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這個超級強國,為何反被幾個家族瓜分國土?

春秋時期這個超級強國,為何反被幾個家族瓜分國土?

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自公元前636年,晉文公即位,至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列候,晉國穩居霸主地位一百五十多年;而由晉國分離出去的魏、趙兩國在戰國時期更是強橫一時,諸侯不敢掠其鋒芒,晉國之強,由此而知。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超級強國為何最終落得國破地分的下場,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縱觀晉國歷史,對外攻殺征伐、開疆擴土固然奪人心魄,但其內部傾軋、派系爭鬥更令人膽顫心驚,而這正是晉國覆滅的主要原因。


自春秋初期開始,晉國公室內亂就沒有消停過,一次又一次的同室操戈不斷削弱王室力量,極大動搖了王室的統治基礎。



春秋時期這個超級強國,為何反被幾個家族瓜分國土?


晉國(前11世紀—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


公元前754年,晉昭候把叔父成師分封到曲沃(山西曲沃)。由此晉國陷入長達六十六年的公室內亂,史稱曲沃代晉。成師封邑曲沃,城高溝險、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遠比晉國都城翼城(山西翼城)強大。


成師在曲沃修行仁政,民心歸附,勢力不斷強大。伴隨勢力強盛,曲沃城主野心也不斷膨脹。


公元前739年起,為奪取國君寶座,曲沃宗族共計發動五次叛亂,弒殺五任國君。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伐滅晉國大宗,盡出寶物賄賂周釐王,釐王冊封武公為諸侯。曲沃代晉是春秋初期影響最惡劣的事件,其不但動搖了東周禮樂國本,更為晉公室內鬥開了先例,從此以後,歷代國君都把打壓宗族作為穩固君權重要手段。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曲沃武公之子),擔憂同族威脅,接受大臣士蔿建議,開始血洗曲沃宗族,諸多公室成員被誅殺,晉國宗室再度凋零。


但事情遠沒結束,晉公室彷彿被詛咒一般,在宗族清洗後,獻公一族又因王位繼承權展開了新一輪爭鬥。


晉獻公有三個很爭氣的兒子:太子申生(歷代太子典範)、公子重耳(春秋五霸晉文公)、公子夷吾(以食言而肥、背信棄義出名)。


太子申生仁德賢惠,是國君不二人選,如果晉獻公不折騰,晉國宗族再次復興也不一定。壞就壞在,晉獻公寵妃驪姬生了公子奚齊,獻公愛屋及烏,打算把王位傳給奚齊,在驪姬蠱惑下,獻公誅殺申生,重耳、夷吾避禍出亡。


獻公死後,晉公室再次陷入內亂,驪姬大兒子奚齊、小兒子悼子接連被大臣里克弒殺,而後在秦穆公協助下立晉惠公夷吾即位,惠公當政後背信棄義,以怨報德,誅殺大臣里克,與秦國開戰,招致國內外怨恨。

公元前635年,晉惠公去世,晉文公重耳即位,誅殺惠公一族,晉國內亂告一段落。



春秋時期這個超級強國,為何反被幾個家族瓜分國土?



晉文公

晉文公當政期間,晉公室人才凋零,加之文公流亡十九年,諸多外姓大臣患難與共,於是文公採取了重用外姓大臣策略。


有了新鮮血液加入,晉國國力與日俱增,內修德政,外威諸侯,一舉奠定了霸主地位。誠然,重用外姓大臣無疑給晉國帶來莫大好處,但也存在一個弊端。


春秋時期,土地是勢力的象徵,諸侯主要依靠土地封賞臣子。


雖然晉國四處開疆擴土,但所獲取土地大多封賞給了立功大臣,因此公室土地並未增加多少,這使得外姓大臣勢力不斷增強。


此消彼漲,帶來了必然是君權衰落。自文公、襄公後,權臣把持國政成了晉國主要現象。


公元前606年,趙盾弒殺晉靈公,立晉成公,趙氏宗族開始凌駕公室之上,晉公室與外姓大臣,以及外姓大臣之間的爭鬥拉開帷幕。


公元前579年,晉景公誅殺趙氏宗族,也就是劇本《趙氏孤兒》題材來源。


趙氏衰落後,欒氏、中行氏為打壓政敵,於公元前572年,發動政變,弒晉厲公,誅殺郤氏,晉悼公即位,此時魏、韓、智、范、中行、趙六宗族位列晉國六卿,把持國政。


公元前514年,晉頃公在位,公室宗族祁氏、羊舌氏與頃公發生爭鬥,六卿為了進一步削弱公室勢力,打著擁立國君旗號,夷平兩族,瓜分土地據為己有,六卿勢力進一步擴張,公室更加衰弱。


隨著時間推移,六卿內部矛盾不斷激化,公元前497年,六家宗族爆發了大規模衝突。事件起因趙氏內亂,當時,趙氏宗主趙鞅想把衛國進貢的五百戶人口從邯鄲遷往晉陽,邯鄲大夫趙午不同意,於是趙鞅私自捕殺趙午,引起邯鄲趙氏叛亂,晉定公派人攻打邯鄲平叛,晉國內亂爆發。趙午宗族雖屬趙氏,但與范、中行宗族是姻親,因此在邯鄲趙氏叛亂後,范氏宗主范吉射、中行氏宗主荀寅也發動叛亂,攻打趙鞅,兵臨晉陽。



春秋時期這個超級強國,為何反被幾個家族瓜分國土?



晉文公復國圖


此時,另外三家態度各不相同,韓氏與趙氏世代交好,眼看趙氏落難,自然想要搭救;魏氏宗主魏侈因與范、中行有仇,陰謀除掉范吉射和荀寅,另立宗主,適逢亂起,絕對不會錯過良機;而智氏荀躒更狠,向晉君建言:「晉法,作亂者死,現在三家大臣作亂,只驅逐趙鞅,這不公平,這三家必須一併驅逐。」


於是荀躒、韓不佞、魏侈奉命攻打范、中行氏,沒取勝。范、中行氏反而開始攻打晉君,晉君會同三家兵力擊敗范、中行,兩家逃亡。韓、魏兩家為趙鞅求情,晉君赦免趙氏,內亂告以段落。


而後晉國六卿僅剩四家:智、韓、趙、魏。


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六卿已有謀反之心,比如趙鞅沒有請示晉君即敢誅殺士大夫,范、中行兩家也敢攻打晉君,晉公室實力相比其餘六家強不到哪裡去,只能依靠外姓勢力才能勉強平定叛亂。



春秋時期這個超級強國,為何反被幾個家族瓜分國土?



三家分晉


晉定公死後,公元前457年,晉出公在位,智氏宗主智伯夥同韓、趙、魏三家瓜分范、中行宗族土地,晉出公震怒,奈何自身實力不夠,想藉助齊、魯兩國力量討伐四家。


四家宗族擔心被誅滅,先發制人,攻打晉出公,出公倉惶逃奔齊國,結果死在半路上。


至此,晉公室力量消耗殆盡,再也無力掌控晉國局面,後任國君淪為傀儡。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瓜分智氏封邑,三家代晉局面逐步形成。


此後晉公室土地不斷被三家蠶食,為苟延殘喘,晉君不得不開始朝拜韓、趙、魏三家國君。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超級強國晉國地分國滅,湮沒在歷史長河中,更加血腥殘酷的戰國時代來臨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寒章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清朝在倫敦已捕獲孫中山,為何不直接滅口以絕後患?
此人大罵清兵禽獸不如,乾隆卻稱他為「一代完人」
岳飛沒提「迎二聖」也非政治低能,但他的死早已註定
公子扶蘇,你後悔嗎?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春秋時期這個女人兩次「干政」,造就了一個稱霸諸侯的強國
這個時期最多時有上千個國家林立, 最後演變為春秋七國。
春秋時期,因為一個美女,滅了兩個國家!
西周初年分封天下時姓「姬」的諸侯,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剩幾個強國?
西周初年分封天下時「姬」姓諸侯,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剩幾個強國?
春秋時期的秦國「國難日」,就是為了追悼這個老人
漢末三國時期野心最大的三個家族,有一個只剩下一根獨苗
這國堪稱二戰時期最悲慘的國家,十幾小時軍隊被全滅 國家被瓜分
三國時期的七大「傾城」美女,六個喪夫,四個被搶,一個自殺
中國五千年來最強大的時期,國土面積是現在的三倍多
二戰時期,最快被德國佔領的國家,只用了四個小時
春秋時期一個小小的會晤,竟然滅掉了一個國家!
二戰時期:德國軍力超過這兩個超級大國的總和!
春秋時期的這個國家,專門嫁女兒禍害別的諸侯國
戰國時期的超級大城市,如今只是地級市的一個區!
二戰時期參戰的那麼多國家,哪個國家最厲害呢?
晉國在春秋時期有多強?為何後面會被三分而裂?
日本人最崇拜的三個中國人,兩個在三國時期!
中國最強大時期有多強大?周邊不服的國家,360度被滅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