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倫敦生活》:關於女權,你會大聲訴說還是保持沉默

《倫敦生活》:關於女權,你會大聲訴說還是保持沉默

《倫敦生活》海報

我以為在《米蘭達》之後,自己應該不會再有耐心去看一部女主角時不時直接對著鏡頭講話,把自己從身體到情感的各色煩惱一股腦拋給觀眾們的英式中產階級喜劇了。

但是,我顯然低估了BBC3台的新劇《倫敦生活》(Fleabag)。

這部前半部分喜劇、後半部分悲劇的自傳式劇集,用最粗俗的語言和最真摯的情感,把世界各地千禧一代的確信與迷茫,以一種黑色幽默的形式,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倫敦生活》的主人公是一個貫穿全劇6集,但全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上世紀20代的白人女性。該劇原名Fleabag,在英式英語中意為「隨便、邋遢的人」。而這既是大家對女主的昵稱,也順便概括了她生活的全部。

女主Fleabag

在親情上,女主的母親早已過世,而父親娶了綠茶繼母后便和她漸漸疏遠。女主的姐姐雖然關愛女主,卻又是一位永遠壓抑自己、並掙扎著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卻屢次失敗的女強人。

在愛情上,女主雖然有著一個小天使男友,但卻不停地作死。終於在男友正式離開後,只能靠亂睡路人來解乏。

《倫敦生活》劇照

最後在友情上,她本來和好友經營著一家小小的咖啡店。但好友因為走不出情傷而自殘離世,剩下女主一人來面對這混蛋的世界。

全劇的前半部分沉浸在一種《米蘭達》加《慾望都市》的酣暢感中。女主永遠放蕩不羈卻也處處充滿睿智。她享受著自己的年輕,做愛做的事,睡想睡的人。

《米蘭達》第一季(2009)海報

《慾望都市》第一季(1998)海報

雖然好友已經不在,但在和當下這個時空幾乎擁有同樣比重的閃回片段里,我們很容易就能體會到那種女性之間特有的美好友誼。

Fleabag和好友

到了下半段,該劇的畫風卻驚魂一轉。不管是家庭、工作還是人際關係,女主角生活的危機都一一暴露在我們面前。

她身邊所出現的人中幾乎沒有一個好人。大家都為了自己的利益來強迫女主作出改變。

而在最後的結尾,該劇又冷不防地給了我們一個翻轉:原來其實女主自己才是她一團糟生活的始作俑者。她的自私與背德給身邊的人帶來了無盡的困擾。

而從受害者到迫害者的這種簡單轉換,也把生活的無奈和諷刺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倫敦生活》帶有很強的個人特徵。全劇故事的靈感誕生在本片的主演兼編劇菲比·沃勒·布里奇一次被朋友逼迫的十分鐘脫口秀表演中。

在這個滿是粗口和黃腔的表演意外取得成功之後,她又把脫口秀改編成了舞台劇在愛丁堡進行公演,並最終登上了倫敦的舞台。

《倫敦生活》劇照

這部劇中,無論是對女性身體的展現還是對男女關係的思考,都帶有強烈的女權主義色彩。

但和父輩的女權主義不同,千禧一代思考女權,很少會站在宏觀的層面來批判制度對女性的壓迫。

正如沃勒·布里奇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所說的,這一代的女權主義者,更多關注的是諸如「如果我熱衷於看色情片,那我還是一個合格的女權主義者嗎?」這類更為微觀和具體的話題。

而把視線從「結構」轉向「日常」,反而能讓她們發現更多不平等的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轉變給了女權主義者們更多自我反思的機會。

該劇一經播出便獲得了劇評家們的一致肯定。

相比《米蘭達》和《慾望都市》,更多人喜歡拿它與HBO出品的美劇《都市女孩》(Girls)做比較:兩部片子同樣具有鮮明的女權色彩,同樣由年少成名的女星編寫並演出。

《都市女孩》第一季(2012)海報

但在我看來,在這些相似之下,二者卻有著諸多不同。同樣是想探討年輕女性——其實是所有年輕人——在今天這個時代身份的焦慮,《都市女孩》選擇的方式是大聲訴說。

故事的四位女主無時不刻不在用(語言的與身體的)話語來填補四周的空白。她們似乎要把西方世界女性幾千年來不被允許講的話,在每集一小時內全部說完。

相比之下,《倫敦生活》更側重的是生活中的那些沉默。這些沉默可能是被動的壓迫,也可能是主動的逃避。

比如第四集中,爸爸幫女主和她姐姐報名參加一個「女權」訓練營。訓練的內容要求學員們不講一句話,只是冥想和勞作(與之相對的,教室隔壁是一個男性精英課。授課內容是對著女性玩偶大聲罵出根據法律而不能在職場上說的髒話)。

《倫敦生活》劇照

而更多的時候,《倫敦生活》的女主勇於主動離開她所熟悉的關係圈。在許多場景里,她不是一個人坐在咖啡店發獃就是到陵園去跑步。獨處的時候,她想直面過去,卻又懦弱地逃避;她渴望創造未來,卻又耽於現時的歡愉。

也只有在這些無聲的場景中,一個普通女性的喜怒哀樂,才可能真正地成為敘述鏡頭和故事發展的核心。

《都市女孩》的主角Hannah立志要做一名作家。她說也許自己不可能成為「一個時代的聲音」,但也要努力變成「時代的一個聲音」。

而《倫敦生活》卻告訴我們,有時候,這個聲音也可以是沉默。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克萊門特:在北京,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游牧生活」
當我們生活在克隆人的世界:你會支持克隆嗎?
描寫生活幸福的句子:很多人都會問,幸福是什麼?
她們稱卡扎菲為小爸爸,說不是他的情婦,他的私生活很謹慎
孫驍驥:大數據毀滅私生活,你吃什麼葯都會被人知道
像義大利女人一樣,會生活,不會老!
中國女孩因愛嫁給了巴基斯坦人,結婚生子,生活很幸福
別人總是會告訴你,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
大師說:用易的思維指導我們的生活
生活給你痛苦,是希望你學會珍惜
生活大解密:我們常說的「上火」是什麼?
晚晴實際掌權,喪權辱國,民不聊生,但生活奢華無比
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是孤獨呢,是迷茫呢,還是幸福呢?
在大明朝當王爺,會過上怎樣的生活?
王爾德: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沒有夫妻生活的婚姻,還要維持嗎?
摩姐說│學會珍惜自己的獨處時光,讓你的小生活輕鬆上揚
宋朝小販的幸福生活:政策寬鬆,律法保護
為什麼自控力會影響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