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撰文、攝影:宋利

早在公元3世紀中葉,長白山區已經開始有人採挖人蔘。長白山區的人們把進深山老林尋找採挖野山參稱為「放山」。


過去,長白山區靠放山為生的人極多,在當地人眼中,參與放山是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茫茫林海,瘴氣瀰漫,野獸橫行,遍布危險。因此,放山是對人的膽量,智慧,體能乃至道德的考驗和鍛煉。原始深林中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為了生存和找到,挖掘,保存好人蔘,客觀上需要一些山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需要科學的技術和能力。經過千百年來歷代放山人的實踐,總結提煉,交流借鑒,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由專用語言,行為規則,道德操守,挖參技術,各種禁忌,野外生存技能,專用工具器物等構成的放山人自覺遵守的獨特的民間風俗。經放山人師徒之間口傳身授,世代相傳至今。


放山習俗分布於長白山區。放山習俗中的崇拜信仰,思想品質,道德規範,環境意識,價值認同和傳統技能,極大地影響著當地人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並升華為一種獨特的人蔘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展現出中華民族傑出的文化創造力,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理念的遺存,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在中國各民族古老的習俗中像放山習俗這樣經歷千年而今仍具有實用價值的並不多見。


歲月流轉,在現代文明的滌盪之下,參業經濟方興未艾,古老的采參文化卻日漸式微。

在長白山腳下的吉林省通化市,從十幾歲就參與放山采參的福參源王俊寶、王俊良兄弟,三十多年來一直傳承著古老的長白山采參習俗。王俊寶是行業內野山參鑒定權威專家,王俊良是國家級人蔘炮製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省級長白山山參栽培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兄弟二人每年都組織參幫按照傳統的放山習俗進山采參,讓這中華民族的瑰寶,富有創造力、充滿傳奇色彩的民俗文化得以拯救和傳承。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任何一種文化都有一個靈魂,長白山人蔘文化的靈魂就是采參祖師、老把頭孫良。


明末清初,以山東為人數最多的人們為了生計開始闖關東,前途未卜的闖關東人歷盡千辛萬苦到達長白山腹地,從事著各行各業,基本都是與大山打交道,背井離鄉的淳樸百姓在這滿目荒夷的地方也需要有精神上的支柱,要有可寄託的心中之神。中國人民一直把『義』字看得很重,把仁義、善良、忠孝的傳奇人物奉為神,諸如關公,就被人們奉為武財神 ,膜拜供奉 。山東萊陽的孫良,為了給母親和鄉親們治病,冒死獨闖長白山采參,遇到同在長白山采參的張祿,結為兄弟,又與張祿半路走散,為了尋找兄弟,幾天幾夜只吃了一個蝲蛄,最後累餓交加倒在蝲蛄河邊(孫良墓坐落在今通化縣灣灣川)。

闖關東的後人們被孫良的忠孝仁義所感動,尊奉孫良為老把頭、采參祖師、長白山神。老把頭是長白山人的放山人依照自身的形態與要求的創造,並成了開發山區的精神支柱。長白山區所有求財于山者,統統信仰老把頭。每逢陰曆3月16日,長白山區的人們都過老把頭節,紛紛祭拜老把頭孫良。在長白山區,老把頭這個尊稱只能是孫良,後來的放山首領只能稱為把頭,不能加一個「老」字。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長白山溝壑縱橫,山高林密,野獸出沒,蛇蟲游弋,人跡罕至,放山艱苦而危險,在長期的生產實踐活動中,逐漸產生了放山人的集體組織---參幫,參幫的領頭人,叫作參幫「把頭」。早些年,長白山裡伐木、放排、採金、挖煤等山裡活計的頭兒,都叫作「把頭」,對於參幫把頭,他的權威來自於野外生存與采參的真實本領,德高望重、懂山規、講誠信、熟識地理生物知識,指揮著整個放山活動。把頭是放山采參活動中的中心人物。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拉幫。穀雨掛鋤的農閑季節,山民們就要跟隨把頭放山采參了。放山之前,先組織幫伙,叫「拉幫」,參幫由把頭、端鍋的(做飯的)邊棍(把頭副手)及初把郎(初次放山人)組成。人數須為單數,放山人把野山參視為人,講究「去單回雙」,加上人蔘湊成雙數,再選黃道吉日,表示去時吉利,回來快當(快當是滿語,順利、順當之意),體現了挖到山參的祈願。參幫在把頭帶領下到老把頭孫良墓前跪拜,祈求老把頭孫良保護參幫的安全,能抬到大棒槌(長白山人把人蔘稱為棒槌)。離孫良墓較遠的人們則在家附近的山神廟祭拜孫良。(此次放山人員由福參源王俊寶、把頭陳元明、邊棍孫衛東、及李雪鑫、燕集慧、陳元明、王福林、劉元喜、徐繼德等人員組成)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進山。拜過老把頭孫良後,參幫在把頭帶領下拉背兒進山(拉背兒是放山行話,就是背著放山工具進山)。從前,拉背兒是用背筐,背筐里要裝上放山吃的糧食、鹹菜、鹽、炊具、老旱煙袋、抬參工具和睡覺的用品。有些放山把頭還隨身帶個戥子稱,舊制的老稱,十六兩為一斤,人蔘「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指的就是老稱的重量,那時的八兩是現在的半斤。能採到大棒槌,把頭是要稱一稱的。進山途中,每逢遇到山神廟,參幫必拜。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把頭觀山景。觀山景就是把頭憑經驗看哪片山會有人蔘,不能讓參幫走冤枉路。陳把頭根據經驗,看坡向、山形走勢、樹頭、草頭等植被生長情況及是否有老垵子(曾經抬出過人蔘的老坑)等確定參幫在哪裡搭地搶子(住處)、去哪片林子放山。


椴樹多的地方長人蔘。梁代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寫的《高麗人作人參贊》:三丫五葉,背陽向陰。 欲來求我。椴樹相尋。椴樹葉大,蔭廣,陽光照射下,樹下是漫散射光,適合人蔘生存。《柳河縣誌》記載:「山參生於石壁下大樹旁,即可避正午陽光之直射,又可免淫雨過度之澇災」。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把頭觀好山景,就要帶領參幫選地方「壓搶子」即搭建住所。搶子壓在哪,哪裡就是家。放山人在搶子里吃飯、睡覺、避雨、休息。美麗神奇的人蔘故事,最先就是誕生在搶子里。


壓搶子是放山生活中一項及其重要的大事。搶子地點選得好也壓的好,不僅能遮風擋雨,也不能受到山貓野獸的侵害,更能讓放山人開眼(發現人蔘)拿大貨。


最講究的地方是:面南背北,青龍壓白虎。窩風,向陽,前坡,後崗,坡下有泉,泉中水旺。這樣的地方是風水寶地。放山人迷信,認為南為小北為大,背面是山神爺老把頭住的地方;東為青龍西為白虎,只能東山頭比西山頭高,這叫青龍壓白虎。青龍是吉神,白虎是凶神,如果犯了白虎壓青龍的大忌,放山人會大不吉利的。搶子不能建在溝底或離水太近,防止上游下大雨山水衝下。搶子後面的山不能太陡,選的坡度要緩,防止連雨天有滑坡和泥石流。搶子不能選在獨木下或老站杆子(老枯木)旁,因為獨木在雷雨天容易引來雷擊,老站杆子在長白山大森林中很多,多為松木,高約幾十米,樹身上的枝杈年久乾枯變成尖銳的木釘,如果夜裡被大風颳倒,非常危險。


搶子的大小,根據人數多少而定。放山人搭建的搶子種類很多,性能各不一樣。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用三塊石頭在搶子前搭起爐灶。爐灶要離搶子保持距離並根據風向選擇搭設地點,防止爐火燎到搶子。大的參幫或長期放山的參幫會單獨設一端鍋做飯的人員,小的參幫或短期放山的則大家一起做飯。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搭完搶子,砌好爐灶後,陳把頭在地搶子後側的岩石下用三塊石頭搭砌「老爺府」(老把頭孫良廟),帶領參幫上香祈願。每次拿飯(吃飯)前,把頭都要把食物先給老把頭孫良供上後參幫才能拿飯。參幫成員大小便都要遠離老爺府,並不能沖著老爺府方向,那是對老把頭的不敬。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一切安頓妥當,參幫稍作休息,陳把頭帶領參幫到來到選擇好的林子里準備排棍、壓山(尋找人蔘的過程稱為壓山)。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在壓山前,所有進山的成員要站在一起,齊聲吶喊:「開山啦。。。。。」眾人接:「拿大貨」,目的是振奮士氣,驚走野獸。也叫『晃山』。


壓山開始,參幫人員分工,開始「排棍兒」。把頭為頭棍兒,依次橫向排開,排在最外邊的是邊棍兒。經驗少的和初次放山的初把郎排在中間。一般兩人間距丈余,以索羅棍子(放山工具,木棍)尖可搭在一起為度,不放過一塊磚的距離,把頭和邊棍控制整個參幫的走向和距離。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壓山過程中參幫撥草緩行,仔細尋找人蔘。講究「寧落一座山,不落一塊磚」。


壓山時不準亂講話。這是老放山人傳下的規矩。地勢複雜,動物很多,大型食肉動物白天都會在樹叢中睡覺,索羅棍子上的銅錢會發出碰撞聲,動物對這聲音非常敏感,遠遠聽到就跑掉了,亂說話就會影響銅錢聲音傳播,亂說亂喊也會導致分心而看不到人蔘,或因驚悸而出亂子。也有的說會嚇跑人蔘,導致大夥拿不到貨。看見東西喊出來就得拿著,即使看見錢串子(蛇)也不例外,以示懲罰。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參幫行進中,把頭和邊棍一邊壓山尋參、控制隊形,一邊打拐子,打拐子就是折斷樹枝或抓一把青草放到樹杈上留作標記,以標記出此間距內已經尋找過人蔘,免得走重複路。大林子里棘草叢生,如不打拐子留下標記,真的很容易走冤枉路。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參幫人員壓山過程中,每個人根據排棍時的自己所在位置一直前行,走過的路不許回頭反覆找參,免得其他人員懷疑其有私自藏參之嫌,再則也容易掉隊發生危險。前進中即使遇到大倒木或小石砬子也不許繞行,只能翻越,目的是不能錯過任何一處地方。根據經驗,有些大棒錘(野山參)就長在倒木下或石砬子上。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林密草深,幾步之外不見彼此,又不許亂喊,因此要用索羅棍敲擊樹榦的辦法彼此聯繫,稱為「叫棍兒」。


叫棍兒是放山人專用的暗語,在壓山前把頭就已經囑咐給大家並都要牢記, 各個參幫的暗語也不一定都固定不變,就像戰爭時期電報的波段和密碼一樣,只有自己參幫的人能聽懂。正常叫棍兒都是把頭叫,把頭要隨時知道參幫人員的位置、距離,判斷有沒有掉隊的。所以每壓一段山,彼此看不到人了,就敲擊樹榦,其他人每人依次回敲一聲,既示意自己的位置,又示意繼續壓山。平時你一下我一下地敲,叫做平安棍兒。把頭叫棍兒,一般選擇老空站杆子(枯死的老乾松木),這類樹一敲擊,發出的聲音深厚、朴脆、易發響,像一個發射塔一樣聲音傳得遠。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壓了一下午山,參幫一無所獲,陳把頭叫棍兒要求參幫向他靠攏,拿墩兒(休息)、拿火兒(抽煙)、準備要一起下山回搶子第二天繼續壓山。


拿蹲兒時絕對不準坐樹墩,山裡人視樹墩為山神爺老把頭的座位,坐樹墩是對老把頭大不敬。在長白山大參林中尋找野山參猶如大海撈針,不開眼(找不到人蔘)是常事,很多參幫常常壓山十幾天也是空手而歸。老一輩放山人常說,只有參幫里某個人和人蔘有很深的緣分,人蔘才會出現。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參幫回到地搶子(住處),索羅棍要立在「老爺府」前一字排開,整個放山過程中索羅棍不能倒下或坐在屁股下,即使拿蹲兒拿火兒時也要摟在懷裡或插到土中,如果索羅棍倒下,把頭就會停止當天的采參活動下山。


索羅棍是滿語,根據滿族索羅神桿演化而來的放山專用工具,選用硬木製作而成,古人定五尺二寸,即173厘米長,諧音「要起參」。後人稱為「索寶棍」,用來撥草尋參、防身自衛、驅趕野獸、拽拉牽引,更能叫棍兒傳遞信號。故稱「放山神器」。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和端鍋的生火做飯,以前放山的糧食,全是小米。小米熟得快,吃起來香,營養豐富。現代人放山還帶大煎餅,煎餅不容易壞,也抗餓。放山人不許帶肉、油和蜂蜜,因為肉香和蜂蜜能招來大牲口(野獸),只能就地取材,採集些蘑菇和山野菜,加把鹽煮上滿滿一鍋。放山生活是極其艱苦。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放山人都要在地搶子前隆起火堆,累了一天的兄弟們圍著火堆拿飯(吃飯)、聊天、聽把頭講放山規矩和人蔘故事,有說有笑好不熱鬧,初把郎燕集慧還在搶子門口發現了一苗巴掌子(二年生人蔘),小心翼翼地保護起來,幾百年來長白山的放山人一直遵守著「抬大留小」的山規,燈檯子(三匹葉)以下的小人蔘不準拿,待其長大留給後人採挖。這是放山人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火堆的作用很大,徹夜不熄,既能去防止野獸侵擾,又能防止深林中的蚊蟲,還能取暖、烘烤身上的潮氣,免得放山人生病。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勞累了一天的參幫漸漸進入夢鄉,鼾聲四起。陳把頭要等到弟兄們都睡著了才能最後一個拿覺(睡覺),他要給火堆添些柴,查看地搶子周圍安全狀況,給參幫弟兄蓋好衣服防止受涼,夜裡還要輪番叫起弟兄們烤烤身子,驅驅濕氣。這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參把頭的職責和高尚品德。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翌日清晨。陳把頭早已和端鍋的做好了飯,陳把頭先給老爺府供上了飯菜並向老把頭孫良祈願,保佑大家安全、開眼拿大貨,喊醒熟睡的參幫弟兄烤火、拿飯。按照山規,不得洗臉,不得刮鬍子,只需用溪水濯眼,俗稱「開眼」,以確保今天順利「拿貨」。,這也是老放山人留下的規矩,不能洗掉從家中帶來的幸運之氣。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帶領參幫在大山裡尋了幾日,這天又進入了另一處山林,參幫里的初把郎兒李雪鑫說他在夜裡做了個好夢。有時候把頭或者其他人會根據晚上做的夢決定壓山的地點,此時眾人只管跟隨,不能點破。確有許多放山人根據夢境找到人蔘的經歷。那一般是挖到棒槌的好預兆。放山人都非常相信「夢境」說。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所以今天要帶領參幫選擇到這一處林子里,也是因為夜裡聽到了棒槌鳥的叫聲。


長白山區有不少關於這種神鳥的傳說,每當人蔘籽紅了的時候,夜裡就能聽到棒槌鳥的叫聲,它長得很象小貓頭鷹,學名叫紅角鴞。有經驗的把頭可以憑此線索尋到人蔘。所以陳把頭和參幫弟兄們在夢境指引和棒槌鳥鳴叫的好預兆下,仔細地壓山尋找人蔘。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大家摒住呼吸,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在棘草叢生的山林里蹣跚前行。突然聽到遠處有人喊山:「棒槌」,眾人還沒愣過神來,陳把頭就連忙接山:「什麼貨?」對方應山:「五匹葉!」


眾人齊聲賀山:「快當快當。。。。。」。大家都異常興奮,迅速朝喊山人的方向聚攏過去。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原來在一個石崖下,王福林發現了一苗五匹葉的大人蔘,參籽已經脫落,他怕喊炸山(喊錯,喊錯了參幫就要結束放山回家),經仔細辨認後才大聲喊山。陳把頭連忙帶領參幫跪拜,感謝山神老把頭保佑,讓我們開了眼,拿到大棒錘。並立即上前,用棒槌鎖(是用一根三尺長的紅線繩,兩端各拴一枚銅錢,用於栓參,起到拴寶和固定作用。老放山人的說法是,發現野山參,要用紅繩將其拴住,防止人蔘跑掉。)將其拴住。放山人都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喊山的規矩使得財寶公開透明,大家有福同享。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在人蔘上搭起過梁固定參桿(防止抬參時參莖倒掉折斷參蘆),從背筐里取出抬參的快當簽子等專用工具,開始開盤子抬棒槌。


「抬參」,意指挖野山參過程,是放山人的最高技藝。抬貨時先開「盤子」,根據山參的長勢和生長環境,決定採挖方法。其他人在上風頭打火堆,以熏驅趕蚊蟲和預防野獸侵襲。初把郎則在陳把頭旁邊持樹枝為把頭扇風驅蚊還要隨時給把頭點上一支煙。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抬一棵參,要動用許多專用工具。其中有快當簽子,是用鹿角或鹿骨削磨製成六寸長的簽子,用來撥土挖參,質地堅硬順滑,不吸水不霉變,所以不會帶黴菌,在劃傷人蔘時不會使參體腐爛。


抬參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更需要極大的耐心,像發掘古董一樣必須確保人蔘的每一根鬚根的完好,如果挖斷一根參須,人蔘就跑了漿氣也就賣不上好價錢。所以,整個過程一般要持續幾個小時。抬參所用的時間與棒槌的大小和生長的環境有關,放山人有時抬一苗大棒槌需要幾天時間。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用了足足四個小時,終於將這苗大棒槌沒斷一根毛須完整地抬出,參幫弟兄們興奮異常地圍在陳把頭身邊,目不轉睛地看著這苗大棒槌,嘖嘖稱讚!這苗參足足有十五錢重,六七十公分長,陳把頭根據經驗說參齡至少有八十年。


大家為得到這苗參體如此俊美的寶貝歡呼雀躍,此時小初把郎李雪鑫也說出了他昨夜裡的那個夢,他夢到一個采蘑菇的美麗女孩在一個山崖下的石頭上坐著休息,女孩十七八歲,還問李雪鑫也是采蘑菇嗎。。。。。。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親自剝了一塊樹皮打棒槌包(長白山區放山人包人蔘的傳統參包)。常選用紅松樹皮或樺樹皮。即能保證人蔘不受損壞,又能保持人蔘漿氣不跑,保持人蔘新鮮。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和邊棍兒(把頭副手)孫衛東兩人小心翼翼地在樹皮內襯上青苔,這苗大棒槌美美地睡在青苔上,邊棍兒孫衛東又在抬出人蔘的垵子(參坑)里抓了一把土,放山人俗稱「離娘土」蓋在人蔘上面,這苗大人蔘就不會想家,就會被請出大森林,就會去尋找人世間和她有緣的那個人結緣。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給棒槌包繫上紅布,像是給在大山裡修行了近百年的參姑娘蓋上了紅蓋頭,迎娶她去與她有緣的如意郎君接姻緣。


長白山的放山人有抬到「四匹葉插花(即在抬出人蔘的垵子里插上四根樹枝),五匹葉掛旗(即在垵子旁邊的樹上掛紅布旗),六匹葉砌廟」一說,以示慶賀。這次抬到五匹葉大人蔘,弟兄們早已在把頭抬參時掛起了紅布旗也填了寶坑(將抬出人蔘的土坑回填平整)。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砍兆頭。按照老規矩,在抬出人蔘的垵子旁邊選一棵老松樹或其它樹木,剝去樹皮,砍成方形輪廓,在上面標出放山人數和出土的人蔘大小(幾匹葉),以示後人或其他放山人這裡曾抬出過大人蔘就叫砍兆頭。


「圍著垵子轉,吃飽飯」,若干年後再有放山人路過這裡,看到兆頭就會在附近繼續尋找人蔘,因為現在這苗大人蔘每年脫落的種子已經也發芽出土長成大人蔘了。這可是放山人非常寶貴的經驗,後來的放山人往往會滿載而歸。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把頭在砍完的兆頭上塗上泥巴,防止標誌隨著樹木的生長逐漸消失。有的把頭也會用火把將兆頭薰燎一下,無論過多少年記號也不會消失。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抬到大人蔘的心情是無比喜悅的,長白山參幫一直有個規矩,就是無論抬到多大的人蔘,都不準議論價格,不準議論能賣多少錢。以前的參幫抬到人蔘時下山途中也不能表現出喜悅的表情,因為隔牆有耳,議論價錢會被外人或土匪聽到,也會讓參幫內部成員對價格期望過高而影響團結。陳把頭和邊棍兒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參幫回到搶子里,陳把頭把棒槌包置於老爺府前,焚香敬老把頭孫良,感謝老把頭的保佑,保佑了參幫弟兄們平平安安,沒有走麻達山(迷路),並且抬到了大貨(人蔘)。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參幫要下山時,搶子不能拆,剩餘的糧食、鹽和火種包好後留在搶子里,給其他放山人或走麻達山的人留著,這是長白山區世世代代放山人留下的規矩。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回到縣城,陳把頭把人蔘賣了個好價錢,收人蔘的鄭慶余老闆也說很久沒見到這樣的好貨了。歷代參幫抬到人蔘,無論賣到多少錢都人人均分,把頭也不多拿。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放山之前,參幫在采參祖師孫良墓前祭拜祈願,當時許下什麼願就要還什麼願。陳把頭和王俊寶買了豬頭和貢品帶領參幫來到孫良墓前還願,感謝老把頭孫良的保佑。

是誰在守護長白山的魂?



陳元明把頭和王俊寶帶領參幫去放山的大林子,位於通化縣大川村後的崗山嶺,這裡森林茂密,生態原始,是清代皇室正白旗分封的采參山場。


當年清政府為了壟斷采參業,嚴令規定皇室成員采參人數和采參數量,將烏拉山場(烏拉,滿語:江邊,沿江之意,長白山區采參之地統稱烏拉山場)所轄的額勒敏(滿語音譯:今通化縣二密鎮,清皇室正黃旗分封參場)山場;哈勒敏(滿語音譯:今通化市哈泥河流域,鑲黃旗分封參場)山場;崗山嶺等地重兵把守,嚴禁外人進入采參。


青山常在,綠水常流,人永遠只是塵世間的匆匆過客,當長白山的種種古老傳說由幻想的抽象變成鮮活的具象,呈現在面前的時候,在遙遠的內心深處,不由自主地生髮出一種感動情懷。觸及心靈的,有穿越時空的神秘,也有對大自然的敬畏,而更多的感動,是來自於人類的偉大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這些能力,其實就是我們的古樸民風。


放山人講究平等互助,謙讓友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放山人靠山吃山養山,懂得永續利用的淳樸環保意識,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人文精神。放山習俗中的信仰崇拜、思想品質、道德規範、環保意識,價值觀念、野外生存技能及團隊合作精神,對於 現代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濕版攝影下的國家公園
《國家地理》現場直擊:義大利、緬甸接連發生大地震!
布拉格風味旅行小指南
高壽的印度老虎女王終離我們而去!
大千世界裡的大眼萌!如果我這麼萌,我就天天發自拍!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長白山,長相守,到白頭
長白山為長相守到白頭,代表人們對愛情的忠貞與美好
長白山的秋天太「色」了,你還敢來嗎?
長白山水怪到底是什麼?真相揭秘驚呆世人
誰把太白山寫的這麼難看?
長白山老林里有張寂靜的書桌
長白山天池水怪真的存在嗎?真身揭露驚呆世人
長白山為什麼總封山?我來告訴你!
沒在夏天泡過長白山的溫泉,你敢說自己是溫泉達人么!
感人!球迷為延邊富德赴長白山祈福,延邊富德還有希望嗎?
長白山與鷹的繪畫
開往長白山的綠皮火車,你能等等我嗎?
冬天,你準備去哪裡看雪?——長白山魔界
長白山天池水怪真的存在嗎?關於拍攝的疑似照片如何解釋
謫仙人李太白 對太白山是有多痴狂
長白山山黑豬
有一種心動,叫長白山的夏天 愛攝旅召集影友,跟我走
去長白山下,叼一根馬迭爾,看一眼東北虎,可好?
您祖先是長白山幾道溝?這裡給您長白山二十三道溝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