敗給同一國,是天意還是必然
狂人白起:戰爭機器是怎麼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