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最美野長城」修葺前照片。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最美野長城」修葺後照片。

文:快哉風(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家)

在獲得國家1000多萬元的補貼資金後,「最美野長城」卻被修成了「水泥路」,無怪乎大伙兒氣憤!

你知道這一點後或許會更加氣憤:這段遼寧省綏中縣的野長城,建造者不是別人,正是赫有名的戚家軍!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400多年前,戚繼光戍守北方邊防,他率領浙江義烏兵在崇山峻岭之間修築了一道道城牆,長年駐守,抵禦北方游牧民族。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義烏兵實在是那個時代鐵打的軍隊,最可愛的人,義烏學者考證發現,包括這一段野長城在內的長城腳下遍布「義烏建築」的遺址。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比如這些雕花的圖案,就是戚繼光帳下的浙江義烏將士雕琢的,這些當年修築長城的南方人以細膩精雕的工藝本性傳達對故土的思念。

可以說,這段長城不僅是一處景觀,還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清朝入主中原後,廢棄了這一段曾抵禦過他們的長城,不免讓後人遐想:戚繼光假如晚死幾十年,八旗兵的鐵騎能越過大明的這支王牌部隊嗎?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1、替天子守邊十六年

東南倭寇掃平後,隆慶二年,戚繼光北調邊防重鎮薊州抵禦韃靼(明人對蒙古人的統稱),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

對於明朝,倭患是芥蘚之疾,北方游牧民族才是心腹之患。自從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後,韃靼的俺答汗不時內犯,薊門多警,朝廷急需一員重將鎮守薊鎮,屏障北京。

北方對戚繼光並不陌生,他年輕時曾在薊門駐守過三年,深知北方韃靼的威脅遠非倭寇可比。所以戚繼光初上任,就向朝廷遞交了一個精心籌劃的奏摺:請練十萬新兵,由我節制,保證九邊皆強兵,韃靼可以徹底擊潰。這是上策;

如果10萬不行,請練五萬,我保證韃靼不敢南侵,可保邊疆十數年安寧。這是中策;

五萬也不行,請練三萬新兵,只能保證禦敵於長城之外。這是下策。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招募、節制10萬兵?戚繼光太天真了。首先,一個手握十萬重兵的將領近在京畿,皇帝是不可能放心的;其二,花費太巨大。當時一個新兵每月要給銀子一兩五錢,三萬新兵一年就要54萬兩,以當時國庫空虛的情況,不可能辦到。

最後的結果是戚繼光的下策都沒達到:不募新兵,在薊鎮現有的部隊中抽出三萬,由戚繼光訓練。志在立大功報國的戚繼光失望可想而知,他吟出了這樣的詩句:「伏軾長嘶動石門,時艱滿目幾消魂。非干冀北空群久,羈靮年來苦漸繁。」把自己比作不得志的戰馬,處境艱難。

不過,戚繼光從來不是個自甘消沉的人。在薊鎮十六年,加固邊牆,築建墩台,修險隘,練兵馬,整器械,開屯田,積錢穀,制訂車步騎配合作戰戰術,屢敗侵擾之游敵。「邊備修飭,薊門宴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戚繼光耗費巨資獨創的車營,簡直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噩夢。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圖:戚繼光車營炮車示意(來自網路)

車營每車配備火炮兩門,128輛車有火炮256門,每架火炮有子銃9門,共有子銃2304門,鳥銃512桿,火箭15300枚,另有8輛大將軍車和4輛火箭車。車營實際上是火器營,但並不是單獨作戰,每座車營再配以人數為2988人的騎兵營,而且騎兵營和南方的鴛鴦陣不一樣,一半是火器手。車兵和騎兵合營後,所能發射的槍炮火力,足以把一公里以內的所有敵人騎兵全部嚇得屁滾尿流。毫無疑問,這是明代火器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威力最強的部隊。

這樣的車步騎營,戚繼光一共建了七座!

令後世無數軍事迷遺憾的是,戚繼光守薊鎮的十六年里,只有零星的小股敵人騷擾,用於主力會戰的車步騎營根本不需要出場,它強大的威力始終沒有機會驗證。當時,北方勢力最強的俺答汗在1571年和明朝達成了和議,只有另一股土蠻部落聚眾騷擾過邊境,不過迫於戚家軍的威名,每次都是侵犯邊備修飭不如薊鎮的遼東。

明代最偉大的將軍,在北方的十六年里居然無仗可打。不過,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是兵法最高的境界?

2、鴛鴦陣法成絕響,世間再無戚繼光

萬曆十年(1582年),首輔張居正去世。戚繼光受到排擠,一年後調任廣東總兵。萬曆十三年(1585年),因年老多病,謝職歸家。萬曆十五年(1587年),戚繼光病逝,時年60歲。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這個從17歲就走出家門的山東登州少年,「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整整打了41年的仗,兩鬢蒼蒼才重回故里。

戚繼光一生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獻給了明王朝的邊疆,可是,在他晚年居然貧寒得連抓藥的錢都沒有。身為太子少保左都督的一品高官,死後整整兩年,朝廷居然沒有任何表示,直到戚繼光的長子戚祚國到北京請求恤典,萬曆皇帝才下詔予以祭葬。而戚繼光終其一生,沒有獲得一個爵位,只是在萬曆末年才得到一個「武庄「的謚號。

都說「漢家待功臣薄」,明代對待功臣更是涼薄如紙,從太祖朱元璋到萬曆皇帝到崇禎皇帝,無一不是。戚繼光總算死在了自家床簀,于謙斬首法場,胡宗憲自殺獄中,熊廷弼傳首九邊,袁崇煥鬧市剮死。讀史至此,怎不叫人心痛!

造化弄人,就在戚繼光死去那一年。遙遠的遼東山區佛阿拉城裡,統一了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豎起了「汗」旗,開始了積蓄力量對抗明朝。時間再推移40年後,皇太極率領後金的辮子兵繞道山海關,從內蒙古方向的喜峰口入關,兵臨北京城下!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努爾哈赤公開反明時,以「七大恨」告天。當隆隆的後金鐵蹄越過戚繼光苦心經營的長城防區時,戚繼光泉下有知,也當有一大恨:恨不能晚生40年,和後金較量高下!

有時讀史,總喜歡關公戰秦瓊:假若戚繼光仍在鎮守薊鎮,後金的騎兵能逾越長城嗎?甚至,假設無敵的戚家軍猶在,清朝能憑十三副甲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嗎?

還有最後一個懸念:戚家軍,這支精銳的部隊後來是怎樣的結局?

萬曆援朝戰爭中,明軍收復平壤之戰,第一支衝上要隘牡丹峰的部隊,正是老戚家軍的一支,將領為年過花甲的老將吳惟忠——戚繼光第一次募兵帶出來的義烏老兵。

有史記載的關於戚家軍余部的最後一戰,是在天啟年間的遼瀋大戰。當時瀋陽失守,遼東經略袁應泰調派四川秦良玉部數千土司兵,以及童仲揆、陳策和副將戚金的浙江兵三千,與努爾哈赤的後金兵激戰中全部陣亡。戚金是戚繼光的族侄,他率領的三千部隊無疑是原戚家軍的老底子。此戰稱為「渾河戰役」,戰況之慘烈,明史中稱為「凜凜有生氣」。

假如修建「最美野長城」的戚繼光晚死40年,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老兵不死,只會慢慢凋零。也許,這種一個人塑造的軍隊,命運註定是人去軍散。

鴛鴦陣法成絕響,世間再無戚繼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700年「野長城」被抹平:中國長城保護難在哪裡,國外有何辦法可以借鑒?
「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何故?
祛風活絡的良藥,秦嶺山野長蟲七,【石長春】
「最美野長城」被抹平前的照片:戚繼光部下雕琢的圖案仍清晰可見
極限攀登白羊峪野長城,遊歷灤州古城(二)
火箭女郎首輪最後PK:狂野長腿妹大戰嫵媚女郎
綏中東戴河:錐子山登野長城,東臨碣石觀滄海
劉嘉玲爬荒野長城,居然"真空"出行,最後上亮點圖!
21.8km環山越野賽體驗,穿越野長城直飲山泉水
野火,燒不盡我們的野生野長
如何鍛煉自己的意志力,來場艱苦的越野長跑吧
我的小公主,願你這樣撒野長大
抹平的野長城,抹不平的審美差異?
火影忍者表演舞台劇,鳴雛一家合演海賊王,井野長發公主美到爆
一個女孩,在野長城上幹了件不可思議的事……
一個女孩,在野長城上幹了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狂野長腿車模金美辛性感嫵媚妖嬈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