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學幻想:一個無邊的世界—《彩圖科幻百科》說起

科學幻想:一個無邊的世界—《彩圖科幻百科》說起

 前些年我得到過一張國外的多媒體光碟,是Grolier公司的《科學幻想多媒體百科全書》,資料基本上到20世紀90年代初為止。當時我已經感到頗為興奮,因為可以從中看到許多西方世界科幻作品的信息——儘管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在這之前,我對科幻沒有什麼興趣,也許這是因為我沒有機會接觸到好的科幻作品之故?此後我開始對科幻有所關注,有時也從網上下載一些作品瀏覽瀏覽,諸如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系列、倪匡創作的《衛斯理》系列之類——這些作品當然多半沒有資格充當正統「科幻」的代表。


但這些作品給我帶來了一個困惑:它們都和我以前被灌輸的一個觀念嚴重衝突。我從小被告知(當然不是老師說的——學校里從來沒有這種課程,是各種讀物向我「告知」的),「科幻」是「科普」的一部分,人們之所以創作科幻作品,只是為了普及科學知識、展望科學未來;之所以採用小說、電影等文學藝術形式,只是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而已。但是瀏覽的上述作品,則根本不是服務於上述宗旨的,事實上它們根本就是文學作品,而絕不是「科普」作品。


 和你比起來,也許我與科幻的距離要遠了不少。小的時候,好象是看過一些科幻,但現在已經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不過可以肯定不是最好的那些作品。實際上,在那時我們也幾乎不可能讀到最好的科幻作品。後來,這一課差不多就再沒有補上。不過,在國外的書店中,看到他們那裡專門把科幻分成一類,而且品種如此之多,倒是印象非常深刻。曾聽一位國外友人說過,像星球大戰這樣的電影之所以會如此賣座,而且許多成年人也踴躍觀看,這與他們小時候閱讀科幻的經驗大有相關。這倒也讓我想起了另一種說法,即有人曾因為在小時候未曾充分閱讀童話而在長大之後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的大量閱讀童話,以追求人格的完善並彌補兒時的欠缺,其實這到也是一種值得考慮的做法。

不過說到科幻與科普的關係,那就是另一個相對學術的問題了。長期以來,國內許多人一直要把它作為科普的一個子類。分類是問題之一,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類,恐怕背後的問題就更加值得分析了。


 「我們」背後的原因不妨暫時擱置,先了看看別人如何思考。本書封面上有兩個巨大的字母:SF,作者在序言中說,SF可以視為三個片語的縮寫:一、Science Fiction(科學幻想小說)、Science Fantasy(科學荒誕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推理小說),而且作者強調,如果讀者願意將「SF」理解為Speculative Fiction的縮寫,他也沒有意見,「這樣做不會給本書的閱讀帶來什麼誤解」。這個看法對於我們正確理解科幻作品的「身份」是很重要的提示和線索。


在中文讀物中,將科幻小說寫得最接近推理小說者,據我所見當數倪匡的《衛斯理》系列。事實上,《衛斯理》各故事的內容五花八門,武俠、破案、探險、尋寶、戀情、黑社會、偽科學、歷史疑案、政治動亂、民間傳說等等,幾乎所有通俗讀物中用來吸引讀者的題材,都在其中出現。按我們以前習慣的觀念,科幻小說中必須具備較「硬」的「科學」內容(大陸的科幻小說作者幾乎全都恪守這一原則),《衛斯理》系列中的有些作品就不夠格了,但是如果科幻小說也可以是Speculative Fiction,《衛斯理》系列就會篇篇夠格。


我的理解是,「SF」的三種解釋,意味著在西方的科幻作品中,「硬」的「科學」內容其實不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其實倪匡的這些作品本來就是在西方科幻小說的強大影響下產生的。再進而言之,「科幻」、「幻想」、「魔幻」等等概念之間,似乎也就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了,所以在本書討論科幻電影的一章中,《沙丘》、《裸體午餐》等許多我們不會認可為科幻的作品也包括在內。如果不是本書資料截止的原因,我相信《哈利·波特》系列和《指環王》系列肯定也會榜上有名。


科學幻想:一個無邊的世界—《彩圖科幻百科》說起



 說到這裡,倒會讓人想起,近來也有人發表議論,聲稱連《侏羅紀公園》都不是科幻小說(更不用說什麼《哈利·波特》系列和《指環王》系列了)。顯然,這是一種自我約束的習慣,而在諸多的約束下,想像力又從何而來呢?科幻小說最根本的本質,我以為,並不在於前一個「科」字,而在於後一個「幻」字。只要在最廣義的語境中與最廣義的「科學」概念有著最廣義的聯繫,就完全有資格歸入科幻一類。


我想到了三個問題:其一,是為什麼我們的科幻不好看,或者說,我們為什麼沒有形成具有想像力的科幻傳統,以及連帶地,究竟是什麼東西束縛了我們的想像力。其二,是為什麼在這們這裡會有那麼大的阻力反對把科幻與科普分開,而且定要讓科幻承擔科普的職責。其三,就是面對科幻中那些神神怪怪(當然對於好的科幻,這個詞並非貶義)的幻想,為什麼也還會有人將之作為偽科學來批判呢。再推延一下,也還可以思考,在這三種現象之間,是不是又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呢?


 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既然不把它當作文學,又怎能拿它和人家被當作文學的作品去相比呢?再說,中國人創作的科幻作品,情況也未必就那麼令人悲觀。至於第二第三個問題,恐怕一時還不易回答,但我感到這三中現象之間是有聯繫的,籠統言之,就是意識形態的泛化——「文革」的時候,物理學還被認為是有「資產階級」的和「無產階級」的之分呢,在某些始終習慣於極左思維的人看來,科幻何物,能沒有階級性嗎?

 這樣說來,問題涉及的範圍就要大得多了,就遠遠不僅僅是科幻自身的事了。或者說,是不是可以認為我們經常談論的「唯科學主義」以及這種傾向潛在的作用,也經常會影響到科幻的創作呢?也許這個問題確實有些太大,一兩句話說不太清楚,但至少我們可以想像,對於意識形態化的消除,對於唯科學主義的放棄,顯然是有利於我們這裡科幻事業的蓬勃發展吧。


本文原載《南腔北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史與未來 的精彩文章:

克拉克:一個舊傳統的絕響兼論「科幻文學黃金時代」
《十字》:科學怎麼越來越讓人不放心呢?
瑪麗雪萊:還能當科幻的祖師奶奶嗎?
夏平:是科學的亂臣賊子嗎?
那一個個噴射子彈的科學碉堡

TAG:科學史與未來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世界科幻夢想的起點
虚拟现实≠科幻?
《宇宙的第一縷星光》作者曉航專訪:科幻小說具有相當樸素的世界觀,以科學和幻想為方法論
科學邊緣:科幻小說帝國風情畫第八章介紹.亂世爭雄
科幻世界——《三體》
什麼樣的科幻是好科幻?
科幻漫畫,天才科學家的復仇之路
美術:美國地下藝術家巴爾一個懷舊的科幻漫畫世界
七大《幻影遊船》中的奇趣黑科技,帶你解鎖科幻新視界!
【科幻小說】奇蹟
卡德的科幻世界
中國科幻作家在芬蘭世界科幻大會的奇幻經歷
美國人的科幻內參(一):如何用科幻小說塑造下一代
科幻遊戲《超人幻想》:昭和時代的美夢!
科幻愛情《千年棋》
科學與科幻的虛擬世界,八大太空遊戲呈現的宇宙
《顛覆科幻》——人類以及科技未來篇
科學邊緣:科幻小說帝國風情畫第六章介紹.升級之約
科幻·中國與世界:百年前的科學幻想,正不斷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