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孩子如何解脫
情感醫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幫你提高戀愛和婚姻情商。 作者:方嬌 幸知在線高級情感諮詢師
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24小時貼身陪護。請添加微信號 xingzhizaixian9 進行付費預約。幫你疏導情緒,專業、高效、分步驟的解決情感問題,重建婚戀關係。
故事1
因父親"家外有家",在父母瀕臨離婚的幾個月間,正在上中學的女兒,從安靜、文雅、優秀突然變得成績下滑、憂鬱、輟學、自閉,最後離家出走並試圖自殺。當母親因為女兒的狀況向父親示弱,父母二人協力來關懷女兒,並因為血緣關係難以割捨,父親最終回歸家庭之後,女兒豁然痊癒。父親因此感慨萬端,演繹一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
故事2
兒子上中學時極其優秀,功課均優,幾乎每個學年都以全票當選班長。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幾個月,卻出現腹痛、腹瀉癥狀,持續多月,無法正常上學。父母帶著他去上海、北京各大醫院檢查,均無法查出病因。無奈休學,重讀初三。
當時母親忙於事業奔波,經常在外留宿,父親擔心妻子有外遇,極為苦惱。當兒子莫名其妙的生病影響中考和身體時,母親開始回歸家庭並全力配合一對一家庭治療,治療師要求父母齊心協力關照兒子,夫妻關係因而得到緩和。暑假過後新學期開始時,兒子復原了。
為什麼會這樣?孩子是故意在給父母搗亂嗎?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心理問題軀體化,也就是所謂的心身疾病,當孩子對父母婚姻的擔憂和傷心無法得到表達和緩解,潛意識的想要父母在一起的願望就會變成行動,通過讓自己生病來幫助父母維護這段婚姻。
這樣的孩子,其實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即家庭問題的承擔者。而這樣的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孩子來尋求專業治療,使家庭有機會面對真正的問題。可以說,孩子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犧牲、貢獻和服務。
孩子這麼做,是出於家庭動力而非個人選擇。在家庭或家族系統中,存在一些愛的動力法則,對家庭成員的關係有著極為隱秘的影響。因為愛,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不可能對另一些成員的痛苦熟視無睹。
譬如,在一個"鬧離婚"的家庭中,孩子就會"生病",以此來阻止家庭的分裂。
家庭動力推著家庭成員"自動"去做對家庭系統有益的事情。有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特別是孩子。
婚姻出問題時,孩子就會"傷害自己"
家庭和各種社會系統一樣,有自己存在、運行的規則和需求。家庭系統的第一法則是: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當夫妻關係出問題時,孩子就會用"犧牲自己",來挽救父母的夫妻關係。如果夫妻關係不佳,家庭中的成員就會被迫做出不良的適應。
父母之間出現問題,孩子第一反應通常是以為自己做錯了事,所以父母才會離婚。他們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怪罪自己,然後會盡一切努力挽回父母的婚姻。孩子可能會用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1)傷害自己:如成績下降、生病、頹廢墮落、沉迷網路、離家出走等。
2)變得很乖:如原本調皮搗蛋叛逆任性的孩子,突然變得很乖很聽話,很體貼父母等。這通常是孩子自責的表現,孩子不敢釋放自己原本活潑的天性,以為自己變得很乖很聽話,父母就不會分開。這樣的"懂事",其實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往往更讓人心疼。
3)努力撮合:年齡較小的孩子意識到父母關係微妙緊張時,可能會執著地要求爸爸媽媽一起吃飯,鬧著全家一起出去玩等,他們天真的以為: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問題就解決了,爸媽就不會分開了。不斷努力製造一種父母關係還很好的"假象"。有些孩子從小就是以"維繫"父母的婚姻為己任,這樣的孩子,當父母有一天真的分開時,往往難以接受而自殘自殺。後果非常嚴重。
許多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偏差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輔導之後,往往發現是他們的婚姻先有問題。孩子借著自己的問題行為來維繫整個家庭的平和,他們寧可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為家庭帶來一些幫助。
為了孩子,絕對不能離婚嗎?
不是的!離不離婚,與孩子無關。
夫妻間是否真正發自內心的愉悅和幸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們能真實感受到父母間微妙的親疏遠近關係。如果父母終其一生地不快樂,痛苦,互相折磨,隱忍壓抑,他們的孩子很難幸福!在我們的諮詢案例中,不少無辜捲入父母關係的孩子,深深地發出吶喊:父母那麼痛苦地在一起,不如分了算啦!各自解脫。當然這些想法往往是他們長大之後才會意識到的。
事實上,如果父母在思考離婚問題時,能夠把孩子放開,如實地去面對自己真正的問題,坦誠地問問自己:我們夫妻倆到底舒不舒服?我們有沒有活出各自的精彩和自己想要的人生,那才是問題的核心關鍵。孩子,是無辜的,首先放下孩子對這段婚姻的責任,以成人的姿態來面對這段婚姻。
怎樣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直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離婚了,但這件事與你無關。爸爸媽媽是分開了,我們不再是夫妻一起生活,但我們仍然是你的父母,你仍然是我們的孩子。"
很多人有個誤解,離婚的時候女性會覺得我的孩子沒有爸爸了,爸爸會想,我的孩子沒有媽媽了。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婚姻的解體,不等於父母責任的解體,夫妻離婚之後,孩子不管是跟著媽媽生活還是爸爸生活,另一方對孩子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那份親情是依然存在的,只要夫妻雙方不去人為的破壞和阻止,孩子會天然的繼續享受爸爸媽媽帶給自己的愛。
父母之間出現問題,孩子總會在自己身上找過失,寧願是自己有錯。如果父母說"爸爸媽媽分開與你們無關,爸爸媽媽依然是你們的父母",孩子就可以鬆口氣,不必再傷害或責怪自己,孩子的心理負擔就可以得到解脫。
婚姻本身是夫妻兩個人的隱私,在一定程度上應該隔離在親子關係之外,這是對孩子和夫妻關係的雙重保護。父母不必將自己的情感困惑、個人隱私與痛苦展現在孩子面前並讓孩子承擔責任,同樣的,孩子也不必去解決父母的問題。
這樣,父母能更好地面對自己真實的問題並有機會得到梳理,而孩子也能因此得到解脫。這就是家庭中的系統隔離法則:夫妻間的婚姻情感問題,隔離在孩子之外,孩子不必捲入父母的情感漩渦,這樣孩子就能得到保護和解脫。
出路在哪裡?
許多人會很糾結,經常問,老師我要不要離婚?其實,離不離婚的選擇真的不是當下你最重要的事。真正的問題是:你在婚姻中能不能活得舒服,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如果你在婚姻中活得憋憋屈屈,即使你選擇不離婚也不是為你和孩子好。
經常會有長輩這麼說,兩口子過日子可不是都這樣打打鬧鬧,男人都是這樣,看我結了婚不也是家裡家外全是我一個人在張羅,幾十年不也這麼過來了,一點小事犯不著就想著離婚,進一家出一家哪有那麼容易,你都多大年齡了,離婚了再帶個孩子以後怎麼活?
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很耳熟?
無論外界看起來怎樣,想離婚的人能深刻地感受到,在婚姻中那種束縛,壓抑,難受,活不出自己的痛苦。也許你想要的很簡單,卻無法得到釋放,這才是許多人糾結離婚的關鍵。
當你決定去面對那個"真正的問題"時,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大半了。
真正的問題不是:"我難受,我要離婚";
真正的問題是:"我在婚姻里不舒服,我要調整!"
離不離婚不是核心問題,核心問題是:怎樣活出舒服的自己,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如何經營幸福的婚姻:讓兩個人各自活出自己,彼此成就,互相滋養,精彩共舞,又互相獨立。這才是根本。
許多人自己一個人都很出色,經濟獨立,才藝非凡,出類拔萃,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死翹翹,撞得頭破血流。沒有學會"愛的能力",離婚也只是一種逃避,下次再進入婚姻時,又開啟舊模式的惡性循環。
我不鼓勵你離婚,也不贊同你在婚姻中將就,更願意陪伴你去看一看在不舒服的婚姻里你是否還能做些什麼,讓讓自己活得更好?
無論當前是怎樣的狀況,離婚也好,不離婚也罷,此時此刻,給自己一個機會靜下心來,好好看看自己的親密關係,好好疼惜自己。讓自己有能力在親密關係中,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給自己一個機會,開啟新旅程。千萬別在親密關係中委屈自己,那樣只會讓親密關係越來越失衡。
好的婚姻不是沒有問題的婚姻,而是一路攜手解決問題的婚姻!
為了孩子,不再委屈自己。如實地面對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活出你想要的精彩,活出你欣賞的樣子,那才是給孩子和你自己最好的禮物!
「新啟程」離婚女性成長工作坊
【課程設置】
▼
4次離婚與「新啟程」專題課程;
4次自我成長線上工作坊;
每周目標及行動導向的成長作業;
諮詢師不定期答疑互動、全程陪伴;
老師引領,閨蜜互助,聚焦當下,指向未來,共同成長!
【離婚與「新啟程」專題課程】
▼
第一講(9月12日,20:00-21:30):覺察——看清離婚的內在真相
為什麼會離婚?
為什麼會糾結要不要離婚?
怎樣才能活出自己?
第二講(9月19日,20:00-21:30):改變——解密你的家庭關係模式
離婚了,孩子怎麼辦?
如何了解和面對我的家庭關係模式?
如果應對家庭關係中的問題?
第三講(9月26日,20:00-21:30):領悟——離不離婚,活出自己
離婚,是不是唯一出路?
為什麼在關係中,我如此受傷?
什麼是真正的親密關係?
第四講(10月10日,20:00-21:30):修通——你並不孤獨
梳理自己的方法和模式
覺察自己內心的變化
再一次,認識自己
【家庭動力圖——自我成長線上工作坊】
▼
畫出你的家庭動力圖,探尋你自己的真實情感與親密關係秘密
第一次(9月15日,20:00-21:30):探尋內心最深層的情感需求
看清迷霧中的自己和對方
認識自己內心的情感需求
像看見別人一樣,看見自己
第二次(9月22日,20:00-21:30):揭秘你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中的我們,有著怎樣的距離
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怎樣的我們,才是更好的我們?
第三次(9月29日,20:00-21:30):突破與重建自我良性循環
家庭動力圖,給予我們怎樣的特殊提示?
如何突破自我,建立良性循環?
把未來,擁入懷中
第四次(10月13日,20:00-21:30):給自己的禮物——找到對的路
閨蜜的陪伴,老師的引領,自我的覺察,讓我們找到對的路
透視離婚與情感傷害背後的真相。
探尋在親密關係中活出真我精彩之路。
無論是否離婚,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報名方式】
【費用】:799元/人,會員價768元/人
【人數】:閨蜜深度成長工作坊,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時間】:9月12日開始,每周一、周四晚上8點,每次持續1.5小時。
【說明】:此小組為封閉式小組,一經報名不再退費,中途不再接受新成員。
【導師簡介】
▼
方嬌 | 幸知在線高級情感諮詢師,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領域:家庭治療、情感諮詢、自我成長、孕期心理、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8年專業積累,大量實踐案例。在《心理醫生》等國家期刊雜誌發表多篇生命教育類文章。
報名聯繫幸知情感客服|微信號:xingzhizaixian9
潘幸知
攜手 百位情感諮詢師
為你的婚姻和成長保駕護航
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
夫妻溝通|出軌冷暴力修復
性和諧|離婚適應|自我成長
預 約 付 費 咨 詢
請 聯 系 微 信 號
xingzhizaixian9





TAG:潘幸知 |
※父母離婚隱瞞孩子好嗎
※父母親離婚後,這些孩子請攝影師「剪掉」了父親
※為了孩子,你倆離婚吧
※父母離異子女將來也容易離婚
※離婚如何跟孩子這解釋一切
※白百何出軌門:父母離婚不告訴孩子,你怎麼看?
※父母結婚25年鬧離婚,兒子表示他們離婚後願意養父親但不養母親
※愛上漂亮離婚女同事,我父母卻要她打掉孩子才能嫁給我
※為了不養老母親,男子跟妻子假離婚,結果卻讓他後悔終身
※我想跟妻子親熱,丈母娘卻這麼對我,還讓妻子跟我離婚!
※孩子對父母離婚耿耿於懷怎麼辦
※我們究竟該如何把離婚告訴孩子,提醒單身母親孩子不是你生活全部
※男子鑒定孩子非親生,不聽妻子解釋鬧離婚,結果是鑒定錯了!傷心
※白百何為孩子隱瞞離婚?孩子最怕的才不是離婚!
※女子剛生下孩子就被婆婆刁鑽,讓她去做親子鑒定,女子痛哭離婚!
※父母離婚後,他們請攝影師剪掉了父親
※當年父母逼我和前妻離婚,如今我想再婚,父母又逼著我和前妻復婚
※父母隱瞞離婚真的對孩子更好嗎?|從明星「隱離」說起
※丈母娘唆使女兒離婚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