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者如何拜師.!.
第一、不輕易拜師。拜師是修道者身心性命相關的大事,決不可一時衝動拜師,要三思而拜,慎重而拜,考察而拜,印證而拜。真正的明師並不會因為你沒有立馬拜師而錯過的。一些人沒有考察老師,不知道老師的底細,只是盲目跟風,拜了一些江湖詭異人士為師,結果,經過多年交往,後悔無窮。有的被老師算計走了很多很多的錢財,有的被老師壓榨乾了血汗,有的被老師思想控制,乃至人身控制,有的因為接受了邪見而難以自拔,有的受到老師的精神威脅和生命威脅,終日惶恐,有的老師要弟子拜師時發誓,不能背叛老師,一旦背叛,老師就會以法術懲罰云云,老師經常以神道之言威逼利誘弟子,恐嚇弟子,你一旦背叛我,將會如何如何,嚇得那些不明事理的弟子,在惶恐中度日;或者,老師說了很多令人恐怖的制裁之言,那些不明事理的「弟子」們雖有脫離之心,也不敢脫離,精神上受到了威脅。這樣的事情,我在生活里所見甚多,網路上的更多。修道者,何必因為自己的衝動、虛妄、無明而再給自己套枷鎖?
2011冬,一位道友跟我打賭,他相信他的老師所預言的「 2012年12月21日的地球大災難」,所以,他都不敢結婚。在我看來那樣的預言是非常可笑的,但這位道友信之頗真。我們的打賭是,只要他老師的預言破產了,他就老實學佛學,學禪宗,讀讀雪漠上師的書,破去那些幻妄。他打賭打輸了,可是,並沒有反省自己,也沒去學佛明心,依然在那種幻妄中,依然追隨那位「大預言」師。這才是令人遺憾的。
第二、不拜邪見之師。一些老師講的理法夾雜著邪見,自我膨脹,傲慢不已,目空一世,佛聖自居。萬不可拜此等師。見地有錯,就很難在此生扭轉過來。想拜師,怎麼辦?一定要先讀書窮理,拜師的目的不單單是學理,理論可以跟著經典和書本學,拜師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修,得到老師傳承的實修法門,並在老師的指引、呵護下實修而成就。如果單單是知道或學習一些理論,古今的書籍很多,完全可以按照經典了解、通達那些理論。拜師的重點在實修實證的指引和修學疑難的解答。假如你在拜師前已經窮理明道,則一個老師講的理法是正是邪,自然會有鑒別和判斷。經典就是照妖鏡,經典就是指南針,經典就是試金石,經典就是定心丸。明得理容易,實證那些理很不容易,就需要法門,需要明師指導,需要明師答疑解惑,需要明師指引、接引。大家都可以通過讀書知道四禪八定的理論和次第,但是,要實證到四禪八定,非常艱難;大家都可以通過閱讀經典和相關著述而了解到丹道的基本原理和次第,以及某些具體的法門,但不一定能如法修證成就丹道,這就需要明師的指引。明師一定是有傳承、有一定修持、有相當的修持經驗乃至有修持成就的人。這樣的人,才有資格指導他人明理而實修。我們講的四禪八定理論是書本上的,虛雲老人講四禪八定是實證中的,當年虛雲老人住山很多年修禪定,能入定很多日,身心逍遙,自謂「四禪天人」,就這樣的修為,還是沒有明心見性,直到56歲時開悟見性,才真正成就。我見過一位專家在書里大談禪定,大談開悟,其實都是紙上談兵,與實相毫不相干。一些江湖之師談禪定談開悟,錯得更遠,因為,不僅沒有證量,連基本的學術理論也沒有,經典不通,完全在胡說八道。
第三,不拜沒有修持經驗、修持成就之師為根本師。拜師的目的,不單單是學理論,更不是因為老師有虛名而跟著老師沾名利之光。老師明理,可以跟著學習理論,沒問題,但拜師為的是修證,為的是了生死,悟證究竟之道。就像一些人去參訪南懷瑾先生,不是為學道,而是為照相,「看,我是南懷瑾的學生。」只是在書本上窮了理而沒有通過實修悟證理的人,那個理還是有限的,不會究竟,更不會圓滿,甚至不足以為修道指導師,可以為人經師、學問師,但不能做解脫師。就看你的重點在什麼。重點在經意和學問,對那些明經之人可以拜師。修道的根本師是終身的皈依之師,也是可以生生世世皈依的救度師。在俗諦意義上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修持解脫道的老師,大原則上是不允許有那麼多「其不善者」的,既然他有那麼多「其不善者」,說明修持很成問題,乃至本身就在誤區中。「不拜沒有真實證量、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做皈依師或根本師」,在於,沒有自身的修證成就,老師也有淪落魔道的可能。老子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沒有得道的人本身在變數之中,老師墮落魔道,自己也就很危險。這樣的事情,這幾年暴露的更多,我認識的十幾位修道界的被很多人看做「老師」的人,以前是質樸好道之人,後來都陷到自我膨脹、神神道道的陷阱。
拜師是一件很神聖很莊重的事情,是性命相托的事情,豈可當兒戲,豈可像世俗中認個老師、認個哥們、認個乾弟兄、認個乾媽那樣隨便。很多人拜師太隨便,結果陷在裡面出不來。很多年前,一位朋友要拜某某為師,我勸他慎重,結果此君不聽我的話,死心拜師,以為遇見了曠世名師,再不拜師就會錯過機會,不知道哪一生還能遇見這樣的大師。拜師後的七八年里,這位朋友被老師壓榨去的錢財都是數以幾十萬計,老師險些拆散了他們夫妻,老師不僅沒傳什麼法,老師越來越顯現邪教邪師的面目。好在朋友急剎車,趕忙退了出來。破財是小事,錢沒了還能掙,可性命被誤導而墮落了,不知哪一生才能轉向正道。
一位道友來訪,妻子對我說,丈夫聽信了邪師之言,說妻子克他,不能跟妻子同房,因此,丈夫就多年和她分居。邪師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道友的妻子干預丈夫給邪師錢。邪師本來已經從道友身上騙取了數萬元。現在財路斷了,就牽恨與道友的妻子,故意編造了「妻子克夫,不能同房」的謊言。愚昧的道友竟然相信邪師之言而和妻子分居,冷落妻子。
一位道友曾拜了某邪師盲修瞎練,他的摯友勸過很多次,甚至為之和他吵架,希望不要修持那些旁門左道的神神道道的「法」,不然危害不淺。可道友不聽,反而攻擊他的摯友,說摯友在騙人,說摯友講的才是邪法。後來這位道友,先是出偏住精神病院,後來出偏而死,英年早逝。當初他要是能想到自己因為「修鍊」四十剛出頭就猝死,他還會修鍊嗎?他還會拜那些偽師邪師嗎?絕不會。
一位道友,曾經也有心修道弘道,在2010年拜了一位道士為師,這位道士是邪師,說這位道友是某某天尊轉世,有什麼使命,而他(邪師)將後要「封神」。結果,這位道友和另外一位女道友都被這位邪師所騙,走上神神道道的虛妄之路。到頭來大家都在造罪造業。
有些佛道界的老師,你要和他們交往,交往就是考察,老師考擦弟子,弟子考察老師,這很公平,也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一些人盲目拜師,也不考察,只是跟風,非常不嚴肅。
儘管,我也給一些道友教了一些法門,他們尊稱我為「老師」,但我向來視他們為道友,從不以老師自居,而是和他們一起修持、探索。雖然他們叫我為「老師」,其實我們只是道友,不是「師徒」關係,是因為,我沒有修證的成就,僅僅有一些粗淺的修持經驗,可以為道友,不足為人師。這一點,我非常清楚。一個人得沒得道,自己知道,天地知道,明師知道,鬼神也會知道,瞞不住天地神明與明師。
我講的「師」,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師傅」,而是能拯救靈魂、接引靈識、成就道果的導師、恩師、明師乃至成就師,絕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見個姓王的就尊稱他為「王老師」,見個姓陳的,叫「陳老師」的「老師」。或者交往多年,這個人德行、學問不錯就尊稱他為「老師」,那不過是個尊稱而已,那個「老師」,已經是泛化了的。我們過去把真正的受業之師或者有學問的長者稱為「先生」,可是現在「先生」一詞泛化了,成了對男性的普通稱呼,一些女士稱自己的丈夫時也說「我先生」。現在,「老師」這個詞語也泛化如「先生」,於是,作為尊稱的老師,便是普通意義上的老師,不是解脫道上的「老師」。
一些人因為讀我的博文、著作、所編輯的雜誌,乃至有個別人跟我學了一些道家的簡單法門如辟穀、導引、手訣之類,就尊稱我為老師,其實,這些法門,別說我不看重,即便古代真正的丹家,也不看重這些法門,傳這些法門的老師,也不足以成為解脫道的老師。張伯端在《悟真篇》里本身就沒看重這些有為法,紫陽真人還怕世人執著於這些法門,故而立言破這些法門,說了一些諸如「勞形按影皆非道,服氣餐霞總是狂」的話以破之。真正的道,就在你修鍊「勞形按影」(導引術等)「服氣餐霞」(吐納法)等法門所達到的身心境界里,不在法門本身。
明理有德、開悟見性、實修有證者,才有資格做有緣道友的老師。我因為交遊廣,認識不少修道圈子裡的老師,一些人很得意地給人說他有多少弟子等等。我了解他們,他們沒資格當那些道友的老師,論道德,論學問,論修養,論法脈,論證量,都不足以為人師,有的人只是圖虛名,有的人是貪利益,有的人是虛妄無知。
旁觀者清,故而,我能看清這些事情。某君想「當祖師爺」,往太師椅上一座,弟子們就跪下來磕頭,某君理所當然地接受他們的跪拜,還拿著這些照片招搖,「看,我有多少弟子,某某是博士,某某某是教授,某某是名人,某某某是老總,某某某是退休的副部長。」彷彿這真的增加了自己的分量,彷彿博士、教授、部長做弟子,就能證明自己有道一樣。
有一位「大師」,過去很有名,後來自己陷在迷信和神道的泥潭裡,很多弟子紛紛離開了他。他過去的一位學生是一位副部級幹部,大家叫他某某部長,於是,他到處「扯虎皮,做大旗」,說某某部長是他的弟子。這位部長感嘆說自己被人利用了,他想發表一個聲明,跟某某某脫離師生關係。我說不要這樣,不然,反而落人口實。單獨告誡其人,不準借著他的名號招攬學員。再者,不再往來即可。
這個「師」,能隨便拜嗎?一不小心,你就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特別是社會上有點名氣、有點權勢、有點影響、有點財富的人且心好佛道的人,更要慎重拜師,因為,很可能你會被當作槍來使。那位李大師王大師不都以馬雲和李亞鵬們作為「弟子」、作為「客人」而廣告天下的么?
某君被某偽師所騙,為老師付出了數百萬元,幾乎把所有的養老錢都付出了。到頭來什麼法都沒學到,更無任何成就可言,餘下的是如何度晚年的不安。
過去,一位道友非常迷信他的老師,說他的老師有多少神通,如何了不起。甚至對我說,他的老師超過了呂洞賓和張三丰的成就。我說,你不能把你老師和古人比,我們誰也沒見過呂洞賓和張三丰,你一個活著的人如何和八百年前、一千年前的人相比?我後來問過多次,「你見過你老師的神通嗎?」他和老師交往過很年,也沒見過老師的「神通」。其實都是騙人的,老師吹噓自己有什麼神通如搬運術、隱身術、幻化術,可是誰也沒見過,都是大師兄說的,二師兄傳的,三師兄描繪的,四師兄添加的,等到問大師兄,「你見過師父的神通表演嗎?」大師兄也說沒見過。問他從哪兒聽來的,說「師父自己說的」。到頭來,都是個傳說,正像小瀋陽歌里唱的:
「不要瘋狂地迷戀我,哥只是個傳說。」
很多老師門下都有類似的傳說和神話,大家說得有根有據、有板有眼,可詳細考察,且是:查無實據。若請老師表演一下,給弟子增點信心。老師總是一笑了之。要不說些「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之類冠冕堂皇的大話,弟子們唯唯諾諾,以為老師有理。可到頭來還傳播那些傳說和神話,然後,老師依然坐著大師、宗師或者法王、活佛、成就者的寶座,欺世盜名,牟利惑世。
那些裝模作樣的「大師」固然可惡,但那些捧臭腳,一定要把臭腳說成散發著異香的弟子們更可惡、更可憐,有意無意地做了幫凶,因為,這些騙人惑世的大師們也是他們捧出來的。至少要各打五十大板。
這些問題一定要明白,則做人不會虛妄狂傲。但也不要有太多顧慮,社會上畢竟還是好人多,我們看見有學問,有道德、有境界、有一定道術的可以學習的人,還是要真誠地把他們當作老師。這與上面講的「不拜沒有修持經驗、修持成就之師為根本師」並不矛盾。一是俗諦之言,一是真諦之言。我喜歡書畫,要學習書畫,就會拜一個老師學習,或者,雖未拜師,因為經常交往,我從他們身上學了不少技法,我也視他們為師,我的書畫也是這樣跟人學的,我多次觀摩李先生畫蝦、劉先生寫字,受益不淺,他們就是我的老師。修道,在普通的道術層面也可以跟人學習,但最好做道友,不被拘束。一些道術,是需要發誓拜師之後才會傳,這等道術,最好別學,學了,與解脫道的意義不大,而且那些道術里禁忌很大。反倒成了局限。
學道者,要有六祖的「唯求作佛,不求余法」的境界才行。我的理論也是在這個層面考量老師的。沒有那樣的老師,寧可參悟經典,以經典為師,每天拜佛,以十方世界諸佛為師,也不會以人間那些「六根未凈」的虛妄者為師。這才是最關鍵的。俗諦意義上的老師,一般難以壞人性命或誤人性命,但涉及到修道意義上的老師,一旦拜了邪師、偽師,就很危險。
第四,拜了邪師、偽師,一旦認清其虛偽與邪惡,要能立馬退出或者果斷退出,方可保性命無憂。這裡所言「性命無憂」,不是江湖上那個「要了你的命」的那個「性命」,而是與修道相關的性命,即《易經》上所言:「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之「性命」,是「性命雙修」之性命。是《性命圭旨》里所說:「夫學問之大,莫大於性命。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謂之命?先天至精,一炁氤氳是也。」




TAG:道醫 |
※修道拜師後如何對待師父
※拜師修道你要做好什麼?
※道教如何拜師以及拜師注意
※修道拜師後如何對待師父,15條規矩必不可少
※道教弟子的,尋師拜師之道!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教師節到了,小音帶你了解怎麼在道門拜師學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是如何拜師的?
※如果去《海賊王》里拜師,你最想找誰當師傅?
※諸葛亮拜師與修道的故事
※道教拜師真的只看緣分嗎?
※道教弟子的尋師拜師之道
※何(雲)偉拜師侯耀華,與郭德綱「師徒」變師兄,網友:這太尷尬了
※【道次第專題】學佛與拜師
※我想拜師,如何才能判斷和了解到師父的本事?
※郭德綱拜師李金斗遭拒?斗爺:沒人跟我提過
※武則天扮演者劉曉慶拜師學書法啦!恩師曾來德為她書寫《授業帖》
※道家之謂尋師、拜師、尊師
※王者榮耀:玩家拜師楊冪,沒想到竟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