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警惕「首付貸」,警惕中國版次貸危機

警惕「首付貸」,警惕中國版次貸危機

第3659期


導語近日,工商銀行再次因為「首付貸」問題受到處罰。所謂「首付貸」,就是指購房首付款不是來自自有資金、而是來自借貸。大家對這個概念應該不陌生,但對其危害性的認識則嚴重不足。

警惕「首付貸」,警惕中國版次貸危機


種種跡象表明,大量首付款正在借道「消費貸」


「如果是100萬的房子,20萬首付,當地6家銀行中有三家可以提供裝修分期額度,每家可獲得最高為首付款即20萬元……」,一位網友如是反映其所在縣城的購房貸款情況。「裝修分期」與購車、婚慶、旅遊等非房貸的分期貸款一樣,被商業銀行俗稱為「消費貸」(央行的統計口徑中,房貸也是消費貸)。種種跡象表明,購房者使用消費貸來「湊首付」已經是常見情況。有記者假扮購房者,得到售樓人員「面授機宜」——首付款不夠,可協助申請天津某股份制銀行的「消費貸」,無需抵押、不計入徵信,最高可貸30萬元。而我們近日親自試驗,在某銀行手機銀行上輕點幾下,10分鐘後26.1萬元的貸款就放進了賬戶。


從央行統計數據來看,8月份住戶新增短期(1年內)消費貸驟然提升至1425億元,這或許和8月一、二線城市的「搶房」熱潮不無關係。而考慮到消費貸分期期限可以是1年以上,所以其也可能隱藏在了中長期貸款中,而央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住戶中長期消費貸新增33738億,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警惕「首付貸」,警惕中國版次貸危機



居民中長期消費貸加速上行


按照政策要求,此「消費貸」本不能流入房市,那為何銀行「洞門大開」呢?統計數據揭示了奧秘:7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新增額為-347億元,說白了,就是經濟下行期間企業貸款意願疲弱。而企業貸款正是銀行一貫的利潤「奶牛」。銀行面臨「斷奶」危機,卻恰逢房市高歌猛進,可謂東方不亮西方亮,銀行抓住了新的「救命稻草」,猛發房貸,並樂於讓消費貸也流入房市,這樣既能多放消費貸,又能刺激新的房貸產生,一石二鳥。與企業貸款減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7月住戶消費貸款新增4858億。


如果首付也可以來自銀行貸款,則猶如為房價「鬆開韁繩

為什麼說上述情況非常危險呢?這要先澄清一個常見誤解。人們通常以為央行(或者說其背後的「主使」——政府)才能印鈔(發行貨幣),而實際上,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能「印鈔」。試想,你向銀行貸款100萬,批貸後,你的銀行賬戶上是不是馬上多了100萬?這個錢,可不是從張三李四那裡來的,而就是銀行「生造」給你的(傳統上所說的「銀行吸收了張三的錢將其放貸給王五」是錯誤的)。所以每一筆貸款都是一次「印鈔」。


你拿到房貸後,這個社會上就多了一筆錢,你將其付給賣家,賣家就可以拿它做首付再去貸款買房,印更多鈔票。這就是貸款多——鈔票多——貸款更多——鈔票更多……的循環。如果放任這種循環,則不愁房價上不了天。


怎樣遏制,讓循環放慢放緩呢?主要有三個手段——首付款、月供能力審核、還款壓力。


要求購房者湊齊首付款,既能減少其貸款數量,也能減緩其貸款速度。要求購房者月收入大於月供的兩倍,可以限制其貸款數量。然而「首付貸」、假收入證明、銀行出於利益的默許已經讓這兩道防線非常鬆動。


再看最後一道防線。即便你能如願從銀行拿到足夠數量的「首付貸」和房貸,這錢也終歸要還的,在還款壓力下,你真敢貸這麼多錢嗎?

「漲漲漲」之下,泡沫會自我強化


答案是敢。底氣就是「房價會漲」。


貸款是長期的,所以只要儲備一定的資金,幾年之內就有能力還款。而幾年後,房價可能已經翻番,具備了再次抵押貸款的條件;實在不行,把它賣了還貸,還能剩下一大筆。


一旦這樣想的人多了並付諸實施,房價就真的可能如他們預期的那樣上漲——實際上是被他們買上去了。這既堅定了這部分人的信念,也刺激其他人紛紛加入,於是房價更高……——又一個循環。

逐漸的,全社會的心態都在發生變化。銀行屢試不爽之下防範意識愈發淡薄、


各種民間金融介入、企業加入(最近不就有一家面臨退市的上市公司要靠出賣兩套學區房扭虧嗎,這樣的現實夠刺激企業主們的神經了)……,泡沫越來越大。

警惕「首付貸」,警惕中國版次貸危機



有了這兩套房,*ST寧通B將有望扭虧為盈,最終保殼成功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現在搶房潮正在從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波及到全國範圍。成都一貫是房價穩定的代表城市,現在也出現「跳漲」。


人們總習慣於為泡沫尋找支撐理由——學區、二胎、經濟發展種種(就像2007年人們用「中國黃金髮展20年」為48元的中石油背書),而實際上泡沫根本不需要什麼支撐,它本身就能自我強化。


一旦刺破,就是又一場「美國次貸危機


上述推演,其實和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的形成沒有本質區別。

警惕「首付貸」,警惕中國版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前,房貸沒有了門檻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並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國會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危機成因。委員會找到了美國企業和金融界數一數二的人物、「股神」巴菲特,各種旁敲側擊想讓巴菲特說出誰該為危機負責。然而巴菲特認為,居民、華爾街、政府各有各的問題,但很難說誰該負責,本質上這是一個心理問題,當一致預期房價會漲後,危機可能就無法避免。居民脫離了買房的初衷,把它作為賺錢工具,與華爾街一拍即合,而政府不敢忤逆民意,於是泡沫吹大。而房地產作為幾十萬億美元的資產,它產生泡沫就不是一般的泡沫。


只是泡沫遲早會破,可能是政策上的風吹草動,也可能是一部分人預期改變後的拋售……。一旦房價下跌,無法還貸,銀行壞賬就會激增。實際上類似的故事剛剛在中國上演過:在此輪房價熱潮之前,中國也經歷了工業發展熱潮,企業盲目貸款上項目,不管生產出來的產品將來能否賣出去,最後造成嚴重的產能過剩,失去還貸能力。最近爆出的江西賽維一家企業,就給銀行造成數百億壞賬。這裡面的教訓整個社會不可不察。


結語


首付和還貸的錢必須來源於購房者現有資金和未來收入,而不是房價上漲的盈餘。這條界線一旦逾越,金融危機就會靠近。


本期責編


出品 騰訊評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話題 的精彩文章:

樓市瘋漲 房產中介是不是一大「幫凶」?
領導拍板存款 兒子提成百萬:要提防「以權吸儲」
醫學院都被併入綜合性大學,還能培養出好醫生嗎?
31家基層政府涉嫌買30億外資:鄉鎮政府公司化之惡
透支30元罰1萬:信用卡滯納金應該壽終正寢

TAG:今日話題 |

您可能感興趣

校園貸培訓貸之後,警惕這種「美容貸」
日情報機構警惕中國「支持沖繩獨立」
ISIS已潛入,計劃恐襲!瑞典緊急警告,避免前往人多處,警惕使用公共交通!
警惕美白汞中毒:一封加急發給各位美人的紅色警報
警惕!外媒曝蔡當局機密預算飛升,意在聯合他國反政府派推翻政權
新版「中國軍力報告」公布,美對中國建設海外基地高度警惕!
多部門發出預警提醒:警惕食用野生菌中毒
澳大利亞警方提醒中國遊客警惕新型信用卡詐騙
購車分期付款應警惕三大陷阱
所謂的哈里發帝國即將崩塌,需警惕ISIS外籍恐怖分子,做好反恐預警!
警惕!國外死亡遊戲潛入中國!上百人自殺,多國政府警告
警惕!中醫告訴你,男人腎病的六個預警信號
警告!警告!警告!IS獨立日要襲紐約機場,FBI發警告請提高警惕!
中國神秘飛機首次露面,美軍便高度警惕關注,比殲20更在乎!
提醒中國公民:警惕假冒中國駐外使領館名義的電信詐騙
緊急通知!上機卡純屬騙局,請提高警惕!
提高警惕,曼聯聘英國首位專職反恐經理
韓戰機迫降日本另有玄機,中國應該警惕!
這還算自衛隊?中國需對日本提高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