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為什麼敢耍弄秦王?
藺相如是誰?
你沒理由不認識這個人,否則小學就白讀了。
五年級下冊課文《將相和》,文章有點長,1600多字,男一號就是藺相如。
課文里講了三個關於藺相如的歷史事件: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坦白說,我並不是來複習小學課文的,只是覺得,當時老師沒把這則文章講透,特別是「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個事件,總覺得有些地方的情節不合理,於是寫了這篇文章,希望把這幾個事件的前因後果講得明白一些。
「完璧歸趙」耍秦王
時間追溯到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垂涎趙國的「和氏璧」,於是跟趙王談了筆買賣,想用15座城來交換趙國的和氏璧。
根據藺相如的分析,若是答應秦國,秦昭襄王絕逼會耍詐,非但和氏璧保不住,而且對方答應的15座城也就是一張空頭支票。但若是不答應,結果估計會更慘!秦國會以此為借口攻打趙國。反正,不論答不答應,對趙國都非常不利。
藺相如不懼秦王淫威,他拿著和氏璧,作為趙國的使臣去了秦國。
見到了秦昭襄王,這廝果然沒有提15座城的意思,於是藺同學拿著和氏璧對秦昭襄王說:「想要和氏璧就趕緊簽合同,不簽我就摔碎它,然後自盡。」
秦昭襄王被嚇了一跳,「冷靜點哥們兒,我簽還不行嗎!」
於是,秦王好生招待了藺相如,藺相如趁空當把和氏璧拿給隨從,悄悄送回了趙國。
最後秦昭襄王既沒答應給15座城,趙國也沒給秦國和氏璧,這事就這麼了了。
可以說,秦國本來要耍趙國的,哪知半路殺出個藺相如,反倒把秦王給耍了。
「澠池之會」再耍秦王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邀請趙惠文王到澠池搞個文藝晚會。結果趙惠文王被耍了。
事情是這樣的,晚會搞得正嗨的時候,秦昭襄王說:「趙兄,聽說你樂器玩得不錯,還參加中國好聲音,來唱首歌助助興唄。」
(我怕上文誤導小朋友,特附上《史記》原文: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趙王也沒多想,助興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就拿著吉它唱了一首流行歌曲:「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趙王這一唱,可就中了秦王的圈套了,秦王讓自己秘書記錄了這一刻: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彈唱流行歌曲,為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秦王慶祝。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要知道,古人是非常注重歷史記錄的,秦王的秘書若是把這一細節寫進史書,趙王的面子往哪兒擱?
不行,面子必須搶回來。
於是,勇敢的藺相如登場了。
藺相如來到秦王跟前,「聽說秦王參加過格萊美,你也給我們趙王來首歌嘛。」
秦王不傻,對於藺相如的要求他肯定不會照辦。於是藺相如威脅秦王,「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
秦王一聽就怕了。因為藺相如已經計算好了他與秦王的距離,若是不答應,殺了秦王並不難。
作為一個數學還不錯的文科生,娘子決定計算一下此時藺相如和秦王的距離。
古代的步和現在不一樣,有句詩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古時候的「一跬」其實是現在的「一步」,而古時候的「一步」則是現在兩步。
如此算來,藺相如說的「五步之內」其實是「十步」,如果按照一步50cm的長度來計算的話,十步剛好5米的距離,藺相如若是發揮正常奔跑水平,兩秒鐘就能衝到秦王跟前,剁了秦王。
最後的結果就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於是趙國的秘書也把這一幕記錄了下來: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趙王彈樂器唱歌曲。
這一戰,秦王又被藺相如給耍了。
秦王為何怕藺相如?
以前讀書的時候就在想,秦王為何如此害怕藺相如?
難道藺相如光靠「勇敢」就能力壓秦昭襄王?
似乎有點誇張了。要知道,秦昭襄王在歷史上可是鼎鼎大名,戰國時期最大規模的戰爭「長平之戰」就是在他的時代爆發的,總共殲滅趙國軍隊45萬人,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如此厲害的一代雄主,會因為藺相如幾句話就害怕了?
後來我仔細閱讀史料,發現秦昭襄王並不是害怕藺相如,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我們可以來捋一捋「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發生的時間表,一看便知。
公元前283年,完璧歸趙事件發生。
應該說,「完璧歸趙」並不是趙國的勝利,反而標制著秦趙戰爭的開始,後來的史實印證了這一點。
完璧歸趙事件之後,秦趙戰爭爆發(公元前281年-前279年)。開戰的第一年,秦國就攻佔了趙國兩座城池。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攻佔了趙國的石城。第三年,秦國大將白起攻打趙國,斬殺趙軍2萬多人,攻佔趙國的光狼城。
所以,課本上雖然寫了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事件中如何如何勇猛,卻沒有寫「完璧歸趙」之後的趙國實則遭到了秦國相當猛烈的重撞。
「澠池之會」,秦王假意示弱
秦趙戰爭打了三年,在公元前279年終於停止了,為什麼會停止?
因為,秦昭襄王感覺到趙國這塊肉不容易消化,打了三年成效不大,於是決定與趙國暫時修好,而把捕獵對象改為楚國。
於是,才有了279年的澠池之會,同年,秦昭襄王對楚國開戰。
所以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就算對秦昭襄王有什麼不敬,秦昭襄王也就忍了。之後也不追究。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好與趙國的友好關係,從而爭取時間攻打楚國。
澠池之會過後,秦昭王立即派大將司馬錯攻打楚國,佔領了黔中(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楚國本來想請援兵,結果魏國被打殘了,而趙國竟然和秦國修好了,沒有援兵,楚國只能割地求和。秦國沒有停止步伐,在短暫的調整之後,秦昭王立馬派大將白起攻佔楚國的鄢城(湖北襄樊宜城)、鄧縣(湖北襄樊市)、西陵(湖北宜昌市),最後甚至打到了楚國國都郢都,還一把火燒了楚國的先王墳墓彝陵,楚國的兵力潰散,基本被打殘,只能遷都到陳丘(河南周口淮陽)。
藺相如表面佔了便宜,實則是秦昭襄王的緩兵之計。要比計謀,秦昭襄王實際更高明。
打仗靠的是經濟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過逝,這位趙王也算是比較有作為的君王了,他統治趙國期間,培養了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一批牛逼轟轟的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
即便如此,趙國的國力還是趕不上秦國。趙惠文王死後,他的兒子趙孝成王即位,成為趙國第10任君主。
這位君主運氣實在不好,他統治趙國時期,剛好是秦國空前強大的時候。
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秦趙之前爆發了戰國時期最大規模的戰爭:長平之戰。
趙國由於經濟上支撐不起長時間的防守戰,被迫主動出擊,結果趙軍45萬精銳部隊慘遭俘虜坑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而藺相如,也在長平之戰後憂鬱而死。
(有人說是因為趙國主將趙括的失誤,這一說法實則是錯誤的。看娘子之前的文章:「紙上談兵」是胡說八道?)
【娘子語錄】
《史記》在記錄藺相如的時候,過於突出藺相如的個人英雄主義,把功勞都歸在了藺相如一個人身上。
在當時,秦昭襄王之所以在藺相如面前有所退讓,並不僅僅因為藺相如個人的膽識和謀略,更重要的是當時的趙國國力還比較強大。
自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變法之後,趙國國力強勝起來,特別是軍事上,騎兵得到了很大發展。軍事上不輸秦國,當時的趙武靈王還策划過「滅秦計劃」。趙武靈王死後,趙惠文王繼位,這個人也是一個有道明君,在用人上唯才是舉,藺相如就是趙惠文王發現並重用的能人。可以說,在完璧歸趙之時,趙國和秦國幾乎是兩個實力相當的大國。所以,趙國在外交上並不容易吃虧。
正所謂「弱國無外交」,如果趙國自身不強大,既使藺相如再如何英勇,也不會得到秦國讓步,更難以與其他國家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
關於朋友圈的裝逼利器
小黃圖
(進入菜單頁面下端--今日特供--朋友圈裝逼利器)
(ps:這只是給小白的教程圖,
褲子都脫了,不是讓你盜這個啦)
最近很多官人都在朋友圈炫耀娘子畫的插畫
娘子一時感動無以表達喜悅之情
唯有督促官人快去盜圖
保證款款不一樣,天天換花樣
你們請盡情的盜圖吧
反正你能盜走我的圖,盜不走我的美貌
只有小黃圖不過癮?
快去捧場娘子的個性小黃T啊!
(進入菜單頁面下端--經典黃T)
如果你不小心發現白字娘子又犯老花眼了,
請悄悄的告訴娘子。
前提是你得先看得清這句話。
…………………………………………………
oh hi hi,
歡迎來到龍門客棧
聽說你是個問題少年?
還聽說你上知天文下知歷史,
滿腹詩書想和娘子論古今?
敢不敢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約老闆娘!





TAG:歷史其實很有趣 |
※你以為,藺相如是靠強硬嚇住秦王的?
※藺相如是什麼樣的人:藺相如是如何奪回和氏璧的
※你知道藺相如「完璧歸趙」的那塊和氏璧命運有多坎坷嗎?
※藺相如和廉頗是什麼關係 他們之間都發生了什麼?
※看黃庭堅用草書給你講廉頗藺相如的故事
※「我代表趙國懟死你!」——為藺相如辯護
※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後因其膽識謀略?那就大錯特錯了
※別被歷史書騙了:藺相如和秦昭王是一對好基友,一切都是表演
※秦國真的貪戀趙國那塊破和氏璧?藺相如被當猴耍了!
※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震撼!黃庭堅書《廉頗藺相如傳》
※揭秘:完璧歸趙的藺相如其實並未上演「將相和」,因為他從來就沒當過相
※寫得好就是任性——看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錯漏字句
※能寫就是任性——看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錯漏字句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其實並未上演「將相和」,因為他從來就沒當過相
※有膽氣但更有智慧的藺相如
※戰國廉頗 藺相如 將相和不過是假象
※廉頗與藺相如的關係為什麼叫刎頸之交
※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氣呵成,太瀟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