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上海光源軟X射線譜學顯微和衍射線站用戶在自由基穩定化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

上海光源軟X射線譜學顯微和衍射線站用戶在自由基穩定化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盧周廣課題組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Highly durable organic electrode for sodium-ionbatteries via a stabilized α-C radical intermediate 的學術論文,提出了通過自由基穩定化提升鈉離子電池有機電極材料的新概念。


有機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由於其具有透明、柔性、資源豐富及易於功能化等特點而成為當前商業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潛在替代品,應用於可穿戴電子器件和大規模儲能等領域。目前通常研究的芳香醌、聚醯亞胺、希夫鹼和羧酸鹽化合物等有機電極材料不僅容量較低,而且存在循環壽命短等關鍵問題。因此,開發高容量和高穩定性鈉離子電池有機電極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及應用前景。研究表明有機電極中C=O,C=N,和C-S-S-C等不飽和基團被還原後生成·C-O,·C-N,C-S·自由基中間體。該中間體具有超高的耦合反應活性,易生成無氧化還原活性的二聚體,導致有機電極材料迅速衰減,這是有機電極材料循環壽命差的根本原因。


該課題組從提高反應勢壘出發,抑制自由基副反應活性,從而開發高穩定性的有機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利用上海光源BL08U1A線站的X射線吸收近邊結構譜學和BL14B1線站的原位XRD方法,結合電子順磁共振和充放電測試等方法詳細研究了自由基的穩定化機制,證明了α-C自由基的生成、轉移、穩定及其電化學行為機制。研究發現,對於大部分的有機電極自由基中間體來說,勢壘△E1值較電極可逆反應勢壘△EOX小,副反應活性高。提高聚合反應方向的反應勢壘將有效降低這種副反應的活性。π體系與自由基電子的共軛效應能有效降低自由基R·能量(△E2),位阻效應將增大中間態相互靠近時的排斥作用進而提高R·--·R的中間態能量(E3)。三-β-酮胺還原後的中間體在π-π電子共軛效應及自由基兩側的芳香基團位阻效應的協同作用下,形成了穩定的α-C苄基自由基。這一過程不僅提高了電極容量,而且大大增強了電極的充放電循環穩定性。該研究提出了一種設計長循環穩定性有機電極材料的通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和產業化應用前景。

同步輻射部分的重要工作是在上海光源完成的,得到了上海光源BL08U1A線站和BL14B1線站的大力幫助和支持。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孔雀計劃、深圳市基礎研究及南方科技大學科研啟動基金和校長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

上海光源軟X射線譜學顯微和衍射線站用戶在自由基穩定化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


左圖:有機鈉離子電池原理 右圖:能態圖

上海光源軟X射線譜學顯微和衍射線站用戶在自由基穩定化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



O K edge,N K edge的軟X射線吸收譜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院網站 的精彩文章:

上海生科院發現Hippo與Wnt信號通路調控結腸癌的作用機制

TAG:中國科學院網站 |

您可能感興趣

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應用研究
太陽能電池新材料研究進展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研製取得重要進展
電源線焊接在電池插口上,沒用電源也能給手機充電
無需電池!新型紗線可利用海浪和溫度波動發電
石墨烯在超級電容器及電池領域應用進展
上海科技大學研製出彩色太陽能電池器件
清潔能源新進展:可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伏電池的能源轉換率
科學家研製新型二維納米材料電極 可讓電池快速充放電
新型的二維納米材料電極面世,可讓電池快速充放電
電池技術新突破!可迅速重複充電的水合型電池
新能源汽車走多遠取決於動力電池
用於量子計算機和自旋電子學的可充電自旋電池
新型材料助太陽能電池板蓬勃發展
新型電池將「體熱」轉為電力 出汗就能為手機充電
石墨烯鋰硫電池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新型柔性燃料電池:利用汗水為可穿戴設備供電!
太陽能電池技術新突破:眼鏡變身手機充電器
舊電池有作用,變身電動車充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