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剛剛送走的2016年是一個多事之秋。一方面,世界經濟正處於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運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有所積聚。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7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企業是深化供給側改革的主體,啃下供給側改革的硬骨頭,需要各企業直面問題和挑戰,精準選擇突破口。過去一年,伊利集團多措並舉,率先探索供給側改革路徑,不僅實現企業自身逆勢發展,穩居亞洲乳業第一、躍居全球乳業8強,而且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成為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爭相報道的供給側改革典範。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2017年,中國企業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順水行舟易,逆水行舟難」,對於伊利而言,如何實現「全球乳業五強」的戰略目標,實現從百億級企業向千億級企業的跨越?總結分析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近期的公開講話及署名文章可以發現,未來伊利的發展將圍繞「一個核心」、「一個信條」、「雙輪驅動」三個方面持續推進,而這也是中國實體經濟實現轉型發展的有效方略。


以消費者為核心 深化產業價值鏈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有一句經典名言:「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顧客」。世界上諸多百年企業的發展實踐也證明,只有以創造消費者需求為存在目的,才能持續不斷的深化產業價值鏈,真正的創造價值。


得消費者方能得天下。一直以來,伊利都非常注重對消費需求變化的研究。去年,在英國舉行的中英企業家峰會上,潘剛曾總結了消費升級的四個特徵,即消費品質從「能溫飽」轉向「要吃好」,消費形態從「買產品」轉向「買服務」,消費方式從「線下買」轉向「線上買」,消費行為從「標準化」轉向「個性化」。


同時,伊利還通過「互聯網+」思維,採用大數據技術,開創性推出了大數據雷達平台,覆蓋250多個數據源、有效數據量級達全網90%以上,以實時洞察消費需求的變化趨勢,從而打通研發、產業、市場鏈條,快速打造符合甚至高於消費者需求的高品質產品。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正是基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度洞察,伊利推出了多款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高品質產品。伊利QQ星是針對成長期兒童特殊營養需求精心打造的成長牛奶;營養舒化奶主要是為解決中國大量存在的「乳糖不耐症」或乳糖酶缺乏人群飲奶難題而研發;金典有機奶是基於消費者對高端有機乳製品的需求而推出;「Byebye君」是伊利為網生一代量身定製的零脂肪牛奶……目前,伊利旗下年銷售額過10億的產品已經多達14款!


堅守品質信條 夯實未來發展根基


品質是推動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基石,也是提振消費信心的關鍵。去年12月18日,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採訪時,介紹了伊利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高品質的乳製品,並帶動整個產業鏈轉型升級的經驗。而在此之前,他也在多個場合表達過,要用品質管理思想打造「品質企業」。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伊利即品質」是伊利的企業信條。打造品質企業,必須要堅守「品質」信條,塑造高品質的品牌、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多年來,伊利攜手奧運、服務世博、亮相G20,搭載國際高品質平台,發起「和千萬人活力開動」等品牌活動,向消費者傳遞「滋養生命活力」的品牌主張。同時,積極與娛樂、體育、互聯網等多領域平台進行跨界合作,實現了品牌的突破和創新。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為了確保產品的高品質,去年12月底,在企業內部的質量管理工作大會上,伊利提出了建立「全產業鏈質量管理生態圈」的戰略圖景,通過利益共享機制進一步集結全產業之力為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正是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伊利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和支持。


品牌的背後是產品,產品的背後是人,所以高素質的員工,是組成「品質企業」的細胞。對此,潘剛表示,「先做伊利人,後做伊利事,欲出好產品,先塑好人品」。只有具備高素質的員工,才能打造中國的「品質企業」。


2017年,品質將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詞,因此,堅守品質信條,也將是伊利不斷夯實企業未來發展根基的重要途徑。


堅持雙輪驅動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去年12月19日,潘剛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企業只有堅持創新驅動、堅定走國際化道路,才能真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近年來,正是依靠創新和國際化這兩個輪子,伊利才得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不創新,無未來」,這是潘剛常常說的一句話。近年來,伊利在原有的三級技術研發體系的基礎上,將技術中心升級為創新中心,並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及企業自建實驗室的方式,將企業敏銳的市場導向和學術界的研發智慧結合在一起,打通產學研的創新通衢,不斷提升企業的創新水平。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同時,伊利還通過「全球織網」戰略,把全球產業鏈上最具價值的資源和智慧整合到伊利的價值體系中,以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在歐洲,伊利和義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進行了戰略合作,在荷蘭建立了伊利歐洲研發中心,在紐西蘭,建設了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在美國,主導實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


在創新和國際化雙輪驅動下,伊利打造出了眾多備受消費者喜愛的創新產品,常溫酸奶安慕希就是典型代表。該產品是基於消費者對高品質希臘酸奶的需求,整合歐洲研發中心的研發力量,採用希臘雅典農業大學研製的菌種,創新存儲模式突破了冷鏈限制研發出來。不僅延長了產品保質期,擴大了產品運輸半徑,蛋白質含量也比普通酸奶高出35%。憑藉出色的產品力,安慕希2016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31.4%,非常有望成為常溫酸奶第一品牌。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但重壓之下,我們仍能見到許多光明之處,無論是供給側改革的深化還是消費需求的升級,都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發展空間。相信在潘剛的帶領下,伊利通過以消費者為核心、堅守品質信條、堅持創新和國際化雙輪驅動,一定能向「五強千億」的目標更進一步,也能給「中國質造」的強勢崛起和中國實體經濟的穩步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本文為商業傳播信息,不代表本刊觀點。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讓力量凝聚,為「未來藝術家」打開一片夢想天空
一個「婊」字里藏著多少偏見和暴力?
拖延症晚期,罪魁禍首不是你,而是你做的事情
跺一腳半個上海灘要抖三抖的青幫,前身卻是一群屌絲
剪紙、米酒、年糕……這些老手藝在老字號繼承者們手中的逆襲

TAG:南都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製造企業現狀:前有2025,後有兩隻狼
2017中國企業500強,現未來企業發展新動向
縱觀15年,中國500強企業的興衰都逃脫不了這三條規律
從2017中國企業500強看中國大企業的五大不足
中國企業500強破「零」 餘姚就看他了!
一張圖看懂2017中國企業500強
苗圩:「中國製造2025」政策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
2017中國企業500強出爐製造業復甦
全球500強企業出爐!阿里首上榜 它竟擠進前100?還是唯一的未上市的中國企業!
全國3400家機械手臂企業,國產品牌不到5%,如何突圍?
一張圖告訴你2017中國企業500強五大最強
這六家國內企業跨國企業也不敢比,僅員工就180萬
保險企業再次集體發力「2017中國企業500強」12險企上榜
2017中國物流企業綜合競爭力100強出爐!看看有沒有你的公司?
2017中國企業500強,陝煤位列第幾?
日本企業潰敗20年?這4大優勢依然力壓中國企業
30葯企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2017中國物流企業100強:順豐第三,通達系只有兩家進前十…
全球500強企業最多的6大國家,中國強勢崛起,高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