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香港丨街邊食肆,看見人生百味的地方。

香港丨街邊食肆,看見人生百味的地方。





本文轉自公眾號:九行


I

D:jiuxing_neweekly




大學時曾買過歐陽應霽全套的《香港味道》,當睡前讀物。最愛的是第二冊《街頭巷尾民間滋味》,在午夜宿舍桌前白慘慘的LED燈光下翻閱,夢裡都是絲襪奶茶配冰火菠蘿油的味道。


歐陽應霽寫香港飲食文化,不用「食物」,而用「味道」一詞。而這味道,除了酸甜苦辣咸,更包含著社會文化與生活之味。





歐陽應霽《香港味道》(圖/來源於網路)





茶餐廳里的香港節奏


既能慢,也能快、准、狠




冰室和茶餐廳,大概可以作為香港街頭飲食的標誌吧。許多人初聽「冰室」一詞,以為是享用冷飲甜品的地方,其實冰室也供應小菜熟食,香港人將它視為茶餐廳的前身。作為圓桌台、方格地磚、懸掛式吊扇,都是老式茶餐廳和冰室的經典裝潢。磨砂塑料質地的茶杯,圓柱形狀中通的冰粒,置於餐桌下方抽屜的中西式餐具和黃糖、砂糖包,都在昭示著一間茶餐廳的「純正血統」。




香港冰室(圖/香港美食)




第一次來香港的遊客,免不了按圖索驥,將翠華、澳牛、蘭芳園、金鳳……那些出現在每一份旅遊攻略上,大排長龍的茶餐廳一一拔草。來香港生活後,茶餐廳不單單停留在旅途中一站,而成為日常用餐地點。至此,看到的又是食物以外的另外一番景象。餐廳里的人,不亞於一幅香港社會生態的微縮景觀。(當然,這裡指的不是充滿了世界各地遊客的熱門餐廳。)



居港多年的一位老編輯說,香港的餐廳妙就妙在,港人將專業、精確的做事態度也注入烹飪之中,正因這種特質,每一間餐廳的質素都不會相差太多。在大熱餐廳里,有時會聽到旅客對食物失望的評價,甚至親眼目睹餐桌對面的人吃到一半就甩手離去。的確,茶杯上可能有水漬,勺子有小小的缺口,菠蘿包的形狀也不夠美觀……然而茶餐廳的魅力一直未減,因為食物只是其中的一環。




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過茶餐廳里的人臉。在不同的時間走進餐廳,你會在裡面看到不同的面龐和的表情。



早晨九點,在大圍街市的太興,餐廳里滿坐頭髮花白的老人,或手捧報紙,或帶著購物袋,叫一份醒晨早餐,吐司腸仔煎雙蛋搭麥皮或是通粉,熱奶茶是必須。他們仔細地將蛋放在吐司上,不小心戳破而流出的蛋汁被烘烤過的乾燥吐司身吸收,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咬下去。




早餐時間(圖/17微號網)




這種慢不是茶餐廳的常態。工作日中午一點的鰂魚涌太興,店內落單、埋單風聲水起,店外西裝革履的人們排隊等著叫位。茶餐廳的午市餐牌通常是套餐跟飲品,最常見的幾款以ABCD標號,落單直接叫「A餐、B餐」即可。周博賢幫謝安琪寫過兩首歌關於茶餐廳的歌,其一《C餐》,歌詞中就有「A餐有多士花生醬/B餐有 Fish 也有 Chips/C餐有北京的烤鴨口音有三向……」



澳牛的「光速餐」代表了香港餐飲行業的一個重要特點——高度的程序化。從點單、上菜到用餐完畢,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三十分鐘。夥計腦袋清晰,手腳利落,急脾氣亦是餐廳聞名的賣點,有攻略如是說:「沒有去過澳洲牛奶公司,就等於沒有去過香港。這種地位大部分並非來自於它提供的食物,而是一種香港文化的濃縮和精髓。來到這家店鋪,就是把你帶入了一種最真實的香港生活,一種香有的『快、准、狠』的飲食文化……」到澳牛點單慢了沒被翻白眼,吃完了沒被趕著收台,這餐飯似乎就不算完整。





澳洲牛奶公司(圖/本地寶)




在這樣一個高度工業化、商業化的社會裡,人的情緒被縮到最小,隱藏於茶餐廳的角落。夜晚十點,銅鑼灣的翠華,坐滿了下班疲倦的人群,和剛剛購物完,享用夜宵的遊客。




而周博賢寫給謝安琪的另一首《我愛茶餐廳》,更是將港人對茶餐廳的愛戀表達得淋漓盡致:「我愛你個性樸素平民化/會教顧客暢快滿意如歸家/牛油餐包再配以百年濃茶/令倦透的身軀也升華/你最可嘉 再世爸媽」。






港式火鍋


觥籌之間的江湖味




如果說茶餐廳體現了香港人的「一人食」的面孔,港式火鍋,則是港人聚會餐飲的一大特色。香港人喜歡吃火鍋,一是方便,不需要煎炸炒煮;二是新鮮,滿足了粵式飲食對於食材原汁原味的要求。



對於忙碌的香港人,火鍋也承擔著聚會的角色。TVB里大家一起打邊爐的橋段,通常伴隨著慶功、團圓類的劇情。《無間道2》中的幾場經典火鍋戲,承擔著劇情轉折的作用。有時導演亦通過角色的吃相來塑造其性格,《天與地》中林保怡飾演的劉俊雄,由吃素到吃肉的那場戲,咬下第一口帶血牛肉時,鏡頭給了一個大大的嘴部特寫。





《無間道2》劇照




話說回來,若想體會地道的港式火鍋,你需要放棄商業區精緻裝潢、價錢昂貴一人一鍋餐廳,另闢蹊徑在市井中尋覓一些門面毫不起眼的街坊老店。餐廳模樣與內地大排檔無異,只是高談闊論的語言變成了粵語。紅磡的曲街的老坑火鍋,便是某年冬夜的一次意外發現。



紅磡A出口世界殯儀館的後巷,清冷得令人發毛。行過幾個路口,終於有一家夜晚亮起燈光的食肆,門口還有三兩人在等位。拉開門走入店內,人聲鼎沸,老闆迎來送往,熱鬧得像是穿越入另一洞天。同行好友早已飢腸轆轆,沙爹湯底,鮮牛肉、皖魚脆腩、雙拼魚蝦滑、響鈴卷、粟米、蔬菜拼盤……末了,一人再加一個椰青。





老坑火鍋,鮮牛肉例牌(圖/蘋果日報)




牛肉是現片的,潮汕式的刀法,入鍋二十秒即熟;脆腩滿口魚油脂香,又脆韌得像在嚼最嫩的軟骨;響鈴色澤金黃,看得出用頭油炸成。椰青十分新鮮清甜,其它的菜,亦都可圈可點。一頓飯下來,個個都說還要再來。



驚喜的是質素,最奇的還是地點。「紅磡是殯儀之地,喃嘸繁縈,三步五步,紙紮棺木,滿街靈車。農曆七月,位於曲街的老坑火鍋,與殯儀館相隔不過數條街,還藏在橫街後巷,理應乏人踏足。」《蘋果日報》為老坑火鍋做的專訪,以此開篇。



老闆劉仲兆十多歲從中山隻身到港,一路從事餐飲行業,由幫人打工到自開店門,每天花數小時到各大街市(菜市場)挑選食材。其實,店面選址在江湖氣息頗重的紅磡,怎麼能沒有紛紛擾擾,不過因他江湖義氣,有時抱著助人心態施財,對方倒變成有借有還。而店內的招牌番茄蟹鍋,則是老闆結合一雙兒女各自喜好研製。然而如今,長子因病已不在人世。





老坑火鍋店老闆劉仲兆(圖/蘋果日報)




再去老坑吃火鍋時,心裡想著這篇文稿,路上望見殯儀館上空若有似無的那一縷青煙,竟多了幾分生死無常,先干為敬的快意。



一位友人說,曾經看到過一位貨車司機,夜裡十點半在紅磡蕪湖街停車,沖向路邊小店,迅速買了一份雞排,蹲在路邊一口咬下去的時候,突然嚎啕大哭起來。他說:「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人生百味。」



而聽到這個故事的我,腦海里浮現出李安借《飲食男女》說過的那句台詞:「人這一輩子,怎麼也不能像做菜一樣,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才下鍋。當然,吃到嘴裡是酸甜苦辣,各嘗各味。」




這就是我心裡的香港味道了。







老坑火鍋熟客殷先生(中)指,老闆毫無架子,常與客飲酒聊天。(圖/蘋果日報)







本文經九行公眾號授權發布。


九行 |《新周刊》旗下的新銳旅遊平台


比遠方更遠




九行丨jiuxing_neweekly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香港丨甜蜜蜜,你的信寫得真甜蜜。
外賣巨頭大戰中的送餐小哥:撐起300億市場的落寞青春。
數據揭秘:春運車票有多難搶?
承德丨拍長城,誰也拍不過這個農民!

TAG:那一座城 |

您可能感興趣

廣州5家適合一人食的溫暖食肆,我願意孤獨一輩子!
舒淇墨鏡大衣密實現身中環,鬼祟相約友人到食肆聚餐
小暑後,盛夏始何以銷煩暑?安坐食肆中
城內知名西班牙食肆Agua 迎來新行政主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