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具備建造下一代對撞機的三個條件

中國具備建造下一代對撞機的三個條件

關於建造下一代對撞機的問題,從世界範圍來看都是有共識的,那就是一定會建。


文 / 陳新


近日,楊振寧教授發表觀點,認為中國今天不宜建設超大對撞機,一時引發物理學界熱議。關於在中國建造下一代對撞機的問題,在網路和媒體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這是個好事,科學的問題不僅需要在科學工作者內部討論、形成共識,媒體大眾也需要有知情權,科學工作者也需要向關心這些事情的公眾提供科普知識。目前來看,我們的科普工作還遠未到位。

關於建造下一代對撞機的問題,從世界範圍來看都是有共識的,那就是一定會建,但至於何時建,建在哪裡,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有意建造對撞機的國家必須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要對這種大科學工程有充分的論證,要有國內外的技術合作。


瑞士和法國邊境27公里長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就這三點而言,中國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在中國粒子物理學家內部,也是有共識的,就是支持中國建下一代對撞機項目。個別這個領域的科學家不同意或不支持是可以理解的,任何科學決策都有正反兩方的討論,但是最終結論應該站立在科學問題本身的角度,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之上,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向公眾普及科普也是必要的。


公眾關心的經費問題,如果從佔GDP比重的角度看,從國家經濟發展遠景來看(項目本身有幾十年的跨度),不是大問題。因此,擠占其他領域經費無從談起,國家應該支持的是好的科學項目,而不是定總數後平均分配。

中國具備建造下一代對撞機的三個條件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透視圖


毫無疑問,建造對撞機的過程也是我們學習的過程,畢竟我們沒有成熟的經驗,但是反過來說,想達到某些結果,做了不一定成,但不做一定成不了。從大方向說,國家政策支持更多科研投入,支持發展大科學裝置和科學工程,這些地方也正是我們的短板。


粒子物理屬於基礎科學,有許多理論和學派,但是它離不開實驗。我們需要一個在實驗領域引領世界前沿的項目,而這個物理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國際合作,不是簡單的誰領導誰的問題。


我們需要國外的技術和經驗,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其他國家也希望通過合作共享物理結果,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我們需要國外的技術和經驗,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其他國家也希望通過合作共享物理結果,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加速器和探測器的建造會帶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會吸引培養一批相關技術領域的人才,得益的是國家。


所謂基礎科學無用論,我們大可不必在意,翻翻科學史就有結論。科學項目決策者應該考慮到相關領域研究者的共識,做出決定,而這個決定無疑將會影響中國粒子物理未來幾十年的發展。

作者系清華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 END -


推 薦 閱 讀


我們給

有價值的留言


理直氣壯發稿費


歡迎別出心裁


拒絕一本正經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台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菲律賓總統辱罵奧巴馬,兩國關係破裂?
要不要花1000億建大型對撞機,要讓科學專業主義決定
都7年過去了,電擊治「網癮」居然還在
多國科學家「無法重複」未必等於韓春雨造假
猜一猜:北師大獲贈的6000件文物會有多少是「贗品」

TAG:新京報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歐洲很強:現有對撞機嫌小,又計劃建造尺寸大三倍的粒子對撞機
英媒:中日同時著眼建造新一代大型強子對撞機
中國現在是否適合建設大型對撞機
中國現在是否該建大型對撞機?
激辯中國是否該建巨型對撞機
霍金稱中國應建造大型對撞機,造紙術發端提前200多年
王貽芳再談大型對撞機: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一項政治決定
王貽芳:中國今天應該建造大型對撞機 | 獨家
楊振寧反對中國現在建大型對撞機,他可是一輩子待在美國的
你支持中國建「超級對撞機」嗎?進來投個票!
歐洲強子對撞機實驗終於發現了,又撞出了一個重大發現!
大型對撞機,建還是不建?開直播來吵一架啊!
丘成桐為什麼期待在中國建巨型對撞機
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新粒子了嗎?這僅僅是個巧合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首度發現「五夸克」粒
中美撞機撞醒中國?拿到核心技術咱一口氣造6款電子戰機
獨一無二拒絕撞機 這些特色定製手機不一般
中國在巨型對撞機問題上千萬別上霍金的當!
粒子對撞機到底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