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因時養生比諾獎「生物鐘」早幾千年,老祖宗的智慧我們不得不服!

中醫因時養生比諾獎「生物鐘」早幾千年,老祖宗的智慧我們不得不服!

2017年諾貝爾獎揭曉,生物鐘成熱詞

因時養生讓您能量滿滿

慢病與節律紊亂有關聯,中醫專家否定「排毒時間表」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10月2日,2017年諾貝爾獎評選結果陸續出爐,3位美國科學家因在研究生物鐘運行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項研究旨在弄清生物鐘運行分子機制解決因晝夜節律紊亂導致的睡眠問題,同時為進一步治療遺傳性疾病打下基礎。

另外,晝夜節律的紊亂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內分泌代謝疾病以及腫瘤的發生都有關聯。一些國內專家表示,生物鐘機制與我國傳統所講的因時養生大致相似,規律作息才能養護相應的器官,讓身體能量滿滿。

生物鐘基因機制

與中醫因時養生近似

「生物鐘基因機制的研究得了諾貝爾獎,其實早在數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國醫學,就已經開始強調因時養生的重要性,並提出了12時辰養生法。」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夏軍權介紹說,《黃帝內經·素問》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百年,度百歲乃去。」意思就是,在什麼時段就該做什麼,順應這個規則就有助於健康長壽。

廣東省養生文化協會會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孫曉生介紹說,古人發現在12時辰之中,人體氣血將會相應地進行首尾相銜的循環流注,在不同時段不同經絡氣血的盛衰開合有時間節奏變化。

12時辰養生

氣血流注哪裡養哪裡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介紹了具體的12時辰養生方法(見圖)。

子時(23~1點)睡覺蓄積陽氣:在子時,陽氣剛剛露個頭,非常柔弱。所以,子時最應做的事情就是上床睡覺,這樣才能慢慢把陽氣蓄積起來。

丑時(1~3點)熟睡養肝:此時肝經當令,也就是氣血流注肝臟的時候。這時熟睡是最好的養肝葯。

寅時(3~5點)深度睡眠養肺經:這是氣血流注肺經之時,人體也進入陽氣漸盛的階段。這個轉化的過程仍需要依賴深度睡眠來實現。如果此時醒來,說明肺氣不足或氣血虧虛,不要忙著起床,可在床上練練「赤龍攪海」,也就是用舌頭在口腔里做360度轉圈動作,然後將舌下的津液徐徐咽下,以達到化生氣血的功效,又可益肺。

卯時(5~7點)上廁所去:這時是大腸全力工作的階段,起喝一杯溫開水,並抓住這個時間段來清理大腸內的殘渣。

辰時(7~9點)吃好早飯養胃經:辰時應吃好早餐以養護胃氣。飯後一個小時循經按摩胃經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啟動人體的消化系統,調節人體的胃腸功能。

巳時(9~11點)脾經送氣血,全身最活躍:這時大腦最具活力,是一天當中第一個黃金時間。這時脾經當令,要把胃裡食物產生的氣血輸送到肌肉腠理當中去。另外,三陰交穴是脾、腎、肝三經的交會處,每天按揉它,調血功效非同尋常。

午時(11~13點)午睡養心經:此時心經最旺,陽氣也最旺。這個時候一是要吃午飯,二是要睡午覺。特別是陽虛的人更應該好好睡一覺來養陽氣。對於平和體質的人,午休半個小時即可養心經。而午餐最佳時間是11:30~12:30。

未時(13~15點)小腸消化午餐:未時小腸當令。因為午餐消化後會推送到小腸,小腸是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場所,而小腸經當令的時間是13~15點。吃午餐的速度不要太快,要在13點前吃完。不要邊吃邊看電視或者看手機,否則會影響機體對食物營養的消化吸收,加重胃腸道的負擔。

申時(15~17點)第二個學習運動黃金期:申時氣血藉助膀胱經當令的時機,很容易上輸於腦部,是工作、學習的第二黃金時間。從中醫角度來看,申時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肺的呼吸運動最活躍,這個時候最適合運動。

酉時(17~19點)養護腎臟:酉時腎經當令,是養護腎臟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多按摩腎經穴位比如湧泉穴,它位於腳心,按摩時雙手先相互擦熱,然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再用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也可吃一些補腎的食物,比如黑芝麻、黑木耳、山藥、栗子等。

戌時(19~21點)注意養護心血管:這時心包經當令,是一天當中的第三個黃金時段。現代研究發現,20點左右是人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此時也是血液循環旺盛的時間,一些人會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患者應該在家休息。

亥時(21~23點)上床睡覺,讓百脈休息:中醫認為「亥時三焦通百脈」。也就是說,人如果在亥時入睡,百脈就會得到休養生息。三焦是人體上、中、下三焦的總稱,上焦為膈膜以上,包括心肺、胸、頭面部及上肢;中焦為膈膜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膽等臟腑;下焦為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腸、小腸、腎、膀胱等。

誰值班時治誰的病

療效高於其他時段

天津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某條經絡當令之時,治療與之相關疾病的效果最佳。

比如,辰時胃經當令,也就是氣血流注胃的時候,這時給葯對消化道惡性腫瘤實施化療,根據各項理化檢查結果和患者的癥狀來看,辰時給葯化療組總有效率47.8%,常規化療組總有效率36.8%。

再比如,酉時腎經當令,中醫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於申時用藥,酉時排毒,其有效率高於常規時間服藥組(對照組)。

還有研究發現,子時膽經當令,對於肝膽濕熱型脅痛患者,在超聲檢查證實有肝膽系統疾病的情況下,於夜間12時給葯治療,效果高於其他時段。

中醫專家否定「排毒時間表」

「某時某器官排毒」是偷換概念

網上曾一度流傳一張「排毒時間表」,大致是說某器官在某時間段內要排毒。然而這一理論前不久被中醫專家否定。

專家的說法是,「排毒時間表」是偷換了子午流注的概念。中醫子午流注是指,人體有12條經脈,對應五臟六腑及三焦,與一天12個時辰對應,某條經絡會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值班,此時對應的臟器功能氣血最旺盛。並且,哪個時辰最養護哪個臟器,哪個器官出現毛病,則在對應的時辰用藥最有療效。這與排毒無關。

「無論是中醫典籍還是現代中醫臨床研究學說中,都沒有『人體排毒時間表』這樣的論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黃仰模表示,人體的不同臟器確實都有各自的排毒、代謝功能,但都是一天24小時在進行的。「如果臟器每天只在特定的時間工作,那為何人體一天要排好幾次小便?可見,所謂的排毒時間表並不靠譜。」

所以,我們在看待因時養生的時候,要去偽存真。

加班熬夜成常態

因時養生難道只能假裝忘記?

對於因時養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卻道出了其中的尷尬之處:「田園牧歌的自然生活漸行漸遠,要想做出點成績,無論是研究生物鐘的科學家,還是普通勞動者,加班熬夜都是常態。精血之循行流注、盛衰開闔的養生之道,只能假裝忘記。」

長期致力於生物鐘研究的蘇州大學劍橋-蘇大基因組資源中心主任徐瓔也講出了因時養生方法傳承發展上存在的瓶頸:「中國人很早就關注到時辰、子午流注、陰陽中的此消彼長等概念,觀察也很仔細,也有過相關描述。

但可惜的是,這些探索僅僅停留在描述階段,沒有尋找生物節律背後的基因或根源,沒有用科學的方法,特別是未曾跟上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導致國內雖然有這些觀察,卻沒能發展成學科。」

編輯 || 楚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一個毛刷就能激發自身免疫力,再也不擔心會感冒!
教你1秒鐘看穿任何謊言和心計,准到爆!
外賣是環境和健康「殺手」?
都說紅薯葉抗癌,最養人的吃法你卻不知道!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