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蒲公英,你認識「幾種」,泡水喝,有哪些功效與禁忌?
蒲公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知名度很高,老人小孩都認識,可是,你知道,蒲公英有很多種嗎,長得也都還有點不一樣呢?
這幾種,蒲公英,你見過多少個呢?
蒲公英泡水喝,有五大好處
1、消炎去火,治療嗓子疼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是治療嗓子干疼的天然消炎藥,去火消炎效果十分不錯,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廣譜抗菌素的作用。在臨床應用方面,蒲公英的應用範圍很廣,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2、有通便的效果
便秘似乎是現代人的通病,久坐不動、飲食越來越精細,都是導致便秘的誘因。蒲公英中含有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對預防減輕便秘有一定的功效。
3、有利尿的作用
古代醫典中記載,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譽,也就是說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比較適合水腫的朋友來食用。
4、排肝毒,預防肝損傷
蒲公英入肝經,具有卓越的肝臟潔凈和增強效力,對肝臟和膽囊有補益,可排肝毒,另外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曾報道,用蒲公英根泡水,可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所以,蒲公英根泡水可以作為男性日常保肝的最佳飲品。
5、護胃助消化
蒲公英為治療胃痛之佳品,食滯化熱、脾胃濕熱、肝鬱化火及胃火熾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脹滿、嘔吐吞酸等皆可應用。《醫林纂要》載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
蒲公英雖好,也有三大禁忌
1、忌寒熱不分的不喝
蒲公英主要用來治療熱症,如果沒有對身體的疾病進行辯證就直接使用蒲公英,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毛病,有害無利。現在大多數的感染都是屬於熱症,所以使用蒲公英治療並不會生不良反應。
2、脾胃虛寒者不單獨喝
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來說,如果還想要蒲公英的養生效果,那麼,不要單獨飲用蒲公英,可以添加溫和之物中和一下後在飲用,如加點玫瑰花、紅棗、薑片等。
3、陰寒證者,不喝
蒲公英性寒,有陰寒患者不宜使用,否則病情得不到好轉反而會出現副作用,身體體質變差食慾也會下降。
來分享蒲公英的幾種吃法,簡單美味,不妨試試哦!
吃法一:蒜蓉蒲公英
【材料】新鮮蒲公英葉莖、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蒜泥
【做法】
1、洗凈的蒲公英葉焯水後,冷水沖涼;
2、佐以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蒜泥等,攪拌均勻。
這是一款清脆爽口的蒜蓉蒲公英。
餐桌上擺這樣一盤色澤翠綠,味道鮮美的菜肴,一定會讓家人胃口大開的。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加入其他作料,做成其他風味的涼拌蒲公英。
吃法二:蒲公英根制茶
1、挖取野生的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注意一定要多清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
2、洗凈的蒲公英根,切成5-10毫米左右的小段,備用;
3、將切好的蒲公英根段,在蒸籠中蒸15分鐘,取出後自然降溫;
4、冷涼後的蒲公英,放到炒鍋中烘炒,注意勤翻炒,避炒糊了,炒至顏色到淺褐色為止,取出降至常溫,即可。
此方法製成的蒲公英根茶,比直接晒乾的蒲公英根口感更好,並且容易沖泡,營養物質易泡出,可謂色香味俱全。
吃法三:蒲公英菜卷
【材料】新鮮蒲公英葉莖、干豆腐、黃豆醬、雞蛋
【做法】
1、蒲公英用淡鹽水浸泡,擇洗乾淨;
2、將雞蛋磕入碗內,打散,準備好黃豆醬;
3、鍋加水燒開。將干豆腐對半切開,下入干豆腐焯水2-3分鐘,撈出投涼;
4、取一張干豆腐平鋪開,放上蒲公英;
5、將蒲公英卷在裡邊,卷緊;
6、將菜卷平均切成3份,其餘依樣做好,碼在盤內;
7、鍋加油燒熱,淋入蛋液,待蛋液凝固,翻炒成小塊;
8、下入蔥花炒香,再下入黃豆醬翻炒均勻,淋入適量水,燒開煮1-2分鐘盛出;
9、吃菜卷時配上雞蛋醬即可。
最後,分享一個蒲公英的妙用
治療眼疾
外用法:可以取干蒲公英100g+1000ml水,先浸泡1小時,然後煮開鍋10分鐘即可,把湯倒出在碗里,然後在碗上敷上一層塑料布,開兩個孔,正好對準我們的眼睛,先熏十分鐘左右。
內服法:蒲公英泡水代茶飲即可。
眼乾、眼澀、眼睛充血等眼疾問題,可以用蒲公英來搞定。


※寶寶出生的時候,你聽到大夫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心臟好不好,看三處就知道,人體自帶四大「養心穴」!
※警惕:秋冬「頭號殺手」心血管病,做好「五個一」,平安度過!
※蒲公英這樣做,冬天泡水堪比「冬蟲夏草」,錯過再等一年!
※不抽煙、不喝酒,身體還挺好,27歲小伙卻猝死,為啥?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