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些你應該會的理解性默寫

那些你應該會的理解性默寫

於老師說


理解性默寫,


顧名思義,

理解了才能默寫。


只是搖頭晃腦不加理解的背是沒用的,


因為你所默寫的東西,


能用的地方,

遠遠不止於默寫,


像作文還有其他的時候也能用。


《燭之武退秦師》(必修一)


1.《燭之武退秦師》中說出了晉國秦國聯合圍攻鄭國的理由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燭之武被求著出山時,說了一句隱含著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滿的話是: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3.大敵當前,內憂外患,鄭伯貴為一國之君卻能禮賢下士,誠懇自責: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4. 鄭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燭之武,也略略還有點威脅的話是: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燭之武見秦伯時,以退為進,態度謙恭,承認鄭亡,迎合對方的驕傲心理的語句是: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6. 燭之武勸說秦伯,貌似謙恭,卻極有份量,以一個假設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談話的主動權,以退為進,柔中有剛: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7.燭之武從地理位置說明「亡鄭」於秦無益而有害的結果。當時秦在西,鄭在東,晉置於兩國之間,秦鄭並不接壤,秦欲越晉據鄭,絕無可能: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8.燭之武緊緊抓住秦穆公欲吞併天下的心理,聯繫實際,指點迷津,循循善誘,娓娓說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亡鄭」、「舍鄭」的利害關係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當怦然心動,坐收漁利。


9.燭之武用雄辯的事實指出晉乃背信棄義、出爾反爾、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之徒的話是: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10.燭之武說晉野心勃勃,貪得無厭的句子是: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11.燭之武闡明了晉對秦的利害關係,希望秦伯能慎重考慮的句子是: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12. 燭之武說退秦軍後,晉文公非常氣憤。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攻打秦軍,然而晉文公認為「不可」,他說「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他又說「因人之力而敝之」,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與」,這是不明智的;「以亂易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於是晉文公對子犯說「吾其還也」,晉國軍隊就離開了鄭國。


《詩經·採薇》(必修二)


1、《詩經·採薇》中寫士兵採集野生的薇菜充饑的場面,其中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兩句寫了夏天剛長出來的薇菜的葉片肥嫩的樣子。


2、《詩經·採薇》中寫在一個雨雪紛飛的日子,戍卒終於踏上了歸途,然而他們沒有一絲歡愉,只感到一片悲涼。他們憂傷地想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而今天呢,「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在這裡,詩人沒有直接傾訴內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隨風飄拂的柳絲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紛飛來表現今日返家路途的艱難和內心的悲苦,讓那一股纏綿的、深邃的、飄忽的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無盡。這四句詩被後人譽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


3、《詩經·採薇》中「行道遲遲,載渴載飢」,這是寫戍卒歸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麼遙遠,似乎總也走不到盡頭,他忍渴耐飢,掙扎著走向故鄉。在這艱難的歸途上,戍卒痛定思痛,痛苦地吟唱:「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4、《詩經·採薇》中「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幾句寫士兵因思鄉而心頭煩悶,憂心如焚,好像火燒一樣,而且感到饑渴難忍。還想到:「我戍未定,靡使歸聘」,表示我的駐地沒有安定,連捎個家信也不可能。


《離騷》(必修二)


1、屈原在《離騷》中表達自己雖愛好修潔,嚴以律己,但早晨進諫晚上被免職的句子是: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2、屈原在《離騷》中用比喻和對比的手法,寫出自己才能優秀,用香蕙作佩,又因採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貶黜的句子: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3、屈原在《離騷》中以飽蘸激情的筆墨,發出了長聲嘆息而掩面流淚,哀傷人民生活多災多難的感嘆,這兩句詩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4、屈原在《離騷》中表達自己雖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標,縱然九死不悔的語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5、屈原在《離騷》中用比喻的手法,寫出自己才能優秀卻遭到嫉妒和造謠中傷的句子是: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6、屈原在《離騷》中借前賢能夠堅守正道來勉勵自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7、《離騷》中表現詩人怨恨君王過分荒唐,始終不能明了自己心跡的句子是: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8、《離騷》中表現詩人忍受委屈壓抑意志,忍受責罵和侮辱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9、《離騷》中寫作者向古聖先賢學習,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10、《離騷》中表現詩人寧願突然死去,隨著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樣的句子是: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11、屈原在《離騷》中揭露楚國朝政的黑暗。「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詩人巧用比喻,揭露佞臣巧於言語,背違先聖之法,隨心所欲,恣意妄為。「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用比喻揭露人臣不修仁義,背棄忠直,隨從枉佞,苟合於世,以求容媚。


12、面對污濁的、看不到希望的環境,屈原在《離騷》中爆發出痛苦而無奈的浩嘆:「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清代朱驥在《離騷辨》中說:「此句無限神情,在『獨』字、『也』字內,蓋大夫遙想從前一片婆心,滿腔熱血,不意今日


到此地位。」


13、《離騷》中用比喻寫屈原承繼並恢宏先聖遺德,執分守節,不隨俗人,正道直行,方正廉潔,與奸佞圓滑的群小不相為謀的語句是: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短歌行》(必修二)


1、漢樂府民歌《長歌行》詩中「東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詩句,來表現詩人百無聊賴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幾句寫詩人一邊喝酒一邊高歌,感嘆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好比晨露轉瞬即逝。


3、《短歌行》中「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寫詩人在酒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難遣,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詩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這幾句點明了「愁」的一個原因,即對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詩經原是寫戀人之間的思念,那種悠長,那種亦喜亦憂,可見詩人對人才的一片深情。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表達了作者歡迎賢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作者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不甚欣喜。


6、曹操在《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幾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賢才而不得,點明了憂愁不斷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幾句寫詩人通過想像與賢才親密交往的場景: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表達了詩人希望與賢才真誠交往的強烈願望。


8、曹操在《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幾句寫明月升起 ,星星閃爍,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裡才有它們棲身之所?比喻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作者以設問的方式,曲折地為賢才指明方向。


9、曹操在《短歌行》中「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幾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然後以周公自比,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願望。


《歸園田居》(必修二)


1.《歸園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隨波逐流,固守節操,回鄉開荒種地,過田園生活的句子是: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2.《歸園田居》中表現作者早出晚歸,不辭勞苦的句子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3.《歸園田居》中透過「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兩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閑適,有很多空閑時間。


4.《歸園田居》中描寫鄉村中常見的聲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5.《歸園田居》中表現詩人摒棄塵俗,渴望返歸自然(無對偶)的詩句是: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6.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是很多詩作的共同主題,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7.《歸園田居》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兩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為全詩定下一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於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


8.《歸園田居》中「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兩句,寫詩人作為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作為一個熟讀儒家經書的知識分子,為了供養家小,不能不違逆自己的「韻」和「性」,奔波於官場。回頭想起來,那是誤入歧途,誤入了束縛人性而又骯髒無聊的世俗之網。


9.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詩人筆下,構成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圖畫。《歸園田居》中,與這畫面相應的詩句是: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孔雀東南飛》(必修二)


1、《孔雀東南飛》中「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四句,寫出了劉蘭芝離開焦家時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願在焦家生活的決心;嚴妝辭婆是她對焦母的抗議與示威;精心穿著打扮,表示了她對焦仲卿的愛,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2、《孔雀東南飛》中「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兩句,說明蘭芝與小姑關係融洽,正表現了她的懂禮儀、易相處。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對照。


3、《孔雀東南飛》中「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這些詩句是從頭到腳,從裝束、服飾、姿態上作橫的鋪陳,表現出劉蘭芝的美麗,突出她堅忍剛強、從容自如的性格。


4、《孔雀東南飛》中運用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加上恰當的比喻,從手指、嘴唇、步態等方面寫出蘭芝的美麗,突出她堅忍剛強、從容自如的性格的詩句是: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5、儘管婆婆驅遣媳婦,但媳婦仍然謙恭、禮讓,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告別婆婆是說的「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表現劉蘭芝不能勝任婆婆的驅使,只好回娘家,但又記掛婆婆在家裡操勞的矛盾而複雜的心情。


6、《孔雀東南飛》中寫劉蘭芝離開時叮囑小姑要侍奉好婆婆,在婦女歡聚的日子不要忘記自己的詩句是: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7、《孔雀東南飛》中寫劉蘭芝離開焦家時,焦仲卿發誓不離開蘭芝,不辜負蘭芝的兩句詩分別是:「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負」。


8、《孔雀東南飛》中寫焦仲卿對劉蘭芝發誓不離不負,蘭芝為仲卿的真摯情意所感,盼望仲卿早點接她回家的詩句是: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9、《孔雀東南飛》中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劉蘭芝對焦仲卿發誓「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表現了她們對愛情的忠貞和堅強。


10、《孔雀東南飛》中「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兩句,寫出了劉蘭芝和焦仲卿告別時憂愁傷感的樣子。


11、《孔雀東南飛》中「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四句,寫出了劉蘭芝因哥哥性格暴躁,不能隨自己心意,料想前景不妙而備受煎熬的心理狀態。


《蘭亭集序》(必修二)


1、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表現蘭亭環境優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表現蘭亭氣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2、蘭亭集會時文人雅士們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從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來飲酒賦詩,表達幽深內藏的感情的句子是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3、王羲之在蘭亭聚會時看到天空的無邊和事物的繁多之後,眼力舒展,胸懷開暢,極盡視聽的樂趣,確實感到非常快樂的句子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4.我們在感嘆時光流逝時,往往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蘭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嘆: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5.王羲之將世人大體分為兩類「靜者」和「躁者」,並形象地概括了兩類人的生活內容: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6、生活中當我們專註於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時,會達到忘我的狀態而忽視時光的流逝,不覺中老年將要到來。這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句子: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7、我們喜歡的事物由生到滅,時間極其短暫,自然也會令人生髮感慨,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8.針對魏晉名士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話來批評: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9.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一開始就點明聚會的季節、地點和事由的句子是: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10. 《蘭亭集序》中交代了在蘭亭聚會的人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11.生活中當我們對所喜歡或得到的事物已經厭倦時,感情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也隨之產生。這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12.《莊子》中說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個人壽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亡。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13. 每當我們看到古人對死生發生感慨的文章,就為此悲傷感嘆,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14.縱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正如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說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赤壁賦》(必修二)


1、本文中蘇軾「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寫天上的滿月從東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遊人一樣,深深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腳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語句是: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2、蘇東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看法,他緊扣水月,闡述了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來攻破客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的理想,指出我們若從變化的角度來觀察,那麼一眨眼之間,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的語句是: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又指出如果從不變的角度觀察,則萬物都是無盡的語句是: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3、在《赤壁賦》中,蘇軾用「舳艫千里,旌旗蔽空」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而下的軍容之盛。


4、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我們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5、作者寫出了飄飄欲仙的神態,好像身體在天空里,架著風飛行,脫離了現實社會,不知道哪裡是盡頭,抒發了作者心曠神怡的心情和飄然欲舉的超然之樂,情和景已經達到融合的境地的語句是: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6、《赤壁賦》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進行了對比:曹操當時是「舳艫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曹操當時是「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而你我只是「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這一段再現了曹操當年沿江而下時的盛大場面和英雄氣概。可是象曹操這樣的英


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7、《赤壁賦》中描繪出秋江的朗爽與澄凈,也恰好體現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語句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8、寫作者引吭高歌,吟誦古代詠月的詩歌的詩句是: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9、寫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的詩句是: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10、寫作者任憑一葉扁舟飄蕩,在水波不興的遼闊江面上自由來去的語句是: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11、用蛟龍、嫠婦聽簫聲的感受來突出簫聲的悲涼與幽怨的語句是: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12、借客人之口來感慨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的語句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13、寫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語句是: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14、寫清風與明月可激情享用,無人禁止,無窮無盡的語句是: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15、形容洞簫聲「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這都是通過音樂引起想像,運用一系列比喻描寫聽者的感受。


《蜀道難》(必修三)


1、《蜀道難》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運用誇張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的句子: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3、從李白《蜀道難》一詩中「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zī)嗟」的長嘆中,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嘆息。


4、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開篇以蜀地方言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5、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運用誇張的手法表示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秦蜀之間交通不便,少有往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進一步運用誇張修辭方法,表明秦蜀之間為高山峻岭所阻擋,不可逾越。


6、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引用神話傳說為其增添了浪漫氣息,如引用「五丁開山」一神話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7、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不但寫到蜀山之高峻,還描寫了人的行路之難。他藉助一些細節動作加以摹寫,寥寥數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了,困危之狀如在眼前,體現這一內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mén)參(shēn)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8、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詩人先用「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飛湍瀑(pù)流爭喧豗(huī),砯(pīng)崖轉石萬壑雷」寫出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驚險場景。


9、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寫出了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劍閣崢嶸而崔嵬(wéi),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0、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運用神話、誇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山之雄奇險峻的句子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11、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但見悲鳥號(háo)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為我們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


1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的句子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fēi)親,化為狼與豺」,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


《琵琶行》(必修三)


1.《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初次出場時猶豫不決的情態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2.《琵琶行》第二次音樂描寫中表現琵琶女與詩人情感交流的詩句是: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描寫音樂間歇時詩人感受的詩句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3.《琵琶行》中運用擬聲詞和一系列貼切生動的比喻,描摹琵琶樂音和旋律的變化,被譽為古典詩歌中描寫琴聲的絕唱。如寫音樂由粗重急驟轉向輕微委婉,而最終濁重和清脆兼而有之,表現急切而愉悅情調的詩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4.《琵琶行》中寫音樂由婉轉流暢變得阻塞壓抑直至清冷凝滯,表現旋律輕愉而流暢的相關詩句是: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5.《琵琶行》中寫琵琶聲在沉咽、暫歇後突然爆發並達到高潮,表現熱烈緊張場面的句子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樂曲的終止也寫得很好:「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琵琶聲戛然而止,使聽眾繼續沉浸在樂曲的境界里。


6.聯想是回憶的一種形式。表象聯想就是表象之間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由琴聲想到珠玉聲,是聲音的類比聯想。


7.《明湖居聽書》寫小玉說書時,「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類似情景,側面表現琵琶女演奏之後的音樂效果的詩句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8.古人常化用前人詩文為己用,如張先《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艷眉相併」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9.《琵琶行》中寫琵琶女演奏之前調弦校音都很有情調,似乎在述說平生低沉、抑鬱的感情的句子是: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10.《琵琶行》中描寫了琵琶女彈琴的優美動作,先是「低眉信手續續彈」,似述說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後是「輕攏慢捻抹復挑」,彈出了當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登高》(必修三)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登高》一詩對此都有直接描述,這些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抒發了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也蘊含著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的精神。


2、杜甫在《登高》一詩中由高到低,寫詩人所見所聞,渲染秋江景物特點的句子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3、杜甫在《登高》一詩中寫遠望所見,用傳神之筆描寫凄冷江色和長江氣勢的句子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用落葉和江水抒發了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為我們營造了一幅氣勢磅礴的長江秋日圖。


4、杜甫《登高》一詩情景交融、意境曠達,極寫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的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5、杜甫在《登高》一詩中道出鬱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艱難苦恨繁霜鬢(bìn),潦倒新停濁酒杯。是本詩的主旨句(表現詩人憂國傷時)。


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的句子是: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前人也曾把這兩句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那些你應該會的理解性默寫



《錦瑟》(必修三)


1、《錦瑟》中以錦瑟起興,引起對華年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2、《錦瑟》一詩的頸聯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它表現的這種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詩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聯陰陽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現了高潔的感情、執著的愛慕和無盡的哀思與悵恨。


3、《錦瑟》用典的四句詩是: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4、《錦瑟》一詩中迴環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惆悵苦痛,讓人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秋興八首》(其一)(必修三)


1、《秋興八首》(其一)中「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兩句,寫巫山巫峽的秋聲秋色。用陰沉蕭瑟、動蕩不安的景物環境襯托詩人焦慮抑鬱、傷國傷時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繫長安」的主題。


2、《秋興八首》(其一)中「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兩句,寫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風雲在天而接地陰。在景物描繪之中,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因時局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處境和作者胸中翻騰起伏的憂思與鬱勃不平之氣。


3、《秋興八首》(其一)中「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兩句,寫由秋天景物觸動羈旅情思。作者從雲安到夔州苦苦掙扎了兩年,孤舟不發,見叢菊再開,不禁再度流淚,心總牽掛著故園。寫得深沉含蓄,耐人尋味。身在夔州,心繫故園。


4、《秋興八首》(其一)中「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兩句,在時序推移中敘寫秋聲。西風凜冽,傍晚時分天氣更是蕭瑟寒冷,冬日即將來臨,人們在加緊趕製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樓上,晚風中傳來急促的砧聲,抒發了客子強烈的羈旅之情。


《勸學》(必修三)


1、荀子在《勸學》中連用了「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等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於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君子博學而日參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的觀點,同時也說明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習來提升自己。


2、孔子曰:「學而時習之」,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勸學》中提出「學不可以已」的觀點,活到老學到老,繼承並發展了孔子對學習的認識。


3、劉禹錫詩云:「芳林新葉催新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和荀子《勸學》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都表達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或後人超過前人的思想,這與韓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思想一致。


4、「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通過「木」、「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 高中語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頭條 的精彩文章:

掌握了這些考試常用的議論文結構,才算得上會寫作文

TAG:教育頭條 |

您可能感興趣

找個地方默默寫下自己卑微的愛
一組幽默寫實漫畫,相當經典!
資深語文教師傾力總結:做完這50道題,古詩詞默寫一定拿滿分,家長收藏,一定不會後悔
隔壁老王聽說TA得了艾滋,竟默默寫好了遺書……
速寫默寫講義 值得收藏
還記得「高考語文試卷」中有一道題,叫做「默寫」嗎?
于右任力推標準草書時,沈尹默寫下這冊標準楷書!
這樣幫孩子默寫,效果提升10倍!
沈伊默寫楷書,絕對雅俗共賞!
聯考高手的必經路,助你提升素描靜物默寫的高度
高考必考、暑假必背64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可免費下載列印版
注意!今年高考語文默寫最有可能考這十首詩!
沈尹默寫給潘伯鷹的一組書信
重慶談判和毛澤東見面喝酒後,蔣介石在日記里默默寫下四個字
福利︱新初一分班考「超難」詩詞名句默寫題
小升初語文:古詩題默寫就這24題,年年考次次考!必須倒背如流
小學語文期末古詩題默寫就這24題,年年考次次考!必須倒背如流!
語文老師:這100句古詩默寫常考常錯!全部掌握,至少提高20分!
小學語文古詩默寫,就考這24題!年年考次次考!必須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