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戀商」低也是一種病,它對人生究竟有多重要?

「戀商」低也是一種病,它對人生究竟有多重要?

WePhone創始人、程序員蘇某茂被騙婚自殺引發的思考——

有一種病叫戀商低

理性面對愛情,最根本的是充分了解對方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前不久,WePhone創始人、程序員蘇某茂被前妻翟某欣騙婚、被逼跳樓自殺一事被頻繁報道。不少人認為,蘇某茂的「戀商」出了問題,他婚前缺乏對翟某欣足夠到位的考量,以至於婚後翟某欣表現大變(蘇某茂稱她變得愛撒謊、有心機),這便是悲劇的源頭。由此可見,戀商的培養與修鍊,直接關係到愛情當事人的幸福、健康甚至安全。

提高戀商

愛他人的同時更愛自己

提起「戀商」二字,可能很多人還覺得陌生。其實這個概念的出現已經有些年頭了,早在2011年,戀商就被選為當年的熱詞。

據資料介紹,戀商,全稱戀愛商數,是一個人與異性建立、保持親密關係的能力。戀商屬於情商的分支,是在追求人生幸福的奮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戀商不同於情商,情商是指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適用於普遍人群;而戀商是愛的能力,僅適用於與愛人之間,它能夠指導你找到愛情,維繫戀愛並最終得到幸福婚姻。

著名美籍德裔心理學家、哲學家艾瑞克·弗洛姆認為:「愛是人的一種主動能力,一個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離之圍牆的能力,一種使人和他人相聯合的能力;愛使人克服了孤獨和分離的感覺,但他允許他成為他自己,允許他保持他的完整性。」什麼叫完整性?就是指愛情不應該成為遷就的根由,或者說可以允許有限度的遷就,而不能是無條件的一味遷就。

有人說,高戀商的人會真正地去愛他人,也真正地愛自己,他們才能真切地體驗到戀愛給人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戀商培養

在大學時期就應該起步

一些從事高校學生心理輔導的專家認為,戀商的培養在大學時期就該起步了。目前一些高校已經開展了相關教育活動,比如武昌首義學院(原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就曾專門針對大學生戀愛問題來請校外心理專家進行講解。

「對愛情沒有正確的定位,把愛情和其他情感混為一談,這個問題在大學生當中很明顯。」長江大學助理研究員金紅表示:「有些學生在與異性交往中,不能準確區分友誼與愛情兩種性質不同的感情體驗,給雙方平添許多煩惱。

另外,青年學生涉世未深,感情經歷少,從而使得他們容易把愛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愛情至上主義,沉湎於感情纏綿之中。這樣的戀愛觀,很容易導致對人生目標的誤解,這對需要將主要精力用於學習上的大學生來說危害極大。

因整天卿卿我我而耽誤學習、虛度光陰的例子在大學校園中並不鮮見,這樣的戀愛態度也不利於正確對待和處理戀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挫折,常常會使一些同學在求愛不成或失戀之後情緒和行為失控,甚至產生悲觀厭世情緒,導致嚴重的後果。」

對於高校當中戀商培養的不足,金紅說:「目前,中小學生性教育的缺失問題被教育專家和輿論推到風口浪尖。其實,高校在戀商培養方面的教育缺失,不亞於中小學生的性教育缺失。歸根結底,都是受傳統理念影響所導致的教育者本身『談男女關係色變』,至少不願在公開場合談論這些話題。

男女關係從精神和肉體來分,無非就是情感關係和性關係。性教育針對後者,戀商培養針對前者。由於談『男女關係色變』,致使一些高校在做和戀商培養相關的講座時避重就輕,不針對具體問題,內容缺乏乾貨,學生聽之無味;或者是故意拔高,把戀商培養和政治思想教育生硬地牽扯到一起。」

戀商偏低

年齡是個硬傷

儘管一些高校戀商教育存在故意迴避、空洞拔高、缺乏乾貨之類的毛病,但也有的高校在這方面做得比較細緻。

比如北京語言大學的某個學院,就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邊給學生分享了一篇文章,把姑娘與小伙相處時在聊天、眼神交流、吃飯需不需要AA制等各種細節需要注意的問題一一闡述,可謂全面。有學生評論道:「文章雖然還是有點像講大道理,但是你不定什麼時候就用得上,裡邊總有你想不到的點。」

比如這篇文章中提到:「女生們,請記住,對男性來說,親密感並不意味著坐在飯桌對面深深地凝視你的眼睛並傾訴衷腸,而是一起做事。為了播下『知己』的種子,在初次約會的時候,建議兩人一起做他最感興趣的事或活動,這樣他就會從潛意識中感到:『這個女子很適合我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覺得與新認識意中人的關係正在順利進展,就可以坦白自己的一個小毛病。選擇那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坦率地說出來,意中人會立刻對你產生愛憐並覺得你倆的距離更近了一步。

「聰明的女生對戀人的小錯、口誤、笨拙舉動以及不合社交禮儀的行為,都會視而不見,她們能夠本能地忽略戀人發出的打嗝聲以及其他表現人類弱點的生理動作,並且永遠都不會抱怨戀人『笨手笨腳』。

「談戀愛就像談生意。萬物皆有價值。與產品一樣,人的價值可能是主觀的。但怎樣交易合算、怎樣不合算,世人都有共識。而且,人人都想在愛情和生活中儘力取得最佳收益。在情場中,能擺到討價台上的品質越多,你越有可能得到滿意的結果。你各方面的資本越均衡,別人就越容易愛上你。等價理論告訴我們,在一場戀情中,兩人的品質越相當便越有可能進入婚姻。」……

「其實,年輕人戀商的高低和社會閱歷密不可分。戀商偏低,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年齡是個硬傷』。」金紅說,待人接物的能力是從和別人特別是和陌生人廣泛接觸中練出來、悟出來的。而戀商則是一種更高要求、更為細緻的待人接物能力的評價體系。

那麼,合作型、非戀愛型的廣泛異性接觸就可以幫助年輕人提高分析異性心理狀態的能力。其前提是要有意識地把這種接觸當成一次鍛煉戀商的機會,而非覺得無所謂。

充分了解對方

是戀商能力的基礎

回到一開始講的蘇某茂之死的話題,對於異性人品、戀愛動機的考量,但凡有一定戀商水平的人,都會意識到這一點的。「因為談戀愛的形式本身只不過是一種更高要求、更高層次的待人接物而已。在一般的待人接物中能用到的原理,同樣適用於談戀愛。」金紅說。

據報道,兩人領證之前,蘇某茂已經知道翟某欣有過婚史。「戀愛中的人有時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捧在手裡,送給自己的戀人。對於這個事實,蘇某茂很有必要設法對即將開始的婚姻進行風險管控,作出理性的思考和行動。」一位法律專家評論說。

有首老歌唱道:「這就是愛,糊里又糊塗。」有的人認為,那種稀里糊塗、朦朦朧朧的感覺才是戀愛的感覺,認為戀愛中的男女相處應該是自然而然、跟著感覺走的,是不需要套路的,甚至認為戀商是偽概念。

愛情和理性,很多人習慣於把兩者看成是對立的,認為講究理性會削弱愛情的價值和味道,認為所謂的理性判斷是一種功利的套路,少了一份發自於內心情感的真誠。對於「如何既能收穫甜蜜愛情又要避免被騙受傷」「愛情和理性的關係該不該協調,如何協調」之類的問題,如果按照上述邏輯,確實讓人感覺有點尷尬,無言以對。

其實不妨換個角度想:有句話叫「親兄弟,明算賬」。按照上述邏輯,明算賬肯定會有傷親兄弟之間的和氣——事先把可能存在的利益矛盾擺到明面兒上,大家難免會有一時的不快。但從中找到協商的突破口進行協商,化解矛盾,家人之間不再暗自思忖,不再明合暗不合,這不恰好能促進長久的兄弟和睦嗎?

「這個道理和男女相處也是相通的。『醜媳婦早晚也得見公婆』,在相互認識與磨合的過程中,肯定會經歷不願面對不想面對的現實、怕傷雙方感情的坎坷心路,也會有怕給雙方家庭埋下積怨的顧慮。但經歷過了,你之後的婚姻才會一馬平川,不會處處有地雷。況且,百分之百一帆風順的愛情幾乎是不存在的。」金紅說。

「理性面對愛情最根本的是能充分了解對方,這是戀商能力的基礎所在。擇偶是擇友的升華和質變,擇友是擇偶的基礎。缺乏了解、看人不準,那麼最終就會交友不慎、娶錯女或嫁錯郎。」

編輯 || 楚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最時尚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去KTV唱歌!長假帶上父母去吧!
高齡孕前調整身體至最佳狀態
茶方能解寶寶夜啼
音樂可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鬱情緒
9款滋補養顏粥,防燥又養胃,總有一款適合你!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