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祖師親自來救苦 只為還當年小廟之情

祖師親自來救苦 只為還當年小廟之情

道人將手對著木盆里的酒虛畫了幾個字,酒里的發簪慢慢地轉了起來,而此時原本清澈的酒液,也開始變得渾濁,大概轉了幾圈發簪停住了,道人順著發簪的方向望去,正好是酒坊內供奉酒神的位置,而盆里的酒竟然憑空出現了一條條白色的小蟲。


文/解人頤


道人前兩次只破法而不傷人,存著一絲慈悲,可「人無害虎意,虎有傷人心」,大人們之間的爭權奪利於小孩何干,何必至人於死地呢?只能雷霆雨露,低眉怒目皆有其施展之原因。

古話常說「商場如戰場」,自古以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現在網路世界「一言不合」就發帖上網,以前雖然沒有這麼發達的傳播技術,但是阮玲玉之死也正是因這「人言可畏」四個字,諸如此類者繁多,只不過有的擺在了明面上,有的是暗地裡較著勁。

祖師親自來救苦 只為還當年小廟之情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資料圖)

生了第二個兒子之後


這個故事是一福建朋友說起的,我聽得饒有趣味,在這和大家分享一下。故事發生的時代為清末民初,主人公黃老闆是當地的一方鄉紳,雖算不上一方首富,但也是廣有田產,娶了三房妻室,生了兩子一女。故事就發生在生了第二個兒子之後。黃老闆家祖上以釀酒以及燒制磚頭為業,延綿幾代,生意興隆,發展到黃老闆這一代已經有好幾家店面和磚窯,幾代老牌子的口碑非常好。可是最近遇到了一個煩心事,釀酒最講究的把握時機——發酵程度的把握,把握不好酒就容易發酸,原先黃老闆家的酒因為幾代的釀酒經驗,所以歷來發生酒酸的幾率非常小,但是最近一連三批出的酒,不是酒淡如水就是酒酸了,損失點錢事小,不能按時交貨可是個大問題,這可是砸牌子的事情,可奇就奇在前半天開封查驗是一點事兒都沒有,可是一到要裝壇的時候就酸了。


急得黃老闆這次自己親自上陣,到第一線去監督,從選料、洗米、發酵等一系列步驟都親自過手,甚至連睡都睡在了酒坊,就等這一批酒出來交差。到了交貨那天,黃老闆祭拜過了酒神後準備開窖取酒,奇哉怪也,這一批又是酸的。這下輪到黃老闆自己搞不懂了,原先以為工人偷懶或是哪個環節不到位,可這次自己上陣還是出了問題,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黃老闆家裡是個大家庭,這個產業雖然是黃老闆主管,但是其他各房也都有股份在裡面,此時就有謠言傳了出來,說黃老闆新生的這個孩子不吉利、和黃老闆反衝。不然怎麼孩子沒生的時候事事如意,一生下來酒坊里的酒就釀不好了呢?謠言愈傳愈盛,最終還是跑到了黃老闆自己的耳朵裡面。黃老闆對這種無稽之談當然是嗤之以鼻,更何況自己的兒子、豈容別人說是道非?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酒坊出了事,磚窯也出了問題。

祖師親自來救苦 只為還當年小廟之情


磚窯也出了問題(資料圖)


磚窯燒磚,火候不對,燒出來的磚就容易酥、脆,或者就是變形不平,前幾天剛剛發了一批磚出去,今天人家把磚拖回來,上門討說法,這磚看起來和普通的磚沒什麼區別,但是一上手砌牆、鋪地,刮刀一敲就是一個坑,有的用刀敲打一下直接就斷了,這樣的磚怎麼能用呢?因為是老主顧了,人家也沒有聲張,就直接把磚拉回來要求換一批,黃老闆親自接待驗貨,拿到磚一看果然酥脆如豆腐,有的磚塊用手掰都掰得下來,黃老闆見此情景大窘,連忙賠不是,正好今天下午又有一窯新磚要出窯,許諾下午就給人家換新的。當天下午,黃老闆陪客人一起親臨窯廠、開窯取磚,雖然窯火已經熄了挺久,但是窯外的溫度依然挺高,時間一到打開窯門陣陣熱浪衝出,等熱浪散去黃老闆立馬安排人進去搬磚,可是工人一進去沒多久就跑了出來,對著黃老闆支支吾吾地不敢說話,越是這樣黃老闆越急,讓他大膽的講,工人被逼沒辦法只好說了出來:「窯裡面的磚全碎了!」黃老闆一聽大驚失色,也顧不得裡面溫度高,徑直走進窯里查看,果然正如那人所言,窯裡面的磚燒的是七零八落,幾乎看不到一塊完整的。黃老闆此時是心如刀割,不是心疼這一窯磚的錢,而是在客人面前丟了大臉又砸了自己的牌子。心裡雖然如此,但是表面上還得給客人賠笑臉、賠不是,不但賠了他的磚錢,還將誤工費什麼的都賠給了別人。


黃老闆一肚子火的回到家裡,正巧這個時候新生的兒子啼哭個不停,黃老闆越聽越火,想到之前的傳言,心裡倒有了幾分相信,上去就打了一個耳光:「都是你這個喪門星,一來到家裡什麼都不順」,吃了一個耳光,孩子自然哭得更大聲了,驚動了其他人紛紛出來勸架,說一個孩子懂什麼,把火發在他頭上有什麼用?黃老闆嘆氣一聲出門走了。


迎面走來一清瘦的道人

話說這黃老闆打算去戲園子里聽聽戲、散散心,正走在路上迎面走來一個清瘦的道人,黃老闆悶著頭走,也沒看見,一不留神撞了上去,看起來清瘦的一人,黃老闆撞上去就像撞到一座鐵塔一樣,跌得一大跤,黃老闆正好一肚子火沒地方發,正要發作,那位道人先開腔了,「這位善長,面有破財之氣,是不是最近財運不順啊?」,黃老闆想這種江湖套話還想用在我身上?站起來就破口大罵,那道人到一點不生氣,繼續說道:「不是偷兒竊金,不是強盜剪徑,善長你是水火不合破得財啊」,黃老闆一聽,這倒說到了點子上:釀酒是為水,燒磚是為火。看來這道人確實說得有點道理,於是這臉倒是變得也快,立馬不罵了,對著那位道人打了一躬,賠禮道歉,請道人去路邊的一個茶館裡坐下,細細地說。


道人擺擺手:「不必多禮,你的事情很緊急,現在還只是在表面,如果遲了可能就來不及了,先去水的地方看看吧」。黃老闆一聽,立馬帶著道人往酒坊趕,此時的酒坊因為接連幾批酒都出了問題,暫時處於停工狀態,大部分工人都不在裡面,剩下幾個看場的工人看見老闆來了,立馬站起來迎接,老闆將酒坊和磚廠碰到的問題向那道人細細說明,道人讓王老闆將之前釀出發酸的酒倒入一木盆拿過來,自己從頭上拔下發簪,將發簪放在酒里,剛開始並沒有什麼不同,發簪一動不動,接著道人將手對著木盆里的酒虛畫了幾個諱字,酒里的發簪慢慢地轉了起來,而此時原本清澈的酒液,也開始變得渾濁,大概轉了幾圈發簪停住了,道人順著發簪的方向,望去,正好是酒坊內供奉酒神的位置,而盆里的酒竟然憑空出現了一條條白色的小蟲,道人細細觀察盆中的小蟲,對黃老闆說:「讓酒變酸的就是這個東西」,而根據就在酒神的那個方位,道人拉黃老闆來到酒神的供桌前,端起香爐就往地下一摔,頓時爐破灰飛,而就在這香爐裡面香灰之中,赫然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黃布包,道人當著黃老闆的面將黃布包打開,裡面看起來像紗線一樣的一條條的東西,再一細看,都是那種白色小蟲的乾屍。


道人對黃老闆說:「你這香爐一定有人動過手腳了,酒酸就是這些酒蟲搞得鬼」,黃老闆立即將看場的工人叫來,問最近有什麼特別人到過酒神的位置呢?工人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有什麼其他人來過酒坊,突然另一個工人想到了大太太曾經差一個傭人來過,上次大太太說我們這邊供神的香爐舊了,拿了新的來換,是大太太的主意,自然大家也不能說什麼,剛才摔掉的那個就是大太太換的新香爐。黃老闆心裡咯噔了一聲,接著對道人說:「磚窯也出了點問題,是不是也去看看?」,道人將發簪從酒里撈起,擦擦乾、插回頭上,和黃老闆一起向磚窯進發。

祖師親自來救苦 只為還當年小廟之情


黃老闆再往前去追卻早已不見了人影(資料圖)


磚窯目前也處在停工階段,道人繞著磚窯轉了一圈,在窯尾的地方停了下來,黃老闆看他停在此處不動,想必此處定有蹊蹺,連忙問這裡有什麼問題,道人說:「這裡地方給人動過了,地底下有東西」,可這不可能啊,磚窯一般沒人來,更別談埋東西了!道人說:「你不信便叫人挖咯」,於是黃老闆就讓人在道人指定的地方向下挖,挖了大約三尺左右果然挖到了一個匣子,打開匣子一看,一股惡臭沖了上來,令周圍的人無不掩鼻,盒子里依稀還可以看出是三條魚的屍體,其中兩條已被蛆蟲吃的只剩下了魚骨,還有一條還依稀看得出是魚的樣子。黃老闆看後大為光火,自己的磚窯竟然被埋了這個東西,平時磚窯都沒什麼外人進來,更何況就算外人進來要挖這麼一個大坑定會被人發現,一定是內鬼做的無虞。老闆讓工頭將磚窯的工人都喊回來,工人大多都是本地人,住的離磚窯不遠,不一會兒就全到了,黃老闆讓做的人自己站出來,停了半晌一個人都不動,黃老闆說:「那好吧,出了內鬼,大家都不要幹了,明天賬房先生會過來給大家結清工錢,就各奔前程吧!」,這話一出大家都慌了,有一個工人盯住另一個工人看,後來終於那個工人忍不住站出來跪在黃老闆面前「老闆,我不是故意的,是大太太吩咐的,我也不敢違抗啊!我們做下人的,誰的話都比我們的腰桿粗啊」,又是大太太,聯想到謠言,黃老闆心裡大概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了。


既然有人承認,也是受自己家人指使,黃老闆也不好發作,不然這家醜傳出去,誰都不好看。於是就告誡所有工人,誰都不能把今天的事情說出去,如果傳到外面一句半句的,全都吃不了兜著走。那位道人又畫了兩道符給黃老闆讓他分別貼在酒坊和磚窯的大門上,就可保平安無虞了,說完拔腿就要走。幫了這麼大忙怎麼能說走就走呢,黃老闆連忙留住要感謝道人,那道人只說:「十多年前此地大旱,有一位小道士到你家中化緣,你曾經捐過兩百兩銀給某山的小廟吧?當時廟裡都要斷糧了,靠了你這個錢才支撐下去,我就是來還這個情的。」說完就出了門,黃老闆再往前去追卻早已不見了人影。


這座廟的開山祖師


考慮到家醜不能外揚,黃老闆回家並沒有將此事張揚,只是意有所指地把大太太說了一頓,希望她能夠有所收斂。但事情並沒有就這麼結束,大概消停了半年時間,一天三姨太抱著孩子來找黃老闆,當著黃老闆的面解開小嬰兒的衣服,黃老闆不看則罷,一看著實心疼了起來,原來幼女身上有數十條劃痕,像是被什麼利器所割傷。三姨太說:「剛開始只有一兩條,我們也只以為是什麼地方不小心碰到的,可是接下來一天比一天多,今天我看著實在不對勁,才來找你的」。黃老闆有了上次的經驗,心裡想不會又是大太太在搞鬼吧?不過俗話說:「說賊要捉贓」,這一次一定要拿住證據,好好地教訓一下大太太。可這證據怎麼拿呢?黃老闆又想到了半年前的那個道人,既然他說是來為那個廟還情的,那一定是那個廟裡的人,黃老闆決定自己跑一趟。


廟離黃老闆住的鎮子距離不是很遠,半天可到,可是這山不好爬,等到黃老闆爬到山頂,已經夕陽西下了,原本以為廟門早已關了,沒想到還有一個道人正坐在廟門口的階梯上,一看到黃老闆就立馬上來迎接,一邊接還一邊說:「您就是黃施主吧,今天我已經等候多時了」,黃老闆來這個廟與誰都沒說,怎麼這道人卻像先知一般先來侯著了呢?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前一天晚上這個廟裡的當家就做了一個夢,夢見廟裡的祖師來對他說:「第二天會有一位黃姓施主前來進香,務必好生招待」。剛開始他也只覺得是南柯一夢,不過夢得實在真切,於是就索性等一等了,沒想到還真等到了。黃老闆心裡頗覺得玄妙,但是嘴上不說,只說要找一位清瘦的老道人,那當家聽了黃老闆地描述,大驚失色,指著牆上掛著的一副畫像說:「您說的不會是我們廟裡的祖師爺吧?」黃老闆抬頭一看,果然是自己遇到的那位道人,難不成已經不在人世了?當家介紹說:「這是這座廟的開山祖師,已經是兩三百年前的人了,您能遇到他真是不可思議啊!」

祖師親自來救苦 只為還當年小廟之情



道人前兩次只破法而不傷人,存著一絲慈悲。(資料圖)


黃老闆就向當家把自己遇到的事情一說,當家說「這個我們也沒辦法,祖師爺的道法一個人都沒傳,我們也只是每日照顧香火而已,既然你與祖師爺有緣,不如你求一求祖師爺,說不定他會有什麼指示。」黃老闆見當家這麼說,就點起了香燭跪在祖師爺面前,默默通神。當時天色已經不早了,當家就留黃老闆在廟裡客房休息一晚,黃老闆看晚上趕夜路下山也不安全,就在廟裡住下了。第二天一早,黃老闆起床遇到當家,就問當家:「祖師爺當時有沒有留下一把拂塵?」,當家說:「您怎麼會知道的?」,原來黃老闆昨晚在廟裡得了一夢,就夢見那位清瘦道人叫他去找一把拂塵,然後將拂塵插在孩子的床頭,自然可保平安無虞。廟裡確有一把開山祖留下的拂塵,既然黃老闆說得出來,看來確實和祖師爺有緣,當家縱然不捨得,也不能藏私,於是就取出了拂塵交給黃老闆。


黃老闆拿到拂塵,趕快下山趕回家,當晚就將拂塵插在自己小兒子的床頭。那夜黃老闆還睡在了小兒子的房中,到了半夜,只聽見窗戶縫裡悉悉索索的有聲音,黑乎乎的並看不清,這時只見一道金光直射向窗口,頓時什麼聲音都沒有了。黃老闆嚇得也不敢起床去看,直到了天明才發現窗台上死了一隻巴掌大的黑蝙蝠。


這件事發生後的不久,專門來黃家大太太那串門的一位香火婆子就死在了家裡。這位香火婆子,平時就靠給別人占算吉凶禍福,兼做點小法事為生,平日身體硬朗的很,誰都想不到會無端暴斃。從此之後,大約就再無怪事發生了,大太太也消停了下來。黃老闆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上次去那廟裡看到廟宇殘破,特地令人燒了兩窯上好的新磚給廟裡送去,並送上大洋一千用以修葺門庭、報答祖師。


凡事不可做絕,「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道人前兩次只破法而不傷人,存著一絲慈悲,可「人無害虎意,虎有傷人心」,大人們之間的爭權奪利於小孩何干,何必至人於死地呢?只能雷霆雨露,低眉怒目皆有其施展之原因。想那老婆子若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施法害人,恐怕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編輯:孟淅)

祖師親自來救苦 只為還當年小廟之情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解人頤,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百魔煉心 修鍊的關口該怎麼辦
廿四式長生圖 抒情暢志對抗抑鬱頑疾
修道之初 一認幻覺即著魔 稍有不慎即要命
三種珍貴文存 完整記錄清代全真道士傳戒情況
白雲觀第七代律師王常月 畫像題詞者竟是果郡王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菩提祖師明明最喜歡孫悟空卻還狠心把他趕下山,原來是知道他死期已到!
豬八戒為什麼能當上天篷元帥?原來他師父竟然比菩提祖師還厲害!
民國最強黑幫比青幫還牛,拜如來佛為祖師
孫悟空早就遇到了菩提祖師,只是不知道那就是未來的師父
祖師爺賞飯吃,他們扮起女人來,真是讓女人無路可走
不叫乞討叫要債,瞧瞧當年祖師爺,如今丐幫咋就淪落到這步田地!
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究竟是誰?沒想到來頭這麼大,如來都不如他
原來須菩提祖師是如來佛祖的老師!難怪孫悟空如此肆無忌憚!
他才是丐幫的祖師爺,如今丐幫弟子都在朝拜!
中國最早的「黑幫教父」,連杜月笙都得叫他祖師爺
菩提祖師其它弟子哪去了?其實他們一直在孫悟空身邊
菩提祖師的弟子,除去孫悟空之外,都去了哪裡?
西遊記中菩提祖師真實身份是誰?其實是太上老君徒弟,來頭不小
須菩提祖師為何藏身如來佛眼皮下,孫悟空師父的名氣究竟有多大?
如來和菩提祖師誰更厲害?其實他們早就較量過了!
菩提祖師為何要躲在如來鼻子下授徒?為何不敢讓悟空說出自己名字
丐幫的祖師爺竟拿死人鞭屍泄憤,可是卻因此得到孔子賞識
菩提祖師其它弟子哪去了?其實取經路上他們多次現身
菩提祖師隱居靈台山,背後竟藏如來一個秘密,孫悟空也曾吃盡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