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關於街亭之戰中蜀軍失敗的原因,各方面似乎早已形成了定論,那就是蜀軍的現場總指揮馬謖,違反軍事常識命令人馬上山死守,結果被魏軍抓住破綻一舉擊潰。

不過,仔細想想,這裡面也有許多不可思議之處,問題並不簡單。

一:諸葛亮為何派馬謖去守街亭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由漢中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攻取關中的郿縣,而自率主力出擊漢中西北方向的祁山,曹魏處於隴右地區的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響蜀,令關中震動。

消息傳到洛陽,魏明帝曹睿大為震驚,立即決定御駕親征長安,同時先令防守在郿縣的曹真迅速組織人馬增援隴右。曹真不敢怠慢,命左將軍張郃率5萬人馬先行,務必截住諸葛亮的主力,不要使其攻入關中。張郃率兵而來必走秦隴大道,位於天水郡略陽縣境內的街亭,是這條路上的一處極佳伏擊地點。

派誰率兵去阻擊呢?據《三國志》記載:「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這二位都是軍中宿將,魏延是鎮北將軍,吳壹是討逆將軍,在軍中威望都很高,由他們執行阻止任務更有把握。

但諸葛亮卻出人意料地,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參軍馬謖。這的確有點匪夷所思,如果說馬謖比魏延、吳壹等人更有帶兵的經驗,勝算更大,那還好說,但此前馬謖當過太守,當過參謀,卻從未單獨帶過兵。

如果說現在人手緊張,魏延、吳壹有更重要的任務脫不開身,只好派馬謖去,那也說不通,眼下沒有比阻擊張郃更重要的事了,即使有,魏延、吳壹之外還有其他久經戰陣的將領,可以派他們去。

但諸葛亮「違眾拔謖」,後世認為這是諸葛亮一生中最嚴重的用人失誤,一個明顯沒有帶兵經驗參謀人員,關鍵時刻突然交給他一支大軍,去完成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這只能說是冒險。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丞相參軍是個較為超脫的職務,不好說對應什麼級別,馬謖要帶兵,應先從校尉、中郎將干起較為穩妥,直接讓他指揮幾個裨將、副將級的將領,很難服眾。

推測起來,諸葛亮之所以選了馬謖,是根據他對馬謖之前的了解。他認為馬謖是很有頭腦、很有見地的人,尤其是平定南中,馬謖提出的心戰方針是非常高明睿智的。街亭遠在百里之外,大家都沒到過那裡,情況只是聽說,究竟街亭能不能守、適應不適應阻止魏軍,這需要臨場判斷。帶兵的主將不僅要勇敢,更要有頭腦,在這方面馬謖更勝一籌。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馬謖主動求戰。從南中獻策這件事可以看出,馬謖是個進取心很強的人。他渴望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抱負,所以他會主動要求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

甚至於馬謖已經向諸葛亮談了他此去街亭後的具體計劃,以馬謖的機敏和才幹,他一定說服了諸葛亮,讓諸葛亮覺得他是執行這項任務的不二人選。

二:馬謖帶去了多少人馬?

當時蜀軍分布於各處,諸葛亮能給馬謖的人馬並不多,具體人數史書沒有記載。演義說是10萬人,那肯定是不確切的,蜀漢的常備軍加在一起才10萬左右,即使戰事臨時增兵,諸葛亮能帶到隴右的全部人馬也未必有10萬人。

而且,如果真能抽出10萬人馬給馬謖,諸葛亮也就不著急了,把張郃的5萬人馬放進來慢慢打都行。正因為實力不足,才要搶佔街亭打伏擊。推測起來,諸葛亮交給馬謖的應該在1萬人上下。諸葛亮命王平以副將的身份一同行動,王平當時的軍職是裨將,相當於副軍長。

為什麼派王平呢?一來他戰鬥經驗豐富,在軍中有一定資歷,對馬謖是個補充;二來南中之戰後,諸葛亮把從南中夷人子弟選調出來的無當飛軍,交給王平統領。而且無當飛軍善使弓弩,是騎兵的剋星。張郃是來救急的,部隊中騎兵當佔大多數。

除了王平,參與街亭阻擊戰的還有張休、李盛、黃襲等,他們有的可能是王平的部下,有的可能是從其它部隊抽調來的,他們的軍職史書未作記載,應該與王平相當或稍低。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三:史書對街亭之戰的記載

馬謖帶著這一萬左右的人馬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到街亭,因為他們離得近,所以先於魏軍趕到。馬謖立即命人搶佔有利位置,做好伏擊準備。來之前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任務一定是佔據街亭要塞,堵住敵人,不讓他們通過,把敵人能拖在這裡就算勝利。

可馬謖到街亭看完地形,決定對諸葛亮的部署進行修改。據《三國志》等書的記載,馬謖決定捨棄下面的要塞上山。街亭在山谷中,兩側的山都很高大,其中一側被稱為南山的,頂部平緩,向下三面皆陡峭,馬謖決定把人馬拉到南山上,待敵人前來攻打,居高臨下,把敵人打敗。

王平不同意,認為上山不利,他「連規諫謖」,但「謖不能用」。於是馬謖指揮蜀軍上了南山,不久張郃率領的大軍就到了。

張郃一輩子都在打仗,馬謖還是個小朋友的時候他已是河北名將了。他的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看到蜀軍不佔大道上的要塞反而上了山,立即猜出了蜀軍的意圖,下令不急於攻山,而是「絕其汲道」,也就是斷了山上取水的通路。

山上有上萬名蜀軍將士,還有馬匹,隨時需要大量水源,時間短了還能忍忍,時間一長就麻煩了。馬謖這才吃驚地發現,原來水道是他的軟肋,眼看不能久拖,馬謖只好硬著頭皮下令從山上向下面出擊。

結果蜀軍大敗,「眾盡星散」,只有王平帶回去1000多人,蜀軍損失率高達90%。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四:哪些問題仍然無法解釋?

以上是正史記載的街亭之戰的全過程,關於這場重要的戰役,只有《三國志》諸葛亮、馬謖、王平、張郃等人的傳記里有一些零星記載,所以整個過程不過如此。

但是,僅憑這些記載不免會產生許多疑問:

馬謖為何固執地認為上山更好?

王平從哪些方面看出來上山不利,他有沒有告訴馬謖?

馬謖雖然沒有帶兵的經驗,但也是位出色的參謀,如此顯而易見的事他為何看不出來?

蜀軍畢竟也有上萬人馬,何以敗得如此迅速和徹底?

這些疑問是正史有限記載所解答不了的,如果非要做出解釋,那只有一種可能:馬謖是曹魏派來的卧底。

當然這又是不可能的,所以更讓人匪夷所思了。

五:馬謖在街亭看到了什麼?

要解開這些困惑,恐怕只能結合街亭實際的地理狀況,以及當時雙方主將的心態去做猜想了。

街亭是一處古戰場,此處十分險要,兩邊的山很高,魏軍舍中間的大道便無法通過,尤其他們的騎兵,不走山谷中間便無路可走。

一直街亭是一處要塞,這是因為秦隴大道行至此處,鬼斧神工地出現了一道地質斷層,從現在實地考察看,西邊比東邊能高出10多米,成為一處斷崖,街亭要塞就是以此為依託修成的。

蜀軍佔據這個要塞,正好居高臨下地堵住了魏軍,要想過必須向上攻,類似於攻城。沒有大炮、沒有炸藥,那時的將領最頭疼的就是攻城,別說守三五天,守上三五個月都不稀罕。

這正因為如此,用1萬人守阻擋住5萬人的進攻才有可能,這是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的依據。那既然如此,馬謖為什麼要上南山呢,守住街亭要塞不就行了?

推測一下情況可能是這樣的:馬謖到了街亭,也看到了那處要塞,但讓他失望的是,這處要塞年久失修,已經殘破不全,敵人來攻,很多地方都可以輕鬆下手,也就是說,原來固若金湯的街亭要塞現已不復存在了。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圖:三國古戰場街亭遺址

這樣推測的理由是,街亭所在的天水郡一直是曹魏控制區,街亭要塞的作用是防範由東面而來的敵人,對西面之敵卻沒有任何作用。如果天水郡、隴右一帶有人造反,他們會想起街亭,用它來抵擋曹魏的大軍,反之則毫無意義。

曹魏控制街亭後當然不會下力氣整修這處工勢,而且為防範今後隴右出現不測,有人據險作亂,刻意對其破壞都是有可能的。

六:馬謖沒考慮過山上缺水嗎?

街亭民要塞已經年久失修殘破不全,這對馬謖和蜀軍來說,是一個極為嚴重的新情況,現在去修整工事,時間來不及了,張郃的大軍馬上就到,在這種情況下馬謖想到了上山。

王平反對,理由可能是山上固然很好但並不利於防守,因為山上沒有水源,上萬人馬齊聚山頂,假如敵人不急於求戰,來個困而不打,山上的人不就慘了?

假如王平提出了這樣的看法馬謖還會堅持嗎?也許會,因為在馬謖看來,張郃為什麼不急於求戰呢?如果他真的不戰,在這裡慢慢耗著,那不是更有利了?此行的任務就是拖住魏軍,不管用什麼辦法,只要拖住他們一段時間,就算完成了任務。

所以在馬謖看來,心急火燎地從東面趕來的魏軍,一定會發了瘋地攻山,到那時他們依託居高臨下的地形,只要用弓箭、連弩去招呼敵人就行了。至水源的問題,馬謖可能認為也是個問題,但不是大問題,這與他的生活經歷有關。

馬謖是荊州人,後來長期生活在益州,都是南方,整天發愁的是如何防洪防澇,在他的腦子裡還沒有因為缺水而帶來麻煩的經歷。王平是魏軍降將,早年隨魏軍作戰,跟北方人常打交道,知道水的重要性。

七:失去對軍隊的控制才是關鍵

根據當時的情況,上山幾乎也是唯一的選擇,除非現在就撤。

指責馬謖的人忽略了一個事實:不上山在秦嶺大道上能守住嗎? 有人認為可以守住,因為並無直接證據去證明街亭要塞已被破壞。但問題是,如果大道中央真有一處堅固的要塞,馬謖為什麼還要上山?

水道後來被魏軍破壞了,但蜀軍仍不至於立即潰敗。一天不喝水有點兒難受,但不會馬上死人,馬謖還有反擊的機會,雖不說完全戰勝魏軍,但不至於敗得那麼快、損失那麼慘。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21年前曹操率一支孤軍深入烏桓人的腹地白狼山,遇數倍於己的烏桓主力,曹操一點都沒猶豫,立即指揮人馬上了山。蒙古草原上突起的這座白狼山上有水源嗎?沒聽說,應該不會有,但那一仗曹軍仍然大勝。

因而上山不是關鍵,水源很重要但也不是最關鍵的地方,更不是對蜀軍的最後一擊,問題另有出處

這就是,馬謖在軍中缺乏足夠威望,從王平這些將領到普遍士卒,他與大家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親合力和默契度,本來大家就不願意上山,水道被斷後,眾人對他肯定充滿了指責和埋怨。

敵眾我寡,劣勢情況下心又不齊,這一仗沒法打了。總結街亭之戰失敗的原因,並不是馬謖腦殘瞎指揮,而是他由一名參謀瞬間被提拔為主將,對軍隊的控制力遠遠不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街亭之戰馬謖臨場指揮沒有錯 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街亭之戰新解:諸葛亮和馬稷都沒有錯,失敗另有原因
他首戰失敗,卻是魏國當之無愧的戰神!
他是我國戰場上的大將,所有得他指導的戰爭無一失敗
這場最後的魔鳥之戰,魔術師贏了,大鳥也不算失敗,最倒霉的一臉懵逼
箕谷之戰,趙雲究竟失敗了沒有?其實沒有!
如果此人還在,那麼曹操未必是赤壁之戰的失敗者
一次失敗的施救,一臉複雜的表情,這倆人是誰?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不是火攻,而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疾病
二戰中有這把槍的戰役就沒有失敗的,戰爭中的王道
蒙古鐵騎失敗最慘烈的四次戰鬥,他們是如何遭遇失敗的?
馬伊琍的「老公」又跑偏了,她能走出失敗婚姻的陰影,竟靠得這一點!
龍珠超:第十一宇宙的失敗早已成定局,從托波偷襲悟空那一刻,驕傲戰隊不再存在
這場勝利的戰役,卻間接導致了納粹德國二戰的失敗
邯鄲之戰秦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一戰失敗之後的德國,為什麼要繼續發動二戰?
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真的是因為臨陣換將嗎?
肥貓搶這隻狗的小餅乾,陰謀失敗後,狗居然是這樣一個表情
揭秘: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到底是勝利方還是失敗方呢?這戰爭的背後竟有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