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里最後真正的勝利者

《三國演義》里最後真正的勝利者

今天,我們只談《三國演義》。

當然,《三國演義》人物那麼多,我們要談的只是那位這位最後勝利者,最終為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司馬仲達。

史書上對仲達是這樣記載的:鷹視狼顧,非人臣之相也。

《三國演義》里最後真正的勝利者

但你結合《三國演義》甚至是自己的想像,是很難相信這個表面上渾渾噩噩的老者,能有著一雙鷹的眼睛、狼的耳朵。那雙混沌的老眼也能暴射出犀利的凶光,那副「面正向後而身不動」的「狼顧」模樣。

歷史正史的這句記載似乎對他很不公平。

我們需要有這樣一個感覺。

一個能讓曹操視為最大隱患、能成為諸葛亮最強勁敵手的人,一個集厚黑學之大成的陰謀家,一個為自己的子孫奪得了天下的准竊國大盜,無論如何都應該帶著些陰沉詭譎的氣質。

但是,相反可是他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卻只是一次次的裝聾作啞,假痴不癲。你甚至會以為他真的是一個索然無味的人物。

既沒有曹操的霸氣張狂,也沒有諸葛亮的揮灑自如,更沒有周瑜的風流倜儻,也沒有呂布的睥睨天下,沒有孫策的激情飛揚……翻遍《三國演義》全書,有可能最乏味最沒有英雄氣概最不討人喜歡的兩個主要人物,司馬仲達可能要算這麼一位(另一位劉皇叔)

結局總是那麼出人意料。

偏偏是這個最乏味、最沒有英雄氣概也最不討人喜歡的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無數當世人傑近百年逐鹿問鼎,卻徒為司馬氏作了嫁衣,你甚至可能會慨嘆真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三國演義》里最後真正的勝利者

縱觀司馬仲達的資本,你會很驚喜的發現,會有一種啼笑皆非之感。

司馬仲達是有自己真實才幹的,謀略、政治。但比起三國裡面其他人,也是遜了不少。

打仗不如曹操,治國不如諸葛亮,識人不如劉備,謀略不如郭嘉、賈詡,勇武不如關羽、張飛,魅力不如孫策、周瑜……而他司馬仲達之所以能成為最後的贏家,最為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長壽。

比66歲的曹操晚死31年,比 63歲的劉備晚死28年,比40歲的曹丕晚死25年,比54歲的諸葛亮晚死17年,比34歲的曹叡晚死12年,只比72歲的孫權早死1年,一直活到了 73歲,年齡是曹丕、曹叡父子二人壽命的總和。

司馬仲達楞是把這些牛逼的人物熬死了。三國後期,上天為司馬懿帶走了所有強悍的對手。

翻開歷史畫卷,那時候給司馬仲達剩下的不過是一個可以玩弄於股掌之上的7歲小皇帝,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政敵,兩個一天天走向腐朽沒落的敵國。像孟達、公孫淵、王凌之流,更是些碌碌之輩,不足掛齒。

司馬仲達似乎是憑藉長壽打敗了他的強悍對手們。

但你要說他僅僅是依靠長壽,那就大錯特錯。在這場遙遙無期的長壽競賽中取得勝利,司馬仲達同樣也付出了驚人的代價。

在《三國演義》前半部裡面,司馬仲達一直默默無聞地隱藏在曹操身後的陰影中。

從29歲出仕到曹丕稱帝,被壓制10餘年;

曹操、曹丕相繼亡故,他嶄露頭角沒多久便被朝廷貶黜;

演義裡面,雖然後來得以官復原職,但緊接著又被半仙諸葛亮一次次打得左支右絀;

好不容易拖死諸葛亮,卻被政敵曹爽再次排擠出權力中心,又是長達10年之久……

這個老者,73年的生命,44年的仕途,居然絕大部分歲月都在不如意中度過。你要看他這樣的人生,該是有多晦暗壓抑?

《三國演義》里最後真正的勝利者

換做別人,可能早已心灰意冷。但司馬仲達偏偏不是,反而越挫越勇。數十年如一日地蟄伏隱忍,藏匿自己的鋒芒,掩飾自己的光彩,甚至泯滅自己的人格。

你可以發現,這位司馬仲達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始終是這樣堅忍不拔地一次次承受住了來自對手,也來自命運的各種各樣的打擊與考驗。割草喂馬的生活沒能磨滅他出人頭地的野心;曹氏祖孫整整三朝四代的猜疑冷淡沒能瓦解他的力量;宦海的潮起潮落沒能淹沒他;疆場的屢戰屢敗沒能擊垮他;政敵的排擠打壓更是沒能動他分毫……

司馬仲達的性格上幾乎沒有任何亮點,那也就對應的沒有任何破綻。你可以說司馬仲達的乏味,但也是他的高明,甚至可怕之處。

你想一個喜怒哀樂憂悲驚恐,能干擾常人的一切情緒,到他這裡竟完全不起作用,該是有多麼冷漠涼薄?

刺客利刃架在脖子上,他還能繼續假寐,他沒有恐懼;

一次次地被貶黜、一次次地吃敗仗,他都沒有沮喪一蹶不振;

無論取得了怎樣成就,他都沒有長久沉醉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是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地盤算下一步棋;

擊敗曹爽後不為任何哀求所動,他沒有憐憫,冷酷無情地滅掉了對方的三族;

面對著諸葛亮的羞辱,他坦然穿上女人的衣服,面對著曹爽的驕橫跋扈,他寧可躺在病榻上裝瘋癱,他沒有憤怒。

這樣的隱忍功夫,可能連春秋時代的勾踐也未必比得上。

同樣是《三國演義》里,司馬仲達是可與劉玄德有共性的,他們一樣的隱忍。不同的是劉玄德畢竟是性情中人。而司馬仲達他的忍耐完完全全是出於清醒冷靜的主動選擇。

你甚至有可能會懷疑,是不是司馬仲達這人性格中是否天生就帶著那麼一股冷漠涼薄。似呂布純粹是為戰鬥而生一樣,他也純粹是為玩弄權術而生?

司馬仲達是冷酷的,是不擇手段的,是難稱之為人的人。

但你若他僅僅是因為長壽,只是隱忍,那就又錯了。

後退是為了更大步的前進,防守是為了更好的進攻,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司馬仲達數十年如一日的忍耐,也同樣是為了積蓄力量,為了時機成熟後的爆發。

你像旬月內剿滅孟達、百日內平定遼東、數日內完成高平陵事變。像這樣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這樣摧枯拉朽的威力,能是一個只會唯唯諾諾的糟老頭做得到的么?

司馬仲達有句話說的好啊,「凡攻敵,必先扼其喉而搗其心。」

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對付政敵的殘忍。司馬仲達似乎完完全全符合這些當年金庸先生給政治領袖們立的標準。

司馬仲達一生,數十年的蟄伏是為克己之忍;詐中空城計、死諸葛走生仲達是為容人之忍;南平孟達、北破公孫淵、內摧曹爽是為對敵殘忍。有道是劉備皮厚,曹操心黑,孫權厚黑皆不夠,司馬仲達卻是皮既厚心且黑,其他人的形容合不合適姑且不論,對司馬仲達的斷言卻還算精準。

你更會發現,《晉書?宣帝紀》更是記載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這是實在是出人意料。但仔細想想卻也在情理之中,有人說宿儒未必都是大奸大惡之輩,可大奸大惡之輩卻多是宿儒,話雖刻薄,但未必沒有道理。

可以說,司馬仲達他的人生其實是最成功的,整個三國時代,只有他一個人完全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那麼多年的隱忍韜晦

齊家——出了司馬師、司馬昭這心思能路人皆知的兩個「德才兼備」的兒子

治國——位極人臣、權傾朝野

平天下——給子孫們打下了統一的基礎

毫不誇張的講,司馬仲達可謂是《三國演義》中真正的最後的勝利者,但即便如此對這位內聖外王的三國第一人,是難以令我好感的。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每天壓抑自己的情感,掩飾自己的本心,揣摩別人的心思,孜孜不倦地去策劃如何算計別人和防備別人算計,就這樣度過自己大半生的時光,還要賠上一輩子的幸福和快樂,賠上自己的一切人格甚至人性……

實非常人所能。

甚至從《三國志》裡面看司馬仲達的謝幕,更是匪夷所思。

忍耐了最後一個10 年,徹底剷除了曹爽、一朝鹹魚翻身時,他已年屆古稀,離人生的終點只有區區3年。時日無多的他仍然沒有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居然還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關頭迴光返照了一把,剷除了最後一個政敵王凌。

司馬仲達的一生,就是一個好個戰鬥的一生,好個「與人斗,其樂無窮」!

但有這個必要嗎?

司馬仲達看似是最後的勝利者,但一生營營役役,又換回了怎樣的成功?那個目標真的偉大到值得他做出這樣的犧牲嗎?惡的手段能換來善的結果嗎?

這些疑問,歷史給了我們最真切的答案。

三國歸晉,似乎是司馬仲達的勝利。但結束了長年戰亂的新朝代竟然毫無任何新氣象,反而從頭到腳浸透著史上罕見的腐朽黑暗。

司馬仲達,這又是否是他想要的結果呢?

以獻祭般的犧牲換回的所謂成功,竟是何等的蒼白,何等的單薄,何等的慘淡,不過又是一場清秋大夢而已,轉瞬之間便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演義的故事
《三國演義》的正確讀法
《三國演義》中三大反覆無常的叛將!
《三國演義》中最心酸的一句話!
《三國演義》中最悲情的君主和謀臣!
都說《三國演義》是小說,難道《三國志》就真的是正史嗎?
《三國演義》的「春秋特徵」及其成因
中國人何時開始把《三國演義》錯當成真實歷史的
他,才是《三國演義》中的終極謀臣!
《三國演義》中的正反人物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人才戰略
歇後語之《三國演義》
為何《隋唐演義》的地位遠遜於《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更是沒的比
《三國演義》里的經典語錄
《新三國演義》不遜色老版《三國演義》,陳建斌、陸毅太入戲
成就三國志的並非三國演義,而是這本書
《三國演義》:史上真正的常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史上真正的常山趙子龍
趣評《三國演義》:關羽死亡的真正原因,歸結於權利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