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建築師的創造,其實是在比思想深度,看誰想得深。思考最後轉譯到自己的身上,形成獨特的語言。不是你自己的,你也不可能有突破。」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採訪 葉三


正午:您是如何進入建築這個行業的?在您成長的年代,建築似乎不是一個常見的選擇。


朱小地:我生於1964年,北京郊區昌平的一個教師家庭。小時候,教師家庭在昌平縣還是比較特別的。我記得很清楚,父母工資都是每月62塊錢,在昌平來說是非常高的了。文革期間的孩子都要學點什麼東西,我就跟父母的同事、美術老師學繪畫、篆刻。我父親字寫得很好,我也隨著父母學書法。後來慢慢就變成了自己的業餘愛好。

上學以後,由於學習好,又有繪畫的特長,班級中的黑板報自然成了我的任務。我小的時候個子小,寫黑板報的時候要將桌子拖到黑板下面,站在上面寫。文革後期,教室的條件差極了,窗戶上玻璃全部砸掉了,在北方,冬天只有一個煤球爐子,很冷。而周日不上課的時候,也就不會生爐子,教室里更加的寒冷。我就在這樣的教室里堅持寫黑板報,一直到小學畢業。初中、高中期間也一直負責班裡和學校黑板報,但條件要好多了。


等到考大學該填志願了,到底要學什麼呢?當時還不知道有建築師這個職業,因為有繪畫方面的特長,選來選去其他專業好像都不是很理想,最後就選擇了建築學專業。


正午:那時候有建築設計這個概念嗎?


朱小地:那時候還沒有,我報考的時候只知道建築學這個專業。就這樣懵懵懂懂進入了建築學領域,現在看我覺得還是學對了專業。


我對材質的感受力很強,比如現在談到的鋼材、木材、竹子等,小時候都有接觸過。我記得小的時候,家家戶戶到了周末都要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做傢具、砌雞窩、做衣服……這些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對我從事建築師職業很有幫助。因為,建築學是體驗的學問,不僅要學習,還要試驗和實踐,然後才能感受,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我這些年一直是這樣的工作狀態。有些建築師到四五十歲,就已經喪失了進步的能力,就是因為不是這樣的狀態。

實際上,建築設計也好,任何的藝術活動也好,我覺得最根本的就是要把自己原來那部分俗氣的東西、平常的東西或者是別人的東西去掉。你腦子裡各種各樣的想法都會有,但那些東西可能不是你的,是大眾的,普世的,大家都喜歡的,那就是俗氣的東西。把這些不該是自己的東西消除,之後才能呈現出你自己的語言。這就是專業和修為之間的關係。最後是在拷問自己,拷問你的思想,你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界的認識。從這點觀察,一個建築家首先是一個藝術家。


正午:您曾說過,建築設計是一個服務行業,那麼您怎樣平衡藝術創作和服務功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朱小地: 任何行業都屬於社會經濟系統的一部分,建築設計就屬於知識諮詢服務業。


為什麼建築設計的難度比較大呢?因為一定是先有客戶決定投資,才找到建築師為其設計,協議簽訂,甲乙雙方的關係就成立了。甲方對於建築師來說一定存在服務的概念,這讓建築師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這個時候的創作是預設條件下的活動,這與藝術家的創作是同等的,別看我們的投入很大,費用很高,但是站在服務的位置上,就失去了定價的能力。不是自己的主人,怎麼談創作?大部分建築師其實是在這個層面,他知道難受,但是並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核心問題是在對待甲方的時候,你到底是一個什麼角色?甲方出具任務書,然後我們的設計滿足任務書,這沒有意義。你能做,別人也能做,如果他的設計費出價每平方米10元錢,你的設計費出價可能就要8元錢,這就是惡性競爭,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如果我們沒有自覺,沒有警覺的意識,失去主觀能力,一定要服從甲方,那建築就是「行活」,長此以往就是俗氣。

建築是知識系統,還是思想系統。我所談的設計,是你主觀意識的呈現,甲方其實反過來可以去適應你。如果沒有把建築當成思想的物化,那就沒有價值。


互聯網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我覺得我們所定義的建築也在發生變化,不再是過去的概念。過去見到好建築,你可以在建築周圍全面地觀察,然後建築內部靜靜地欣賞。但是在快速消費的時代,人的行為已經程序化了,欣賞建築的方式還是原來靜態的方式嗎?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前建築的表現往往需要畫漂亮的效果圖,那是固定的形式表達,像美術一樣,但實際上當代人對建築的理解已經完全碎片化了,你不會去完整地記錄,因為不需要,網路上什麼信息都有,拿起手機拍幾張照片,這個過程就已經完成了——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信息是共享的。


建築如果還是原來那個固定的簡單的形式表達,就失去了力量。新的力量從哪兒來? 我認為當前建築學的發展方向不僅僅是縱向的不斷推進,而且是在邊緣上的不斷拓展。要找到新表達、新解釋的可能性,而不是在傳統的語境里重複。


中國文化或者東方文化會有一些新的可能。比如《莊子》在《知北游》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就是說,天地、人、建築,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建築承擔的責任是有神性的,它跟自然界有關聯,它不是孤立的。我們能不能把建築所在的場域,周圍的自然現象以及歷史印記都融到建築中來?在做設計的時候,我都在想建築與空間和時間的關係。我認為可能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這對我來講非常重要。

正午:您能否具體說說,這是什麼樣的建築形式?


朱小地: 你可以看看最近的一個項目,麥積山的遊客接待中心。我們設計了六個圓形體塊相互穿叉,穿叉的部分的外立面採用玻璃幕牆。隨著太陽的轉動,每個空間里的光線都在變化。這樣得到的就是大自然給我的效果。形式上看,圓形代表輪迴,是佛教的理念,但這些東西集中在一起是通過自然的力量,不需要多麼宏大的敘事,人走在裡面的時候,由於光線的變化,使得周圍都在變化,走的時間越長,變化越多,這就是我所追求的能量。


五台山風景區是很獨特的,可以看到渾厚的山體,可以同時欣賞到四時的景緻。寺廟建築的情形也是根據山體的走勢形成階梯狀布局形式,曲折的台階、圍牆隨處可見。人們拾階而上,去往不同的大殿參拜佛像。又見五台山劇場位於風景區外,緊鄰山上的入口位置,試想一下,如果將一個巨大的劇場體量直接應對遊客,將會非常突兀,且沒辦法和周圍的自然環境取得關聯。於是,我在劇場的前面做了一組折牆(共有7折),「7」這個數字在佛教中非常重要。折牆上使用了大量不同的反光材料映照著天光、山影,光線的變化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和效果,它是不斷變化的,人走在場地中看不到具體的建築形象是什麼,視覺不斷地產生錯覺,激活人對空間的理解。而且,場地上一棵草一棵樹都沒有,實際上也在強調佛教的「無常」和「空」的概念。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又見五台山劇場鳥瞰圖。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又見敦煌劇場。


又見敦煌劇場項目在我最初去的時候,場地的條件極度的荒涼,我面對的就是一片戈壁沙漠。於是我想到了戈壁沙漠中最寶貴的水,用水在沙漠中的珍貴性來隱喻敦煌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價值。為了要在沙漠中呈現水的意象,我將劇場建築從地面開始,逐漸升高,形成一個南高北低的斜坡屋面。建築上用一片片垂直於建築的玻璃,每隔3米形成疊加的狀態。建築屋頂和牆面上採用不同深淺的藍色馬賽克,鋪滿整個建築的外表。這樣一來綠色的玻璃牆面和藍色的馬賽克牆面形成了藍綠交織,相互映襯的關係,展現出沙漠中的一片水面,或者海市蜃樓般的效果。


我認為每個項目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建築與所在場所是不同的。並且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你只有到環境中去體驗——遊走在時空里,我覺得那就是我想要的東西。正如我剛才講到的,建築是生存在大地和天空之間的創造,它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而且我認為時空的概念要用新的形式來表達,我不會藉助任何已有的、老的東西,它應該是面對未來的、啟發人思考的設計。


正午:您的這種設計理念是怎麼形成的?


朱小地:是慢慢形成的,這個過程不是那麼簡單,不是突然有了靈感。就像剛才講的,每個人腦中或多或少都有不純粹的一面,一旦想討好別人,就會出招,一出招,思考就終結了。我在這十多年來做的項目都與傳統有關,我在其中不斷體會、閱讀、考察,思考如何超越,然後研究、試驗,慢慢地新的東西出來了。


2016年9月北京國際設計周,我做了一個老四合院的改造。我將這個房子的木構部分都保留下來,不僅是這個房子建造之初的木構,也包括這麼多年來不斷地修理和裝飾,所有的歷史痕迹全保留下來。而且它不僅僅是展示,我在內部做了一個玻璃盒子,可滿足現代人在裡邊生活、工作的基本需要。這是一個用時間作為形式的建築,傳統木構部分的存在隨時在提醒你,所有的文化積澱都在其中呈現。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新的嘗試。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草廠四條36號院-西房立面。


這些觀念充斥在我的設計中,我覺得那樣的建築才有力量,才是當代建築。探索就會有新的呈現,就會有新的形式。建築師是在創造形式,而不是設計形式——可能我的觀點比較極端。


正午:這些年我去過中國很多城市,發現許多城市都有幾座很突兀很奇特的建築,它跟周圍的一切沒有什麼關係,但它會在當地成為一個地標。


朱小地:這種現象不僅是建築。作為建築師,我跟藝術家們接觸得多一點。我發現很多人搞藝術,是通過吶喊的方式來完成的。


「發狠」是不能成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這不是創作,不是藝術的表達,你不會產生共鳴,這是單向的、壓迫性的,這種東西我覺得都不具備討論的意義,它只能是個現象而已。


往往是這樣,好不容易有一個項目,就憋足了勁。這種項目為什麼能建起來?就是一旦要發狠的話,你用這種所謂敘事性的、繪畫性的、雕塑性的語言去跟客戶交流,客戶很容易被打動。如果使用建築的語言與庸俗的吶喊對話,最後吃虧的絕對是建築師。


現在我認為有所謂的建築學這麼一個簡單的概念,建築已經成為當代的公共藝術或者大地景觀這樣一個綜合學科了。每個建築師,每個藝術家的創造,其實是在比思想深度,看誰想得深。思考最後轉譯到自己的身上,你要有你獨特的語言。不是你自己的,你也不可能有突破。


最基本的藝術表達就是要用一個新的辦法,而不是直接的呈現。它必須要轉譯,轉譯才是真正最基本的。


去年我在鼓樓宏恩觀後殿里做了一個名為「廟雨」的藝術裝置,表達我對傳統建築的理解。為此,我去了現場好幾次,站在那兒注視著這座老建築的室內,我在追問究竟要表達什麼,怎樣表達。突然我意識到大殿上非常嚴整的木架,躲藏在昏暗的光線中。我想如果我不是建築專業的人士,是不會注意到這些的,也就不能夠理解到傳統建築的木構特點。於是,我用玻璃絲線將屋架上面所有的梁、檁、椽子等構建的交叉點全部延下來,垂到地面。然後將地面刷黑,根據玻璃絲線在地面上的位置,繪製了一幅原大的頂視圖,相當於我們建築測繪一樣。這樣就構成了一件與建築密切相關的裝置作品,向世人重新展示了一次中國傳統建築的美學特徵。我認為這就是我作為建築師身份的一件藝術作品,我在用我熟悉而準確的語言向別人訴說著中國傳統建築美學特徵。

朱小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正在誕生



藝術裝置作品《廟雨》


正午:那西方文化、西方的建築設計理念對您有影響嗎?


朱小地:我沒有出國留學的經歷,西方的社會背景、建築教育,包括思想至少不是我的優勢。但有一點我現在特別明確,我覺得中國建築師實際上缺乏對材料的理解。我現在的觀點就是,我要用最簡單、最新、最純粹的材料,用最簡單的辦法去表達,而不是拘泥於材料本身,或者更多複雜的節點與建築構造。


我們都知道西方現代文明很重要的標誌就是工業革命。談到工業革命,我們好像都知道,但實際上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中國人沒有弄懂。工業革命的過程,是對材料本身特性的尊重和價值判斷的價值重構。在今天的中國沒有幾個建築師能夠理解,仍然還停留在形式美學的統治軌跡之中。對於材料的特性的理解與使用,是跟當代藝術的語境是相通的。


現在再去討論東西方,其實已經不構成一個話題了,因為互聯網讓我們同在一個地球村。那麼,材料運用的準確性,特別是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我覺得是更重要的當代手段。


正午:您對年輕的建築設計師有什麼建議?


朱小地:活了這麼多年,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我沒有師傅。師傅和老師不一樣,老師教授的是知識,而師傅教授的是經驗,前人擁有的那些經驗應該給我們的後代留下,因為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去重試一遍,那太無聊了。知識已經不重要了,但是經驗、感悟確實是人最寶貴的財富,那些應該是有師徒傳承的。


還有中國文化,我認同了,它已經變成我的文化了。然後我從中找到了能量——要把天地萬物都變為我的建築的元素,那得有多大的力量。然後是如何表達的問題,我將不斷地探索。這些都是很寶貴的,但我真的沒有師傅,至少這個行業里沒有人告訴過我。我現在眼睛比以前要亮了許多,具有了自我否定的意識與能力,這是最寶貴的。當你足夠強的時候,你覺得這個世界是你的,就不會有任何羈絆。所以,建築,對我來講就是人生。


題圖:朱小地,所有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特別感謝葉揚和《世界建築》雜誌對此文的幫助。


朱小地,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建築師。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午故事 的精彩文章:

「作」的力量,很強大
不必害怕,這裡眾聲喧嘩
一段連續的時光
擊垮我的那些瞬間
人的愛好永不枯竭,就像慾望

TAG:正午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VR的誕生——新藝術形式的崛起
地球最初的誕生:冥古宙的神奇景象
生命誕生的另一種誕生地,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
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
山東的一個縣,是顏真卿的故鄉,也是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
一個小人物的逆襲與一條偉大之路的誕生(一)
老梁說菜:江西誕生的這種小吃,卻成為福建的特色美食
古風寶劍的誕生——鑄造與鍛造的區別
成語「一鼓作氣」的誕生地,山東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
一個私生女,與劉邦的一夜風流,誕生了一個偉大帝王,拯救了漢朝
瑪雅文化的誕生地,地震之後這曾經的輝煌之地只留下滿目瘡痍
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佛教的誕生地:菩提伽耶
昔日黃子韜對鹿晗做的這些小動作,一部CP腐劇就誕生了
穩定的新鹼基生命體正式誕生
海灘建築家的誕生,沙雕作品的創作
小虎隊陳志朋新造型辣眼睛,網友:新生代污妖王的誕生
科幻作家陳楸帆:科幻小說是應對焦慮而誕生的文學形式
皇馬和馬競的誕生地,居然是這個樣子的!地球知識局
「兩宋龍潛之地」、「神話誕生之地」——古都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