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編者短評:11月30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申請書的單位是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民俗學會和若干地方社區。二十四節氣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根據日月運行位置、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規律,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到了秦漢年間,完全確立。講座以二十四節氣為話題展開了中國人對時間制度的討論,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的傳統民間民俗文化,對中國人的農耕文明有著巨大的影響。劉魁立老師一直致力於民間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工作,他介紹了中國人的時間制度的產生及發展,闡釋了二十四節氣在時間制度中的特殊性,並全面梳理了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講座趣味生動,在掌握傳統文化的同時,感受令人驕傲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劉魁立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二十四節氣圖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劉魁立部分民俗著作


簡介:劉魁立,民間文學、民俗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亞洲民間敘事文學學會(中日韓)榮譽會長,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俄羅斯科學院《傳統文化》雜誌編委。主要從事中國民俗學及民間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歐洲民俗學的研究。出版專著:《劉魁立民俗學論集》、《民間敘事的生命樹》、《中國節典——四大傳統節日》等。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每個人和整個人類社會,都始終生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當中。空間是固定的、具體的,而時間則需要通過某種辦法加以測定和標識。人們測定和標識時間的參照物最初是自己感知到和觀察到的物候和氣候的變化。什麼時間月圓了、月缺了;什麼時間天長了、天短了;什麼時間冰化了、河開了、風來了、雨來了;什麼時候氣候轉暖,冬蟄的昆蟲蘇醒了,大地可以耕種、種子可以發芽、莊稼可以生長了;什麼時候候鳥飛來了、飛走了……這些氣候和物候的變化,就被我們的先人用來作為早期測定時間的依據。


時間是世間一切物質存在的重要方式,時間概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人們為了要更準確地衡量時間、計算時間、記錄時間,就要進一步選擇具有普適性、恆久性和周期循環性的參照物。於是,太陽、月亮、穀物的成熟期等等,就成為了優選的參照系。人類很早就學會觀察日月星辰,用以測量時間。大約在紀元前五千年,人們利用指時桿觀察日影。紀元前11世紀,已經有了關於日晷和漏壺的記載。詳細記錄時間的鐘錶的發明,大約已經是13世紀下半葉的事情了。


協調和規範各民族或國家群體內部公共時間制度的,是各國實行的特定曆法。世界現行的幾種曆法最為普遍的有:以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周期作為參照物的太陽曆,或稱陽曆,我國當今使用的所謂公曆就是這一曆法。作為我們傳統時間制度組成部分的二十四節氣的制定,也是以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周期作為參照物的。除陽曆之外,還有以月球圍繞地球旋轉周期為參照物的太陰曆,或稱陰曆。我國自夏代就開始使用、後經漢武帝太初元年加以修訂的兼顧太陽曆和太陰曆確定的曆法,是陰陽合曆,即我們所稱的「夏曆」、「農曆」、或俗稱的「陰曆」、「舊曆」。這樣說來,我們所遵行的夏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是既參照了對月亮的觀察,又參照了對太陽的觀察而制定的曆法。


我們的民間傳統節日體系,例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以及清明和冬至等,都是依據過去千百年來通行的陰陽合曆而確立的。這種曆法在我們的心目里和在我們的實踐活動中,依然佔有重要地位。正像我們對光華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陽倍感親切和極盡讚頌之情一樣(人們把月亮和太陽神格化,編創出大量的神話傳說就是最好的說明),對使用了幾千年的陰陽合曆我們同樣有著深深的鐘情和依戀。


為了準確反映一個對從事農業生產極為重要、同時又準確標誌寒暑往來規律的計時辦法,人們將一年365天平分為24等分,分別給予一個名稱,如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等等,於是就形成了二十四節氣的時間標識制度。古人很早就掌握了兩分、兩至這兩個最重要的節氣:春分、秋分(晝夜長短相等)、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在某些歷史時期,某些節氣的名稱與今或有不同,但在漢·劉安著《淮南子》(公元前141年)中,就明確有二十四節氣名稱的記載了。各個節氣(包括節氣、中氣)都已有明顯的「物候」作為標誌,即所謂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一節氣三候)。

我們古代的先人發明節氣,把自然界的變化、動植物呈現的狀態以及我們人體內部功能的狀態和變化都反映出來,而且相當準確:雨水,草木萌動;霜降,草木黃落;立秋,涼風至等等。這些都是從人們對自然界的細膩感覺出發而形成的,體現出對於客觀規律的準確認知,相當科學。


以上體現在我們中國人生活中陰曆陽曆合并使用的時間制度,各有其科學依據、計算方法和歷史發展進程。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互不關聯、彼此相悖,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交錯使用、互為補充,形成了協調並用、多元而統一的時間計算體系。這個多元而統一的時間制度就是我們中國人生產生活節律和節日體系的背景。


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體系與其他某些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些民族的節日體系是以宗教人物或某些社會名人的紀念日作為核心而制定(當然在設置這些宗教節日時,有時也不得不考慮要「掛靠」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文化傳統),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則主要是以協調人和自然的關係為核心而建立的。


比如,我們中國人和月亮有著特別親密的情感關係,我們的一些節日和地球視角月亮的圓缺有關,這在西方文化中是很少見的。上元、仲秋、除夕乃至人日、七月七、臘八、臘月二十三,我們都會聯繫到月亮的狀態。中國人對月亮的這種特殊的情感,是把月球這個天體看成與人間世界雷同的一個所在。那裡有巍峨的建築——廣寒宮,那裡有神聖的植物———砍不倒的桂樹,那裡有可愛的動物———搗葯的白兔,那裡有從人間飛到天上、升格為神的嫦娥、吳剛,那裡是人間的縮影,人間的美化。對於月亮這樣一個天體,我們一往情深,月亮成為我們象徵體系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我們依據這一象徵,紀念和慶祝著一系列重要節日,月望的元宵節、中秋節,月半弦的七夕和臘月廿三,月朔的除夕和大年初一,等等。我們的這一節日體系,已經化為我們民族文化靈魂的一部分,也成為我們民俗傳統根基的一部分。「每逢佳節倍思親」,不思親,沒有親,六親不認,無朋無友,不愛社群,不愛家鄉,民族將何在?國家將何在?民族性,是節日的本質品格之一。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二十四節氣的創立


說到二十四節氣體系的創立,春秋時代,我們的先祖就曾用土晷測量日影的方法,確定了白晝最短、最長和長短相等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時間節點。秦代又確定了四季開始的四個時間節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了漢代,二十四節氣的完整體系便徹底確立下來。從地球的視角觀察太陽,將太陽按黃經運行的軌跡劃分為360度,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即為一個「節氣」。運行360度,共經二十四個節氣,即每月兩個節氣。在每一個節氣下,更細分為三候:初候、二候、三候,每五日一候。例如,立春三候的表徵是:「初候東風解,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既是氣候變化的一個時段的標誌,其開始的日期和時分同時也是氣候物候變化的精確的時間節點。


二十四節氣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由於中國地域的廣袤,南北東西氣候物候的變化有顯著的差異,二十四節氣交節的時間並不一致。所以,涉及二十四節氣的農諺便具有鮮明的地域性,人們會根據所在地域的特點,總結出關於自然變化的認知並具體規劃勞作的進程。例如,東北的諺語說「清明蛾子穀雨蠶」或「大暑蛾子立秋蠶」,而在浙江則說「清明孵蛾子,立夏見新絲」;在種大田的甘肅張掖說「彭祖活了八百年,田要種在春分前」,而在種水田的長江流域則說「不到清明人不忙,立夏點火夜插秧」。我們看到,在諺語中,廣大農民對節令和地域的把握是具體而精準的,並沒有把一個地區的經驗看成是不變的刻板教條套用在另一個地區,而是因地制宜地總結出適宜於地方特點的自己的諺語。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制度,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各農業社區依據節氣安排農業勞動,進行節令儀式和民俗活動,安排家庭和個人的衣食住行等各項活動。圍繞二十四節氣每一個時令節點,人們在組織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同時,還使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的傳統知識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相關儀式中得到保存、保護和傳承。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祖輩發明的時間制度,是中國農業文明的智慧結晶,一直指導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活動,也是親善自然、道德修為,提升認同,構建和諧的有效手段。


春季,許多地方有迎春、鞭春、唱春、拜春等儀式活動,祭祀春神,開始農事。立夏,在杭州一帶,有吃烏米飯、登高等傳統活動,旨在強身健體。立秋,湘西花垣苗鄉慶祝「趕秋節」,人們舉行儀式,唱苗歌、打苗鼓,共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到了「霜降」節氣,在廣西一些地方,則有「壯族霜降節」,舉行儀式歡慶豐收,感謝天地自然的恩賜。


俗話說,「冬至大於年」。冬至時節,浙江三門等地向有祭冬習俗。社區民眾舉行祭天祭祖儀式,莊嚴而隆重。感恩社會,敦睦族親。三門祭冬習俗,千百年來,連綿不斷,延續至今。


順天應時,循時而動,融入了中國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諧、珍視生命的民族精神。


人們為了便於記憶,還編成了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二十四節氣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候選項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申請書的單位是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民俗學會和若干地方社區。中國提交的申報書所給出的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簡要說明是:「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幾天前,這一申請已獲批准公布。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在新時代的響亮的讚歌。中國人關於時間制度的這一發明,成為整個人類知識寶庫中受到普遍關注的珍貴遺產。它作為人類認知自然、順應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一個歷史性高度,必將被世界各國民眾所尊重、所關愛、所保護。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今年冬至日舉行的三門祭冬


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時間框架的一部分。雖然外國也有自己命名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些時間節點的認知,但是能再細分出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使生產生活與自然結合得如此緊密的,則是我們中國人,而這一時間制度的確立對於我們的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二十四節氣是我們觀察自然變化、記錄自身生活時間過程的一種發明,它是構成中國人時間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起初,我們並沒有更準確的衡量物來記錄我們生活的時間節點和所經歷的事件過程,後來有了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這樣的方法來說明事件的時間節點和計算人們的社會進程以及我們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進程,把它當做是一種時間制度,用以測定和記錄所有事物變化節點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標誌。


其次,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它是我們在面對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和自然對話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種非常精細的、科學的認知方法,是我們對於自然認知和實踐的記錄手段。


再次,因為有了節氣這種時間計算方法後,它作為一種時間制度就進入了中國傳統節日的體系之中。比如清明節,到現在依然是我們民族傳統節日中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之一。清明的內涵也是有多種的,從踏青、郊遊的層面來看,清明是一種讓人走向自然、親近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節日;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就是把現實和歷史聯繫在一起、把我們自己與先人聯繫在一起,這就建構了一種歷史傳承的關係。


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二十四節氣顯然是一種具有特定科學內涵、具有重大借鑒意義的創造,這是在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大背景下,人類可以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很好的典型範例。


最後,當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時候,無形中提升了它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增進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許許多多這樣的事例,也必然會增進我們的民族認同。民族傳統節日本身就是民族認同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如同每到過年,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回家過年一樣,要回到家鄉,和親人團聚,所以說,民族傳統節日體系是民族認同非常重要的一個標誌。而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民族先人發明的一種時間制度,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今天被放在了一個明顯的地位,特別予以彰顯,讓整個人類社會關注、共享、保護,不僅提升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認同;同時,也是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標誌。


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城市裡的人與農業生產活動相距遙遠,那麼我們還需要二十四節氣嗎?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會遵循什麼樣的時間框架,我們現在按星期來安排工作和生活,其實這是工業化社會的產物,是一種人為安排的機械的生活節律。二十四節氣則是認識大自然的變化、順應大自然的變化、利用大自然的變化而制定的時間框架,它的科學價值和豐富內涵多彩意蘊,提醒著人們要回歸自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加入像二十四節氣這樣的時間框架。現代人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漠視自然已經太久了,而要了解自然,二十四節氣作為一個時間尺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十四節氣設置的深層寓意和功能,在於調整我們人類群體同自然的關係,就拿清明節和端午節來說吧:在二十四節氣當中,清明節這一節氣成為人們廣泛開展的民族傳統節日。清明在春分後的第十五天,是其後的第一個節氣。陽春三月,萬物萌生,天氣清靜而明潔,一切生物(植物、動物也包括人),萌發出強烈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有「少女游春」等等說法。踏青、春遊,同時祭掃,是其相當普遍的節俗。直到今天,國內許多民族尚存有三月三歌墟和男女交誼之類的活動。正因為有了夏曆,它使清明這一節氣與大自然之間有了親和呼應關係。


再說端午節。四、五、六3個月為夏季,五月是仲夏之月。寅月為歲首(正月),卯為二月,辰為三月,巳為四月,五月即午月。午月午日,故曰「重午」、「重五」。午月午日午時(12時),日在中天,所以端午節又有「中天節」之稱。是時陽氣盛極,陰氣初生,故又稱「惡月」。在這危機潛伏的重要關節,當然要小心過渡、平順過渡。邪氣萌動,當須避之。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如沐浴蘭草湯、登高、採藥、戴香包、系五綵線、龍船競渡等,藉助於艾、菖蒲、艾人、艾虎、艾旗、蒲劍、雄黃酒、硃砂等,以防五毒,以送瘟神。同樣,也正有了夏曆,端午節也告訴我們要與大自然保持緊密的聯繫。


二十四節氣還激發了人們的審美情趣,歷代詩人圍繞著二十四節氣創造了無數廣為人知、膾炙人口的佳作。廣大民眾也創造了無數內涵豐富的二十四節氣的民間諺語。


湖南的農諺說:「節分二十四,候有七十二。」


諺語作為人類智慧高度概括並以口頭形式廣泛流傳的、短小而精準的語言形式,雖說是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豐富的創造和積累,但是,居住在廣闊地域上的、歷史悠久和文化積澱深厚的中國人則創造了極為豐富的各類諺語。有涉及生活知識的諺語,有講求倫理道德、行為規範的諺語,有寓教於樂的諺語……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反映了中國人生活的全部側面。其中,尤以反映中國人祖祖輩輩農業生產活動的農諺最為珍貴。農諺鮮明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人對於自然規律的尊重和利用,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同時,又把自己的勞動和生活有序地安排在時間的進程中。這是我們中國人祖祖輩輩創造和傳承的寶貴的口頭傳統,這種升華為精準短語的農業生活經驗,是規律的總結,也是勞動生活的指導,最鮮明可感地刻畫出中國人的勤勞、智慧的影像。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文章來源:中國政協網2016-12-12


圖片來源:網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盤點2016非遺保護關鍵詞
《世界遺產公約》的修訂及其中國意義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論中國的有翼神獸(上)
民俗主義、學科反思與民俗學的實踐性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法制的時間維度
中國歷史上唯一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
他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僅用3年時間就造出國產航母:為中國軍工人的全力以赴點贊
愛家時間,中國男人的新奢侈品
直擊美國的童工制度,比奴隸制存在時間更久
這個國家僅用20年時間實現了經濟飛躍,發展速度僅次於中國
新生代:時間停止的國度
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5個皇帝
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產品 時間的刻度
直擊在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年輕人,有很多空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首飾中,她一個人的時間旅行
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殉葬制度為何在中國時斷時續?
在短短40年時間中,美國如何一步步,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
掌控中國時間最長女人,死前卻說:國家有種人不能用
修復:時間的朋友,時間的敵人
前段時間,有個日本人畫了一部中國史……
他前後一段時間都是共產黨,中間一段時間卻不是,堪當新中國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