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AI說


近日,一位叫筆名「逗比媽」的作者,在其個人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文章:《你的孩子是充話費送的嗎?竟然給他看沈石溪的小說!》,引起了一番大討論。許多報道和評論都提到了果殼謠言粉碎機這篇2011年7月發表的、由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Greenan撰寫的《斑羚飛渡是夢一場》。


今天重刊舊文,在破除誤解的同時,也希望大家能了解下真實的斑羚。

文:Greenan


外甥女像我一樣喜歡沾花惹草招貓逗狗熱愛自然。有天她突然拿著課本來考我:「你說斑羚會飛嘛?」


我歪頭看她:「又不是蝙蝠鼯鼠,當然不會。」


「可是斑羚會飛誒,就像馬戲團里的空中飛人那樣,」她臉上閃過一絲得逞後的壞笑,又嘆了口氣:「不過也是迫不得已。」

「什麼什麼呀!?」我瞬間凌亂了。


原來她說的是教材里收錄的動物小說,名叫《斑羚飛渡》,講一大群斑羚被獵人逼到懸崖邊,在頭羊的組織下,小羚羊踩著老羚羊的背跳到懸崖對岸逃生,老羚羊卻為此甘心墜崖。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講著講著她聲音就高了:「動物們不僅可愛,聰明,還很偉大啊,人類太自私了!」

「喂喂,你這兒哪兒學的啊,你媽白疼你了……」我試圖提醒她,「斑羚不可能這麼做。」


「這是作者親眼看見的,你見過斑羚嗎?」 她不忿。


我有點氣短:「呃,只見過斑羚屎,不過讓我給你講講斑羚是怎麼回事兒。」


斑羚屬


想搞清楚文章里說的事情,首先要認識下斑羚。

斑羚是一類長的像山羊又像羚羊的牛科BOVIDAE動物。有些地區的人會叫它們是野山羊,但它們比真正的野山羊體型小不少,是北美雪羊和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大塊頭山羊——麝牛的兄弟[1]。據說命名人起名時,原打算根據生活環境和形象叫他們為叢林里的( nemoris )小山羊( haedus ),但不小心犯了個拼寫錯誤,就成了現在的 Naemorhedus 了,不過叫 Nemorhaedus 也是可以的[2]。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斑羚等羊亞科動物親緣關係示意圖

人們曾經認為有四種斑羚:


被列入我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斑羚N. goral,也叫喜馬拉雅斑羚;


列入一級重點保護的赤斑羚N. baileyi cranbrooki,也叫西藏斑羚,是紅斑羚N. baileyi的亞種之一;


長尾斑羚N. caudatusy,也叫西伯利亞斑羚;


灰斑羚N. griseus或稱川西斑羚,後來被歸入了長尾斑羚成為它的一個亞種。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因為被捕獵,以及所生活的叢林受到破壞,在過去幾十年中,斑羚們的數量快速下降。為避免這類動物滅絕,人們將它們列入了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I [3],嚴禁國際貿易。後來的研究將原先的鬣羚屬Capricornis三個物種併入斑羚屬,包括蘇門羚N. sumatraensis,台灣髭羚N. swinhoei和日本髭羚N. crispus[4]。


那麼發生在《斑羚飛渡》中的會是哪種斑羚呢?


突破口:戛洛山


斑羚們的毛色從灰到棕黃到紅褐色變化多樣,僅憑故事中描述的「毛色深棕的公羚,或灰黑色的母斑羚」很難確認到底是哪個物種。還好除了長尾斑羚以外,另外兩種斑羚的分布都比較狹窄。但剛好又在南亞、東南亞和我國與之交界的地區。想知道「會飛」的是那種斑羚,必須要知道故事的發生地戛洛山在哪裡


《斑羚飛渡》的作者沈石溪曾說,戛洛山就在他住的曼廣弄寨子背面,但曼廣弄又在哪裡呢?


據記載,沈老師當年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勐混區曼谷大隊曼廣弄傣族村寨插隊。在如今的地圖上,已經找不到曼谷大隊和曼廣弄的名字。勐海縣勐混鎮只有一個發音上有些相似的曼廣龍(竜)自然村屬於曼國(果)村管轄。曼廣龍村坐落在平壩子上,離勐混鎮只有3公里多一點,是個熱鬧的農業村[5]。在曼廣龍村南邊直線距離大約20公里外,是出現在沈老師另外一篇小說《保姆蟒》中的布朗山,但戛洛山卻杳無蹤跡。時光荏苒,地名變更已不可考,還好可以大致確認,這座傳說中的戛洛山應該在勐海縣境內。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勐海縣地名圖


目標鎖定:灰斑羚


隨著人們對野生動物加深了解,一些過去動物資源考察和記錄中的亞種歸屬爭議以及誤認問題也逐步呈現出來。比如我國在很多地方都曾記錄有斑羚N. goral,但實際上這個種就像它另一個俗稱喜馬拉雅斑羚一樣,只是沿著東西方向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南北坡(下圖為斑羚的實際分布示意圖),在我國其它地區,包括西雙版納都沒有分布。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斑羚N. goral的實際分布示意圖


西雙版納勐海縣位於中緬邊境的中方境內。如果從較大的地理尺度看,中國和緬甸都有紅斑羚N. baileyi和長尾斑羚N. caudatus分布。看細些就會發現,紅斑羚只分布在緬甸西北地區,對應的是我國雲南怒江州和西藏察隅縣一帶[6]。


因此分布在西雙版納,沈石溪老師筆下的斑羚,就只能是長尾斑羚N. caudatusy,而且極有可能是它的亞種灰斑羚N. c. griseus了。灰斑羚個頭不大,體長大約一米,而肩高只有半米左右。它們頭頂長著匕首似的短角,在野外不大容易區分性別。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它們一般可以活到十五歲上下。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灰斑羚


灰斑羚群:


我們是小群體


灰斑羚棲息在亞熱帶叢林山區,經常在密林間的台地和峭壁邊活動,啃食青草、樹葉和嫩芽。藉助灰褐的體色,它們隱蔽在崖石旁、岩洞或叢竹間的小道上。斑羚擅於攀岩,60度,甚至更陡的山坡都難不住它們。在懸崖活動時,它們主要靠之字形的小步跳上下山。


和人們常見的山羊、岩羊或者羚羊這些動物不同,生活在郁密叢林里的斑羚和鬣羚並不聚成大群[7]。斑羚在林地里的分布非常稀疏,在泰國Om-Koi野生物避難所這個有效保護的山區里,灰斑羚的密度大致只有每平方公里5頭左右,在當地記錄到最大的一群,只有8頭成年斑羚和2頭小羊[8],在印度,最大的灰斑羚群也未超過11頭[9]。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灰斑羚,尤其是雄性灰斑羚,經常會單獨活動。有時候,主要是在發情期的秋末冬初,它們才會和幾頭雌羊一起聚集成臨時的小繁殖群體。但隨著年齡增長,一些雄性灰斑羚可能再也不去參加繁殖性的聚集,而任由自己在林中遊盪,孤獨終老[7][8][9]。在灰斑羚這種個體間缺乏社群聯繫的動物中,「集體」幾乎是個不存在的概念。斑羚平常會在自己確認的大約20公頃林地領域中活動;成年雄性只管練單兒,與其它雄性老死不相往來;發情時,要是遇見同性,往往就是一場惡鬥。群體的唯一紐帶是雌羚——幼羚在成年前會跟在母獸身邊,雄羚在發情期會圍著雌羚守護難得的交配機會[9]。


「了解了斑羚的日常習性你就會明白,在現實中,灰斑羚包括其它幾種斑羚都不可能存在《斑羚飛渡》中所描述的七八十頭的群體,老雄羚不會出現在群中,更不可能存在號令眾人一言九鼎的頭羊。而且對於這些日常根本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動物,你會預見它們在窮途末路時相互關照么?」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斑羚飛渡》出名後,各路出版商也絞盡腦汁。於是出現了這種謎之配圖……但好歹也畫得像個斑羚啊,這是個什麼羊?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左圖灰斑羚,右圖普氏原羚,你覺得畫得像哪個?至於畫上那撮(疑似為了表示羚羊年紀大的)小鬍子更是莫名其妙……商業鏈條上的每一方,都在瞎糊弄。


「你記得小說結尾那頭走上彩虹的頭羊吧?」我終於抓住重點。


「是呀,上課時我就奇怪呢,彩虹哪能當橋?敢情這故事本來就是假的?」外甥女恍然大悟,「那為什麼老師們還當真事兒似的!我們都不是小孩兒了,幹嘛拿這蒙人啊?」


「算童話吧,」我趕緊安慰她,「不是為了提倡集體主義價值觀么[10]。」


「集體主義,那真的有誰可以這樣犧牲嘛?」


「動物里是有利他行為,不過和這個故事裡講的不太一樣。」我腦海中忽然呈現出幾個公式,趕緊搖搖頭把它們甩掉了。


犧牲:


動物里的利他行為


這部小說虛構了一個老年動物捨棄自己生命換取本種群延續的故事。動物父母為了後代生存甘願冒風險,甚至捨棄自己性命,這在自然界中並不罕見。鴨子媽媽假裝受傷,把狐狸從窩附近引開的調「虎」離山是出於育幼本能。拿性命來冒險,「收益」也顯而易見——保住孩子們的性命,自身基因就可以更多延續下去。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即便不是出於親本撫育,動物之間有時也會相互幫助。發現捕食者而報警的鳥兒或猴子,雖然有被鎖定為捕食目標的風險,但下次也會收到其它動物報警,可以及時逃出生天。這樣相互幫助的基礎在於互惠合作,不算純粹的捨己為人。


除了相互幫助,犧牲自己成全別人,這種事情也可以發生在非人生物,甚至最簡單的生物身上。細胞性黏菌,是類似於變形蟲的一種結構簡單的原生生物。平時這些生物是一個個獨立的細胞,像阿米巴變形蟲一樣,以吞噬其它微生物各自為生。一旦沒東西吃了,這些原本單獨生活的細胞個體會數以萬計的聚在一起,形成一種先是像蠕蟲,後來像蘑菇的奇怪生物。細胞們變成「蘑菇」時,有些成了蘑菇柄,起支撐作用,不能生育;有些則成了蘑菇頭——子實體,釋放出孢子,繁殖後代。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那為什麼那些原本獨立的細胞會選擇成為「光桿司令」,放棄傳宗接代的權益呢?原來所有這些獨立細胞通常很可能源自同一株克隆,蘑菇桿們選擇不育,甘願把子實體托高,就可以讓同胞們的後代有機會生存在更適合的環境中。雖然這是種自我犧牲,但藉助同胞們的繁衍,自己所攜帶的基因也可以流傳壯大[11]。


這種基於親緣選擇的利他行為,如果以人的犧牲為比喻,那就會像群體遺傳學家J.B.S.霍爾丹在坊間傳聞中曾表態的,「我願意跳到河裡去救2個兄弟,或者8個表兄弟」[12]。不過一個個體能貢獻的力量畢竟有限,基於親緣選擇的利他行為通常出現在近親的小家族中。除了近親間的親緣選擇,犧牲,也可能出於群體選擇的需要。因為在群體間存在殘酷競爭時,那些擁有奉獻者的群體,會比大家都自私自利的群體生存的要好[13]。在蜜蜂螞蟻一類的真社會性動物中,「工兵」們可能會為了近親,也可能會為了群體而自我奉獻[12],但這種情況在脊椎動物中可能只出現在裸濱鼠(Bathyergidae)中。


(裸濱鼠的圖就不放了你們想想就好。裸濱鼠:一種丑到「連癌細胞都繞著走」的動物?也有例外)


當然,還有一種脊椎動物更講究自我奉獻。其它生物的所謂利他無非只是犧牲自己的繁殖機會,或者犧牲一些時間或食物。現代人這種動物,會為了解決於己無關的社會問題實施絕食;會為了救助陌生病患捐獻血液或骨髓,甚至認可活體器官移植。人類的利他是進化和文化雙重作用的產物,也是最值得歌頌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這還沒吃幾年飽飯呢,怎麼就得上「富貴病」了?
iPhone7確認取消耳機插口,這是它的墓志銘
牛油茶油橄欖油……哪種適合油炸,哪種只能涼拌?
震驚:超市裡的芒果摸上去竟然是燙的!這是什麼招數?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留學法國的這碗雞湯,你熬的怎麼樣了呢?
骨頭湯、雞湯什麼的,真的很「滋補」嗎?
星座漫畫:盤點那些從不喝「雞湯」的星座,有你嗎?
這是一碗搖滾范兒的雞湯,你敢喝嗎?
馮學榮:我的一碗毒雞湯
毒雞湯的句子,扎心了老鐵!
來,一起幹了《莊子》的這碗「毒雞湯」!
貓主子毒雞湯:你不是毛茸茸,你是真胖!
賜君一碗雞湯!
雞湯?毒雞湯?你喜歡哪種?我喜歡吃肉
醜女勵志成為一名化妝師,這碗雞湯你敢喝嗎?
這五句毒雞湯 扎心了,老鐵!
《歡樂頌》熬了一鍋愛情毒雞湯,句句戳醒做夢的你
一鍋好喝的雞湯怎麼熬?
幹了這碗毒雞湯!馬男波傑克的生活哲學……
楚喬傳:一勺另類的「心靈雞湯」
搞笑圖片:來,幹了這碗毒雞湯!
馬雲爸爸在馬來西亞煲了一鍋新「雞湯」,英文演講圈粉無數!
又一碗讓人上癮的毒雞湯!句句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