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唐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勛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這二十四位功臣包括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尉遲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勣和秦叔寶二十四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趙公長孫無忌、李世民長孫皇后之兄,自幼與李世民為友,李淵太原起兵後投靠李世民。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尤其在玄武門之變中起主導作用。終身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後,受遺命輔佐唐高宗。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而失寵,後來被誣陷謀反,自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杜如晦,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淵攻克長安時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齡推薦而受李世民重用,為十八學士之首。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貞觀年間與房玄齡共掌朝政,但於貞觀四年病故,年僅四十六歲。其死深為李世民痛惜,死後極盡哀榮。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魏徵,原為李密謀士,後隨李密降唐,為唐朝招降李世績。竇建德進攻河北時被俘,竇滅亡後重回唐朝,隸太子李建成麾下。玄武門之變後,歸順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無不言,以進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後以魏徵第一。貞觀十六年病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孝恭,李淵起兵後,他負責經略巴蜀。得李靖之助,滅蕭銑、輔公佑,長江以南均受其統領,戰功幾可與李世民分庭抗禮。李世民登基後,退出權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娛。貞觀十四年,暴病身亡。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於謀略。李淵起兵後派李世民進攻渭北,受溫彥博推薦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李世民登基後論功行賞,被比為漢之蕭何。貞觀年間負責行政,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麗時被委以留守重任。貞觀二十三年病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高士廉,因得罪楊廣,被發配嶺南,隨後中原大亂,被隔絕在外,直到李靖滅蕭銑南巡時才得以回歸。其人善行政、文學,為李世民心腹,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尉遲恭,唐鄭決戰時有單騎救主之功,得以穩固地位,此後以勇將身份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角色,親手殺死齊王李元吉,擁立之功第一。突厥傾國進犯時以騎兵迎擊取勝。天下安定後無用武之地,晚年閉門不出,最終得享天年。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靖,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謚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蕭瑀,降唐受封宋國公,任光祿大夫。太宗李世民即位後五次擔任宰相,又因故五次被罷免,嚴重時甚至被削爵貶出京城。貞觀十七年二月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九位。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段志玄早年與父親客居太原,後從高祖起兵,隸屬李世民部下,隨其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護軍。玄武門之變時,段志玄拒絕太子李建成的引誘,扶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升任左驍衛大將軍,封樊國公。

貞觀年間,段志玄擔任西海道行軍總管,征討吐谷渾,後升任右衛大將軍,改封褒國公,並世襲金州刺史。貞觀十六年(642年),段志玄病逝,追贈揚州都督,謚號忠壯。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劉弘基,追隨李淵父子,與李世民友善。李淵起兵時,劉弘基斬殺宋老生,擊破衛文升,圍攻長安,以功授右驍衛大將軍。後隨李世民征戰,討伐薛舉,大敗宋金剛,平定劉黑闥,進封任國公。
貞觀年間,劉弘基拜衛尉卿,改封夔國公,世襲朗州刺史,並以輔國大將軍致仕,後曾隨軍遠征高句麗。永徽元年(650年),劉弘基去世,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謚曰襄。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蔣國忠公屈突通,隋唐時期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長卿之子。先世為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大業年間曾平定楊玄感叛亂,數次鎮壓農民起義。隋煬帝南巡江都,委其鎮守長安。高祖起兵入關,屈突通堅守潼關,兵敗被俘,後降唐,任兵部尚書,封蔣國公。後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論功第一,拜陝東大行台右僕射,鎮守洛陽,後回朝拜為工部尚書。玄武門之變後,復為檢校行台僕射,鎮守洛陽。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段開山,從秦王李世民率八總管兵討薛舉戰敗,士卒死者十五六,被除名為民,後又從平薛舉子薛仁杲,恢復爵位。武德六年(622年)在討伐劉黑闥的路上,殷開山病死,李世民臨喪痛哭,贈陝東道大行台右僕射,謚曰節。貞觀四年(630年),配饗唐高祖廟庭。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譙國襄公柴紹,字嗣昌,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陽昭公主為妻。柴紹幼以任俠聞。補隋為太子千牛備身,淵起兵,紹兼領馬軍總管,率先登陷陣。高祖武德初,從李世民征戰,以功封霍國公。太宗貞觀初,轉左衛大將軍,出為華州刺史,滅東突厥後加鎮軍大將軍,改封譙國公,去世後追贈為荊州都督,謚號為襄。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侯君集,李世民心腹,常年擔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又任主將擊滅高昌。回朝後因私吞高昌戰利品而被彈劾,為此懷恨在心。李世民諸子爭當太子的鬥爭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圖謀殺李世民擁立承乾,事泄被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長孫順德,李世民長孫皇后之叔,外戚。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此後功勞不顯。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病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程咬金,隋末天下大亂,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降唐。隨太宗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國公。預玄武門之變,歷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改封盧國公,授普州刺史,代襲。

麟德二年去世,追贈為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於昭陵。謚曰襄。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虞世南,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後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後歸竇建德,竇死後入李世民幕府。此後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病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劉政會,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後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後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追改渝國公。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蹟般逃生。後來任民部尚書,因怠於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績即徐世績,徐懋功,又稱徐茂功,後賜姓李,為李世績,為避諱太宗李世民,改名為李績。唐初名將,與李靖並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從李世民平定四方,後來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曾破東突厥、高句麗,功勛卓著。

李績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秦叔寶,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每戰必衝鋒在先。後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張亮,原為李密部下,隸屬李世績,隨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齡、李世績推薦入李世民幕府。貞觀年間,因善於行政而頗得信任,又揭發侯君集謀反、隨征高麗而立功。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張公瑾,原為王世充部下,後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薦進入李世民幕府。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謀劃。李世民登基後,以其為李靖副將抵禦突厥,協助李靖滅亡突厥。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代表了大唐的盛世,也奠定了大唐的版圖。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覽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柴紹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效仿的誰?看東漢雲台二十八將
唐朝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宋朝也有個「二十四功臣」!
除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雲台二十八將,你可聽說過麒麟閣十一功臣
大唐名將程咬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為唐太宗立下汗馬功勞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效顰雲台二十八將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清代配享太廟有多搞笑?
唐朝開國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
唐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五位齊魯籍人士都是誰?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你知道哪幾個?
腦洞大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PK雲台二十八將,誰會勝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真的只有三板斧?
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簡介,秦叔寶排名墊底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入選與排名的玄機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啥秦瓊墊底,原因在這裡
為什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秦瓊倒數第一,不如程咬金!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十一人參加玄武門之變,只有一人被殺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