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博物館竄行記

帶你游遍全世界的博物館


文 |順手牽猴


印度犀牛克拉拉抵達歐洲時,正值啟蒙運動進入高潮。面對這頭來自神秘東方的獨角獸,熱情高漲的精英階級把她看成異國情調,以及新奇知識的的化身。她被一路展示,一路被描畫,背景也一路變化——她的主人,那個荷蘭船長因此賺得滿缽滿盆——到了威尼斯,她在皮耶羅·隆吉的畫中,尖角已經沒了。有人認為這是飼料當中,缺少某些元素所致。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皮耶羅·隆吉畫作《犀牛》


所有這些畫像當中,最有意思的還是前文所述那一幅。在歐德利筆下,犀牛最大的不同,是她的眼神;虹膜的反光處理,以前極少出現於動物形象。人類描繪動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最早期的例子就是法國西南部的拉斯戈岩穴畫;這裡有羚羊,也有野牛,但是根本看不到植物,也沒有其它景觀,甚至連人類自己都在畫面中缺席。先要有肉吃,這才是硬道理。


隨著西方進入文明史,藝術中的動物形象,除食用和役使外,也會成為宗教崇拜的對象。於是有了龍、獨角獸、鳳凰、饕餮。即使那些沒有法力的,比如兔子、松鼠和麻雀,不時也會成為經文抄本中的配飾。到了文藝復興,藝術家觀察描繪動物的態度再次劇變。他們開始用亞里士多德式的態度,把動物看做自然現象。最典型的就是雷奧納多·達·芬奇。他不但觀察動物,而且親自解剖動物。


這是一種唯物主義的態度。就像哲人笛卡爾後來認為的那樣,動物只是自主運動的機械,不具備感知痛苦的能力。因為不思考,所以不存在。直到啟蒙大潮來臨,文化風氣大變,理性主義交雜著感傷情懷,開始挑戰很多原有成見,雖然這個認知過程伴隨著各種殘酷的試驗。有個瑞士醫生,為了研究動物的身心感受能力,活剮了一條懷孕的母狗,發現剝除胚胎時,試驗對象的痛苦表現最為強烈。

前文提到,歐德利畫中的犀牛,眼睛充滿溫馴的表情。那層泛出的光暈折射著時代精神。她不是機器,而是生靈。然而動物仍然只是人類理性的格致對象。克拉拉旅歐期間,正是博物分類體系的形成時期。按照卡爾·林奈創立的方法,獨角犀(Rhinoceros unicornis)屬於動物界的脊椎門,哺乳綱,奇蹄目,犀科。


在凡爾賽宮,克拉拉遇到了林奈的論敵喬治·路易·勒克萊爾,也就是著名的布封伯爵。此人身後留下一部卷帙浩繁的《博物通志》,覆蓋了那個時代自然知識的所有方面,他更多是個文人,不懂所謂的學術規範,觀察方法也是直觀式的。他指責林奈分類法不能反映物種與具體環境的關係,以及由此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然而歷史做出了相反的判斷。林奈分類體系,包括雙名法——比如家貓是Felis catus,鏟屎官則屬於Homo sapiens——卻沿用至今。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布封伯爵像

這位通才是伏爾泰那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27歲入選科學院。他先以數學成名,對概率論和幾何學做出過貢獻,「布封投針問題」便由他提出。據說他的最初目的,是估算賭博的勝率。他率先意識到人、猿之間的相似性,但否認二者擁有共同祖先。他還研究過行星的起源。這種人總能提出一些有趣的想法。他認為上帝創作萬物,不會照顧到每一個細節,比如一隻甲蟲的翅膀如何摺疊,因此各個物種都會自行改進或退化。


布封的思想啟發了很多人,但自己卻只能成為過渡性人物。今天我們還能記起他的名字,主要是因為他對寫作的一句論斷:「風格即人格」。很少有人知道,著名的巴黎植物園也是他的一份遺產。該園始建於17世紀,本意是供王室御醫培植草藥。路易十五在位時,他受委派監管該園,將其改造成研究中心,兼做博物館。大革命期間改用現名。園地劃為若干部分,除觀賞性的玫瑰園外,還有育種基地,四千多種植物,分科栽種於各自所屬的區域。做為國立教育機構,這裡還有培訓植物學家的職能。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巴黎植物園


這座開闊的園林,位於左岸的五區,現在是法國自然博物館的一部分。既然算是植物園,自然少不了草木花卉,很多人跑來散步、鍛煉。偶爾也能看見中國大媽大爺,領著當地人練太極,跳廣場舞。還有生物學史上的名人銅像,散立在各個角落,俯視著園中的眾生。他們都曾在這裡工作,做出重要的科學發現,就像倫敦自然博物館的聲譽,並不僅僅源於它的收藏(正廳中那具偶像級的梁龍,根本就不是化石,而是卡內基贈送的石膏模型)。更重要的,是那裡產生過理查·歐文(恐龍一詞就是他發明的)、赫胥黎那樣的人物。


植物園入口是拉馬克銅像,18到19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博物學家,園中收藏的植物標本,很多可以追溯到他的工作室。他提出過最早的生物進化設想,認為進化是生命體適應生存環境的結果。器官功能的「用進廢退」就是他的理論。不遠處是解剖學家居維業。就是他最早發現,一具化石所屬地層越古遠,和現存親緣物種的差異越大。較近地層中的猛獁和現代大象,一看就是親戚;可現代巨蜥和白堊紀的滄龍,外行人會認為毫不相干。是的,他在歷史上最早研究滄龍化石,就是《侏羅紀世界》里,越出水面吞食鯊魚那種大傢伙。


布封這位大主管的銅像,卻遠藏在園地深處。走過古典式玻璃暖房,幾乎到了園地後門,才能看到。出了那道門,就是巴黎的大清真寺。那裡有兩棟早期工業時代的建築,外觀都還保留著古典範兒的裝飾趣味,只有看到內部的鋼製結構,才會確信其晚近的來歷。他們都是1889年那屆世博會的產物。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巴黎植物園俯瞰


博覽會恰逢大革命百年慶典,法國當局又有擺脫對德國戰敗陰影的急迫內需,大興土木,完成了不少大型工程項目。除一些火車站外,還有蒙馬特最高處的聖心教堂,都採用時興的預製鋼架承重,外部立面同樣保持著第二帝國遺風。埃菲爾鐵塔也出現在那個背景下,只是完全暴露的結構太過超前,多年不為時俗所容。據說莫泊桑是塔上那間餐廳的常客,這份熱情讓不少人困惑,直到作家解釋那是城中唯一看不到鐵塔的位置。


隨著歷史演變,植物園也早已不是原初的面貌,現存最古老的部分,是一座小型動物園。這裡靠近奧斯特里茨車站,老遠就會聞到獸舍的腥臊氣味。倒退兩個世紀,那是歐洲最大的異國動物圈養地,前身是凡爾賽的王室動物園。很多科學家曾在那裡做過研究,包括解剖學家居維葉。這裡的歷代居民中,最有名的是大象金寶(Jumbo)。1861年在法屬蘇丹被捕獲後,一度落戶於此。這頭象後被賣給美國馬戲班主巴努姆,雖然成了明星,卻飽受壓榨。直到死於火車事故後,它的皮、骨,還被製成標本,四處巡展牟利。


詩人里爾克曾在這裡得到靈感,用一首商籟體十四行詩,呈現一隻黑豹的「意志昏眩」。出身行伍的現代畫家亨利·盧梭,喜歡嘚瑟他在墨西哥打仗的經歷,其實都是瞎掰。他一輩子也沒邁出國門一步,小偷小摸倒是干過不少。他筆下的熱帶叢林,正是來自植物園暖房寫生,而畫中的異國動物,也是這個角落中的囚徒。


園中還有兩處室內動物園,就是前文中提過的園地西端,那兩座建於百年國慶的建築物,只是它們展示的不是活動物,而是死的。一是古生物和比較解剖學分館,裡面排列著史前動物化石,像美額龍和腫角鹿,還有長須魚的骨骼標本。一個多世紀之後,這裡大體保持了最初的規制,就連說明標籤,有些還是手寫的。


與之形成明顯反差的,是近年重新裝修過的進化大廳。時尚的設計極富形式感和戲劇性,也引起過不小的轟動。就像巴黎現在的萬森動物園,這裡的布置也是根據生態群,而不是林奈分類法劃分區域,表現生命世界的多樣性。底層展示生命發源的海洋,珊瑚礁模型周邊,懸置著各類海洋動物的標本,從魚類到企鵝,從海豚到烏賊,從極地到赤道。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作者供圖:巴黎植物園展品


大廳二層的非洲動物部分,已經成為不少博物館的仿效樣本。這是一隊壯觀的百獸行列,從黑暗大陸緩緩走出,先由大象領銜,接著是斑馬、長頸鹿、河馬一路跟進,還有獅子、獵豹等食肉獸尾隨其後。這些標本的集成效果混搭了各種元素,從《舊約聖經》中的諾亞方舟,到古希臘戲劇的莊嚴進場,再到迪斯尼的《獅子王》。它們頭頂上空,是姿態各異的鳥和猴子,像被封凍在靜止的時間裡。


這裡也有身份確認的動物。一隻凶相畢露,撲到一頭馱象背上的雌虎,來自一百多年前,被當時的奧爾良公爵獵殺。還有一頭十八世紀的印度獨角犀牛。很長一段時間,本猴以為那就是克拉拉,後來才知道等它來到巴黎,克拉拉已經死去多年,雖然長壽的路易十五仍然在位,革命的滔天洪水還要再等二十年。(猴按:沒有證據表明這位昏君曾說在他身後是洪水,就像他的孫媳瑪麗—安托瓦奈特,也沒說過讓窮人吃蛋糕。那些都是訛傳。)


從這裡朝上仰望,玻璃天棚濾下色彩多變的光線,時晴時雨,風雲變幻。就在展廳三層,一隻長頸鹿探出頭來,也在向下俯視。那個展區的主題,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界造成的生態衝擊。那裡可以看到一些罕見的標本,比如南非斑驢、瓦胡島蜂鳥,當然還有渡渡鳥,它們都已滅絕於人類的獵殺。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作者供圖:巴黎植物園展品


生生滅滅,也是生命的鐵律。人類出現之前,地球就已經歷過五次大滅絕。其中每一次,世界上都有把持八成左右的物種徹底消失。其中第五次大滅絕,就是終結掉白堊紀那次,是近年的熱門話題。當時雄霸食物鏈最高端的恐龍,除了進化成鳥類那部分獸足類馳龍,被從地球表面全部抹去。這是整個事件的結果,而人們更關注原因。有個流行過很久的理論認為,恐龍笨拙而獃滯,屬於進化史上的不適應者,所以在與哺乳動物的競爭中淘汰。

順手牽猴:凍在時間裡的動物們



作者供圖:巴黎植物園展品


隨著大量新的化石證據出現,專家們發現早期哺乳動物面對恐龍的霸權,沒有任何優勢。於是災變說成為顯學。就是說,大滅絕源於某種不可抗力。關於這個終極兇手,也有不同假說。巴黎自然博物館認為,是德干高原火山群發造成浮塵阻斷日照,形成核冬天效應。這和美國人的主流理論非常不同。關於這一點,我們轉到下一座博物館,繼續介紹。


【作者簡介】


順手牽猴|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馬立明:一所幾乎罷免了總統的女子大學
張豐:112歲的周有光,比大多數年輕人更年輕
陳思呈:江上船工的人生諺語
黃愛東西:種個籬笆還要盤算吃
西閃:一場殺死幾千萬人的瘟疫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時間與輪迴,那些與時間有關的動畫作品
給肉肉們環境和時間,她們真的會美給你看!
時間是把頭也不回的殺豬刀
流浪貓因長時間被罐子卡著頭,被救出時牙齒都已插入了嘴唇,心疼
在我眼裡,時間有兩種:與你在一起的時間,與你分開的時間
時間也會教會你怎麼與它們握手言和
話題時間|是口紅先動的手!
讓我們在時間的河流里相遇
孕期做運動把握好時間,有利於順產
前段時間種的姜,發芽啦!正是種姜好時節,還不動手?
任時間飛逝,那些身邊的小動物們還是我們的小天使,愛如當初
沒時間去健身房,如何徒手虐出大胸器
用手指也能摸出排卵時間嗎
當時間和耐心都變成奢侈,就和小助理一起手寫吧!
長時間不在家的時候,怎麼給你的愛花澆水的技巧!
如果手機是以前的小靈通,孕媽還會長時間玩手機嗎
睡著後掉床會感覺時間特別慢,真的比平時的時間慢了六倍嗎?
愛情說說:只用了一眼的時間來淪陷,卻用了一生的時間去想念
春光中搖曳,讓時間慢下來的搖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