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對外戰爭很少贏過,這四次除外!

清朝對外戰爭很少贏過,這四次除外!

清朝對外戰爭很少贏過,這四次除外!

清朝從1636年開始,到1912年結束,在這276年里,清朝的對外戰爭絕大部分都是以清政府割地賠款而告終,不過,有四次戰爭,清政府贏了。

一、丙子之役

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間,清軍為了攻打明朝解除後顧之憂而發兵朝鮮的一場戰爭,這是後金第二次入侵朝鮮。

1636年12月2日,大明登萊巡撫袁可立僅僅去世三年,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京城下。

此後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 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朝鮮使用的年號由明朝年號改為清朝年號。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朝鮮向清朝朝貢。從此朝鮮不再支持明朝,卻派兵、運糧參加對明戰爭,因此清的軍事實力大增。

清朝對外戰爭很少贏過,這四次除外!

二、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坐落在黑龍江上游的北岸,是黑龍江上的咽喉要地。

1650年9月,哈巴羅夫帶領一支俄軍侵入中國領土,佔領了雅克薩。

1685年6月,都統彭春率領清軍用「紅衣大炮」圍攻雅克薩三天之後,城中的俄軍不支, 「阿爾巴津督軍」托爾布津乞降,保證將「不再來犯」。因此清軍主帥彭春允許殘餘的俄軍攜帶個人財物離開雅克薩,並提供了必需的馬匹和食物將其送至額爾古納河口。清軍焚毀木製的雅克薩堡壘後也退往黑龍江城(今璦琿)。

不過,俄軍殘部狼狽回到了尼布楚,但在得知清軍回師的消息之後,背信棄義的托爾布津立即再次率兵入侵黑龍江流域,於8月27日悍然重占雅克薩,這時距離第一次雅克薩戰爭結束還不足兩個月。

1686年夏,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再次出兵雅克薩,並在攻城的第4天戰鬥中擊斃敵酋托爾布津。但清軍受阻於俄軍新建的雅克薩城堡之下,只得轉入長圍久困。從1686年8月起,在低達零下40度的嚴寒中,清軍圍困雅克薩城堡長達10個月,直到1687年5月16日,中俄雙方即將開始簽訂《尼布楚條約》前的漫長邊界談判,清軍開始從雅克薩撤軍,第二次雅克薩之戰宣告結束。

雅克薩之役的參戰清軍是清廷從全國各地調集的精銳部隊。第一次雅克薩之役的部隊包括原本駐防黑龍江的一千多滿洲八旗兵,京營八旗兵近200人,山東、山西、河南的漢軍500人,由精於騎射的東北赫哲、達斡爾等族組成的「新滿洲」官兵500人,以及由福建籍官兵組成的500藤牌兵。總計約三千人。第二次雅克薩之役的參戰清軍人數相對較少,為二千一百人。

不過,雅克薩之戰宛如落日餘暉,清朝帝國隨即陷入漫漫長夜之中。

清朝對外戰爭很少贏過,這四次除外!

三、收復新疆之戰

晚清時期,沙俄屢犯我國邊疆。1864年,166萬多平方公里的新疆又被侵略者阿古柏侵佔。新疆丟失,則內蒙古、西藏等必大亂,陝甘青等將成為前線,那麼,中國的統治中心將面臨海陸兩方面的直接擠壓。

1875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金順為烏魯木齊都統,幫辦新疆軍務。左宗棠制訂了緩進急戰、先北後南的戰略方針於1876年4月7日,左宗棠從蘭州移營肅州,準備發起進攻。

4月底,左宗棠命總理行營營務、湘軍統領劉錦棠率馬步25營分批入疆,經哈密前往巴里坤。至此,清軍出關總兵力有80餘營,約六七萬人。

阿古柏主力部署在吐魯番和托克遜,阿古柏本人在托克遜督戰。其總兵力約4萬人。

1876年8月中旬,清軍進扎古牧地城東和東北,用開花大炮轟塌堅固的城牆。8月17日,清軍經過數天激戰,佔領古牧地,殲敵近6000人。

接著,清軍很快收復烏魯木齊、迪化州城及偽王城,到11月6日,北疆地區除伊犁外,所有敵佔據點全部克複。

1877年4月14日,清軍開始向南疆進軍,劉錦棠率主力1萬餘人及開花炮隊由烏魯木齊南下,包圍達板。4月19日,清軍用開花大炮轟塌城中大炮台、月城和城垛,擊中敵彈藥庫,敵軍死傷甚眾,企圖突圍,被清軍截殺未逞。敵守軍在清軍強大攻勢面前只得投降,達坂城遂克複。隨後,清軍三路並進,未及半月即收復三城,南疆人民紛紛起義,反對阿古柏的反動統治。阿古柏見大勢已去,於5月下旬逃至庫爾勒自殺。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粉碎了英、俄勾結阿古柏侵佔新疆的企圖,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清朝對外戰爭很少贏過,這四次除外!

四、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

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于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卻因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台灣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樞),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

法軍慘敗後,法國輿論大嘩,聲稱遭遇了「新的滑鐵盧」、「第二個色當」,引發茹費理內閣的倒台。

隨後,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於台灣設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小佛原創,請勿轉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不席地而坐視為無禮?
他們本是太子未來的天子,怎料結局卻一個比一個還慘!
大手筆,他一口氣讓所有姓薛的人當了官
丁汝昌:到底是以身許國大丈夫還是畏罪自殺的無能之輩?

TAG:小佛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清沒打贏一場對外戰爭,一遇外敵就成軟腳蝦
明朝對外戰爭中最輝煌的一次大勝仗,一雪前恥!
歷史上對外作戰從沒贏過的幾支中國軍隊,丟土無數打一次輸一次!
清緬戰爭:清朝的對外戰爭的又一敗戰
宋朝的對外戰爭為啥總是打敗?
28年不上朝,對外戰爭卻得到了全勝,這王朝太厲害,這皇帝太強
歷史的幾次對外戰爭,如果贏了那麼中國土地就不止這麼大了
從來沒有過失敗!新中國至今進行過的對外戰爭
三國時代內亂不斷,為何沒有外族入侵,除一致對外,這2點是關鍵
這個朝代沒有出來一個明君,但卻存在了近百年,對外戰爭沒輸過
中國歷史上對外戰爭最多的王朝,屢次以少量優勢兵力戰勝外敵
清王朝對外戰爭的最後一次勝利,鎮南關大捷
中國的一個小弟,乾隆曾為它發動兩次對外戰爭,如今被印度無恥霸佔
鐵血大清霸氣十足,為何對外戰爭無一勝績?原因很簡單
古代對外戰爭這幾仗如果能打贏,中國疆土可能就遠比今天這麼大了
這場戰爭是中國打得最好的對外戰爭,沒有之一
新中國六次對外戰爭得失縱橫談
宋對外戰爭勝多敗少,唐對外戰爭勝少於敗,為什麼卻說唐強宋弱?
唐朝對外戰爭越打越富,滅了30多個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