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2年磨一劍!看這家地級市醫院如何實現逆襲?

22年磨一劍!看這家地級市醫院如何實現逆襲?

22年磨一劍!看這家地級市醫院如何實現逆襲?

在多個榜單上,蘇大附一院血液科的全國影響力都穩居全國前四。而排在前面的單位,包括血液病的國字型大小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天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院士領銜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以及國內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先行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那麼,這家地級市醫院是如何「逆襲」的?

作者丨丹萌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吳德沛總愛說,自己的科室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是「運氣好」。然而,運氣總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著。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蘇大附一院)血液科是國內「老牌」的血液病中心。2001年正值世紀之交,吳德沛履新科室主任,多項突破性技術逐漸在血液病領域開展,其中造血幹細胞移植因其「治癒白血病」的療效,成為國內各大血液病中心攻關的重點,蘇大附一院和多數兄弟單位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此時,一位來自江蘇姜堰的姑娘,因罹患急性白血病,一度處於死亡邊緣,那一年,她慕名來到蘇大附一院,尋求骨髓移植的希望。她就是陳霞。

幸運的是,陳霞在台灣骨髓庫中找到了匹配的供體,並引起了海峽兩岸媒體的關注。然而,無關供體移植是當時移植領域的「高難度動作」——如果手術失敗,將對學科聲譽產生巨大影響。

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吳德沛看到的卻是機遇:骨髓移植方興未艾,不少人對此疑慮重重,如果手術成功,將會推動中國移植事業邁進一大步。

於是,由香港鳳凰衛視牽線,一場新千年的「兩岸三地捐髓」直播牽動了全體中國人的神經。手術的順利實施,不僅為陳霞延續了生命,更為人民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移植普及課,推動了中華骨髓庫的迅速擴容。同時,蘇大附一院血液科也展示了其卓越的移植實力,從此「一炮而紅」。

此後,這裡的移植例數節節攀升,僅2016年,蘇大附一院骨髓移植例數就達到591例,名列全國第二;國際權威的歐洲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開展了一項蘇州與歐洲的對照研究也顯示,患者的生存率不相上下,證實蘇州移植團隊的療效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但這些成果只是這支團隊努力的一個縮影。

2017年1月9日,國家科技進步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主席親自頒獎。蘇大附一院血液科的「惡性血液腫瘤關鍵診療技術的創新和推廣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2年磨一劍!看這家地級市醫院如何實現逆襲?

(吳德沛教授在北京領獎)

身處地級市,蘇大附一院是如何打破「大城市」醫院的壟斷,獲得這一科技大獎的?

22年,28頁

吳德沛在談到蘇大附一院血液科為何能有如此成就時,用了兩個詞,一是基礎好,二是運氣好。

運氣好,即上述引起轟動的「陳霞事件」;基礎好,就說來話長。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血液病學奠基人之一的陳悅書教授來到蘇州,開創了蘇大附一院血液科。他為人嚴肅,說話慢條斯理,吳德沛打趣說「學生都不愛上他的課」,但對他嚴謹治學的態度都欽佩有加。

還有如今已是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所長的阮長耿院士,原先在北京大學學生物化學。陳悅書教授希望他來開創蘇州的實驗血液學。他便放棄了法國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毅然歸國,一心撲進實驗室,利用簡陋的實驗室條件和有限的經費,將江蘇省血液研究所建設成業界翹楚,並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血栓與止血研究室。

數不勝數的老一輩學者,構建了學科發展的「巨人的肩膀」。此番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推薦書,厚達28頁,那是他們長達22年心血的凝結:提高全國的診斷水平,發現新的白血病亞型,挖掘白血病的發病機制,建立規範的診療體系,優化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關鍵技術……這些成果向全國推廣,在臨床上挽救了無數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22年磨一劍!看這家地級市醫院如何實現逆襲?

比如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的診治。

「MDS過去診斷治療都很困難,因為它是一組高度異質性的疾病,從低危中危到高危,從一個系列到多系列,千差萬別。更關鍵的是,MDS最終會轉化為急性白血病,而且是預後最惡劣的一類白血病。如果能把MDS處理好,有望從來源上解決一部分白血病的問題。」

基於前期相關成果的積累,蘇大附一院在北京、上海的多家大醫院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國家科技部的支持,組織全國多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制定了中國人群MDS去甲基化藥物的推薦治療方案,進而主持編寫了中國第一個《MDS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讓過去這種「千差萬別」的疾病在國內有了標準規範的診療方案。

再比如寡克隆白血病概念的提出,獲得了國際公認,推動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白血病診斷標準的改進。

「這一部分患者,按照原有的診斷標準,雖不正常,但也不算白血病,你這個時候怎麼診斷?我們發現,這類病人有著白血病特異的染色體異常,出現這種情況,不按照白血病治療,病人預後就很差,緩解得很少,複發死亡多,而你要是按照白血病方法去治,病人活得就好。」這一研究成果在國外發表之後,獲得了WHO專家的高度認可,並將這一概念引入WHO新標準。

對於成果和榮譽,吳德沛覺得,「做研究,最終還是要回到臨床,要讓病人活得好。」

為人和氣,帶隊硬氣

作為科研基地,數字或許能最直觀地證明蘇大附一院血液科在過去22年取得了怎樣的成績:738篇論文,包括156篇SCI,總影響因子489.7分,SCI期刊他引1250次,這是蘇大附一院血液科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而作為人才培養基地,這裡培養了132名博士,257名碩士,建立的血液病遺傳學技術培訓中心,22年為全國培養了80%以上的血液病細胞遺傳學技術人才。

「全國的染色體R顯帶診斷技術都是跟著我們學的,只是還沒推廣到西藏,可能是那裡海拔太高需要再加把勁。」吳德沛笑著說。

在多個榜單上,蘇大附一院血液科的全國影響力都穩居全國前四,而排在前面的單位,吳德沛笑稱為「三座大山」,包括血液病的國字型大小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天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院士領銜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以及國內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先行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相比之下我們的平台從層面上說不如他們,困難也更多」。

22年磨一劍!看這家地級市醫院如何實現逆襲?

(蘇大附一院血液科團隊)

但因地制宜,蘇大附一院血液科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一方面,吳德沛覺得,「蘇州人都比較和氣」,團隊比較團結。

「我們所秉持的精神,是我們陳悅書老教授、阮院士一直倡導的——求同存異,團結共進。我也想把這樣的思想傳達給大家:著眼大局,推己及人,充分溝通,互助共贏。」

而「和氣」的同時,這支團隊卻在對醫療和人才的要求上相當「硬氣」。

自吳德沛擔任科室主任以來,蘇大附一院血液科定期舉行工作考核,全科參與,沒有拿得出手的醫療、教學和科研成績,在此時就會倍感壓力。「我會找他們談話,如果工作還沒有起色,該轉崗的轉崗,該走人的走人。」

儘管懲罰措施嚴厲,但考核透明、激濁揚清,這一制度得到了全科工作人員的推崇。「把優秀的人留下,讓不優秀的人離開」 ,這是他作為主任的「硬氣」,也是讓這支團隊可持續發展的奧秘。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常見的體表腫物,你能分辨嗎?
這群被醫院「封殺」的醫藥代表是什麼人?
患癌後,你要對付的不僅是腫瘤!
不明原因發熱,如何儘快找線索明確病因?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45歲後如果出現這幾個癥狀,馬上送醫院!
中醫說:男人早起做的第一件事,如果出現這3種癥狀是病!趕緊去醫院別猶豫!!
能做到嗎?寧鄉這家醫院成為「三甲」中醫院後承諾五年內不漲價
45歲後如果出現這幾個癥狀,馬上送醫院!血糖或許失控了!
那一天,我叫了5次雞,差點進了醫院……
醫院賠16萬!只因術中出現這個情況……
這是哪家醫院?我要去!
月經短1日,卵巢老5歲!出現這3種情況你就該上醫院了!
搞笑圖片:美女,這是哪家醫院?我要去看病!
在北京,哪些醫院最牛?看中醫該找誰?這下全知道!
做到這八點醫院少去 老中醫都在做!
為什麼你家孩子三天兩頭往醫院跑?這四點做家長的都該反省反省!
看骨腫瘤?這家醫院最強!
在上海十餘家醫院蹲守近兩年,他看到的是真實的人間世態
「三伏天」做好這件事,以後少跑醫院!錯過又得等一年
湖南這家醫院花了三年,只為給患者制新葯!
這家醫院6月扎堆幹什麼?還問你準備好了么?
手上一旦出現這些東西了,一定要去醫院看看了,這是肝癌的徵兆!
早晨起床出現這四個癥狀,說明你真的病了,趕緊去醫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