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點擊上方「藝術與設計」可以訂閱哦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 2016年12月才建成開放的科學博物館的數學美術館是扎哈生前唯一的在倫敦的項目


2016 年3月31日,知名英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美國邁阿密的一家醫院中因心臟突發疾病去世,享年65歲。這位近十年來在各大地標性建築的競賽中幾乎無人可以匹敵的女建築師,留下了400多人的事務所和上百個未完成的項目,溘然離開。而在早些時候,她還在倫敦典禮上接受了riba的金獎……


今年5月28日,2016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如期舉行。為了紀念這位已故的偉大建築師四十年的建築生涯,berengo 基金會將在威尼斯16世紀古老的卡瓦尼· 弗蘭凱提宮舉辦扎哈的回顧展。展覽全方位地展示了扎哈的設計,不僅有建成的項目,還有正在施工的,甚至還有其他從未實現過的圖紙。這一些早期的沒有實現的方案包括malev i ch』s tektonic,一個泰晤士河上的橋樑的概念設計,它是扎哈在建築聯盟學院當學生 (1976-77)時期的作品,還有香港之峰俱樂部 (1982-83) , 德國漢堡的 hafenstrasse (1989),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系列建築 (1985) , 柏林維多利亞市總體規劃(1988) , 和卡迪夫灣歌劇院 (1994-95)。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 扎哈的手稿


生前,她因脾氣暴躁被人稱為「 女魔頭」,也因設計華麗酷炫被人詬病「形式大於內容」,甚至去年,還有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東京國立競技場事件,到底是對扎哈建築形式的一次反動,還是被政府主導下的犧牲品?而在扎哈猝然離世後,本次展覽將很多扎哈設計的手稿當作重頭戲來一一展出,這些手稿大多都是沒有成行的項目— — 是的,儘管扎哈在近幾年在世界範圍內非常有名,但時間回退到 1980 年代初的扎哈·哈迪德身上,她所求的不過是得到一個可以付諸建造的項目而已。可以說,扎哈的一生是極度渴望證明自己的一生。這不僅僅因為她的女性和阿拉伯裔身份,而是因為她備受爭議的,追求「融合」的建築。如果說建築師的工作本身就充滿變數和挑戰,那扎哈的經歷則可以用「異常艱苦」來形容。而這些手稿,便是支撐扎哈一直走下去的非常重要的見證者。

1980年,扎哈在倫敦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建築事務所。儘管扎哈·哈迪德出道的時候已經 30 多歲了,而直到 41 歲,這位建築師都沒有真正建造過什麼東西。包括她參與的第一個國際上的競賽是香港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作品「香港之峰俱樂部」一系列巨大而抽象的花崗岩幾何體贏得一等獎,卻最終因亞洲金融危機只停留在了方案階段。她的不少作品都只能安靜地躺在圖紙上,無法付諸實施,她甚至一度被稱為「紙上談兵」的建築設計師。直到1993年,哈迪德才推出成名作— — 德國萊茵河畔魏爾鎮的一座消防站。她通過營造建築物與地面若即若離的狀態,達到一種海市蜃樓的效果。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 扎哈的手稿


這之後,扎哈彷彿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德國的維特拉(vitra)消防站、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千年穹隆上的頭部環狀帶(1999)、法國斯特拉斯堡的電車站和停車場(2001)、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滑雪台(2002)、美國辛辛那提的當代藝術中心(2003)。2004 年,扎哈獲得建築界的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在評委會發布的獲獎詞中稱扎哈· 哈迪德「 讓建築成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讓我們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噴薄和流動,她將建築行業拉到了一個新高度」。


對於熟悉她的人來說,扎哈是一個絲毫不被形式所限制的大膽創新的人。從學生時代就仰慕扎哈的帕特里克· 舒馬赫,畢業後到Zha為扎哈效力,並在10 年前成為扎哈的合伙人認為扎哈是一個「全能的人」。「她的設計作品幾乎涵蓋所有的設計門類,門窗、傢具、雕塑擺件、燈具、椅子、水杯和餐具。她的繪畫作品更是前衛,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築博物館這樣的業內權威機構永久收藏。」 帕特里克· 舒馬赫說道。對於本次展覽,帕特里克也在一次採訪中透露這是一次早已定好的展覽,目的就在於展示扎哈設計的那些從未被實施的項目以及扎哈在其他設計領域的天分,以便讓人們了解到一個不一樣的扎哈。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建築的背後——重識扎哈·哈迪德



> 扎哈的手稿們


同樣會展示的有扎哈· 哈迪德的事業里程碑式建築,包括了她的第一個建成項目,維特拉消防站 (1993),和坐落在美國辛辛那提的羅森塔爾現代藝術中心 (2003),該項目幫助她榮獲2004 年普利茲克,以及羅馬21世紀美術館 (2009) , 一個強調了她涉足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方案。展覽還將展示還在進行的方案,如安特衛普港,阿卜杜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和倫敦科學博物館內的數學畫廊等。觀眾還可以看到一部有關她生平的紀錄片,以及攝影師伊蓮娜·畢涅24年來拍攝的扎哈作品。


我們在懷念扎哈·哈迪德的時候也許會想起她設計的那些充滿爭議的建築,也許會想起她的「女魔頭」形象,但不可避免的,我們也會想起她的那些天才的設計,以及她在男性主導的建築行業爭得一席之地的勤奮往事。


逝者已去,生者如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展館秀創意 的精彩文章:

拿破崙皇帝坐什麼船?
你們都想要大別墅,外國人卻只想住這樣的小房子
喜愛電腦,不妨去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看看
這本《愛麗絲漫遊奇境》被《紐約時報》評為最佳兒童插畫書,700個零件、1300道工序,逆天了!
這些產品專門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TAG:看展館秀創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科館大講堂——雞年,重識「五德之禽」
閱讀 重識鄉土中國
重識城鄉關係:英國農村經濟未曾消逝
逃離冬日霧霾!這兩家酒店大牌讓你重識泰式奢華與溫暖海外自由行
新不了情,陳幼堅帶你重識香港
這七張地圖帶你重識世界
重識辛亥:1911年革命的「再歷史化」
重識大樓之謂與大師之謂
富士山可不是三俗景點!河口湖畔的一年四季讓你重識聖山之美
知力精華1月刊上線:雞年說「雞」,重識「五德之禽」
重識陸小曼:一個備受爭議卻不辯白的女人
《是時候重識漢字了》第17之「詩、言、志」
《是時候重識漢字了》第27
知力精華2017年1月刊上線:雞年說「雞」,重識「五德之禽」
照片為證!新專利揭露 iPhone 8 臉部多重識別
速度超快,雙向快充,多重識別,這款移動電源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