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高情商,是可以培養的嗎?

高情商,是可以培養的嗎?





「高情商是,不評判,不冷漠,帶著尊重和愛~」


from十點君








高情商,是可以培養的嗎?音樂資源載入中...





- 00:00 / 00:00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培培朗讀音頻



文 | 李雪


原標題《孩子高情商,是培養來的嗎?》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有高情商,也都意識到情商比智商更影響孩子的未來,可是情商從何而來呢?這個是能培養的嗎?

答案是,情商無法培養。

這年頭誰都不傻,學習來的情商技巧套路,用起來自己累,對方也覺得假。

真實的情商來源兩個途徑:

一是內化與父母的關係模式。

簡單的說,父母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將來就會如何對待別人,和讓別人如何對待自己。

二是在不被教育不被打擾的自由空間里,孩子可以運用自己的洞察力和天然的智慧,去思考理解自己和他人,學習發展出與人相處的方式。

先說第一種,內化與父母的關係模式。

我的妹妹11歲,暑假來我這裡度過,我對她說,你是自由的,你自己的事情完全由你自己做主,你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寫作業還是看電視,吃什麼不吃什麼,都由你自己做主,你不需要討好我,只做你自己就好了。

然後給她一些錢,她想買什麼零食就買什麼。樓下有家店做新鮮無防腐劑的麵包,保質期只有三天。

妹妹經常買,有一次買了放冰箱里,結果她忘記吃了。

我看見3天前她買的麵包原封不動的擺在冰箱里,我有些不滿,然後一個念頭跳出來,我要去教育妹妹:自己買的麵包要記得及時吃,不要浪費。

當我升起教育妹妹的念頭時,我停頓了一會,去覺察自己。

我覺察到,我內在產生了評判。

沒有及時吃掉麵包的妹妹,被評判為錯的。

為什麼我想要評判她,因為我自己從小就是被評判長大的。


當我想要評判對方的時候,我已經遠離了愛,進入了二元對立的分裂中。





有了這個覺察,我重新回到愛中,對妹妹說:這個店的麵包是新鮮無防腐劑的,不能久存,最多放三天。三天後的就不要吃了。

妹妹愉快地表示知道了。

我對她表述了一個事實,而沒有絲毫的評判,於是我和她都開心。

妹妹自己的事情,完全由她自己做主,例如是否疊被子。

有一天客人要來,我對妹妹說,今天客人要來,可能會參觀下每個房間,我需要在客人面前裝逼,所以希望你配合一下把房間收拾整潔,妹妹立刻歡天喜地的去幹活了。

因為我平時尊重她,所以她也願意配合我。

我沒有教育她:疊被子收拾房間是正確的,你必須做一個好孩子。我只是誠實的講出自己的需要。

在這個過程中,我對妹妹是不評判的,有愛的。

妹妹把這個關係內化到心中,她就學會了如何用不評判的、充滿愛的方式待人處事。

沒有人喜歡被教育,沒有人喜歡被評判,人際關係中,肯定會有各種事情不如自己所願。

當不如所願的事情發生,我們是去評判對方、教育對方,還是講出事實,講出自己的感受?

這就是情商的分水嶺,能夠坦誠將事實和感受娓娓道出的人,是人際關係中真正的高手,被尊重而且讓人喜歡親近。


想像一下,如果我和父母長期評判教育妹妹,諸如「浪費是可恥的」,給她各種不如我意的行為貼上錯誤的標籤。

等她走進婚姻,老公偶爾浪費了東西花了冤枉錢,妹妹曾經被評判的羞恥感和憤怒,立刻會被激發。

她會評判自己的老公,會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跟老公爭執不休。

這種故事大家可以說耳熟能詳,多少婚姻最初的愛戀,就是被這些雞毛蒜皮的爭執消磨殆盡。

為什麼不能彼此寬容以待?

因為彼此的童年,都沒有被父母寬容以待過,都活在各種對與錯的評判中。

而對與錯的評判,是最膚淺的看待問題的方式,一旦被貼上對與錯的標籤,我們便不再能深入看事情背後的真相。





再說第二種,自由帶來的智慧。


遇到朋友,大人總是喜歡教育自己小孩:說阿姨好;阿姨給了東西要說什麼?阿姨走了是不是要說阿姨再見?

這些被我們稱作禮貌教育,其實就是打擾孩子觀察和感受人際關係的智慧。

我有一隻會說話的葵花鸚鵡酋長,一次來了客人我對酋長說,給客人打個招呼。

酋長用很生硬的語氣說了乾癟的「你好」兩個字。

而平時酋長主動跟人打招呼時,那聲音是各種情調起伏,還帶有肢體動作配合,熱情飽滿。

我立刻明白自己剛才越界了。

如果觀察周圍的小孩子,會發現那些父母經常教育孩子禮貌用語的,孩子雖然會說,但是顯得被動羞澀,只是機械重複父母的話,不會眼神專註飽滿的看著對方。

而父母完全不要求孩子,尊重孩子以自己的節奏和方式待人接物的,孩子小一點的時候或許不會主動說這些禮貌用語,顯得比其他小朋友更謹慎更慢熱。

這個慢熱的過程,就是孩子在仔細感受自己和他人,學習找到讓自己和對方都舒服的距離和交往方式。

這個學習過程,對孩子未來的情商發展至關重要,只要父母不干涉,會自發完成。

我的好朋友老楊說:我不教育孩子,孩子至少不會被搞壞。

他閨女是我見過的最具熱情感染力的孩子,每次見面打招呼時那滿滿的能量撲面而來,讓人心生歡喜,這種感覺從來沒有在被教育要懂禮貌的孩子身上發生過。

我的一個來訪者,她做到了百分百的自由給小孩,不評價孩子不教育孩子。

來訪者本身心理問題非常嚴重,經常處在莫名的恐懼中,大部分時候沒有能力用心陪伴孩子。

媽媽自知給不了愛,就努力給予100分的自由。

7歲,有一次被小區里的一個男孩子打了,沒有還手。

媽媽問:「閨女你為什麼沒有還手呢,是不是害怕?」


閨女說:



媽媽,我不還手不是害怕,不要把你的害怕說成是我的。平時你總是害怕衝突,但我並不害怕。我不還手,是因為同情他。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變態,他幾乎每天挨打。他太可憐了,不會用其他方式跟我們相處。我理解他,所以沒有還手。


媽媽很驚訝,同時很佩服孩子。

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洞察力,能夠深入去思考因果理解別人,正是因為媽媽給的自由。




什麼是自由呢?

簡單地說就是大人學會閉嘴。

在孩子的各種事情上,升起想要教育孩子的念頭時,管住自己,閉嘴。

假設一下如果媽媽如果經常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愛打人的孩子沒教養。

當自己的孩子被打,孩子就會評判對方:你是錯誤的,沒教養的。

一旦貼上了對與錯的標籤,孩子便不會再深入觀察思考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停留在最膚淺的看問題方式: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如果觀察孩子,兩個孩子之間打鬧,或許過程中有人委屈大哭,但如果大人沒有參與的話,通常兩個人會自動和解,不久又玩到一塊去了,好像剛才的矛盾沒有發生一樣。

往往壞就壞在大人參與進來,評判誰對誰錯,兩個孩子難以自然和解,友誼的裂痕無法修復。

用對與錯看待問題的人,很難受大家歡迎,而且腦子會一直轉不過彎來:分明我是對的,你就是錯的,這難道有問題?你是對的,沒問題,但是沒人願意跟你親近了。

人際關係中,尤其是親密關係,評判對錯是最愚蠢的。

在愛情中,你到底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還是想要幸福親密的關係?

如果證明了全世界你最正確,也就等於孤家寡人一個了。

有智慧的人,能夠去思考行為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思考因果,全面立體的理解自己和別人。

這種智慧只能來自自由,來自父母給予孩子不被打擾的,自由體驗世界的空間。

孫瑞雪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幾個3-4歲的小朋友自發開會一下午。

會議得出的結論是:父母無法改變,我們越想改變他們,他們越糟糕。

這個結論,是我這輩子走過最大彎路之後,30多歲才真正領悟到的智慧,這個智慧解放了我苦逼的人生輪迴,讓心靈得到自由。

而幼兒園孩子們就可以自發領悟到。

這就是孩子的智慧,只要給予他們空間,他們能自發領悟出人世間最簡單最本質的真相。

若想要孩子高情商,用不評判的、理解的眼睛看孩子。

這一點不容易,我們幾乎都是被評判被誤解長大。如果做不到看見孩子,至少還可以做到:管住自己的嘴巴,停止自以為是的教育,讓孩子在自由中生髮智慧。



十點君說




對未來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十點君的新書《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你入手了嗎?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


離開白日瑣屑,讓我陪你度過漫漫長夜


< 20位知名作家原創故事  多篇首發作品集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來廈門和十點君一起工作吧。





回復「晚安」,十點君送你一張晚安心語,祝好夢



-背景音樂-


《漣漪》


-作者-


李雪,心理學專家,著有暢銷書《當我遇見一個人》。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450萬孩子的哄睡神器,爸媽的育兒寶典。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本文。


-主播-


培培,AB血型金牛座女子一枚,法學畢業媒體從業,半面憂傷半面明媚,時而優雅時而瘋魔。謀生亦謀愛的路上。喜馬拉雅FM:一尾鯉深夜電台,個人微信公眾號:一尾鯉。





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查看十點讀書招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別讓你的微笑,成為一件奢侈品
這本美到極致的日曆,讓你學會如何愛人
耿耿於懷,不如一笑而過
不介意孤獨,比愛你舒服
我為什麼不去北京?

TAG:十點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高情商,是培養來的嗎?
低情商的父母,也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嗎?
何炅:所謂的高情商,不過是好教養
高情商的女孩,都是怎样谈恋爱的?
情商低的人,是怎樣泡妞的?
高情商的父母是這樣和孩子交流的,你是高還是低情商呢?
情商高的人,是如何控制壞情緒的?
找對象是選擇低情商的還是高情商的?低情商未必沒有高情商好!
情商高的人,都是怎樣讓人舒服的?
情商高的人是什麼樣的?
情商高的人,都是怎麼說話的?
高情商的孩子,是怎麼養出來的?
情商低的男人,只能做備胎,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真正高情商的人,是怎樣談戀愛的?
情商高,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真正高情商的人,是如何讀書的?
低情商的善良,不如高情商的剋制!
懂得共情的父母,才能培養情商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