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權力中心的漩渦,他依舊獲得瀟洒
曹植。乃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這等誇讚,也可看出他驚采絕艷的一面吧。
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後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庄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其中收錄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一半以上為樂府詩體。其代表作有《七哀詩》、《白馬篇》、《贈白馬王彪》、《門有萬里客》等。其中《洛神賦》寫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態,是文苑奇葩。
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艷、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曹操打仗的時候都愛把曹植帶著。建安十五年的時候,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台賦》。
建安十六年秋,滿腔熱血的曹植懷著一顆立功垂名的心,隨西征軍離開洛陽,繼續向西進發。經過一年多的兼并戰爭,西部最終結束了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迎來了它的穩定與安寧。凱旋的曹植不久即被封為臨淄侯。建安十九年,曹植改封臨淄侯。這一年,曹操東征孫權,令曹植留守鄴城,告誡他:「當年我擔任頓邱令的時候二十三歲,回想起那時候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後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歲,怎能不發奮圖強呢!」曹植既因為有才而受寵,丁儀、丁廙、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這是曹操有些猶疑,好幾次幾乎要立曹植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出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間,借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從此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十月,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本來這是一個好好表現的機會,結果命令發布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
只能說喝酒誤事啊。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陽,曹丕繼王位,曹植時年29歲,作《上慶文帝受禪表》、《魏德論》。曹丕稱帝之後,對曹植嚴加防範。後來,曹丕礙於母后卞氏的壓力,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太和六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其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
不知道曹植在後來的大把歲月里有沒有後悔當初在金門縱馬遊樂。反正我是覺著再任性瀟洒也是有個度的。
※他背叛活佛恩師,雪藏了轉世靈童,最終失陷於權力漩渦中
※火影中那些僅剩的漩渦族人,他們的存在可以被稱為國寶!
※漩渦鳴人成為火影后,遇到危機他們三人盡心儘力的輔助他!
※五世達賴得意弟子,卻背叛恩師,雪藏了轉世靈童,最終失陷於權力漩渦中
※漩渦一族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性,還是有背後黑手?
※《看不見的客人》:謊言的可怕,是他的無所不能和越陷越深的黑色漩渦
※如果不是他,漩渦鳴人也許不會成為火影,而是超越曉的可怕存在
※中企收購非礦權背後的故事:遭國外勢力蓄意抹黑,屢陷漩渦
※漩渦被滅村由外來勢力造成,而不是自我毀滅
※火影忍者:漩渦一族實力與潛力非常強大,如果沒有滅族將超越日向
※火影忍者,漩渦一族實力與潛力非常強大,如果沒有滅族將超越日向一族
※掉進愛的漩渦中便難以自拔的星座,是劫還是緣
※火影中今天是誰的生日?沒有他的認可,就沒有現在的漩渦鳴人!
※蔡依林事業線居然如此「傲人」,看來似乎她已經走出了感情的漩渦
※面對自己的恩師,漩渦長門為什麼非要殺死自來也?
※除了封印術,她擁有漩渦一族最強的三個能力,曾經被萬人咬!
※漩渦鳴人是怎麼開發出「鳴子」的,三代目火影的擔心是對的!
※漩渦鳴人的顏值巔峰,很帥很迷人,佐助那時都沒他帥
※保級魯能陷入不勝漩渦,亞冠無望,玄學也難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