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QQ玩AR:設計團隊首曝 最大規模火炬傳遞策劃內幕

QQ玩AR:設計團隊首曝 最大規模火炬傳遞策劃內幕

本文由騰訊遊戲頻道特約作者fayeguo撰稿,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7月28日,一幅享譽世界的名畫悄然登上《深圳晚報》封面,與以往不同,這一次,引爆大家好奇心的,既不是蒙娜麗莎那抹神秘的微笑,也不是糾纏在作品背後的各種愛恨情仇,而是——QQ AR。不到一個月後,32張AR圖片中的第05號憑藉1,211,425次掃描,創下「24小時內掃描最多的現實增強(AR)圖片 」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這場「史上最大規模火炬傳遞」活動是如何出爐的?將AR技術首次引入社交領域,團隊是怎樣頂著壓力、扛住風險往前跑的?


奧運年,QQ怎麼玩起來?

不妨先把時間拉到5個月前。


春節剛過,團隊一起開了一次策劃會——奧運年,用特有的方式和億萬網名參與奧運、祝福並支持中國代表團早已成為QQ的傳統,而8月的活動3月就啟動,也是Lillian和她的運營小夥伴們非常習慣的節奏了。因為毫無疑問,這又是一個創意、顛覆、實現、再顛覆的過程。


對於擁有6.67億月活用戶的手機QQ而言,一個活動出來,數據早已不是單純的追求,但怎麼讓大家真正「玩」起來,形成話題性和參與感?這才是團隊真正糾結的地方,是仍然以內容為主,突出報道?還是和QQ運動結合,發起全民活動?又或者經典重現……


幾輪碰撞後,簡潔、有效的「火炬傳遞」成為最終確定的焦點,與奧運結合,話題性和參與感應該不成問題,但與08年PC QQ間傳遞截然不同,除了新意,大家思考的還有能否讓現實參與到虛擬的交互中?大家腦洞大開,是不是可以讓用戶在線下產生真實的互動,必須協同完成傳遞行為?

這著實是一個大膽的想法,而AR,正是在這個時候走進方案中的。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算不上新技術,可要把它引入社交活動,卻並沒有什麼案例可供借鑒。對於Jimmy所在的「攻城獅」團隊而言,以往主要負責基礎開發的他們,這次要面對圖像識別這些「新」東西,不能說不忐忑。而用研和設計團隊的Karl和設計師們需要考慮的,則是怎樣才能讓第一次走進QQ用戶視野的AR為大家所理解並真正用起來。畢竟,二維碼的掃一掃都普及了兩年之久。


QQ AR,到底能不能?


方案初定,大家首先面臨的,是「能不能」的問題。


做出來的圖像,能不能識別?

AR的識別原理,是用相機採集的圖像的特徵值與預先訓練好的圖像特徵值進行比較,因此,訓練識別圖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識別的速度和準確性。一般而言,特徵點越多越分散,速度和準確性就越好。最初,因為識別圖太相似或有漸變,出現了好幾次返工。


為了提高識別圖質量,設計需要在過程中根據開發GG們總結的設計規範和打分系統對每一張圖進行自我診斷,並針對識別點做更好的調校。雅典、北京、首爾、悉尼、巴黎、日本、里約,6個城市,每個都是不同樣式的設計,10種風格方向、近百張稿件便是這樣「應運而生」的。



QQ玩AR:設計團隊首曝 最大規模火炬傳遞策劃內幕




QQ玩AR:設計團隊首曝 最大規模火炬傳遞策劃內幕


而專項測試的同學則為AR專門搭建了環境,在不同距離、角度、燈光等之下對圖片進行測試,定義出識別的速度、極限距離、抖動等一系列的質量指標,確保識別圖指標合格。


機型五花八門,能不能玩?


玩AR,就像遊戲一樣,對手機硬體和性能要求是有門檻的,但是,全員參與的AR傳火炬卻不能有門檻。市場上的安卓機多達上萬種,怎麼讓儘可能多的機型都能玩起來?讓99%以上的QQ用戶都能體驗AR黑科技?

第一版Demo出來,500多款機型通過兼容性測試,發現的問題也逐一得到解決,但面對龐大的用戶群,團隊的信心仍談不上充足。3D火炬不能提前曝光,怎麼在保密的前提下讓更多人參與測試?聯想到眾測平台,大家說干就干,半天內,設計就提供了白色小熊模型,產品「掃人民幣吧,人人都有」的想法,也吸引了第一次眾測的500多個用戶,也正是這次測試,收集到了非常重要的首批性能數據。而用類似的方式,大家後來又做了多次眾測,絕大部分問題被發現和解決。


概念太新,用戶能不能理解?


對於普通用戶,AR是陌生的,與以往如何讓用戶明白並順利拿到火炬、傳遞給下一個火炬手?就是這樣一個路徑,團隊做了近20次的可用性測試和流程打磨。


第一稿,主界面下設置了按鈕,點擊後就能跳出識別卡,然而不少人會在主界面時就讓其他人掃,存在一定迷惑性。那主界面和識別卡合一呢?火炬是動態,動畫容易中斷,企鵝抖動也厲害,更要命的是,按鈕沒有了,一些用戶更茫然了……引導用戶傳遞的話怎麼說更好?按鈕放還是不放、怎麼放?反反覆復,推倒重來,只為了每個環節通俗易懂……


細節,還是細節


考量了「能不能」的問題,細節打磨依然是永恆的主題。


明快的色調、熊熊燃燒的火炬、兩個運動的小人兒、充滿地域特色的標誌性建築……這是這個8月,除了各種奧運賽事及魔性表情包以外,億萬網友再熟悉不過的畫面。但是,最初的設計卻與此相去甚遠。


深色科技感強,還能凸顯火炬,怎麼增加識別點?當「星座」的想法冒出來時,所有人一拍即合,為此,大家還特意查閱了各種天文資料,了解8月時這些城市上空分別出現的星座。然而,當這一絕妙的想法落地到風格稿上,卻發現與奧運活躍、熱鬧的調性不一致,還天然阻隔了一部分親切感。


深色不適用,6個城市,6種色調,要避免淹沒橙色的火炬,還要在AR圖像識別點與設計追求的簡約美感中找到平衡點,怎麼破?掃描後,小企鵝躍然圖上時,什麼樣的角度才能讓人一眼看到標誌性的面容,而不只是黑黑的頭頂?除了畫面的切換,當不同城市解鎖時,怎麼才能給用戶帶來豁然開朗進而新鮮雀躍的感覺?BGM,漢城是選最傳統的《阿里郎》,還是最IN的BigBang?巴黎,埃菲爾鐵塔下的浪漫情懷如何洋溢?又怎樣讓大眾一秒鐘感知到一個並不熟悉愛琴海海域風情……這些,都得在一遍遍的調試與測試中推敲出來。



QQ玩AR:設計團隊首曝 最大規模火炬傳遞策劃內幕



第一版活動頁出來,Showcase反饋「有點卡」。原來,一張圖7M,一個城市3張,6個城市就是130多M,但如果圖片變小,就會影響顯示效果。怎麼辦?從代碼入手調整策略降了一半,但許多低端機仍然無法支持。嘗試將圖片降到8Bit呢?18M是不是所有機器就能顯示正常了?在分析了不同機型的情況後,團隊又增加了DPC策略,對性能較差的機器降檔decode。這些,都是為了體驗能再流暢一點。


而由於功能的特殊性,很多關鍵流程需要開發實現才能做CE,有一段時間,基本都是白天出方案,晚上CE,CE後又連夜討論方案,白天繼續設計開發……部門的小夥伴、萬利達大廈的保安、海岸城的路人、深大的學生們,都成了大家CE的對象。正是這種反覆多輪極快速的用戶CE—產品改良—設計優化—開發響應—用戶CE的迭代,才確保了整個AR傳火炬的體驗順暢。


為整個活動打響第一炮的「蒙娜麗莎」,自帶話題體質,能吸引體驗、擴散,又隨處可見、參與門檻低,誰能想到這也是前後十來天里,提出一個推翻一個,最後反覆碰撞的結果下出爐的?


從開始「沒什麼把握」,心裡打鼓「也許幾百萬人會玩吧」,到參與用戶數快速突破千萬;從「1個用戶能傳出1個火炬就不錯了」,到最後QQ火炬手超1億、覆蓋中國所有城市、143個國家……這是奧運季,QQ AR留下的「世界記錄」;而花式玩火炬、開群求火種、某寶找攻略,以及硬著頭皮跟隔壁桌陌生人求傳遞,也成為了由蒙娜麗莎「加持」的特別記憶。


而正如一些外媒所評價的——這次QQ AR傳火炬,就像在一個未知星球放置了一個「火星車」,來探測新技術的應用潛力,並讓所有人都記住了騰訊曾在AR領域的嘗試。可不是嗎?大膽嘗試、小心求證、不斷顛覆、打磨,讓團隊在神秘的新領域創造可能性的同時,也推進了國內互聯網行業對AR技術的發展進程,為探索真正的AR及LBS社交積累數據和經驗。未來,毫無疑問,QQ將用AR技術帶來更多驚喜,為我們提供立體、生動和更形象化服務的想像空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遊戲 的精彩文章:

效果秒殺官方!大神重製生化危機場景
《EVE:堡壘》版本更新—系統全面優化
《守望先鋒》漫畫小說和新美術圖書公布 2017年上市
中國VR網吧火爆背後:一台設備兩萬 玩家無法負擔高額開銷

TAG:騰訊遊戲 |

您可能感興趣

全球規模最大電子展下月香港舉行 AR/VR設備持續火熱
視加AR:移動AR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OLED市場規模將翻番 三星LG積極備戰
利用GPGPU計算大規模群落模擬行為
全球大公司最新動態:大眾汽車旗下奧迪宣布最大規模管理層改組
三場大規模戰役體驗 RTS《突襲4》PC正式版發布!
《全面戰爭:傳奇》遊戲LOGO曝光 聚焦小規模戰場
基於FANSe演算法的大規模測序產品服務
「來福」IPO規模之謎
DARPA「軌道瞭望」項目集成史上最大規模空間感測器網路
英國軍工巨頭BAE將大規模尖端監控軟體Evident售往中東
微軟Xbox Live成為最大規模遊戲網路服務 E3將有新一批大作亮相
JYP 大動作拓展宣傳規模 與歐洲最大影片平台締結夥伴關係!
CRISPR會開始 大規模 商業化研究嗎?
基於CRISPR技術的工具或可進行大規模遺傳性篩查
雲谷第6代AMOLED大規模生產線超預期封頂
三星宣布第四代V-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開始大規模量產
Uber、HSBC豪擲千金,只為打造全球最大規模教育展
INFINITE大規模FM預告公開 今日開啟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