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火宅清涼

火宅清涼

火宅清涼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法華經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說,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論好壞,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滿各種危險,實在恐怖可怕。但是眾生無智,沒有警覺,都活在醉生夢死當中。


何謂「三界」?根據人心的體驗、感受和認識,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種範疇。欲界是五欲或名為七情六慾的層次,色界是禪定的層次,無色界是只有自我執著而已,沒有意識活動的深定層次。欲界耽戀於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執著於生命的貪戀及對自我價值的追求;無色界已沒有對於身心的貪戀和愛惜,心理活動已終止,但仍有潛在的自我中心,維繫著對於「我」的執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熱的環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斷,所謂眼不見為凈,耳不聞為凈,到了色界、無色界的程度,應該已是安樂的境界,怎麼說也是火宅?住於定中的人,人間的煩惱、自然的災害、社會的困擾,都不會影響到他,好像已得解脫。事實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後,仍在欲界,依舊要接受人間環境的種種干擾,依舊有水深火熱似的煩惱。故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滿了危險恐怖,但有幼兒、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卻不知失火的危險恐怖。因此在《法華經》中有一寓言,以火宅為喻,是講一群貪玩的稚兒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見失火了還拍手大笑,看見小動物倉皇逃竄還當成好玩。可憐這些愚痴無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場,要想辦法趕快把他們救出來。佛是眾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訴一切眾生不要苦中作樂,趕快離開。


其實,一切境界,出於心造,源於心受。心境煩惱,便處於火宅之中;心境清涼,便生於佛國凈土。環境隨心,沒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動,環境即混亂,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環境即太平,便見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訪問名剎五台山時,曾寫了這樣的兩句話:「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

火宅清涼


周六《地藏經》共修


周六18:45,鴻山寺《地藏經》共修。


期待您邀親朋好友一起到鴻山寺,共修福慧!


===分享佛法、感悟人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鴻山寺 的精彩文章:

工作忙,更要拜佛
念阿彌陀佛—還其自性功德
如何在忙碌中修行

TAG:廈門鴻山寺 |

您可能感興趣

火宅三車喻 佛教有聲故事
居民房子不幸發生火宅,自家愛犬多次沖入火海救援
阿黛爾化身帥氣女賽車手與歹徒熱戀 低調現身火宅現場安慰上傷者
你家卧室的電視是正對床腳嗎?這在風水上被稱為「火宅」!
家裡的這些電器容易引發火宅 要如何預防
我們打算出火宅 就要好好地修行
家中電線老壞,一場火宅引發的天價古董
《法華經》中的七喻之火宅喻
明天釋迦牟尼佛成道日:人天長夜,佛啟以光明;三界火宅,佛濟以安寧!
如何從三界火宅中實施救度,佛法中微妙的兩個字給你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