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星球與不存在的父親
點擊播放 GIF/153K
太多人,常見於男人,自認深情有愛,覺得自己不吝給予,且不索取,是講道理不自私的好人。
但其實,他們是一個孤獨星球。
他們幾乎純粹活在一個孤獨軌道上。
他們願通過道理來和其他星球偶爾打打交道,甚至還願意付出比對方多很多,但那只是一瞬。
而隨即,他們又會回到自己的孤獨軌道中。
聽了很多關於男人的故事後,腦海中才冒出了這個詞 ——孤獨星球。
有了這個詞後,對《小王子》有了新的理解:它講的就是一個又一個失去聯繫的孤獨星球,每個小小的星球上,有一個倒霉的人,而且沒記錯的話,也都是男人。
這是因為性別差異吧。
男人如果是孤獨星球,對他們自己而言似乎問題不大。男人可以活在邏輯和頭腦里,還可以生存得不錯,工作很好,朋友不少,只是內心超級孤獨,並覺得心好像被綁住了。
如果女人也是孤獨星球的話,那她們自己的生命力好像完全被鎖住了,身體也會嚴重僵硬。
自閉症中,也是男孩佔了大多數,對女人而言,自閉不大容易,如果真自閉,那是致命的。
關於孤獨星球,我有很多故事,但先說說我的故事吧。
一次,夢見在回家的路上,路邊都是美國牛肉店,而且免費,但我就是要回到家裡,吃我自己早就準備好的那一點牛肉。
點擊播放 GIF/220K
夢裡有一種很清晰的感覺,它的意思是:假若我吃了路邊店的牛肉,就破壞了我的自戀。
醒過來繼續解夢,覺得,這好像講的是我學心理學的方式。
我偏愛自學,雖然上課也不少,但積極性不高。
在家裡自學,就是吃自己準備好的那點牛肉。
跟其他老師學,就是美國牛肉店,而且因為我有各種資源,還可以免費學。
之所以跟其他老師學的積極性不高,腦袋裡有各種理由,但看來潛意識中真正的理由是:我是如此自戀,希望我的心理學建樹都是自己創造的。而如果主要是跟其他老師學習的,就破壞了我的這份自戀。
還想到,我極少求人,可能也是這麼回事。
懂事、不求人、不麻煩別人……這些特點,都是孤獨星球們的標配似的。
之所以成為這樣,可能是嬰幼兒時,孩子對媽媽的依戀出了問題。
依戀,最初指嬰幼兒對媽媽的情感方式,它有四種類型: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矛盾型依戀和紊亂型依戀。
設想幼兒園要放學了,媽媽們出現在幼兒園教室的門口,而孩子們也都看到媽媽們來了。
這時,你會看到,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不同的反應。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一看見媽媽,會滿心喜悅,立即放下手裡的事情,跑過去撲到媽媽懷裡。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看見媽媽時,會無動於衷,繼續做手裡的事情,就好像媽媽的到來,沒有引起他們內心的波瀾似的。
矛盾型依戀的孩子,會出現猶豫。一會兒看看媽媽,想撲過去。但又會掩蓋這一點,繼續做手裡的事情。但又不能專心,會偷偷看媽媽。
紊亂型依戀的孩子,會在以上幾種中不斷變換,無規律可言。
孤獨星球,其實就是比較經典的迴避型依戀吧。
迴避型依戀,或者說孤獨星球,在缺乏情感鏈接的情況下形成。
他們穩穩地活在自己的軌道上,任何需要偏離軌道走出孤獨星球的事情,他們都覺得是對自己的干擾。
如果從道理上明白,出去做點什麼是對的,那能說服他們走出去一下。可他們極少覺得自己的迴避有問題。
他們會覺得:我不索求你,又能付出,怎麼可能錯?
女人是孤獨星球的,當然也不在少數。
一位女子說,我並不奢求什麼,只要身邊有一個人就好。
這是多麼低級別的對關係的需求啊,如果和她建立了親密關係,成為她的戀人或親子,那麼她的戀人和孩子會感覺到致命的孤獨。
孤獨星球為何星球?
就是因為一直活在孤獨中,和別人建立情感鏈接有各種恐懼。
劉瑜曾說,在遇到現任丈夫前,她的日子像一口枯井,而遇到他,生命才鮮活起來。
這種情形是,過去的能量投不出去,而萎縮成一口枯井,但遇見一個真正愛的人,投諸自己愛的能量,也能享受對方投諸的能量,就不是孤獨星球了。
不過,以我的了解,這一點通常並不容易,不是遇見一個對的人,立即就OK了,那需要兩個人走很長的一段路。
缺位的父親
作為孤獨星球的男人,一旦成為父親,那麼,他們就會是缺位的父親。
中國多數家庭中,父親是缺位的。
但悖論是,多數中國父親是老實的,他們一直都在家裡。
他們的愛,是有點暖意的,但只是一點暖意而已。他們的愛,猶如他們存在自身,淡淡的、弱弱的、可有可無。
點擊播放 GIF/1081K
他們的好意,常勝過母親,但子女們常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一個不存在的父親,他也有很重要的功能 ——在場,而且是一個沒有攻擊性的、默默承受一切的容器。
同時,這樣一個沉默的父親,總伴隨著一個絕望的母親。
母親,或女性,若內心有一個絕望的嬰兒,她難以包住自己的情緒,要宣洩出來,否則她覺得生不如死。
這樣的父親母親,是中國式家庭的一種絕配。
中國的父親們有共同的傷痛:
他們被權力體系吸走,並且,多數父親自然不能在權力體系中有存在感。而父親在外面被奴役時,在家裡也就失去了尊嚴。
大學三年級時,在回家的火車上認識一對母女。
女孩後來成為我的好友,而她媽媽,第一次在火車上見到我,和我聊天,竟然就聊哭了。
哭訴的內容是:她年輕時,都是和超級高幹們跳舞的。但她的丈夫就只是個工程師,這輩子這麼沒出息,她是瞎了眼了。
她這樣哭訴時,女兒在旁邊一直白著眼。
這種哭訴中的味兒,到現在聽多了,才知道其內容是:我本來可以嫁給龍王的,但我就是嫁給了一個蝦兵蟹將……
中國的父親,常見這兩種:
在家,但無力;
有力量,但無人性,也缺席。
看電影《喜福會》,其中就兩種男人:軟弱的好男人,有慾望的混蛋。
「慾望是有罪的」,這種感覺造成了兩種男人的割裂。
壓抑了慾望就是好男人,結果因無慾望,於是什麼都得不到;
無罪惡感,於是留住了慾望,但卻成了混蛋。
我們對政府的態度,也就是對父親的態度。
好父親極少存在過,存在的,一直是有慾望的混蛋。
或許,中國家庭能盛產越來越多的有力量的好父親,我們的政治也就會更有力量且清明。
只有龍王,即皇帝,才被崇拜,被視為男人,而普通的老男人,在家庭中失去了地位,不存在一樣。
一次,一個編劇在微博上發起一個探討:
為什麼歧視公公?
拿遙控器搜一遍電視,頓時就蒙圈了。
媳婦的宣言、媳婦的美好時代、新女婿時代、女婿的美好時代、婆婆來了、婆婆遇上媽、婆婆的幸福時代……
總之就是,婆婆、媳婦、女婿為主語再加上許多不同謂語、賓語,來回組合。
昏頭漲腦之餘,我憤憤不平,為什麼沒公公什麼事兒?
這是中國家庭的微妙之處:一方面重男輕女,一方面排擠父親。
概括說,中國人的文化焦點永遠是媽媽與孩子的關係。

※「我不想離開這個世界」
※孩子一哭,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中國老人為什麼一定要把孩子喂胖?
※太獨立並不一定牛逼,也可能是苦逼
※身體對話拖延
TAG:武志紅 |
※我們孤獨了,地球也許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暖木星真的存在?科學家發現它並不孤獨
※孤獨是最好的修行(生命所以有意義,就在於能孤獨地存在)
※無論是不是父親節,父親都真實的存在——女人如何幫助男人回家
※獨孤天下中的獨孤曼陀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
※一個不能獨立存在的女人——陸小曼
※世界上最美的痕迹,只存在於母親的身體上
※地球是不是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外星人是否存在?
※地球不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它們不怕輻射,一旦遇到不堪設想
※沒有恆星,行星還能獨立存在嗎
※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如同不存在完美的孩子一樣
※漫畫七言:其實我們一直不孤獨,只是沒意識到陪伴者的存在
※我們皆處在孤獨中,這就是愛存在的價值
※地球不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它们不怕辐射,一旦遇到不堪设想
※一種不曾存在的神聖,象徵純潔的生物—獨角獸
※身份詭異到好像不存在的「伍匹德綠孩子」
※在非洲,女人生孩子要承受的不只有苦痛,還存在死亡的風險
※男女之間到底存不存在純友誼?
※這顆星球和地球極為相似,他雖不像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但更像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