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且以優雅過一生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本期音頻
國館說
————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2011年,楊絳百歲誕辰,她對記者說: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我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 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回家。 」
楊絳出生於民國最動蕩的時期,
正值辛亥革命前夕,
她一生歷經風浪與波折,
卻總能給世界以溫暖、以感動。
無論時光流逝,人事變遷,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是民國知名律師,曾留學歐美,
先後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北京京師高等檢察長等,
也經常在當時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申報》上發表評論,
文章寫得擲地有聲,浩氣衝天。
讓當時尚小的楊絳既好奇又佩服,
楊絳問父親,如何能寫出這樣的好文章?
楊蔭杭告訴她:「哪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楊絳的母親唐須嫈也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女士,
她雖然要操持一家四口的衣食住行,但只要得空,
就會翻翻古典文學和小說,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耳濡目染,
讓楊絳從小就痴迷上了讀書,尤其是文學書籍,
所以楊絳後來在清華念書時,剛一入學,
就展現出驚人的文學天賦。
楊蔭杭不僅書讀得多,同樣也是一個剛正不阿非常正派的律師,
他任京師高等檢查長時,曾主辦當時交通總長許世英的受賄案,
當時很多當權者找到楊蔭杭,許以官名利祿,
讓他對許世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楊蔭杭堅持證據確鑿,要辦許世英,
結果,楊蔭杭被人從檢察長的位置上撤了下來,
他為自己的正義堅持付出慘痛的代價,
被撤職,不僅意味著從此仕途無望,更重要的是,
家裡沒有了收入來源。
楊絳一家就是在那時陷入貧困當中。
但楊蔭杭始終不認為自己做錯,他反覆講: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身教重於言傳,受父親的影響,
楊絳的骨子裡即帶著一種溫柔與堅韌。
她從書本與家庭獲取溫暖和智慧,
外表溫情脈脈、通情達理,看起來像一個弱女子
但她內心卻堅定無比,無所畏懼,從容,鎮定,
終此一生,無論發生什麼,
她都對世界溫柔相待。
卻從未被風浪打到。
有人說,女人的一生,
無非是從一個家,到另外一個家,
只要這兩個家好,她的一生必然也非常完滿。
楊絳實是非常幸運,
在婚前的那個家,她有一個非常愛她且受過良好教育的父親,
她衣食無憂,快樂成長,
連讀書,都在一直在最好的學校里讀;
在婚後那個家,她一樣有一個非常愛她且受過良好教育的老公,
那就著名學者作家錢鍾書先生,
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百年來,一直為人所羨慕。
幾乎所有的女人都會羨慕楊絳有一個如錢鍾書般的老公,
錢鍾書曾說:「見楊絳之前,從未想過結婚;娶楊絳之後,從未後悔娶她。」
錢鍾書稱讚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他把楊絳捧到天上去了,
詩人辛笛常說錢鍾書有「譽妻癖」,意即一天不誇楊絳心裡難受,
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也非常認可楊絳這個媳婦,
他不只一次地說楊絳「實獲我心」,有一次,他還冒充錢鍾書給楊絳寫了一封信,
鄭重其事地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她。
愛自己的丈夫,認可自己的公公,更重要的是,她也深愛著錢鍾書,
這樣的家庭,如何會不幸福?
當然,這一切不是天賜的,是楊絳自己創造出來的,
楊絳曾說錢鍾書有「痴氣」,稱他為「呆大」。
意思是說,錢鍾書有時候像個獃子似的,不諳事理,家務活也不會做,
這意味著,楊絳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的瑣事,
在生女兒錢瑗時,錢鍾書三天兩頭往醫院跑,獃獃地向楊絳說:「我做壞事了。」
在這段時間,他連續打翻了墨水瓶、弄壞了門軸、砸碎了檯燈,
而楊絳每次都笑眯眯地說:「不要緊,我會洗,我會修。」
還有一次,錢鍾書怕楊絳太勞累,於是就自己關上衛生間的門,
悄悄地洗衣服,洗得真是一塌糊塗,楊絳看了哭笑不得,最後只得自己重洗,
但楊絳卻並未責怪錢鍾書,反而被他的體貼感動了。
這些放在今天極有可能擊垮夫妻關係的瑣事,在楊絳那裡,都不叫事兒,
公公錢基博曾說楊絳:「此聰明人也。」
國學大師錢穆也誇讚楊絳:「善決斷。」
1943年,楊絳創作的《稱心如意》戲劇上演,立刻引發熱潮,
楊絳因此一夜成名,但她卻和平時一樣洗衣做飯燒水,不為所動;
有一次,日本人因楊絳犯事前來搜捕,楊絳假裝倒茶,
上樓迅速藏好了《談藝錄》的手稿,避免其落入敵手;
還有一次,家中煤油打翻在地著火,楊絳身手矯捷,迅速把火滅了,
制止了一場火災。
這些事情雖小,卻無不反映出楊絳身上的品質,
懂人情、遇事沉著、能決斷、對丈夫包容、
有極好的處世智慧,
一個如此般的女人,怎麼會活得不幸福呢?
所以哪怕在文革時期,面對迫害,
楊絳也能從容應對,
而不至於走極端自殺,或是整天怨天尤人。
1958年,楊絳被下放到農村,
但她和其它知識分子孤傲不同,
楊絳迅速同農民打成了一片,
這讓大家驚訝不已,
後來迫害加重,楊絳被剃了「陰陽頭」,
錢鍾書急得團團轉,
楊絳卻從容淡定,自己製作了假髮,
平時就帶著假髮出門,
即使被懲罰去掃廁所,
她也把廁所打掃得一乾二淨,
連紅衛兵對他都頓生敬重。
楊絳身上無疑體現著中國女性最高的處世智慧,
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風暴,也能平穩讀過,
內心依舊安然。
1976年,文革結束,
1997年,女兒錢瑗去世,
1998年,錢鍾書去世,
她心心念念的家,便只剩下她自己了。
當時楊絳已然87歲的高齡了,
世人擔心,這個歷經百年風雨的老者,有可能將在孤獨和寂寞中死去,
但一年之後,楊絳便著手翻譯柏拉圖的對話錄《斐多》,
2001年,楊絳以全家人的名義在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
用於資助貧寒學子求學,她將全部的稿酬都捐了進去,到2011年,
這筆錢已經有了929萬之多。
2003年,已經92歲高齡的楊絳出版了小說《我們仨》,
以此紀念錢鍾書和女兒錢瑗,
2007年,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的邊上,自問自答》,
一百年的風雨人生,盡皆凝結成文字,被記錄了下來。
2016年5月25日,楊絳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
楊絳用她充實而偉大的晚年,為她贏得了「楊絳先生」的名號。
她的傳奇經歷,風雨人生也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楊絳先生一家人合影)
世人常把楊絳的一生當成書中的傳奇,
但其實她就活在我們身邊,
她也有煩惱,也碰到過風浪,
但她都用自己特有的智慧一一化解。
有人說,楊絳既傳統又現代,
因為傳統,所以懂得為人處世之圓滑,
因為現代,又不會扼殺自己對自由之嚮往。
她就這樣用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智慧,
在那個亂世,找到了自己安穩的歸宿,
有,且也只有楊絳先生,
才能如此內心平靜地讀過那一百年的風風雨雨,
如此優雅地讀過一生。
音頻來自國館主播郭女俠歡歡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如何真正平靜、快樂地生活?
如何獲得不焦慮不抑鬱的活法?
十二位心靈導師、萬名學院認可的專業行家,
十個月陪伴式學習,四十小時精華要義。
線上直播+導師互動,帶你直面人生困惑。
國館年度鉅獻價:99元(限2017.01.31前)
2017.02.01後,199元
*長按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

※歲月改變了我們的容顏,也變換了我們的角色
※實在太美了!不發出來對不起大家!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那就太遺憾了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自己探索世界
TAG:國館 |
※前半生再難熬,也要優雅過招
※選對舒適襯衫,讓你優雅過春天!
※作為赫本閨蜜,她曾和派克一見鍾情卻為事業放棄愛情,她告訴女人應該這樣優雅過一生
※給你的搭配添點珍珠元素,優雅過冬!
※小「腹婆」怎麼優雅過夏天?
※珍珠元素陪你優雅過夏天
※16款美麗的裙子讓小仙女們優雅過深秋,拒絕做臃腫的「大狗熊」
※帶上弔帶和碎花,時尚優雅過夏天!
※修身藏肉針織連衣裙,高貴大氣名媛范優雅過秋少不了