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這兩天,關於娛樂界紅人岳雲鵬視頻《尼姑嘆》在佛教界鋪天蓋般地轉發,無非是佛教徒痛批岳雲鵬娛樂無底線,惡意醜化佛教尼眾形象,褻瀆佛教並傷了佛教徒的宗教情感。當這些消息鋪天蓋地被轉發的時候,小僧確實詫異,娛樂無底線,佛教惹了誰?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關於娛樂界醜化佛教的事情岳雲鵬不是頭一遭,同時痛批娛樂界無底線,拿佛教在公眾媒體戲論的新聞也不是頭一次,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信徒的呼籲似乎在媒體乃至於在維權方面,沒有有效的途徑,為什麼每每遭遇,維權的信徒和僧團「樂此不疲」呢?這是小僧從諸多現象之中不解甚至反思的幾個問題:


當年央視一曲醜化僧人的歌曲《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唱遍了大江南北,據說在那個互聯網不怎麼發達的年代,一度引起了佛教界極大的爭論,聽聞當年是某位法師,騎著自行車到中央電視台「討公道」,最後中央電視台公開寫道歉信向佛教界致歉。


前幾年,一首神曲《法海不懂愛》如同複製當年《山下的女人是老虎》一樣,再次火遍了大街小巷,歌詞戲論佛教,惡意毀壞佛教高僧法海禪師之形象立馬受到了佛教界的關注,相關媒體也是鋪天蓋地痛批始作俑者龔麗娜毫無娛樂底線,佛教的媒體聲音在一時之間沸沸揚揚,可是關於龔麗娜《法海不懂愛》的傳唱似乎都沒有終止過,佛教媒體的呼籲很快被淹沒下去。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畢福劍辱佛事件,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不僅如此,包括央視《星光大道》的已下崗主持人畢福劍,在主持該節目中,身穿不合格的僧裝,惡意醜化僧人形象之時,再次遭到佛教界的憤怒,佛教徒紛紛向央視提出讓畢福劍為此行為向佛教界道歉,比起當年的《山下的女人是老虎》事件,似乎讓老畢道歉之事,也不了了之。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圖片來源於電影《道士下山》視頻截圖)


更「有趣」的是,佛教界躺著中槍,道教也不能倖免。2015年全國各大影院上市陳凱歌新電影《道士下山》,該片一經播出,立馬引起了道教界的關注,媒體評論五花八門,本自同根生,觀眾戲論「道士下山」的同時,還有許多觀眾呼籲讓陳凱歌導演再拍一部「和尚上山」的電影,面對此事,甚至道教協會發起組織,針對陳凱歌醜化道教形象一事,要給個說法,遙想道教「最高機構」的道教協會出面,維權的力度肯定不一般,誰知這件事情的命運如同佛教界這兩年的維權,都是雷聲大,不見有雨點!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圖片來源於江蘇衛視節目截圖)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2016年的娛樂界似乎格外「青睞」佛教界,一檔相親節目《非誠勿擾》,怎麼都不可能跟佛教搭邊的節目,都能整出和尚相親的幺蛾子,實在讓人費解,一時之間,不僅僅是社會媒體輿論茶餘飯後在笑談,更是讓佛教界顏面全無,佛教徒的號召再次上演,媒體也全力發聲,讓江蘇衛視給個說法,可是相關事件,最後依舊是迎來不了了之的結果。


針對以上幾件事情的列舉,小僧要質疑廣電局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關於正統的佛教文化宣傳,要想上衛視上影院估計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廣電審批的口子如同啞巴一樣嚴,但是關於戲論佛教的節目,難等大雅之堂的節目卻受廣電格外青睞,究竟不知為何?那麼就有人質疑了,央視兩次節目都以佛教為主題,甚至節目首次把演播室遷移到無錫,難道你們還不知足嗎?面對這樣的問題,小僧是這樣認為的,是對是錯,還請大家多批評:


近兩年,佛教第一次大幅度宣傳報道上央視的節目是《文明之旅》,討論的話題是佛教與科學的關係,請的嘉賓是社會學者,這檔節目小僧看了一點就沒有再看了,估計是小僧過於法執,習慣了法師們的講法,在這裡並不是在說明什麼,畢竟佛教說的白衣說法和衛視欄目的立足點不是同一塊,前者是信仰和傳承,後者是文化,不過這個談起來,說真的,小僧也說不清道不明個究竟,畢竟佛教的傳承和新時代弘法方式的改變在磨出火花,這個事情根本不能用對錯來去衡量,終究說來還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

同時可喜的是明海法師在央視全程英文解說佛教經典和宗性法師做客央視分享玄奘大師事迹,接連搬上了央視的節目,想到此處,小僧甚是覺得文化的多樣化正在讓佛教界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在向大家展示。


但是小僧要說的並不僅僅是這些,我跟大家說一個現象,大家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我們做一百件好事,未必有一件能影響到旁觀者,但是一件壞事和惡舉,都能導致其影響力滲透到大街小巷,比如以上列舉的《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小時候的歌曲,小僧到現在都還記得,再比如龔麗娜的《法海不懂愛》乃至於最近岳雲鵬的《尼姑嘆》,不需要多加宣傳,只需要在電視機或者電腦面前的你看後博之一笑,估計日後都能津津樂道,而類似於明海法師和宗性法師做客央視正面談佛教的舉動,似乎「分貝」並不是那麼大,對比那些戲論,顯然有種杯水車薪的感覺。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圖片來源電影《霸王別姬》視頻截圖)


說到岳宇鵬的《尼姑嘆》,小僧忽然想起了梨園行的一句話「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思凡》是崑曲《孽海記》中一折,其內容寫得是小尼姑色空自幼多病,父母只好送入仙桃庵寄活,誰知色空不耐拜佛念經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念詞中,語言更是戲論僧尼之形象:「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了頭髮。每日里,在佛殿上燒香換水,見幾個子弟遊戲在山門下。他把眼兒瞧著咱,咱把眼兒覷著他。他與咱,咱共他,兩下里多牽掛。冤家,怎能夠成就了姻緣,死在閻王殿前由他。」這則戲曲的典故,在陳凱歌為導膾炙人口的電影作品《霸王別姬》中,通過蝶衣的這個角色演繹得更是淋漓盡致,其唱詞也搬上了各大影院熒屏:「奴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漢。為何腰盤黃絛,身穿直綴?見人家夫妻們,一對對著錦穿羅,不由人心熱如火,不由人心熱如火,奴把袈裟撕破!」


古人戲曲中的話似乎略比岳雲鵬的《尼姑嘆》「高雅」了許多,然而面對岳雲鵬此舉和「思凡」的唱詞,國人戲論佛道教的事情自古有之,但是在當今的媒體爆發年代,僧團形象的維護和呼籲讓這些現象「屢教不改」甚是是「頻頻出現」,長久以來,佛教界乃至道教界任社會濃妝淡抹之行為,顯然已經成為了不治之症。


這個問題小僧弄不明白,這幾年,但凡佛教界微微動一下,媒體就像是一把刀一樣,言論毫不留餘地,小僧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源於這幾年通過媒體對佛教的報道,發現一個這樣的現象。比如鳳凰佛教頻道發了一組唯美的僧團做早晚功課的攝影照片,媒體評論像商量好了一般,諸如「和尚就是遊手好閒,躲在寺廟天天念經,對社會一點貢獻都沒有,說什麼度化眾生,都是扯淡言論」等留言,過幾天,該媒體發了一篇某寺院建設養老院或者助學扶貧的新聞,網友們又是商量好了一般,諸如「和尚不好好念經,就會做這些道貌岸然沽名釣譽的事情,向社會騙取香火錢」等留言。


好像是佛教界或者道教界一舉一動,在大眾眼中都是不對的,從他們的言論中,彷彿這樣的團體在這社會毫無立足之地。


小僧出家時間尚短,將這些問題列舉,提出心中的疑惑:每隔一段世間,佛教界總會對社會媒體開始吶喊,擲地有聲的文章頻頻出現,但是最終都是未果,這些事情就像是輪迴一樣,不斷上演,我想問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圖片來源海南歷史文化網,改圖為法師被火燒之後的拍照)


在岳雲鵬事件刷屏的當天,海口高齡老僧抗拒暴力違拆護法自焚的新聞在朋友圈「遙相呼應」,說真的,小僧從來都沒有看過新聞導致呼吸困難,但是這條新聞窒息般看了下來之後,除了心驚還有肉跳。至今社會媒體都沒有把事情的始末交代清楚,似乎面臨的命運又是一場不了了之。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從岳雲鵬《尼姑嘆》到86歲尼師哭訴無家可歸: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請聽揚州寶應靜修庵86歲老尼師的哭訴》


如果拆你們的家


把你的父母給抬出去


你們會怎麼想


我的師父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1月13日深夜,小僧在微信朋友圈再次看到這一條新聞,內容是靜修庵86歲尼師的哭訴,6分32秒的視頻,講述的是該寺院保不住了,86歲的尼師的心還在擔驚受怕的顫抖,視頻中泣不成人的尼師看著真讓人心酸。這段時間,關於佛教的新聞接連出現干戈不息。


同樣在深夜之中,這條新聞逐一被轉發到諸位微友的圈子裡,但是這次佛教信眾的發聲是否只是走到大家的心中,還是能力挽狂瀾爭取到合理的保護?小僧並不是消極覺得太難!


「斷疑生信,絕相超宗」,多少次小僧面對這樣的疑惑都在捫心自問:「斷疑為什麼斷不了,從哪斷,如何斷?生信為什麼生不起,該如何生,往哪生?」請原諒小僧的膚淺和無知,我想這門功課目前是我的障礙,請諸位名師和善知識指點。


不由地想起我曾經問師父:「為什麼我法號中有一個塵字!」師父說:「將世間大俗之事修到大雅,將世間大雅之事修到大俗即可!」或許這就是我要面臨的功課,如果不是小僧執著,不能做到斷疑,那麼小僧眼中的塵事,則需要如同甘露之水的指點洗滌,請諸位大德和善知識指點方向,容我問一句:我們佛教界到底在做什麼?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出家70年的老法師,對記者說自己「怕死」?
86歲老師太哭訴,佛協逼我賣廟害死人啊!
釋亦合:慈恩宗對漢傳佛學的特殊貢獻(2)
四聖諦略說之五:建立苦諦:三種苦性
宗教活動場所的困境——論寺廟宮觀的法律地位及其監管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她17歲出道,26歲紅遍亞洲,卻被母親罵奶奶嫌,無家可歸!
從無家可歸之人到世界拳王,瑞恩·伯內特只用了三年
50歲與花心丈夫離婚,35年無家可歸,89歲卻成了好萊塢女王
珊卓布拉克人美心也美!掏15萬助無家可歸老伯伯
35年無家可歸,89歲的她成了當之無愧的「好萊塢女王」
男子無家可歸住墳墓15年,最後他說的話讓眾人都抬不起頭
洛杉磯的無家可歸者,她們是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美國人
英國男子街頭乞討年入上百萬,自稱無家可歸卻引來非議!
美國70歲痴情富翁被妻子趕出家門,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俄羅斯在東南亞已成無家犬?普京白送蘇35隻求一個盟友
賠了夫人又折兵!劉一手快手被封,5497被收回,三周年慶鬧到無家可歸。鬧掰了?王小源打醬油,提及老利:我不願意跟他說話
他玩攝影到無家可歸……每張都美慘了!
女兒出嫁我陪嫁三十萬,兒子結婚我給他20萬讓他自己買房,從此我無家可歸
他是抗日名將,10萬日軍命喪他手,為何晚年淪落到無家可歸
苦惱!因老婆看到老公的聊天記錄,把老公趕出家門,男子無家可歸
拿什麼拯救你,無家可歸的豹子?
55歲女子無家可歸,在車裡住了兩年多,為安全晚上在墓地過夜
到美國旅遊,看到因為吸毒無家可歸的人
皇家海軍老兵無家可歸,只能在車裡過夜:「我想我快要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