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姬昌歸國為何不報殺子之仇,反倒尊奉商朝,謹守臣節?

姬昌歸國為何不報殺子之仇,反倒尊奉商朝,謹守臣節?


姬昌歸國為何不報殺子之仇,反倒尊奉商朝,謹守臣節?



(網路圖)

原題:聖人姬昌的治國之道


葉之秋


如果說,《封神演義》中,紂王帝辛代表了惡的一面,那麼,文王(此回姬昌已受封為王,「文」為後世謚號)姬昌就代表了善的一面。那麼,被萬民尊奉為「聖人」的文王姬昌與被萬民唾棄為「暴君」的紂王帝辛,在治理國家方面,究竟有何不同呢?


一、對外:尊奉商朝,謹守臣節。

當姬昌回歸西岐之後,西岐上下無不振奮。無論是南宮适為代表的武將派系,還是以散宜生為代表的文官派系,都覺得為大王子伯邑考報仇雪恨的時機已經到了。


南宮适與散宜生聯名稟奏:今西岐雄兵四十萬,戰將六十員,正宜殺進五關,圍住朝歌,斬費仲、妲己於市曹,廢棄昏君,另立明主,以泄天下之忿!


伯邑考被紂王無辜殺害,西岐百官無不憤恨。此前,因老大王姬昌還在紂王手中,投鼠忌器,西岐上下不得不收斂鋒芒。如今姬昌已經回歸,正是虎入深山,龍游大海,正是英雄大展拳腳,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的大好時刻。


可是,姬昌卻將二人大罵一通,並且宣布,終他一世,絕不叛商!


姬昌為何在兒子被殘害,自己受拘禁之後,依然選擇尊奉商朝,謹守臣節,終生不背叛商朝呢?

姬昌有三大理由:


其一,君臣有別。


紂王身為君王,即便有錯,身為臣子,也只能默默承受。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姬昌受商朝封誥,食商朝俸祿,自然就應該聽從商君詔令,為商朝社稷效忠。


姬昌的這番話看似空洞,其實符合禮法。做大事,一方面要不拘小節,另一方面卻需師出有名。若紂王對姬昌殘暴不仁,那姬昌自然可反。事實卻是,紂王對姬昌不壞。

其二、紂王對姬昌不壞。


當初東南四百鎮諸侯會反叛,是因為東南兩大方伯都被紂王無辜殺害。


紂王雖然將姬昌拘禁,但是,姬昌確實有散播流言、誹謗君王的罪行。故紂王下令殺死姬昌時,以比干為首的宗室貴胄紛紛為姬昌求情,一旦紂王讓步,改成拘禁姬昌,比干、微子等人也就放棄了營救。


何況,七年之後的現在,紂王不但釋放了姬昌,並且封姬昌為王,讓其誇官三日,榮歸故里。天下人皆知紂王對姬昌榮寵有加!

姬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誇官第二日擅自逃離朝歌,犯下藐視君王大罪,於是,姬昌才會被商朝官兵追捕。


也就是說,紂王與姬昌之間,姬昌多少還虧欠了紂王。


其三、伯邑考被殺紂王並不理虧。


當然,很多人會說,紂王不是殺了姬昌兒子伯邑考嗎?是可忍孰不可忍!


只是,我們讀者自然明白,伯邑考被殺,是因為妲己調戲不成,倒打一耙。可是,封神世界中的萬民,對伯邑考被殺事件會怎麼看呢?


原著中說得明白,就算是伯邑考的隨從也不知道伯邑考被殺的真正原因。他們知道的,只是伯邑考在朝堂上用琴砸皇后妲己,然後被紂王當堂拿下。


紂王也是用伯邑考弒君殺後的名義,將伯邑考剁成肉醬。


在古代,謀逆乃十惡不赦之大罪,將謀逆者剁成肉醬,完全合法!


姬昌本人是如何評判兒子伯邑考之死呢?


他說:「邑考不遵父訓,自恃驕拗,執忠孝之大節,不知從權,又失打點,不知時務進退,自己德薄才庸,情性偏執,不順天時,致遭此醢身之禍。」


在姬昌看來,伯邑考會被殺,首先是伯邑考不聽自己訓戒,為人驕傲執拗,擅自前往朝歌救父,卻又不知變通,不知進退,才德淺薄,最終方才被殺。


一言以蔽之,伯邑考被殺,全怪他自己!


當然,以上三個理由都是姬昌面對西岐百官,當眾說出。事實上,姬昌還有一個不能公開說明的理由——即便姬昌有心反商,眼下時機也未成熟!


為何這麼說呢?


當時天下東南四百鎮諸侯已經反商,攻打商朝遊魂關、三山關多年,可是,從未踏入商土一步。


一方面是東南兩大方伯各率兩百鎮諸侯攻打,另一方面只是商朝一鎮總兵防守,為何多年下來,反叛大軍都無法取勝?


並非遊魂關、三山關總兵多麼厲害,也絕非他們麾下兵馬多麼強悍,而是東南四百鎮諸侯各懷鬼胎,並不能齊心協力反抗商朝。


新任東伯侯姜文煥與新任南伯侯鄂順與紂王,與商朝有仇,其他四百鎮諸侯可沒有。他們不過是畏懼方伯,於是只能跟在他們後面搖旗吶喊而已。


反觀商朝,雖然紂王殘暴荒淫,殺了不少大臣,但是,他除掉的都是朝廷高官、宗室貴胄,對於商朝的地方總兵,並無迫害。也就是說,紂王雖然在朝歌死命折騰,但商朝的地方實力並未受損。


並且,多數的商朝關隘總兵,對紂王都忠心耿耿。


再看西岐。


一旦開戰,西岐必將暴露出兩大致命弱點。


其一、國力匱乏,難以支撐長時期戰爭。


西岐文有散宜生,武有南宮适,麾下雄兵四十萬,看似強大,其實實力遠不能和商朝抗衡。畢竟西岐只是八百鎮諸侯中一國,就算有西方兩百鎮諸侯支持,也遠不是商朝的對手。


高築牆,廣積糧,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是姬昌當下最好的選擇。


其二、缺乏主帥,難以對抗商朝諸多名將。


姬昌仁德有餘,權謀不足。散宜生具體辦事執行力尚可,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眼光不足;南宮适勇悍有餘,可衝鋒陷陣,卻不知變通,難以通觀戰爭全局。反觀商朝,有著以聞太師為首的諸多名將,許多人都有著獨當一面的才略,其實力是西岐大將南宮适拍馬也難以企及。


姬昌迫切需要一個兼具將相之才的賢人。於是,在低調為君的同時,姬昌積極行動,四方打探,希望能找到一個王佐之才。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之秋 的精彩文章:

失手打碎琉璃盞就被重罰,沙僧被貶隱藏了什麼秘密?
誰才是西遊人間水族第一仙?謀略過人,權勢僅次五方五老!
三國赤壁戰後,孫權為何將到手的荊州拱手讓給劉備?
封神雲中子派雷震子下山救父,為何不允許雷震子去西岐?
抗戰期間,新四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是誰?他智勇雙全,屢創奇蹟

TAG:葉之秋 |

您可能感興趣

盜墓圈尊奉此人為祖師爺,曹操只能甘拜下風,若不被抓秦皇陵難保
五代第一明君,沒有尊奉生父為太上皇,自此父子終身未見
民國一算命道人,卻被尊奉為一省之「國師」,全省官員見面磕頭
全球福利最高國家之一,曾一心歸屬中華,尊奉一位華人為皇室祖先
董卓李傕尊奉巫術,東漢群臣信賴儒家禮法,怎麼可能融到一塊?
漢末三國第二十位諸侯,被尊奉為烈士,卻將家人變成人肉湯
康熙尊奉孔子卻到孔廟前不願下跪,一人擋住這個字後康熙立馬下跪
中國最高端的姓氏,很多人看到都得尊奉為祖宗,如今也是經常見到
古代五大兵神:諸葛亮第二,戚繼光第三,第一位秦始皇劉邦都尊奉
此國家讀書不花一分錢,一直把一個中國人尊奉為「始祖」
中國最遠古的姓氏,族人尊奉蚩尤為始祖,可現人數僅有一千餘人
朝鮮人愛穿白衣服,起因竟是這位唐朝名將,被尊奉千年
他被所有風水大師尊奉為祖師爺,真正窺到了天地大道
這四個人在中國沒混出來,卻被日本人尊奉為神,名聲大振!
實拍一個福利很高的國家,王室把一個中國人尊奉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